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愛無邊,心靜如水
書名: 世上千寒,心中永暖:你要會靜心修心暖心作者名: 吉家樂編著本章字數(shù): 3451字更新時間: 2019-08-26 10:55:46
一顆沒有愛的心,怎么可能會升起歡喜與善念?一顆未曾有過真愛的心,始終難生大愛。從對身邊每一個人的小愛做起,懂得慈悲、懂得信任、懂得寬容。
愛需要彼此扶持
曾經(jīng)有人做過一個調(diào)查,問題是:現(xiàn)代社會中理想伴侶的條件應該是什么?在答案公布之前,人們以為可能是鉆石王老五,或者是才貌雙全、德藝雙馨、氣質(zhì)如蘭的美女……但答案是非常簡單。很多人看了之后,不禁大跌眼鏡。
那么,理想伴侶的條件究竟是什么呢?簡而言之,就是八個字:帶得出去,帶得回來。這個條件看起來實在太簡單了,但只要你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八個字才是最難的。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伴侶你把他(她)帶到一個大的交際場上去了,他看到更美的、更年輕的、更漂亮的女人;她看到更有錢的、更英俊的、更有才華的男人。結果,人會怎么樣?很多人當場就會交換名片或互留電話號碼。通信設備如此發(fā)達,回去之后,短信飛來飛去,電話打來打去……聊著聊著就帶不回來了。
一些國家是不允許離婚的。曾有一對異國夫妻,他們想要在一個這樣的國家領取結婚證。當他們看到不能離婚的規(guī)定時,年輕人變得有點兒緊張。但好在這個國家的政策比較寬松,可以自由選擇結婚的年限。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年的婚約。結果,當他們?nèi)ダU費時,發(fā)現(xiàn)需要交納高達600美元的結婚費。這讓他們非常害怕,并慶幸只選了一年的婚期。
在這一年中,他們互相磨合、適應,發(fā)現(xiàn)對方就是自己要找尋的可以成為終身伴侶的人。于是,他們在第二年又去續(xù)約自己的結婚年限。這一次,他們帶上了自己全部的現(xiàn)金,因為上次選了一年的婚期都要那么多的錢,一輩子的婚期不知道要交納多高昂的費用呢?結果,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只交了五美分的費用。因為,如果他們愿意此生相守,就證明了他們彼此的信任與扶持將伴隨整個的生命。因此,他們理應接受社會的祝福,也不需要交納昂貴的費用。
其實,愛情與婚姻都不是某個人的付出或某個人的享受,而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經(jīng)營的事業(yè)。風雨中彼此扶持,陽光下共享歡笑。世界因為有愛,所以我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堅持走到最后。愛情不僅是甜蜜的選擇,也是一種勇敢的承擔。
有人說:“情如魚水是夫妻雙方最高的追求,但是我們都容易犯一個錯誤,即總認為自己是水,而對方是魚。”長相守才能長相知,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論何時,都應牢記結婚時的約定,戀愛時的誓言:無論貧窮、疾病都不能把我們分開,直到死亡來臨。也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讓我們敢于把彼此帶到富麗堂皇的宴會廳,帶到熱鬧喧嘩的大排檔。而無論在哪里,無論身處何方,能夠一起回家的感覺都應該是最大的幸福。
正如歌中所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依然是我手心里的寶……”這種境界恐怕是現(xiàn)代人對愛情的最高企盼了吧。
慧心智語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男人可以沒才沒錢,但不能沒責任感
在這樣一個重物質(zhì)而輕精神的時代,估計很多人在看到這個標題時會瞠目結舌。這個年代,有才的男人可以玩浪漫,有錢的男人可以玩深沉,而沒才沒錢的男人,簡直連“活路”都沒有了。可是,在這種普遍看法中,其實存在著很多時代的隱憂。比如,當我們以金錢的多寡來衡量人格的魅力時,必然會忽視很多人性本身美好的品質(zhì)。而這些恰恰是我們不應忽略的人性優(yōu)點。
我們總是能聽到許多殺人滅門的慘案,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多少年的兄弟反目成仇;為了拆遷的房款,有的人甚至向自己的父母妻兒舉起了屠刀,凡此種種都讓人心生恐懼。所以,我們懷疑、憂慮、恐慌,覺得彌漫在我們周圍的只有利益,因為利益是物質(zhì)世界能見度最高的東西。
我們的才華和財富都是可以不斷積累的,但我們純良的本性以及由此生發(fā)出來的美德,卻是才華和財富所無法取代的珍寶。
我們在勤修自己的才華,珍惜自己的財富時,千萬不要忘記守護自己的良知。
“人之初,性本善”,在那些沒有被污染的世界里,在孩子們沒有被極端物質(zhì)化的眼睛里,我們才能找到人類美好的品質(zhì),才能發(fā)現(xiàn)支撐我們走向未來的勇氣和希望。
社會能夠發(fā)展到今天,無論是和平的條款、商業(yè)的規(guī)約,還是婚姻的締結,哪一次不是跟責任有關的呢?沒有責任,何來義務?沒有義務,何來權利?
我們總是躲避責任,那么有一天,當偷東西的手伸向我們的錢包、當歹徒的刀向我們揮來的時候,還有誰愿意幫助我們呢?如果我們也放棄責任、放棄原則、放棄堅守,那我們拿什么來要求別人對我們負責呢?我們拿什么來信守我們的承諾,兌現(xiàn)我們的約定呢?
正因為一些人缺少擔當責任的心態(tài),所以在許多婚姻中,人們總是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對方給予得太少。可是,人們似乎忘記了婚姻更多的并不是戀愛的激情,而是漫長婚約里的責任。
如果僅僅憑借激情的參與,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哪怕是友誼,也很難長久地維持下去。既然選擇了相知相惜,就應該在責任的牽引下,相伴相守、風雨同舟。
現(xiàn)在,有些女孩子在擇偶時總是過分強調(diào)物質(zhì)條件,卻忽視了對其人品的要求。一個人即便學富五車,日進斗金,但如果缺少了責任心,缺少了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他的靈魂也終究是殘缺不全的。與此相比,一個愿意為家人承擔責任、愿意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的人,反倒是雖貧猶富,因為他富有的是精神。
換句話說,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他將會在事業(yè)上得到更多的信任,得到更好的平臺和發(fā)展,又怎么會是注定貧窮的人呢?老天愛笨小孩兒,踏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是通向美好人生的捷徑。
慧心智語
一個人即便學富五車,日進斗金,但如果缺少了責任心,缺少了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他的靈魂也終究是殘缺不全的。
生命的關懷有時只是一粒米
一個人在聽了佛法教人以布施后,對禪師說:“等我以后有了錢,一定廣修供養(yǎng),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yè)。”
“等你有錢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遠不會有錢,也不會布施。”
“為什么呢?”
“因為富有從布施中來呀!所謂舍得,都是先有舍,后有得。”
“可是……”這個人面露難色,“我很貧窮,連飯都吃不飽,該如何布施呢?”
禪師從那人碗里夾起一粒米,停了一會兒,說:“一顆真誠恭敬的愛心,從一粒米做起。”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一粒米算不了什么,它無關饑餓、健康、財富,甚至不會給生命帶來細微的改變,可是,在上師的眼里,一粒米中卻包含著對生命最初的關懷和最深的敬意。很顯然,一粒米對于我們來說是無所謂的,可對一些小生靈來說,卻是生死攸關的。
我們小時候都曾經(jīng)蹲在大樹下看螞蟻。那些小小的螞蟻抬著一粒米艱難前進著,恐怕很多人都對這一情景記憶猶新。當我們看著那群小小的生命因一粒米而飽滿、歡愉時,我們干枯、冷漠、僵硬的心,也因為見到這種生命的渴求與收獲而潤澤、柔和、歡喜。
正如上師所說:“我們的生命由每粒米來養(yǎng)護。”每一粒米,都蘊含著大自然的生命力,在這微小的米粒里,我們把這構成生命要素的關懷送給其他生命,讓它們與我們一同分享:分享我們的情誼,也分享我們對生命的敬意。在這原本無所謂的一粒米中,我們獲得了快樂。因為它裝載了大自然的陽光、空氣、清風、細雨,也裝下了我們的同情、慈悲、愛心與善良。即使小小的善心,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與福氣。
細細想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常常并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去做,而是我們肯不肯去做,有沒有一顆無微不至的關懷他人的善心。
有一個關于榮西禪師的故事: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里,有一個乞丐來到寺院找到榮西禪師,向禪師哭訴家中妻兒已經(jīng)多日未能進食,眼看就要餓死了,不得已來請求禪師救助。榮西禪師聽完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慈悲之心頓生。可是自己身邊既無金錢,也沒有多余的食物,該怎么辦呢?他左右為難地環(huán)顧四周,突然,他看到了準備用來裝飾佛像的金箔。于是,榮西禪師對乞丐說:“把這些金箔拿去換些錢,給你的妻子和孩子買些食物吧!”
等到乞丐離開后,一直站在榮西禪師旁邊的弟子終于忍不住了,他埋怨榮西禪師說:“師父,您怎么可以對佛祖不敬呢?”榮西禪師心平氣和地對弟子說:“我之所以這么做,正是出于對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弟子憤憤不平:“這些金箔本來是用來裝飾佛像的,可您就這樣送給了乞丐,我們用什么來裝飾佛像呢?這又怎么是敬重之心呢?”榮西禪師正色說:“平日里你們誦讀的經(jīng)文、修習的佛法都到哪里去了?佛祖慈悲,割肉喂鷹、以身飼虎都在所不惜,我們怎么能為了裝飾佛身而置人性命于不顧呢?”
這樣的詰問,恐怕不管是誰都會慚愧地低下頭。
在我們看來很微小的事情也好,或者很莊嚴的事情也罷,其實都逃不過最簡單的兩個字:慈悲。我們以慈悲心關愛他人,愿意解人于危難、救人于水火,這個世界就會越來越美麗。
慧心智語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常常并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去做,而是我們不肯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