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神探:情報專家教你心理分析(CIA)
- 魯芳
- 3151字
- 2019-11-29 20:08:49
第一節 聞其聲,辨其心
一、聞聲辨識人心的奧秘
人的聲音是氣流通過聲帶振動時發出的聲波,而他人在感知這些聲音時常帶有感情的色彩,進而引起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反應,聲音的強弱、高低、清濁、快慢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說話人復雜的情感世界。人的面部表情能夠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聲音同樣可以,比如在古文中就有關于聲音的描繪,“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等。
CIA特工以其特有的對聲音的敏銳洞察力,總結出:一個人的情緒、心理特征必定在聲音中有所表現,尤其是在音色中,即便大多數人極力掩飾,依舊會在不由自主中有所泄露。因此,當受到客觀條件限制時,通過聽一個人的聲音來洞察人心,其實是一種十分可行的方式。
在中國北宋時期就有一位神探級別的人物——元絳,他在任代理知縣期間利用聲音辨識法破了幾起疑難案件,轟動一時。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婦女向元絳哭訴,自己的丈夫被人深夜砍斷了雙腳。元絳一聽,便詢問詳情,婦女說:丈夫白天時與村里的一個人發生了爭執,并拳腳相加,后來被人勸解拉開后各自回家,卻不料那人趁她丈夫晚上熟睡,將他的雙腳砍斷。就在該婦女陳述期間,有人前來報告說,婦女的丈夫已經氣絕身亡。婦女一聽,放聲大哭起來,滿腔悲憤地請求大人為她討回公道。
而元絳此時已經派人將昨日與死者發生過爭執的人叫了過來,面對元絳的審訊,那人極力辯解,他說自己喝醉了酒,回家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夜里根本就沒有去過死者的家里。
元絳想了想,便命人將嫌疑人關進大牢聽候處理,同時安慰婦女道:“你先回家為丈夫料理后事吧,我自然會還你一個公道。”婦女離開后,元絳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化裝成路人,一路跟蹤婦女,發現婦女并沒有回家,而是與一個和尚在路邊說悄悄話,后來一起出城了。
這位親信回來后將見到的實情報告給元絳,元絳便派人將和尚抓了回來。過了兩天,元絳再次開審,婦女被傳到公堂上,一眼就看見了和尚,心中不免打起鼓來,兩眼不敢直視前方。當元絳一改前日的和顏悅色,神情嚴肅地訊問婦女時,心虛的婦女很快就承認了自己與和尚的奸情,并供出了自己是如何勾結和尚一起謀殺了丈夫的過程。
破案后,很多人問元絳是如何識破婦女的陰謀的。元絳說,丈夫過世,作為同床共枕的另一半,哭訴時的聲音卻沒有絲毫悲傷的感覺,這讓我猜想她心中必定另有隱情。可以說,這是根據聲音辨識人心的杰出案例。
當然,在情報專家里,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某次一位CIA特工遇到一個說話聲音十分沙啞的女人,而她的外表給人的感覺卻非常柔弱,個子不高,線條柔和,長相精致,不過她一開口說話,給人的印象立馬就變了。他也是因為這點才注意到她的。
接著,他便對這名女子展開了全面的跟蹤調查,后來,果然發現該女子行蹤詭秘,她幾乎每隔三四天就會與一個身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子在一個十分隱蔽的地方會合。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追蹤,他最終揪出了該女子背后的秘密組織。
可以說,滲透在CIA組織和活動中的心理學就是一種讀懂人心的藝術,CIA特工們總是會盡最大的努力,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調查和了解一個人,直到查清全部內幕為止,其中讀透一個人的內心是關鍵。而聲音作為一種隱形的讀懂人心的途徑,具有完全不動聲色的優點,我們可以聽很多人的聲音,而聰明的人則會留心各種不同的聲音背后,隱藏了當事人怎樣的心理秘密。
情報專家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色特征。說話聲音沙啞的人,尤其是女性,在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其實藏著一顆堅毅的心,擁有強大內心的她們不會輕易向他人顯露自己的另一面,常常令人捉摸不透;此外,這類人很可能在藝術方面有獨特的天分,擅長音樂、繪畫,同時也是相當自負的一類人,常常因小失大,忽略細節。
另外,情報專家還發現,說話聲音凝重而深沉的人往往言辭雋永,對事對人的理解都比其他人更加深刻,社會責任感也比較強,大體上屬于可靠的類型;但他們卻很難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難以被重用。
也有一些人說話聲音尖細、高亢,情報專家認為,這類人內心有很強的爆發力,尤其在對周圍環境感到不滿時,憤懣不平之氣便會通過說話的聲音發泄出來;女性說話聲音高亢、尖細者,多半是性格潑辣之人,外向開朗,情緒不穩定,喜歡向身邊的人吐露心聲,而實際上她們只是習慣于向他人灌輸自己的想法與意愿,一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不過,在這類人的身上有很強的創造力,因為個性鮮明,容易給人較為深刻的印象。
說話聲音給人剛毅果敢感覺的人,辦事講究原則,是非分明,絕不會做出徇私舞弊的事情,但有的時候也會因為過于講原則而使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給人不善變通的印象。
聲音有時候就像一首音樂,有人聽著舒服,也有人聽著覺得別扭,甚至難聽。情報專家認為,聲音聽起來圓潤和緩的人,心境也如同這聲音一樣優雅大度,溫和可愛,不輕易辯論,不喜歡出風頭,言談舉止有八面玲瓏的傾向,人際關系也因此顯得較為和諧。
所謂“聞聲”讀懂人心了解他人,在情報專家看來,主要指的是通過聲音、語言風格以及說話的習慣等全面透視說話者的心理特征。人們對某件事心有所感,必定在聲音上有所表現。情報專家之所以比其他人更能夠窺見一斑,最主要的原因也許還是由于他們多了一份讀懂人心了解他人的職業敏感。
關于聞聲識人,經驗豐富的情報專家認為,一個內心偽善的人,說話時的聲音總會顯得緊張而結巴,不流暢,簡單地說,這其實就是心虛的表現;而內心真誠的人,說話的聲音就很有底氣,清脆而節奏分明,是內心坦然的表現。說話聲音陰陽怪氣的人,內心卑鄙乖張,這是心懷鬼胎的表現;而內心寬宏柔和的人說話聲音就和緩耐聽,不緊不慢。
二、聲音的大小暗示真實想法
情報專家發現,在同一個場合,比如同樣是十分嘈雜的環境下,說話聲音小的人和說話聲音大的人所體現出來的性格、心境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是一個人當前心境的暗示,也可以是這個人一貫性格的體現,還可以是其內心某種目的的側面表達。
研究發現,說話聲音大的人,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支配欲望強烈,常常由高聲調變為大吼大叫,有領導者的風范;不過,性格外向的他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對方聽清自己的意思,并準確地理解他(她)。這類人一方面擅長交際,擁有不錯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也很容易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因為他們常常單方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言行自我,很難被接受。
相對而言,說話聲音小的人很內向,至少在陌生人面前如此;他們一般都能夠很好地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極少輕易地向他人吐露心聲,想得多,說得少,但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和立場;他們說話聲音小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內心自卑,也可能是因為面對的人讓他們產生了戒備心理,也或許是因為天性。情報專家認為,不管是什么原因,在他們身上都存在一些共性,那就是謹慎,性格溫和,有憂郁的一面,不喜歡被眾人團團包圍,否則他們就會感到不知所措。
但聲音的大小也并非固定不變的,有些人平時說話聲音很小,但他會根據不同的場合來調節自己說話的聲音;有些人平時說話聲音很大,而在面對不同的人時,聲音又會出現變化。情報專家認為,這類人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一旦情緒有變,在說話聲音上肯定會有所表現。情報專家在與人打交道時,這類人是比較容易把握其情緒的一類,特別是在一些敏感性的問題上,他們的說話聲音只要稍稍有變化,都會引起情報專家的注意,比如,當一貫聲音高亢的人被問及某個問題時,聲音忽然降低了分貝,那么,情報專家就會乘虛而入,直攻其內心最敏感的話題,找出真相。
情報專家還發現,部分人說話的聲音雖然小,但他們的中氣卻非常足,實際上情報專家對這類人還是比較頭疼的,有時候稍不留心就會出現差錯。因為他們性格沉穩,充滿睿智與心計,城府非常深,他們既有領導者的威嚴和自信,還懂得圓滑處世,一旦發現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立即表現出謙誠,他們有時就像是一尾溜滑的金魚,讓你無處下手。而對付他們的最好辦法還是隨機應變,最好首先掌握一些有關他們的重要資料,不要被其表象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