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最初創業時的確是一無所有。在盧躍剛的《東方馬車》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這段經歷:他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間平房當教室,外面支一個桌子,放一把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正式成立。
來了兩個學生,看“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那么大的牌子,卻只有俞敏洪夫妻倆,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記冊干干凈凈,人影都沒有,學生滿臉狐疑。俞敏洪見狀,趕緊推銷自己,像是江湖術士,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活說死說,讓兩個學生留下錢。夫妻倆正高興著呢,兩個學生又回來了。他們心里不踏實,把錢又要回了??
就是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目前在中國30多個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學校和學習中心。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有100多萬學生入學。新東方還在紐約證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鐘聲,作為中國首家教育概念股,股價上漲強勁,較15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價上漲了3.5倍多。而持股31.18%的“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如今已是20多億身家的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俞敏洪取得的這一切靠的是自己的堅韌和頑強。
1991年年底,俞敏洪即將邁向而立之年,可是作為一個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齡,他卻“連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都買不起,連為老婆買條像樣的裙子都做不到,整個家庭無處棲身,連家徒四壁都談不上,自己都覺得沒臉活在世界上”。為了攢夠自己的出國學費,俞敏洪在北大做外語老師時兼職在外做培訓。這種做法惹怒了學校,當時北大給了他一個處分。經濟上的困境,再加上名譽上的打擊,他突然萌生了辭職的決心。
此時的俞敏洪丟掉了令多少人羨慕的名校的鐵飯碗,生活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當時,俞敏洪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外人很難想象,也無法體會得到。盡管成功后的他看起來波瀾不驚,但當時他的心中肯定掀起了巨大的驚濤駭浪。怎么能夠就這樣屈服于命運的擺布呢?毫無退路的俞敏洪決定破釜沉舟了。
后來,當俞敏洪向別人談起這件事時說道:“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充滿了感激。”為什么充滿感激,因為他走出了自己獨立創業的第一步?!叭绻恢被煜氯ィF在可能是北大英語系的一個副教授?!?正是這些磨難使他找到了新的機會。顯然,走出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嶺。
盡管因為沒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盡管沒有攢夠出國的學費,俞敏洪卻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對培訓行業越來越熟悉。離開北大后,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民辦學校辦培訓班,學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費。盡管困難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時間后,俞敏洪的培訓班漸漸有了起色。
眼看著培訓班越來越火,俞敏洪漸漸萌生了自己辦班的念頭。就是為了每天能多掙一點錢,早日攢夠出國學費。就這樣,1993年,在一間10平米透風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到今天,新東方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務機構,在全國擁有25所學校、111個學習中心和13個書店,大約有1?700名教師分布在24個城市。目前累計已有300萬名學生參與新東方培訓,僅今年就有87.2萬名。外語培訓和考試輔導課程在新東方營收中所占比例高達89%,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和增長動力。
雖然俞敏洪曾說過:“新東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最初只是為了糊口,招幾個學生辦個小小的補習班而已?!彪m然俞敏洪開始并沒有想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事實上他做到了。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從昔日苦難、失敗中鍛煉出來的,在苦難的歷練中造就了自己百萬富翁的素質。
“歲寒知松柏”,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數次落榜,他不氣餒,復讀時他還要務農、代課,終于在第三次高考一舉考取北大西文系;畢業后,同學們紛紛出國,他卻失敗了幾次;遲到的愛情,病魘的耽誤,拖沓三年半出國未果,還有學校的處分。一切的酸甜苦辣他幾乎嘗遍了,也鍛煉了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才有了現在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新東方學校從“星星之火”發展到“燎原之勢”。
對此,俞敏洪曾謙虛地說:“任何一個人辦了新東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諒,因為我在同學眼里是最沒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結果他們就回來了。”所謂的沒出息實在是生活所迫。因為他是全班唯一一個出身于貧困農村的孩子,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和背景,因為生活所迫,還背負了處分。正是因為他“扎根原在破巖中”,歷經艱難困苦才出深山,所以,才能“任爾東西南北風”,頂住各種風浪的襲擊,在成千上萬的創業者中勝出。
1995年年底,積累了一小筆財富的俞敏洪飛到北美,這里曾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在加拿大,曾經同為北大教師的徐小平聽了俞敏洪的創業經歷怦然心動,毅然決定回國和俞敏洪一起創業。在美國,看到那么多中國留學生叫“俞老師”,許多海歸也終于下定決心回國。對此,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奮斗”。這批從世界各地匯聚到新東方的個性桀驁不馴的人,把世界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教學方法帶進了新東方。俞敏洪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行為和思想,為中國學生做更多的事,為中國教育做更多的事,為中國未來做更多的事。
* * *
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在那種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焦慮和巨大的壓力之下,才能使自己絕處逢生。并且,一旦重生,就猶如生長在巖縫中的樹木,生命力會更加強勁。
干事業從來都不晚
能不能成就大事,與年齡無關,與學歷無關,與資本無關,只有自己立志創富,財富才會垂青于你。如果你自己都認為自己不行,那你大概也就永遠與財富無緣了。
* * *
肯德基作為世界快餐業的領頭羊世人盡知。但是,他的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的創業可謂是“前無古人”,恐怕也“后無來者”了。他直到80多歲時,才走上事業的巔峰。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哈倫德·山德士出生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農民的家庭里。5歲那年,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他。14歲時,家里再也沒有能力支付他的學費了,于是,他離開學校,開始了流浪生涯。
16歲那年,他謊報年齡參了軍,艱苦的軍旅生活使他很不順心。一年服役期滿后,他去外地開了個鐵匠鋪,但因經營不善,不久就關門歇業了。
隨后他在南方鐵路公司找到了一份機車司爐工的差事。盡管四處顛簸,但他發覺很能開闊眼界,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并想一直干到退休。
一年后,他結了婚。不久,太太懷孕了,他很興奮,自己終于可以有個像樣的家了??墒?,鐵路公司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他被解雇了。
面對著沉重的生活壓力,他整日在外面為找工作而奔波。這時,他的太太卻又背叛了他,并卷走了他們所有的財產。
之后美國的經濟大蕭條開始了。盡管哈倫德賣過保險、賣過輪胎、開過一家加油站,嘗試了不少種類,但都以失敗而告終。為此他深深地痛恨自己。
后來,他開了一家餐館,生存問題得以解決。但是,好景不長,因為政府要修一條公路,他所在的這家餐館正好在公路附近,需要拆遷,他又失去了生存的保障。時光飛逝,眼看到了退休的年齡,他卻仍然一無所有。
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一份社會保險支票,并勸他說,該是放棄、退休的時候了。
那天,哈倫德仿佛突然覺醒了:再不奮斗,就沒有時間了,自己將像垃圾一樣被人們遺棄。他收了那105美元的支票,但是,他要用它來開創自己的事業,在干事業中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廢物。
當然,這次,他迎來的嘲笑更多更大。一個年輕時精力充沛還干不成事業的人老朽之年還能有什么出息?異想天開罷了。
但是,哈倫德不信邪,偏偏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世人。在他走遍全國,歷經艱辛,敲了無數家房門后,終于找到了合伙人?,F在,肯德基的連鎖店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哈倫德也終于在88歲高齡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時刻!他用自己的行動鼓勵了成千上萬個創業的人。
* *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边@是多么悲壯而又令人感嘆的詩篇。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生不逢時,無法在年輕時實現自己的愿望;有些人可能是浪子回頭,暮年才決心從頭再來。無論哪一種原因,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只要能有干事業的決心和行動,就永遠都不晚。因為一事無成的生命才是對時間最大的浪費,才是最高昂的成本投入。
再試一次,就能東山再起
許多人在創業失敗后,便失去了從頭再來的勇氣。其實,任何成功都是踩著失敗走出來的。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才可以避免自己走彎路。只要渴望干事業的雄心不死,敢于再試一次,事業便可重生。
* * *
史玉柱,一度聞名中國商界的風云人物,曾是許多中國人心目中的少年創業英雄。當他在世人的嘆息聲中倒下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敢想他還能東山再起。畢竟,中國的企業家曇花一現的太多,更何況“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已是司空見慣。
雖然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仍是“風蕭蕭兮易水寒”,但是,并非“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令人們沒有意料到的是:倒下的巨人又重新站起來了。史玉柱的名字又響遍大江南北。在人們感嘆之余,誰又能不佩服他不服輸,敢于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人們難以忘記,1997年,由于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國內購樓者紛紛上門要求退款。同一時期,因為巨人保健品曾經涉嫌詆毀娃哈哈產品,在娃哈哈公司的強烈要求下,巨人被迫在杭州與娃哈哈一起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公開向娃哈哈道歉。這一道歉風波,成為巨人大滑坡的一次標志性事件,不久公司資金鏈慢慢斷裂,“巨人”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一個辛辛苦苦建立的巨人就這樣土崩瓦解了,這給史玉柱帶來致命的打擊。
幸運的是,公司二十多人的管理團隊,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不離不棄,這給受到重創的史玉柱以很大的安慰。另外,他手上還有兩個看家的本領:一個是保健品腦白金,另外一個是他賴以起家的軟件。更讓他難忘的是,一天他出差到無錫,因為沒錢住酒店,只能住30元一晚的招待所。一位女服務員認出了史玉柱,不但沒有譏諷他,相反還鼓勵他從頭再來。
這一切給了史玉柱勇氣和信心。跌倒不可怕,跌倒了再站起來就是真英雄。一股豪氣從史玉柱的心中升起,他決定要像歌中唱的那樣:從頭再來。
史玉柱算了一筆賬,軟件雖然利潤很高,但市場相對有限,如果要還清2億元,估計要10年,而保健品不僅市場大且剛起步,做腦白金最多5年還清。 于是,史玉柱大膽地找朋友借了50萬元,開始運作腦白金。
1999年春天,史玉柱和他的團隊悄悄來到上海。每天深夜,他都戴上墨鏡和部下在樓下的小吃店里吃宵夜。在那里,史玉柱策劃了一個又一個的方案。
2000年,史玉柱和原班人馬在上海及江浙創業,最終,他把江陰作為東山再起的根據地。江陰地處蘇南,離上海、南京都很近,購買力強。而且,在江陰啟動,投入的廣告成本不會超過10萬元。這幾乎是最后的機會,他別無選擇,必須一擊中的。
在江陰,史玉柱親自去做市場調查。由于白天年輕人都出去工作了,在家的都是老年人。史玉柱一去,便搬個板凳坐在院子里與他們聊天,在聊天中進行第一手的調查。掌握了消費者的心理,他們做出了獨特的廣告。很快,從江陰開始,腦白金就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刮起陣陣颶風,打開了全國的市場。
2000年,公司創造了13億元的銷售奇跡,成為保健品的狀元,并在全國形成擁有200多個銷售點的龐大銷售網絡,規模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巨人。
3年不到,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來。史玉柱此前曾表示:“老百姓的錢,我一定要還。”他定下的2000年年底還錢的時間表終于實現了。這年秋天,他悄悄償還了所欠的全部債務。
從1997年“巨人”倒下后,史玉柱一直沒用過名片,現在,他終于可以摘下自己的墨鏡,昂首挺胸在大街上行走了,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遞出自己的名片了。
之后的巨人又在創造著一個個奇跡:
2001年,史玉柱在上海申請注冊一個巨人公司,謀求上市。
2004年11月18日,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史玉柱任董事長。
2005年11月15日,《征途》正式開啟內測,開創網游新記錄。
靠賣軟件起家的史玉柱,自然對計算機游戲不會陌生。征途剛開始做不久,就說要做第一,當時大多數員工都認為老板在吹牛。公測人數突破30萬時,史玉柱提出“保60萬爭80萬望100萬”的目標,很多人也都認為不靠譜。如今根據征途掌握的數據,征途已是同類網游在線人數與營收領域的老大。一次次目標的兌現,員工們對史玉柱不由得心服口服。
2007年6月11日,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到42億美元,融資額為10.45億美元,成為在美國發行規模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
盡管現在的史玉柱重新站起來了,但是他和當年那些同甘共苦的戰友們還是喜歡聽“從頭再來”。而且聽到這首歌,他們就忍不住淚流滿面。因為只有他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從頭再來,怎樣做才能從頭再來。史玉柱說:“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段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刻骨銘心的經歷?!焙翢o疑問,“死過一次”的經歷,一定在史玉柱的內心深處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
* * *
在屢遭失敗后想要從頭再來,再試一次,需要勇氣,需要膽量,更需要頂住別人的諷刺和來自社會上的各種壓力,其中的滋味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但是,只要你勇敢拋開這些,用行動證明自己,就會像鳳凰那樣在烈火中獲得重生、新生。
財富舞臺,舍我其誰
在人們的觀念中,財富從來就是和資本家相關聯的,他們是財富舞臺的主角。然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使許多草根階層跨上了財富大舞臺,上演了許多創業致富的傳奇故事。他們大膽的想象和行動都向世人證明著自己的豪情和氣魄:財富舞臺,舍我其誰?
* * *
在汽車界,都知道有個“汽車瘋子”李書福。因為一個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竟然要生產汽車。
雖然李書福通過經商賺了一筆錢,可是,制造業畢竟不同于商業。在當時供不應求的經濟環境下,靠經商發財是許多人致富的門道。但是,李書福的家鄉臺州并不是工業城市,而且歷史上一直以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著稱。也許是因為交通不便的先天條件,李書福才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讓半天也走不出大山的人們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