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膽識創富(3)

自那個假期開始,斯通繼續替母親推銷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他居然創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績,后來發展到一天15份、20份。連母親都感到意外,也替他高興,因為母親一輩子也沒有賣出過這么多保險。斯通也在想:為什么我能行?為什么我成功了?他終于想明白了,因為自己有了“膽量”這個法寶,膽量使他無所畏懼,想辦法去克服一切困難,從而變得強大起來。

正是依靠著這種積極進取、無所畏懼的膽量,克里曼·斯通最后走到了美國聯合保險公司董事長的位置,成為全美乃至整個歐美商業界都享有盛名的大商家。之后,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向世人傳播了成功的秘密及由此所帶來的幸福生活的意義。

* * *

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可以鍛煉出來的。創業也是如此,因為畏懼失敗和風險而不敢行動,只能永遠沒有作為,甚至被時代所拋棄。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失敗嗎?邁出行動的第一步后,你就會發現:成功其實并不難。

風險里面淘黃金

就像美麗的玫瑰花總帶刺一樣,開創性的事情總是充滿著風險。在當今商場中,冒險和成功常常是相伴在一起的。沒有膽量就不敢冒險,不敢冒險就沒有機會。只有敢于冒險的人,才能在風險面前毫不畏懼,進而抓住成功的機會。

* * *

小劉在做了5年的建筑工后終于決定自己開公司了。剛開始他想開個磚瓦廠,因為他看到建筑行業磚的用量很大,而自己老家的磚窯還閑置著,正好用上。磚瓦廠開工后利潤很可觀,很多人羨慕他選對了項目。

可是,去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建筑工地拖欠他的磚款,后來,就連一些大的建筑商也想先拉貨,后付款。這樣,小劉前期賺到的錢反而賠進去不少。看到形勢的嚴峻,于是他想到了二次創業,想重新尋找合適的項目。

夏季,他來到大城市考察了一個新的高科技產品——畜禽綠色養殖儀,可以利用紅外線的作用減少動物感染病菌。小劉想到了家鄉是個大的肉雞養殖基地,覺得市場前景比較好,就想做家鄉地級市的總代理。但是,當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后,全家人一致反對,大家都覺得不合適,因為這種新產品價格比較貴,而且全國都沒有開始銷售,第一只螃蟹還沒有人吃。最關鍵的是,做總代理,至少需有上百萬元錢買產品,還要租辦公樓,支付員工工資,還有廣告費用??這些錢一時到哪里借,如果代理沒做起來,投入的錢就打水漂了。所以他們都勸小劉不要輕易再創業,等形勢好轉了再說。

小劉調查市場后,養殖戶的意見是從來未聽說雞不吃藥靠儀器可以控制感染病。但是小劉覺得全市區的肉雞養殖場很多,雞的傳染病影響養殖戶的收入,他們苦于無計可施,這種新產品正好可以解決他們擔心的問題,市場空間應該還是很好的,于是就大膽提出要做這個代理商。而且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做好了,就好;做不好,不就是房子沒有了,車子沒有了,年輕呢,還可以再來!

全家人看看實在無法說服他,就積極想辦法幫助他籌款。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公司開張了。

公司開張初期,小劉整天忙著投放電視廣告、報紙廣告,在最繁華的地段、汽車站投放廣告。但是,對于看重實惠和收效的農民來說,單靠廣告宣傳并不能說服他們掏錢買一種新產品。為了打消用戶的疑慮,他免費讓用戶使用3個月。在這3個月里,有等著看他失敗的,也有同情他的,但是小劉不理會這些,專心輔導用戶們怎樣使用。經過3個月的推廣,市場逐漸打開。當第一個用戶反饋說他的肉雞沒有傳染到病菌,毛色發亮而且產蛋率高時,小劉興奮得跳了起來。自己沒有看錯產品,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之后,一傳十,十傳百,公司的訂貨電話也接二連三打來。于是,小劉白天忙著開車送貨,晚上有時候下半夜才能睡覺。現在,每天的銷售業績都非常不錯。不到半年,小劉在許多養殖戶集中的地方又開了幾個代理連鎖店。

之后,小劉又在養兔、養牛等其他養殖場推廣畜禽養殖儀。在使用的過程中再將用戶的意見反饋給廠家,使其得以改進,廠家看到小劉的經營業績后很滿意,又把臨近地級市的代理權也給了他。

不到一年,小劉的經營收入已經達到了他開磚瓦廠一半的收入。他深深體會到了高科技項目利潤的可觀。現在,他不僅買了新車,而且還建立了大商場銷售渠道。看到小劉二次創業成功的人們也佩服起他的膽量來。

如果當初小劉畏首畏尾,聽從大家的勸說,就不會有今天如此成功的事業;如果他沒有創業的勇氣和膽量,不堅持自己的主見并且毅然下決心去做,現在就少了一個出色的商人!雖然,他的成功不能僅僅歸于膽量。

* * *

時代飛速變化,舊的模式不能適應新的環境。經營上的逆境,隨時都會出現,要經營致勝,就必須敢于冒險,有冒險才能創新,否則就會寸步難行。當然,冒險不等于一意孤行,在冒險中需要有謹慎的態度。有了謹慎的態度,摔的跤就會少一些。

闖出一片新天地

閩南人信奉:敢拼才會贏。干事業就是要有闖勁。特別是在創業初期,要敢于不信邪,不怕打擊,在看似沒有路的地方闖出一條路來。

* * *

一天,一位下崗工人朱女士到山東省臨沂出差,偶然路過一片山楂林,看到那里的山楂很便宜,只有幾分錢一斤。她想運回家鄉應該有錢賺,于是留下一些定金,就去其他地方辦事了。

沒想到,幾天后,大卡車拉著山楂停在了她的門前。她沒想到自己能買這么多山楂,一下子懵了。她剛成立的新公司正在起步階段,根本拿不出收購山楂的錢。這怎么辦?

最后,她瞞著家人取出存款支付了山楂錢。可是,那么多山楂終究還是沒有去處。果然,沒過多久,滿院子的山楂開始逐漸冒出了熱氣,面臨發臭的危險。

她開始努力尋找山楂的銷路,最先,她一家家去拜訪那些做糖葫蘆的,可是人家都是小本生意,誰也要不了這么多。她想到這種糖葫蘆不衛生,如果帶包裝多好,再把里面的核兒去掉會更好。

總不能看著這些山楂爛掉吧。最后她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做糖葫蘆。于是,她背著丈夫開始秘密地研究起了糖葫蘆。看起來簡單的糖葫蘆做起來可不簡單。更何況連饅頭都蒸不好的她要干好這種手工活,而且還想與眾不同,單單沾糖這一項就把她難壞了。一個高壓的溫度計,熬糖的時候把溫度計吊在空中,到了160度,就夠火候了,馬上停火。她完全沉浸在糖葫蘆的制作中,漸漸地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而丈夫也發現了妻子的異常,一場爭吵終于在夫妻之間發生了。當丈夫聽說她要做糖葫蘆,氣憤異常,堅決表示反對。

她的父親知道了也非常生氣,訓斥她不要去丟人。

家人強烈的反對,狠狠地打擊了這位女士的心,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她把所有的衣服打包拿到辦公室,白天忙著公司的事情,晚上就研究糖葫蘆。

幾乎用了半年的時間,這位女士終于研制出自己比較滿意的夾心糖葫蘆。她想讓家人品嘗一下她親自制作的成果,可是,他們卻不予理睬。

承受著打擊,她發誓一定要頂住,決不能放棄!

回去后,朱女士總結經驗,提高了自己的熬糖技術。在2000年的一天,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自己的糖葫蘆來到了街上。憑著以前當業務員時積累的經驗,她為自己研制出來的帶包裝的夾心糖葫蘆想了一個獨特的銷售方法。她把與糖葫蘆一模一樣的連體的氣球吹起來,五顏六色的氣球立刻吸引了許多人。繼而她宣傳自己有一種和氣球一樣的糖葫蘆,無籽夾心,買糖葫蘆可以贈氣球。糖葫蘆很快銷售一空。

第一天銷售就有這么好的成績,給了她很大的信心,自己這半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之后,她又陸續在市場上銷售了一段時間,結果天天都供不應求。她來到工商局正式為自己的糖葫蘆注冊了商標,她想真真正正地做一回糖葫蘆行業中的老大!

從此,她專心致志地做起了糖葫蘆。在丈夫的幫助下,糖葫蘆生意穩步發展起來。兩年后,她的糖葫蘆年銷量就達百萬支,銷售地點遍布多個省市。現在,她又開起了生態園,生意更是紅紅火火。許多做了多少年糖葫蘆的商販們怎么也不明白:一個下崗女工怎么短時間內就把糖葫蘆做成了產業,賺取了上百萬的財富?

* * *

盡管每個人創業的動機都不一樣,有的人是出于自信,有的人是不甘寂寞,有的人是渴望財富,甚至有的人只是為了爭一口氣??但無論哪一種,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有了追求,他們才會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義無反顧、千方百計要克服困難,從而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這就是創業的力量。

不惜生命創大業

創業就是干事業,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創業環境不成熟的情況下,創業者面臨的風險和艱辛更大。因為那時的許多創業者大多是生活所逼,而且沒有太多文化知識,僅憑自己求生存的膽量和勇氣。所以,對他們來說,創業也是生命的挑戰。

* * *

臧健和是山東青島的一個普通醫生,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命運會和億萬女富豪聯系在一起,是生活把她逼到了不搏不行的地步。1974年,臧健和的丈夫辦好了去泰國定居的手續。3年后,丈夫要她帶著兩個女兒去泰國。沒想到,命運從此將她推入了深淵。丈夫家嫌她生了兩個女兒,不能延續香火,因此丈夫早已瞞著她另娶了第二個妻子。只希望能有一個和睦家庭的她眼前頓時一片黑暗。

丈夫家是一個富裕的家庭,在泰國是有名的絲綢商賈。他們以為這樣對臧健和已經仁至義盡,她只要安心做這個家庭的附屬品就行了。但是臧健和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子,她絕不肯過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于是,她一手牽著一個女兒,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夫家。她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們對我刮目相看。

可是,這樣失魂落魄地回國也會給家里人增添煩惱,于是臧健和輾轉來到舉目無親的香港。在這里,她除了一股永不低頭的精神外,身無分文。

很快,生活的壓力就向她襲來。由于她既不會英語,也不會粵語,找工作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兩個女兒有時餓壞了,只能啃自己的手指頭。臧健和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勞工處的工作人員問她:“你能干什么?”她小聲說:“現在我已經沒有權利選擇工作,而是工作在選我,做什么我都愿意。”那位工作人員幫她找了一份洗毛巾、洗廁所的工作。后來,她又兼職給一位老太太打針,晚上去洗電車。一天打三份工,經常累得兩眼發黑。

一天,她正蹲在街邊洗碗,突然,一輛運貨車失控,將她撞倒在地。鄰居送她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腰骨挫裂傷,還伴有嚴重的糖尿病。傷愈后,她不能再做重體力勞動,這樣的飯碗也丟掉了,難道自己真的沒有用了嗎?這時又有人勸她回國,因為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病,需要安心靜養。可是,面臨巨大生活壓力的臧健和哪里能有這種條件?臧健和堅決不答應,她一定要靠自己在香港闖出一條生路。不服輸的她在想著自己還有什么一技之長是可以發揮的。有位朋友得知她會包餃子,就建議她去賣水餃。

雖然會包水餃,但是臧健和做的是令人羨慕的醫生職業,從來沒有干過服務業。在這里,由不得她多想,臧健和第一次手忙腳亂地生著了火。8歲的大女兒幫助包水餃,4歲的小女兒幫助洗碗。從此,拖著自己帶病的身體,臧健和開始了在灣仔碼頭賣水餃。

生意雖然很順利,但最擔心的是政府不給發熟食牌照。一天,小女兒忘記了放哨,結果她們被警察抓了。小女兒一把抓住警察的衣角:“叔叔,這不是媽媽的錯,是我沒有看到你。”臧健和聽了淚流不止,警察見狀,眼圈也紅了,小聲說:“你做生意吧。”

為了感謝顧客,也為了感謝那些支持自己的人,臧健和決心把水餃當成事業來干。她用的肉、菜、面都是最好的,她的宗旨很簡單:使顧客吃著就像在家里做的一樣,讓每個朋友都滿意。慕名前來的食客要排一個半小時的隊。后來,政府取締小販,她便改在家里做生意,許多顧客都會找上門來,生意并未受到影響。

久而久之,一傳十、十傳百,臧健和的水餃賣出了名氣。報紙、電臺等大小媒體也爭相報道。一天,經親戚介紹,日本大丸百貨公司的老板找來,想與她合作,出資建廠,日方負責,條件是要用他們的包裝;辦牌照,臧健和來負責。臧健和想,這樣一來,中國水餃不就變成了日本水餃了嗎? 她的水餃事業能發展到今天,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啊!怎么能看著別人把自己辛辛苦苦干出來的事業搶走?那樣,她這么多年含辛茹苦地付出豈不付諸東流?于是據理力爭用自己的包裝。關于價格,她說零售價是11塊,但拿到商場上出售就要12塊半。在場的人都笑了,哪有批發價比零售價還高的?臧健和不卑不亢地列舉理由:到超級市場的產品要改良包裝,增加成本,價錢自然要貴,否則就不合作。最后,日商破例答應了她的條件。

周圍的人很吃驚:“一個在家里做水餃的家庭婦女,竟然能讓精明的日本人唯命是從。”而臧健和認為:只要產品好,不愁找不到合作商。你不據理力爭,就會被別人欺詐、被算計。最重要的是不能喪失一個中國人的骨氣。

之后,臧健和與日商的合作非常成功。不但她的“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獲得嘉賓一致好評,而且她的產品也成功地進入了八佰伴等世界著名百貨商場。她由手工作坊實現了現代化生產。只不過為了保持中國水餃的傳統,臧健和固執地堅持最后一道工序用手包。

香港回歸祖國時,臧健和百感交集,她在上海浦東金橋區購買土地,與美國合資興建了一間大型現代化工廠。臧健和有一個夢想,在世界各地開分廠,讓中國水餃像美國的漢堡一樣,在全世界都能看到。

一個曾經被人遺棄的女子,終于用自己的勇氣站了起來,而且滿帶榮譽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一個女人在被丈夫拋棄而且還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的情況下能夠開拓自己的一番事業,肯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價。事業的成功是她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換來的,事業就是她的命,她怎能不全力以赴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呢?

* * *

人們常常說:商場如戰場。戰場上是以生命換來勝利的。雖然商場上不必流血犧牲,但是干事業也需要全身心付出,因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辛苦和風險是無法估計的。盡管有些人的創業可能比較順利,不會經過什么大的挫折和磨難,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任何財富的贏取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影視劇《蒙古王》中,扎木合問鐵木真:“蒙古人都害怕閃電,為什么你不害怕?”鐵木真說:“因為我無處躲藏,所以我不懼怕。”年幼的鐵木真在茫茫無邊大草原的夜晚要獨自面對閃電時,他曾經惶恐過,但是當他知道這些膽怯并不能阻止閃電時,他反而變得無所畏懼了。創業者也需要有這種放膽一搏的勇氣,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双峰县| 英德市| 洛扎县| 循化| 靖宇县| 休宁县| 洞头县| 蒲城县| 永善县| 灌南县| 葵青区| 惠来县| 浦城县| 东港市| 镇远县| 武陟县| 阳城县| 贵德县| 安阳市| 镇坪县| 商城县| 杭锦旗| 三门县| 若羌县| 陆川县| 霍林郭勒市| 陇川县| 延津县| 宜君县| 杭锦旗| 平邑县| 华池县| 鹤岗市| 古丈县| 百色市| 岐山县| 和林格尔县| 泽普县| 贵阳市|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