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勞特利奇經典叢書版序

“伯特蘭·羅素將宗教歸結為一種來自未知的原始恐怖,一種盼著有個親切的兄長站在我們身旁的欲求。”

——《世紀報》(The Age)

“在20世紀所有哲學家中,伯特蘭·羅素筆下的英語散文可謂首屈一指。”

——安東尼·霍華德,《泰晤士報》(The Times)

初拾伯特蘭·羅素的文字還是五十年前,如今再讀,心情頗有幾分復雜。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飽受初中學業摧殘的少年學子眼里,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可謂一大樂事。當學校牧師向少年不可知論者使勁兒宣講阿奎那(Aquinas)的“五例證明神存在”(Five Ways to the knowledge of God's existence)時,我們正是從《西方哲學史》中拾起武器,予以反擊。《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Why I am not a Christian)更是反抗權威的珍貴武器。我的舍監認為,羅素的四次婚姻經歷敗壞了他在性、神與核戰爭這些議題上發言的可信度,而這愈發確證了我的觀點:大多數權威人士都有頑固不化、邏輯不通的毛病,實在不必當一回事。

我并未完全改變我的看法。羅素的四次婚姻,跟他在性、神與核戰爭這些議題上的發言并不相干;如今我倒是覺得,他的婚姻困境本應令他更留心,才能讓追求幸福這件事舉重若輕,不過,對于何為美好人生,他所持觀念相當耐久。他有不少缺點是他本人作為批評家所不喜的,他的行為也抵觸自己信奉的原則:攻敵之至強,而非其至弱。在這些方面,他實不如約翰·密爾可敬。從另一方面來看,他卻是更有趣,過去如此,如今依舊。他尤其寫得一手好文章,即便是五十元一篇賣給赫斯特報業的豆腐塊——為了支持他和第二任妻子創辦的比肯山學校(Beacon Hill)——也是才思敏捷,甚至發人深省。要是英國對文學還算上心,就該讓青少年好好學習羅素這位散文家中的典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素發覺自己具有向聽眾宣講的超絕才華。他發自內心地反對戰爭;作為民主管理聯盟[1]的成員,隨后又成為反征兵協會[2]的領導人之一,他不懈努力,以求早日結束戰爭,并勸說美國保持中立,同時保護因宗教或道義原因拒服兵役者:在法庭審理其赦免案時令其不受侵犯,萬一最終入獄或入伍則保護其免受虐待。這些行為累他失去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教職,卻也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那些目標直指早日結束戰爭以及幫助拒服兵役者免除兵役的無數集會之外,羅素還發表了題為《社會改造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的一系列講演,取得驚人成功。如果說羅素有一種單一政治哲學,即可見于該系列講演集結而成的小書。《我的信念》一書視為理所當然、自不待言的許多內容,在《社會改造原理》中有詳盡討論。其中三大關鍵前提值得一一分說。

羅素關于人類行為的觀點根植于經驗主義傳統之中。這一傳統認為,是欲求(desire)驅使一切行為,而理性(reason)的作用在于告訴我們該如何達成我們的追求,而非我們首先應該追求什么。又或如休謨所言,“理性是并且也應該是情感(passions)的奴隸”[3],羅素頗為欣賞這份犀利。這并不是在論證通常意義上的“沖動性”(impulsiveness):羅素認為我們應當用心思考我們的規劃,而他希望以更科學的了解,對我們自己的人生規劃進行更多反思。這里論證的是,應當試圖去理解我們真正的欲求。羅素關于我們欲求之基礎的觀點并不止于此。他通曉里弗斯(W.H.Rivers)的著作——這位精神病學家曾為西格弗里德·薩松(Siegfried Sassoon)等人治療彈震神經癥,也是在英國采用弗洛伊德之法的第一人。里弗斯覺得弗洛伊德夸大了他的見解,卻并不反對我們都遠比自己愿意相信的更易受潛在沖動操縱。羅素亦作如是想。

具體而言,羅素大致認為,是人類的本能迫使其走向破壞本身,弗洛伊德關于“求死之心”(death wish)的論述也表明了這一點。在他看來,民族國家之間的戰爭顯然多余無益,故而蠢不可言;他覺得,除了破壞的激情以及參戰者為了讓他人受難而不惜一切代價、哪怕自身受難的欲求之外,很難相信還能作何解釋。然而,相信如此虛無的解釋將使羅素的和平主義也隨之失效。假如我們下定決心無緣無故地毀掉自己,那么唯一有意義的問題便只剩一個:我們要過多久才能找到將自己盡數消滅的技術。羅素向來不憚出于修辭考慮而大肆描述敵對者屠殺及集體自殺的欲求,不過在他肯做分析的時候,他提出了另一個更為完善的觀點。

這一觀點就是羅素政治學的第二前提。他在《社會改造原理》中指出,存在兩種沖動;占有性沖動要求獨占所遭遇的一切事物并引我們相互競爭,而創造性沖動則引我們去尋求在他人不受一絲損害的情況下能夠獲取的事物。假如德國科學家發現了全新的物理學定理,那么英法科學家能夠發現的新定理并不會因此減少;而德國占領西南非洲[4]卻大幅削減了英法能夠占有的土地,更不要說當地原住民了。假如占有欲與國族榮譽綁在一起,國族榮譽又牽連到對其他國族的凌辱,我們就會招致無窮無盡的戰爭。要確保和平與幸福,即須鼓勵創造性本能,并將占有性本能導向有用的或至少無害的目的。

由此推出第三前提,即羅素意欲宣講的倫理學。依照最狹義的邏輯,羅素的倫理學毫不倚仗他更廣泛的哲學觀點。關于這一點,他本人強調了無數次。他指出,嚴格來講,任何具體的道德都不可能得到哲學的辯護;哲學所關心的是涉及真理存亡的事件。道德評判是勸誡,是激勵,是譴責——是對任一待議行為或性格品質示以好感或敵意的態度表達。“謀殺是惡”并不說明謀殺的性質,而是在斥責謀殺。道德哲學絕不是哲學。這便以生動的形式指出了我們所熟知的一點。羅素常常對道德言說的邏輯進行分析,它們在現代意義上具有明確的哲學意味。不過,不難看出羅素受何驅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堅持認為,即便是哲學最抽象的分支——包括邏輯和數學基礎——所關心的都是如何將世界本真的樣子顯現出來。而道德所關心者,與其說是世界的樣子,倒不如說是世界應當呈現的樣子。

鑒于此,羅素的倫理理論無甚出奇之處。我們的沖動本身并無善惡之分,只不過是些無感情的事實。為善也好,為惡也罷,都取決于這些沖動如何促進或扼制我們自身或他人的其他沖動。我想痛飲一場,這只是一個欲求,卻跟我不想宿醉醒來這一欲求有所沖突;也跟你想安全上路的欲求有所沖突,同樣受影響的還有我的雇主希望前臺接待員神志清醒這一欲求。酩酊大醉之舉,說得好聽是輕率,多數情況下可謂惡劣。相反,一心幫忙與協作的愿望則不僅能助他人實現目標,且并不阻礙我的其他沖動。于是,我們便將仁慈、助益與好意稱為善。對于審慎的、道德容許的行為,我們的標準有賴于我們如何評估羅素所謂的欲求之“共存能力”(compossibility)。我們應當發展那些有助于欲求之滿足的欲求,而滅除令其受挫的欲求。

羅素對創造性本能的解釋與他對戰爭的厭恨之間有何關系,幾乎不必贅言。同樣不必贅言的,還有以欲求之滿足來表達他對倫理的解釋,似為一種世俗的、自然主義的、享樂主義的倫理理論提供了基礎。爭議在于,假如羅素前后一致,這就是他本應傳遞給讀者的內容。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呈現的結果是世俗的、自然主義的,卻非(大體上)對享樂主義的辯護。羅素頗肖其教父約翰·密爾,他所擁護的高尚理想并不那么注重追求日常意義上的幸福——譬如說勇氣,對真理的熱愛以及對于其間自然世界的一種無涉功用的關注。且不論對錯,羅素同意密爾的看法,即不滿足的蘇格拉底也比心滿意足的愚人更好。《我的信念》一書為之辯護的是對于真理的無私追求,此乃美好人生的一大要素,而羅素對宗教最激烈的控訴莫過于:宗教是對宇宙之荒涼的怯懦回應。

《我的信念》躋身于一系列篇幅極短的小書(按出版社的說法是小冊子)之中,書系名為“今日與明日”。小書雖小,著眼卻大:女性的未來,戰爭,人口,科學,機器,道德,戲劇,詩歌,藝術,音樂,性……多拉·羅素(Dora Russell)寫了《希帕蒂婭》(Hypatia)為女性解放辯護,而羅素寫了書系中的兩本小冊子,《我的信念》正是其二。對于未來科學能給人類帶來什么,霍爾丹(J.B.S.Haldane)在《代達羅斯》(Daedalus)中提出了樂觀的看法;羅素則通過《伊卡洛斯》(Icarus)予以犀利回應。他指出,代達羅斯之子伊卡洛斯學會了如何飛行,卻不能明智應用。[5]既然科學作為對世界進行理性探索的果實,只能告訴我們如何達成我們的目標,那么科學進步最驚人的成果極有可能就是將戰爭變為全球大屠殺。倘能免于此難,我們要么將隨著大規模官僚機構接管世界而無聊至死,要么任自己轉化為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此書的靈感來源大概也是《伊卡洛斯》——所描繪的良民,通過基因改造來適應我們的社會角色,并灌藥實現一切優生學無法達成的效果。

由于羅素是反核武器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又頗熱衷于大書特書核戰爭的可怖之處,我們很容易忘記他對于人類未來的恐懼一開始并非來自核武器,而是一戰的工業化戰爭以及隨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遠程轟炸機的出現。《伊卡洛斯》自恃機智而近尖刻,極為不公地將絕大多數掌權者歸類為邪惡魯莽的存在,對于人類前景則滿懷悲觀。這并非羅素最后一次表露此觀點:作為世間亂象的罪魁禍首,人類自我消滅或許倒是好事一樁。

《我的信念》意在矯正平衡,這一點昭然若揭。其行文如此清醒而風趣,對將要親自享用閱讀羅素之樂趣的讀者解釋其內容,未免顯得可笑。想要有所助益,倒不如將羅素關于宗教話題的獨特立場略述幾句,或者講講《我的信念》一書如何以明確的樂觀結論提出了科學的創造性可能而非毀滅性可能,從而逆轉了《伊卡洛斯》投下的陰影。

世界上有兩種無神論者——羅素稱自己為“不可知論者”,這暗示著神并非不可能以某種形式存在,然而他非常確定神本身并不存在,視他為無神論者似乎更妥帖。第一種無神論者的觀點有時可以表述為“神并不存在,我恨他”;他們希望神存在,以便向其傾訴抱怨宇宙之荒謬。倫納德·伍爾夫(Leonard Woolf)有一次說,他想向神質問人類消化系統的構造,這項管道工程看上去異常笨拙。第二種無神論者與其說是憤怒,不如說是無聊;他們無法理解,為神與靈或你口中的任意超自然體編出種種故事來能有什么用途;這些故事完全不能增進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還會引發思維混亂,并為相互迫害提供土壤,我們人類當中的不和與暴力又何需更多刺激呢。為此兩種皆有可能,但兩種同時都是,就頗為尷尬了。

羅素充當第一種無神論者的頻率和充當第二種的頻率相差無幾,不過《我的信念》大體上從第二種角度出發寫就。無論如何,恰是第一種無神論提供了大部分情感力量,即使在這篇文章里也是如此。那些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有人費心編造故事講述宇宙起源及人類行止的無神論者,或許本應對此話題保持緘默并投身于其他事務。羅素卻幾乎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對虔信者惡語相向——他也收到了同等回敬。[6]

這并不難解釋:人類存在就是慘事一樁——就算羅素對此還不夠堅定,至少也是半信半疑了;生活本該是美好的,可大多時候并非如此。因此,我們完全不敢想象,會有某個存在故意創造出這樣的一個世界,我們在其中始終如一地承受焦慮,不是死于暴力,就是死于疾病折磨,心碎與失望帶來的劇烈苦痛遠遠超出了因愛與心愿得償而生的喜悅。若世間有神,那么他或她或它或他們應已厭膩了反人性之罪。虔信者犯下崇拜邪惡之罪,要么是因為過于怯懦而不敢直面神正是罪人這一事實,要么是扭曲的道德感令他們真心相信強權即公理。

《我的信念》所持的無神論屬于不那么激烈的第二種。這世界所為人知的一切,就是科學所揭露的內容;猜想我們會永存不朽,或者在宇宙這架裝置的背后還站著某個幽靈般的鐘表匠,均無依據。盡管如此,針對宗教在倫理與政治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有一些尖銳的指責。羅素還特別借此機會控訴,宗教人士竟支持通過戰爭和饑荒來節育,卻千方百計阻止當時瑪格麗特·桑格(Margaret Sanger)等人提倡的避孕節育法。當然,羅素以通過此類爭執激怒虔信者為樂。他的許多讀者譴責他頻頻顯露的不公,然而,在他的修辭策略背后實有其嚴肅意義。

那就是,許多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對于性行為有一種強迫性關注。在羅素看來,基督教徒不去操心如何讓人們過上還算幸福的生活,并養育夠多(卻勿過多)健康快樂、教養良好的孩子,反倒一心阻撓而非幫助人們靜心思考這些問題。將近八十年過去,如今再回過頭去看當年美國的反墮胎人士,就很容易與羅素產生共鳴了。敬神者后來向羅素報了仇,那是一九四〇年,紐約法庭以他教授“不道德”為由,撤銷了他在紐約市立學院的職位。他的敵人所舉證據當中,就有《我的信念》一書。

對基于宗教虔信的道德,在羅素給出的反對理由當中至少有一項不僅僅適用于那些狹義上以宗教為依據的道德。羅素仇視一切以規則為依據的倫理形式。他認為,道德在人生中作用甚微,這倒是沒錯。譬如說,照顧孩子的時候,沒有人會去翻找父母監護職責的規則;他們是受愛驅使——又或不是——不管哪樣,道德在其中全無作用。假如他們缺乏恰當的情感,道德教化也無法改造他們;而假如他們有所觸動,道德立場就是多余的。羅素尤其敵視這樣的思想:道德由規則組成,這些規則的設定者則是某個權威——無論是神或是超我。規則是僵死的,而羅素非常確定,關于我們行動的理性思想必須具備足可應對萬事變遷的靈活性。

最后,該談談科學在這一切當中扮演的角色了。在《我的信念》一書里,羅素堅定地表示,我們不應“遵從”(respect)自然,而應研究自然如何運作,以令自然之力為人類所用。對此應當提出兩點。第一,如我們所見,對人類會否將科學用于正當目的而非邪惡目的,羅素是舉棋不定的;《伊卡洛斯》多考慮我們濫用科學的可能性,《我的信念》則多勉勵我們正當運用科學。第二,羅素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以下對比:宗教與道德指的是缺乏任何理性根基或以殘忍為代價滿足人類口味的僵死規則,而科學則是對于事物因果的點滴理解。他所愿鼓勵促進的,正是科學的態度。

他并非一直這樣迫切叮囑讀者切勿遵從自然。四十年后,他不無苦澀地批評人類用可能向敵人發射核彈頭的軌道衛星玷污天宇的迫切渴望,并指責美國實用主義者約翰·杜威(John Dewey)聲稱自然充斥著人類目的這一言論實乃“褻瀆”。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矛盾。羅素從不認為自然提供了道德標準,或自然本身就是我們行為規范的來源;當他在《我的信念》一書里譴責“遵從”時,那正是他的用意所在。與此同時,他總覺得宇宙的無邊空虛是如此動人——令人驚悸,也給人安慰。這一情感令許多讀者判定,羅素終究是一名極度虔信的思想者。設令如此,羅素便是那眾多虔信思想者中的一員,這些人感到一切實際宗教都無法容納他們意欲表達的情緒。

阿蘭·瑞安

二〇〇三年

品牌:上海譯文
譯者:莫曉敏
上架時間:2021-02-08 18:23:52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上海譯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宁远县| 卓资县| 汕头市| 共和县| 宁夏| 乌拉特后旗| 奎屯市| 五峰| 雷山县| 汉阴县| 工布江达县| 报价| 镇宁| 平湖市| 朝阳县| 哈尔滨市| 阿勒泰市| 井冈山市| 双城市| 师宗县| 瓮安县| 麻江县| 绥德县| 康乐县| 屯门区| 安福县| 舒兰市| 古浪县| 吉木萨尔县| 行唐县| 河西区| 云龙县| 轮台县| 新蔡县| 阿拉尔市| 新闻| 蒙阴县| 永仁县| 拜泉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