煩惱皆自找,庸人自擾之
卡耐基認為,人們之所以缺乏正能量,就是因為沒有擺正心態,庸人自擾而造成的。有的人杞人憂天,遇到一點點小事就開始胡思亂想,最終那些想象的事情把自己嚇壞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庸人自擾。本來生活中并沒有那么多煩惱,就是因為心中的憂慮導致了許多煩惱的產生,使自己終日沉浸在焦慮中,每天過得心驚膽戰。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認為,其實有時候,需要我們看開一些,不要把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想得那么糟糕,留一份快樂在心中,那樣就會贏得整個人生。那些快樂的人,他們口袋里裝滿了祝福;而那些疲憊的人,他們口袋里裝滿了指責。一路上他們同行,快樂的人把那些不必在意的負擔丟掉了,而疲憊的人卻選擇了丟掉祝福。所以,快樂的人感覺越來越輕松,而疲憊的人感覺越來越累。因此生活中,我們都要做快樂的人,千萬別庸人自擾。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講述了里奇費爾先生的一個故事:
1942年,日本侵略軍侵占上海,里奇費爾先生當時在中國做生意。日軍在偷襲珍珠港之后不久,就占領了上海。當時,里奇費爾是上海亞洲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不久,日軍派來一個所謂的“軍方清算會計”,也就是一個海軍軍官,他命令里奇費爾幫助他清查公司的財產。在這種情況下,里奇費爾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和他們合作,要么等待被殺。
實在找不到其他辦法,里奇費爾只好照辦。不過,他沒有把一筆75萬美元左右的保險費列在清單上,因為這筆錢屬于香港分公司,跟上海公司無關。僅僅隱瞞了這一件事,里奇費爾還是很恐懼,他擔心萬一日本人發現這件事會令自己性命不保。
果然,這件事很快就被日本人發現。當時,里奇費爾不在辦公室,在場的同事后來告訴里奇費爾說,日本海軍軍官在辦公室里大罵他“小偷、叛徒”,還聲稱他侮辱了日本皇軍。聽到這樣的話,里奇費爾覺得自己被抓進憲兵隊是絕對的事情了。當時的憲兵隊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刑訊處,里奇費爾深知這個地方的恐懼。因為之前他有幾個朋友在那里被審訊了十天,結果都受盡酷刑而死;另外幾個朋友寧愿自殺也不愿意去那里,現在似乎輪到自己了。
越想越害怕,要是沒有什么有效的解決辦法,里奇費爾知道自己性命將不保。不過,里奇費爾還算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他開始自問自答:我憂慮的是什么?擔心的是自己明天早上會被抓進憲兵隊。我該怎么辦呢?要么向這位海軍軍官解釋這件事,不過那個人似乎不懂英文,若由翻譯來解釋這件事,可能會令他生氣;如果他脾氣很暴躁,那肯定來不及聽自己解釋,就會把自己丟進憲兵隊,那樣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想辦法逃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的行動處于日本人的監控之下,每天進出都需要檢查,一旦逃走被抓,那肯定不容自己辯解,直接處決;躲在家里不上班,這樣反而會讓日本人懷疑自己真的做了什么事情,結果也是被送進憲兵隊;正常上班,這樣那位日本海軍軍官說不定會因為工作忙而忘記自己的事情,就算他還記得,估計已經冷靜了下來,假如他想追究責任,自己也還有機會向他解釋這件事。思考了半天,里奇費爾決定走最后那條路。
于是,第二天,他還是像往常一樣走進辦公室,結果看到那位海軍軍官坐在那里抽煙,只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沒說。六個星期之后,那位海軍軍官被調回了東京,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生活中,不只是里奇費爾會有這樣的煩惱,每一個人都會這樣想。人的天性都比較敏感,因為有思想,所以才能思考,但想得太多,又會把那些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從而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當你過于在意某一件事情時,反而會因為弄巧成拙而做不好;反之,你用平常心來對待這些事情,就會發現它們簡直微不足道。在桌面上有一張白紙,上面有一個小黑點,正常情況下,黑點根本沒有影響白紙的干凈,但假設你使用了放大鏡,那白紙就顯得很臟了。諷刺的是,在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會拿著放大鏡。所以,凡事需要擺正心態,積聚正能量,不要庸人自擾。
正能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