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官二代袁榆生
- 顯微鏡下的晚清
- 金滿樓
- 1455字
- 2020-11-09 17:32:23
同治五年(1866)五月二十四日,時在兩江總督任上的曾國藩忽然寫信給長子曾紀澤,其中怒不可遏地說:“袁秉幀在徐州糧臺扯空銀六百兩,行事日益荒唐!頃令巡捕傳諭,以后不許渠見我之面,入我之公館!”“渠未婚而先娶妾,在金陵不住內署,不入拜年,既不認妻子,不認岳家矣,吾亦永遠絕之,可也!”
作為儒學大師,曾國藩一向待人寬容并善于教導子女。那么他這次為何會如此失態,被他訓斥的袁秉幀又是何方神圣呢?
原來袁秉幀不是別人,正是曾國藩的長女曾紀靜的夫婿袁榆生。那么,這位曾家的大姑爺,他究竟做了什么,惹得老丈人曾國藩火冒三丈呢?
這事還得從袁家與曾家的聯姻說起。
早年在京城為官時,曾國藩與翰林院編修袁芳瑛(袁漱六)關系甚為親密。袁芳瑛是湖南湘潭人,時為國史館協修、實錄館協修纂修官,藏書甚豐,乃一謙謙君子。
因為經常來往并欽佩袁芳瑛的人品,曾國藩即托同鄉郭嵩燾為媒,為自己長女與袁芳瑛長子袁榆生說定親事。在給父母的書信中,曾國藩曾提及:
“前信又言以大女兒許袁漱六之長子,是男等先與袁家說及。漱六尚有品學,其子亦聰明伶俐。與之結姻,諒無不可。”
由此可知,曾國藩與袁家聯姻,并非看中其家室富裕和門第之類,而是考慮到其父人品學識過人,而其子也比較聰明伶俐。是年,曾紀靜僅6歲。
不久,袁芳瑛外放為蘇州知府,后又遷松江知府。但可惜的是,未等其子完婚,袁芳瑛即因病去世。
之后,曾國藩并沒有違約,而于1860年冬托家中四弟曾國潢為長女完婚。
然而,令曾國藩沒有想到的是,小時聰明伶俐的袁榆生長大后卻不喜讀書而貪玩,渾身上下一副貴公子的派頭。即便成婚之后,袁榆生仍整日游手好閑,不思上進。
對此,曾國藩也十分擔心,于是寫信給四弟曾國潢,要他力勸袁榆生來營教誡,“恐其在潭愈久愈壞”。之后,袁榆生即來到大營親聆曾國藩教誨。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觀察后,曾國藩也不得不承認,袁榆生“尚無為非之事”,但其“不肯讀書作字,難期有成”,加上“讀書之事拋荒太久,又心之所向不在此途,故不令其拜師上學”。
古人說得好,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世間人也有百種。有人會讀書但未必會做事,有人不會讀書但善于交際,這其實也沒有什么。
曾國藩一向講究經世致用。袁榆生實在不能讀書,他也不便勉強。在他看來,既然袁榆生個性外向,那讓他辦事也同樣可以成才。
事后,袁榆生被安排到徐州糧臺經理湘軍糧餉。然而,袁榆生在徐州的表現讓曾國藩大跌眼鏡。袁榆生到徐州不久竟大肆招嫖,而且仗著總督女婿的身份橫行霸道,欺壓百姓。
曾國藩在同治四年(1865)二月初九日的日記中記載:
“袁婿橞澤強封民房,娼妓多人,本年尚未入署拜年(竟不給老丈人拜年)。本日聞將帶人去打保甲局,因派人去拿其家丁四人,杖責三百、一百不等。唯許滿未責,令與中軍同去拿娼家哈氏女子,亦掌嘴數百,發交首縣管押。”
礙于女兒的面子,曾國藩這次沒有直接責罰袁榆生,只是將其家丁及妓女加以責罰。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袁榆生也不是個善茬。他竟于當日晚吞鴉片自盡抗議,“其毒甚重,指甲已青”,好在被人發現,這才沒鬧出人命。
關于這事,當時也是鬧得盡人皆知。曾國藩的幕友莫友芝即在日記中寫道:“昨日相公命捉其子倩袁公子所狎妓及其徒者二人,痛鞭之,袁公子遂吞鴉片,垂斃,救且活矣。”
鬧出這等事端后,曾國藩也是氣得不行,其在日記中說自己“竟夕為之不懌”。事后,經人勸解,袁榆生入署向岳父“謝罪”并表示“愿圖自新”,曾國藩這才“為之少慰”。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次年(同治五年,即1866年),袁榆生又在徐州糧臺鬧出前文所說的貪污之事。至此,曾國藩也不得不宣布:
這個女婿,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