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三月,此謂發陳(3)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
- 《書立方·養生館》編委會
- 2952字
- 2014-07-14 16:44:28
清明在每年公歷的4月4—6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時叫踏青)的好時候。此時氣溫升高,又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說法。
清明養生貴在與自然同氣相求。從立春到清明整整兩個月,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至清明時節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候。《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養生保健重在與自然同氣相求。那么如何與自然同氣相求?飲食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人的許多病都是因為在飲食起居中逆于自然而生。
春屬木,肝屬木,在此節氣中肝陽易亢,清明節氣前后也是高血壓的易發期,高血壓患者要高度重視。現代醫學也證實,春天的氣候變化大,心腦血管病患者適應性較差,容易出現血壓增高、頭痛、頭暈、失眠的癥狀,還易發作心絞痛。
在精神調養方面,人們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的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經常到森林、河邊散步,多呼吸新鮮空氣,并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
【清明節的氣候變化】
雨水增多:清明,取其天清地明之意,此時大地正呈現出桃花初放、楊柳低垂的清秀景致。
此時的天氣,除交接的那幾天有可能出現倒春寒,基本上不會再出現降溫的天氣。但這一節氣的明顯特征是多雨。
氣候溫暖:時至清明,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在10℃以上。“清明時節,麥長三節”。華南地區氣候溫暖,春意正濃;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開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節氣的人體反應】
過敏性疾病增多: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各種花的花粉會在空氣中飄浮,一些過敏性體質的人吸入后會引起過敏性疾病。
疾病多發:陰雨天氣壓低,空氣中氧氣相對減少,使人感到沉悶,人們有時會感覺血壓升高,呼吸不暢,還可能誘發其他多種疾病。
【清明節氣的養生原則】
呼吸新鮮空氣:清明是外出踏青的最佳時節,此時不僅能游覽山水,還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尤其是郊外的空氣中含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離子,吸入人體后不僅能作用于末梢感受器官,調節大腦神經系統,還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活動及肺的換氣功能和造血功能,從而使人感到大腦清醒,精神振奮。
警惕過敏:花粉的傳播程度跟濕度、溫度和風速有很大關系,春暖花開時節,氣溫高、空氣干燥、風速大,花粉的擴散量就大。所以,在春天花粉擴散的高峰期,特別是在大風或天氣晴好的日子,有花粉過敏癥的人應減少外出。清明時期,萬物抽芽,百花吐蕊,花香四溢,過敏性體質的人更易皮膚過敏。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哮喘病等,也都是這個節氣的高發病。這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的中藥及維生素C等,如出現氣粗、呼吸困難的要立即就醫。
【多吃新鮮蔬果,清補養肝】
多食新鮮蔬菜:清明時節的養生注重與自然同氣相求,應多食用當時、當季、當地產出的水果。
這類水果與當地、當時的季節相適應,能幫助人體自我調節。這時應多吃韭菜、香椿、薺菜等時令蔬菜,以及紅薯、白菜、蘿卜、芋頭等具有溫胃祛濕作用的蔬菜。
清明時宜清補: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陰雨綿綿。人體往往因為濕氣侵入而覺得四肢發麻,因此在飲食調理中,除了要利水排濕之外,還要適當養血舒筋。這里特別推薦桑椹薏苡仁燉白鴿,此湯既利水滲濕,又養血舒筋,同時還有祛風止痛的功效,不燥不涼,是春天補益的良品,同時還能輔助治療血虛風痹。如肩關節凝痛,伴有上肢麻痹、面色晦黃、頭昏、耳鳴等,這些都屬于血虛風痹癥。清明時多飲用,效果更顯著。
推薦清明養生菜
薺菜冬筍:取凈熟冬筍300克,薺菜100克,熟胡蘿卜20克,鹽、雞精、植物油、水淀粉、雞湯各適量。凈熟冬筍切成片狀;薺菜擇洗干凈,用沸水焯一下,過涼后擠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蘿卜切成末備用。鍋內放油燒熱,投入冬筍塊略炒,加入雞湯、鹽、雞精,燒沸后放入薺菜、水淀粉勾稀芡,開鍋后放進胡蘿卜末,裝盤即可。
此菜具有降壓、清熱、利尿的作用。
口蘑白菜:取白菜250克,口蘑100克,醬油、白糖、鹽、雞精、植物油各適量。白菜洗凈切成3厘米的段,口蘑洗凈,一切兩半。油入鍋內燒熱后,將白菜段入鍋炒至七成熟,再將口蘑、醬油、白糖、鹽入鍋,炒熟后,放入雞精攪拌均勻即可。
此菜清熱除煩,還可益胃氣、降血脂。
【藥膳調養以養肝舒筋最為重要】
因清明多雨水,氣候忽冷忽熱,人體常濕困、四肢麻痹,所以藥物調理除了要利水滲濕外,還要適當補益,以養肝舒筋最為重要。
山藥決明荷葉飲:山藥決明荷葉飲,可補益肝腎、滋潤血脈、降血壓。清明時節如果風動肝火,引起肝火上炎型高血壓,就可將30克荷葉放入紗布袋中,與15克決明子水煎15分鐘,再放入60克切成小丁的山藥,小火煮10分鐘,過濾留汁,分為早晚服用。每日1劑,效果非常好。此飲具有補肝腎、舒筋脈的功效。
老人補腎舒筋茶:有的老人因為肝腎不足、陰血虛弱引起的步履無力、腰膝酸痛等,就可以用石斛、牛膝、木瓜各15克,枸杞子30克,菟絲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效果非常好。此茶具有補肝腎、舒筋脈的功效。
清肝瀉火養陰明目茶:將10克枸杞子、3克菊花、20克決明子同時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可開始飲用。可當茶喝,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這道茶還有降壓降脂的作用。
【清明多備衣,保暖有方法】
清明時節多雨是這一季節的特點,會有寒暖交替的情況出現。這一節氣中對呼吸系統疾病要予以高度重視,不要過早換單衣,遵循“春捂秋凍”的養生原則,謹防感冒。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說的就是清明前后人們更換衣服總是過于頻繁。這個時節的天氣隨時可能轉變,特別是晝夜溫差較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時穿脫的外套。
如果寒邪傷于肌表,阻遏衛陽,稱為“傷寒”,一般會有發熱、無汗、頭項強痛、身痛、苔薄白、脈浮緊等癥狀。治療時宜辛溫解表,這時應多喝姜湯驅寒氣防感冒。
【拔罐可治肩周炎】
取坐位,用單純火罐法吸拔肩部肩井穴(見本書第19頁)、天宗穴,留罐10—15分鐘。然后,在涌泉穴進行足罐拔罐,留罐15—20分鐘。
也可用單純罐法,在患側部位壓痛點上拔罐,讓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側臥位,先按揉壓痛點,再用閃火法吸拔痛處及肩部周圍,留罐10—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清明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期】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主要由于人體肺氣虛,衛氣不固,氣溫變化頻繁,再加上春季人體皮膚毛孔舒張,腠理疏松,不注意保暖,風寒乘虛而入所致。因此,每年這個節氣,過敏體質的人都應盡量減少外出,減少與花粉、干草、落葉等的接觸,注意保持室內衛生。另外,還可取煅魚腦石10克,冰片3克,研末和勻,取少許吸入鼻孔,每日每孔3次,交替使用。如鼻中發干,涂少許香油再吸入。
【清明時節謹防過敏性哮喘病】
清明是桃花、櫻花等開放的時節,出門踏青的人又多,導致過敏性疾病成了高發病。
過敏性哮喘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打噴嚏,每天數次陣發性發作,每次多于3個,一般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觸過敏原后立即發作。
過敏性哮喘發作期,可以飲用名方射干麻黃湯,用射干、半夏、冬花、葶藶子、款冬各10克,麻黃8克,生姜30克,細辛3克,五味子6克,魚腥草、野蕎麥各30克一起煎湯飲用,每日吃1服。
痰黃加黃芩10克,痰多加陳皮、白芥子各10克,怕冷加荊芥、防風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