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8章 我們該為社會做點什么——社會心理學與道德責任(2)
- 第47章 我們該為社會做點什么——社會心理學與道德責任(1)
- 第46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心理學與社會規范(2)
- 第45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心理學與社會規范(1)
- 第44章 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社會心理學與環境發展(2)
- 第43章 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社會心理學與環境發展(1)
第1章 前言
一位公安局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聊天,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匆匆地對公安局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局長說:“是我兒子。”
你知道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局長是什么關系嗎?有人曾對100個人測試過這個問題,但是100個人中只有兩個人答對了,并且這兩個人都是孩子:“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
如此簡單的問題,為什么成年人回答不出來,而孩子很快就答對了呢?因為按照成人的慣性思維,公安局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條線索去推想,就無法找到正確答案;而孩子沒有成人那么多的經驗,也就沒有思維定式,因而能很快找到正確答案。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人逛小吃一條街,發現一家店的蛋撻很誘人,于是想買個嘗嘗,他問美麗的店員:“這蛋撻是單賣的嗎?”店員說:“不是丹麥的,是日本的。”
社會人的心理是奇妙的,社會心理學更是奇妙的。學習社會心理學,不僅僅是補充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經過社會大環境的長期影響,人們的心理漸漸變得刻板,而不同的社會心理看待同一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當我們看了公安局局長的故事之后,在認知他人和事物時就會多一個思考,即“我一直所認為的不一定是對的,現實可能是另一個樣子”;同樣,在我們看了買蛋撻的對話后,在與人相處時就應該想想“我不該怪那個人,他真的沒有惡意,只是我們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還有就是可能我的表達也不夠明了,因而產生了歧義”,如果能用這些智慧來看待事物和指導生活,我們將會受益匪淺。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社會心理學能夠很好地解釋各種微妙的現象。社會心理學繼承了“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精華,通過分析個體和群體心理本質及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影響,從而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也因此成為近年來的熱門學科。社會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對人際交往和世界焦點問題都有深刻剖析。
早上擠電梯時,為什么你習慣向上看以保持與他人的最佳距離;下午開會時,你又抱怨那個胖胖的經理給每個人定了超高的目標;晚上回家時,你的另一半又耍賴不想做飯,你們差點吵起來;睡覺前孩子怎么老是要求聽個故事才能睡得著……學習了社會心理學,我們就能夠更輕松地讀懂周圍人的行為。
工作太累,總有人擔心不能勝任;七年之癢,總是像魔咒一樣在很多夫妻間應驗;奧巴馬和喬布斯,一個是總統,一個是商業領袖,但是在家里,他們同時也是丈夫和父親;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網絡交流、網絡社區越來越活躍……學習社會心理學,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我們周圍社會現象的本質。
明明不需要的東西,為什么隨大流地搶購;人多本該力量更大,卻為何產生“旁觀者效應”;可以獨立思考的個人,為什么總是相信權威……學習社會心理學,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個體與群體的關系,更好地自處和與人相處。
媒體總在炒作明星的緋聞;互聯網上,每天都有海量的新聞圖片更新;公交車、地鐵上的移動屏幕上播著各種新聞和形形色色的廣告……我們處在一片信息的海洋中。學習社會心理學,讓你能輕松找到社會現象的原因從而進行理性思考,不被偏見和社會輿論遮住了眼睛。
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作為一個社會人,社會心理學中所研究的現象與我們緊密相連,如果想讓你的生活更加輕松,想讓你的人際關系更加融洽,想在社會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不妨和我們一起走進妙趣橫生的社會心理學課堂,來一次愉快的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