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無為之為,乃為大為

讀書心得:

如果說有所為,為了求佛果,為了求自己的福報及功德而修一切善法,這是人夫果報,凡夫的修法,凡夫的為善。真正的善法是為菩提道果的行善,雖行善而不著行善之含,“所言善法者,如果說即非善法,不要求福德之念,這個才是真正的善法。”

選自《南懷瑾選集·金剛經說什么》

南懷瑾大師經常告誡人們要有一顆平常心、要無為、要簡單,這才是人生的真諦,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的“無為之為,乃為大為”異曲同工。

小華是一名非常勤奮的高三學生,由于學習很努力,平時的小考,她總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每次到了大考,她的成績就總是不那么理想。班主任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她太在乎成敗得失了,所以常常在關鍵時刻緊張,以致影響了能力的發揮。

很快,高考就如約而至了。考試之前班主任給她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工作,讓她放松心情輕裝上陣,但是一走進考場,她的心就不由自主地開始緊張,特別是在考數學的時候,剛開始就遇到了難題,結果是越想越緊張,越緊張越影響做題。

高考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她與本科擦肩而過了。擺在她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是去上專科,二是去復讀,為了自己將來不后悔,她聽從了老師的建議選擇了復讀。一轉眼,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一年中她的緊張情緒經過父母老師的“治療”好了很多。再次踏進考場的她心情平靜。她不再去想成績,這樣一來更加輕松了。這次的結果讓所有關心她的人都舒了一口氣,她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經歷了兩次高考讓小華深有感悟,她覺得雖然耽誤了一年時間,但這種對心態的歷練能讓她更好地應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古人講“換種心情輕裝上陣”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們無論生活、學習、工作,最需要的是輕松的心態,用這種心態做事會讓人不累、不煩、不惱。有些人太謹慎,以至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索再三,猶豫來猶豫去,結果是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有些人太在乎,以至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反復酌量,結果是心累而且還處理不好關系,如果是與人打交道,人際關系也很僵;而有些人天生一副樂天派,不管什么都能以輕松的態度去面對,人際關系融洽,自己的夢想也能完成。

佛經偈云:“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一個人,如果秉持“無為之為,乃為大為”的信念,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會從容處事,淡定對人。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察省自己與追求的生活境界。

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博士,平生喜愛游泳。他初學游泳時,忽然身子一直往水底下沉。在求生本能的支配下,他拼命掙扎,但是越掙扎,身體越是往下沉。眼看著即將遭遇滅頂之災,這時他靜下心想:“我是個哲學家,對于生死我應該早已看開才是,如此貪生怕死實在沒有哲學家的氣概。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

如此一想,他心情輕松了許多,四肢也自然放松了,結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還。

可見,在任何時候有定力、能不為環境動心才能使人真正具有力量,才能遇危機自救。引申到生活中,自我心性的修行也是一樣的。

有一個詞叫“心氣藹然”,這是對“無為之為,乃為大為”的最好解釋。顧名思義,就是心情平靜、態度溫和、不急躁、不生氣。心平氣和,冷靜、理智地待人處事。

一位旅行者,一路上跋山涉水,穿山越嶺,非常辛苦。有一次,在他經過一道險峻的懸崖時,一不小心掉進了深谷里。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他揮動雙手到處亂抓,竟然抓住了崖邊上的一根樹枝,總算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自己卻懸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進退維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看到一位慈悲的佛陀走在懸崖邊上,正在慈祥地望著自己。這位旅行者如同見到大救星一樣,趕快向佛陀求救:“佛陀,求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佛陀慈悲地說:“我可以救你,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脫離危險。”“佛陀,我都到了如此地步,怎敢不聽您的話呢?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全都聽你的。”“那好吧,那現在就請將那只抓住樹枝的手放下來。”旅行者一聽,心想:“如果我把手松開,肯定會掉進萬丈深淵,豈不是死路一條,哪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因此,他不但沒有松開那只抓著樹枝的手,反而抓的更緊了,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的樣子,只好轉身離去了。

生活中很多人像極了那位旅行者,不理解佛陀要自己放手的用意,其實學會放手,或許還有轉機,使生命綻放光彩。

很多時候,并不是他人比我們更聰明,或者與我們不同,而是我們的某些思維活動或者行為方式過于偏執、固執。太在意得失,讓生活本應“無為”成為了“有為”,自然是要付出代價。

有一次,一位年輕人向慧海禪師請教:“禪師,你可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說道:“當然有啊。”

“那請問不同到底是什么呢?”

慧海答道:“在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這也算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啊,有什么區別呢?”

慧海說:“這表面看來確實沒有什么不同,但其實是不一樣的!”眼看著這位年輕人一臉迷惑,慧海便接著說道:“有些人吃飯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有些人睡覺的時候總睡不著,想這想那,結果睡得要么一點都不安穩,要么睡不著。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么也不想;睡覺就是睡覺,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很多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生命中最大的障礙,容易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所以只有將心徹底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發現生命的真諦。”

生活中,看似一樣的人生、一樣的生活,但卻由于人們內心的境界不同,使得人與人的生活趣味與生活質量有了千差萬別。我們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真正品嘗生活的本真滋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从化市| 通城县| 济阳县| 承德县| 濮阳市| 阳高县| 来宾市| 凤庆县| 留坝县| 额济纳旗| 荔浦县| 紫阳县| 京山县| 威远县| 肇源县| 郓城县| 文山县| 安福县| 池州市| 隆尧县| 刚察县| 乐都县| 化州市| 聊城市| 肥城市| 综艺| 略阳县| 枣阳市| 镇沅| 高平市| 易门县| 宿州市| 黄平县| 东至县| 平果县| 历史| 鹤峰县| 赤水市| 长治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