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勞孔和其他人懇求我千萬不要放棄這個辯論,繼續(xù)探討。他們想獲知的真理,首先,是正義和不正義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其次,它們的相對優(yōu)勢又是什么。于是,我把我所想到的告訴了他們:〕在我看來,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這個探討非比尋常,需要有敏銳的目光。可是既然我們并沒有偉大的智慧,我想最好還是進行下面這種探討。假如一個視力不好的人被人家要求讀遠處寫著的小字,正在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別處用大字寫著同樣的字,他就可以先讀大字后讀小字——我們就認為這個人交了好運了。
阿得曼托斯:是這樣的,但是這跟我們探討的內(nèi)容有什么相似之處?蘇格拉底:我來告訴你。正義,這個我們探討的主題,我想我們可以說,有時是個人的正義,有時是整個城邦的正義。
阿得曼托斯:當然。蘇格拉底:好!一個城邦是不是比一個人大?阿得曼托斯:大得多!蘇格拉底:那么在大的東西里面有可能有較多的正義,也就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建議,讓我們先探討在城邦里正義和不正義的本質(zhì)是什么,然后在個別人身上考察它,這叫由大見小。
阿得曼托斯:這是個很好的提議。蘇格拉底:如果我們能想象一個城邦產(chǎn)生的過程,我們也就能看到正義和不正義在那里的產(chǎn)生過程,是不是?
阿得曼托斯:大概是這樣。蘇格拉底:要是做到了這點,我們就有希望輕而易舉地發(fā)現(xiàn)我們所要追尋的東西。
阿得曼托斯:是的,希望很大。蘇格拉底:那么,我們要不要著手進行?我覺得這樣做非同小可,需要深思熟慮。
阿得曼托斯:我們已經(jīng)考慮過了。干吧!不要再猶豫了。
蘇格拉底:那么很好。在我看來,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城邦,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達到自足,我們有許多需求。你們還能想到其他建立城邦的理由嗎?
阿得曼托斯:應(yīng)該僅此而已。
蘇格拉底:然后,我們每個人為了各種需要,招來各種各樣的人。由于需要許多東西,我們邀集許多人共同居住,作為伙伴和助手,這個公共住宅區(qū),我們就把它叫做城邦。這樣說對嗎?
阿得曼托斯:對。
蘇格拉底:那么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交換一點東西,然后一個提供,另一個接收,每個人都覺得這樣交換對他自己有好處。
阿得曼托斯: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那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設(shè)想,建立一個城邦,看看一個城邦的創(chuàng)建人需要些什么。
阿得曼托斯:好的。
蘇格拉底:首先,最重要的必需品是糧食,有了它才能生存。
阿得曼托斯:當然。
蘇格拉底:第二是住房,第三是衣服,以及其他,等等。
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現(xiàn)在我們看看我們的城邦是如何滿足這些需求的:可能有一個農(nóng)夫,一個瓦匠,一些紡織工人——要不要再加一個鞋匠或者別的照料身體需要的人?
阿得曼托斯:完全正確。
蘇格拉底:那么最小的城邦起碼要有四到五個人。
阿得曼托斯:顯然是的。
蘇格拉底:接下來怎樣呢?每一個成員都要把各自的工作貢獻給公眾嗎?我的意思是說,農(nóng)夫要為四個人準備糧食,他要花四倍的時間和勞力準
備糧食來跟其他人共享呢,還是只給他自己準備糧食,不管別人——花四分之一的時間,生產(chǎn)自己的一份糧食,把其余四分之三的時間,一份花在造房子上,一份花在做衣服上,還有一份花在做鞋子上,把這些工作自己全部包攬免得同人家交換,自給自足呢?
阿得曼托斯:我認為第一種辦法更合適,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那的確是更好的方式。剛聽到你說這話,我就想到我們大家生下來并不是都一樣的。各人性格不同,適合于不同的工作。你說是不是?阿得曼托斯: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那么一個工匠是單搞一種手藝好呢,還是十幾種手藝好呢?阿得曼托斯:他單搞一種手藝好。
蘇格拉底:其次,我認為有一點很清楚——一個人不論做什么工作,失掉恰當?shù)臅r節(jié)和有利的時機就會前功盡棄。
阿得曼托斯:無疑是的。
蘇格拉底:我想,一件工作不是等工人有空閑了再慢慢去做的,相反,工人應(yīng)該全心全意當做首要任務(wù)來抓。
阿得曼托斯:必須這樣。
蘇格拉底: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每個人在恰當?shù)臅r候做適合他性格的工作,放棄其他事情,專搞一行,每種東西就都會生產(chǎn)得又多又好。阿得曼托斯:毋庸置疑。
蘇格拉底:那么,我們就需要超過四個以上的公民,來供應(yīng)我們所說的一切了。因為農(nóng)夫似乎造不出他用的犁頭和鋤頭——如果要的是一張好犁和一個好鋤頭的話,以及其他耕田的工具。建筑工人也是這樣,他也需要許多其他人。織布工人、鞋匠也不例外。
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那么木匠、鐵匠和其他許多工匠就要成為我們這個小城邦的成員,小城邦就開始擴大起來了。
阿得曼托斯:當然。
蘇格拉底:然而,即使我們再加上牧牛人、牧羊人和其他牧人,以便農(nóng)夫有牛拉犁,建筑工人和農(nóng)夫有牲口替他們運輸東西,紡織工人和鞋匠有羊毛和皮革可用。我們的城邦也不能算很大。
阿得曼托斯:如果這些都有了,這個城邦就不能算很小啦!
蘇格拉底:此外還有一點,把城邦建立在不需要進口貨物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的。
阿得曼托斯:確實不可能。
蘇格拉底:那么就一定要有一種公民到別的城邦去,進口所需要的東西吧?
阿得曼托斯:那是必須的。
蘇格拉底:但是有一點,如果我們派出的人空手而去,不拿著人家所需要的東西去換人家所能給的東西,那么,他一定會空手而歸的。阿得曼托斯:那是必然的。
蘇格拉底:因此他們不僅要為本城邦生產(chǎn)足夠的東西,還得生產(chǎn)在數(shù)量、質(zhì)量方面,能滿足與他們互通有無的外邦人需要的東西。阿得曼托斯:非常正確。
蘇格拉底:那么我們的城邦就需要更多的農(nóng)夫和更多的工匠了?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更不用說做進出口買賣的人了,這就是商人。是不是?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因此,我們還需要商人。
阿得曼托斯:當然。
蘇格拉底:如果貨物要運到海外,那就還得需要水手,另外還有許多別的人。
阿得曼托斯:確實還需要許多別的人。
蘇格拉底:此外,在城邦內(nèi)部,他們是如何相互交換各人所生產(chǎn)的東西的呢?你們應(yīng)該記得,這種產(chǎn)品交換正是我們合作建立城邦的本來目的呀。阿得曼托斯:他們顯然是用買和賣的辦法。
蘇格拉底:于是我們需要一個市場,需要有貨幣作為貨物交換的媒介。阿得曼托斯:當然。
蘇格拉底:假如一個農(nóng)夫或者一個工匠拿著他的產(chǎn)品去市場,可是他到那兒時沒有人和他交換,那么他是離開呢,還是閑坐在市場上呢?
阿得曼托斯:都不是。市場那里有人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就會出來專門為他服務(wù)的。在秩序井然的城邦里,這些一般都是那些身體最弱不能干其他工作的人干的。他們的職責就是等在市場上,拿錢來跟愿意賣的人換貨,再拿貨來跟愿意買的人換錢。
蘇格拉底:這種需要使我們的城邦里產(chǎn)生了一批店老板。那些常住在市場上忙于買和賣的人,我們叫他店老板,或者小商人。那些往來于城邦之間做買賣的人,被稱為大商人。是不是?
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此外我認為還有另一類為我們服務(wù)的人,這種人在智力方面老實說沒有什么長處值得當我們的伙伴,但他們有足夠的力氣可以干體力勞動。因此這些人出賣勞力,他們被稱為雇員,而工資就是他們出賣勞力的價格。不知你意下如何?
阿得曼托斯:我同意。
蘇格拉底:那么靠工資為生的人,也成為我們城邦里的人口了?
阿得曼托斯:是的。
蘇格拉底:那么現(xiàn)在,阿得曼托斯,我們的城邦已經(jīng)成熟和完善了嗎?
阿得曼托斯:我想是的。
蘇格拉底:既然這樣,那么在我們城邦里,哪里正義,哪里不正義,并且它們是被我們上面所列述的那幾種人里的哪些帶進城邦來的呢?
阿得曼托斯:我可說不清,蘇格拉底!要么是在公民之間的相互交易中。蘇格拉底:你說的可能是對的。我們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不能逃避。首先,讓我們考慮一下在做好上面種種安排以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將會呈現(xiàn)出什么樣子。他們不要生產(chǎn)五谷、釀酒、縫衣、制鞋,建造他們的房屋嗎?當他們在屋子里居住時,他們會干活,一般說,夏天赤膊光腳,冬天穿很多衣服、很厚的鞋子。他們用大麥片、小麥粉當糧食,煮粥,做成糕點,烙成薄餅,放在蘆葦墊或者干凈的葉子上,自己斜躺在鋪著紫杉和桃金娘葉子的床上。他們和兒女們歡宴暢飲,頭戴花環(huán),高唱頌神的贊美詩。一家團聚,其樂融融,家人兒女不多,免受貧困與戰(zhàn)爭。〔這時候格勞孔插嘴說:〕
格勞孔:但是,不要別的東西了嗎?你好像沒有給他們調(diào)味品。蘇格拉底:真的,我把這點給忘了。當然,他們要有鹽、橄欖、乳酪,還有鄉(xiāng)間常煮吃的洋蔥等蔬菜。我們還會給他們甜點——無花果、鷹嘴豆、豌豆,還會讓他們在火上烤愛神木果、橡子這些果實吃,適當?shù)睾壬弦稽c酒,就這樣讓他們平靜而健康地度過一生,無病而終,然后把這種同樣的生活再傳給他們的下一代。
格勞孔:是的,蘇格拉底。如果你是在建立一個豬的城邦,除了上面這些東西而外,你還給點什么別的飼料喂這些牲畜嗎?
蘇格拉底:你還想要什么,格勞孔?
格勞孔:你應(yīng)該再給他們一些能使生活稍微舒服一點的東西。他們要有讓人斜靠的睡椅,免得太累,需要用來吃飯的餐桌,還要調(diào)味醬和甜食,等等。就像現(xiàn)在大家都有的那些。
蘇格拉底:哦,我明白了。看來我們正在考慮的不僅僅是建立一個城邦,還要建立一個繁華的城邦。這倒不見得是個壞主意。觀察一個這樣的城邦,我們就會更有可能看到正義和不正義是怎么在一個國家里成長起來的。我認為真正的國家,就是我們前面所描述的那樣——可以叫做健康的國家。但是,如果你還想看到一個發(fā)高燒的城邦,我也沒有異議。我猜許多人對剛才這個菜單或者這種生活方式并不滿意。他們要添置睡椅、桌子,還有其他家具,還要調(diào)味品、香料、香水、歌伎、糕餅——諸如此類的東西。我們開頭所講的那些必需品:房屋、衣服、鞋子,是不夠滿足他們了;我們還得花時間去繪畫、刺繡,想方設(shè)法尋找金子、象牙等種種裝飾品,是不是?
格勞孔:是的。
蘇格拉底:那么,我們必須擴大這個城邦,因為原來的那個健康的城邦不夠了。城市現(xiàn)在要加進許多必要的人和物——例如各種獵人、以模仿形象與色彩見長的藝術(shù)家、音樂家、詩人和一大群助手——朗誦者、演員、合唱隊、舞蹈隊、管理員以及制造各種家具和用品的人,特別是做婦女裝飾品的那些人。我們需要更多的用人。你以為我們不需要家庭教師、奶媽、保姆、理發(fā)師、廚師嗎?另外還需要牧豬奴。在早期的城邦里,我們是不需要這些人的,因此以前這些人一概沒有。不過,在目前這個城邦里,就有這個需要了。我們還需要大量別的牲畜作為肉食品。
格勞孔:當然!
蘇格拉底:在這樣的生活方式里,我們會比以前更需要醫(yī)生吧?
格勞孔:是更需要。
蘇格拉底:土地上的農(nóng)產(chǎn)品以前足夠供應(yīng)那時所有的居民,但是現(xiàn)在就顯得太少了,不夠了。你說對不對?
格勞孔: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