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

第1章 生死相托

縣大隊和鬼子在劉家坎打了一場遭遇戰,縣大隊就又有三個戰士犧牲了。他們死之前沒有留下一句話。他們正全神貫注地向鬼子射擊,便被一顆流彈擊中了,身子一顫,腿一軟,就臥在那里,不動了。任憑別人千呼萬喚,在另外一個世界里,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排長楊鐵漢的這個排,在這次的戰斗中犧牲了兩個戰友,魏大河那個排犧牲了一個。縣大隊撤出戰斗后,跑到了一個山坳里,鬼子最初在后面追了一陣,打了一陣排子槍,也發射了幾發炮彈。炮彈在縣大隊有形有序的隊列中炸了,縣大隊和鬼子交了幾次手后,就領教了鬼子迫擊炮的規律——炮彈飛來的時候是帶著嘯音的,這就給縣大隊留下了躲炮的時間,該跑的跑,該臥的臥。總之,鬼子慌慌張張丟下的炮彈,沒能給縣大隊帶來什么損失,倒似乎像是鬼子和縣大隊開了一個玩笑。

那三個犧牲的戰士的遺體被埋在了山坳里。三簇很新的墳,驚心動魄地矗立在那里。肖大隊長和劉政委組織全大隊的士兵,在三個戰友的墳前立住了。

肖大隊長哽著聲音說:讓我們向戰友告別吧。

說完,率先舉起了手,向三簇新墳敬禮。所有的人也都舉起了手,幾十只揚起的手臂,像一只只飛起來的鳥。

向犧牲的戰友告別,按慣例是應該弄出些聲勢的,比如沖天空鳴槍,用雷鳴般的槍聲送戰友走上一程,以示活著的人會永遠緬懷死去的英靈。而此時,縣大隊彈藥奇缺,彈藥大多是從鬼子和偽軍那里繳來的,向戰友告別、鳴槍的規矩也就取消了,只剩下行軍禮,寥落卻悲壯,但也算是個儀式。和鬼子三天兩頭地短兵相接,難免會有犧牲,今天向這個戰友告別,明天又向那個戰友告別,一戰下來,誰也說不準會囫圇個兒地回來。

最后,劉政委就握著拳頭,沖三座墳頭說:王小二、張遠志、趙長林同志,你們安息吧。等把小日本趕走了,我們再給你們立碑。

劉政委是含著眼淚說完這一番話的,政委是從延安派來的,覺悟高,人也有文化。臉上戴著的眼鏡幾天前就被鬼子的炮彈給震裂了,鏡片上紛亂地延伸著縱橫交錯的裂紋,劉政委看人時的目光就有些四分五裂。

縣大隊所有的人都沉默著,聽了劉政委的話,心里一陣發空,無著無落的樣子。戰士們三天兩頭地向犧牲的戰友告別,今天向別人告別,說不定哪天就是向自己告別了。心里有些麻木,但抗日的烈火仍在心頭燒著。

后來,隊伍就散了。縣大隊的狀態就是打游擊,到處都是家,卻又都不是家。那天晚上,縣大隊就在那個立有三座墳頭的山坳里歇了。

王小二和張遠志都是楊鐵漢這個排的戰士,趙長林是魏大河那個排的。楊鐵漢清晰地記得,王小二是三個月前剛入伍的新戰士,才滿十七歲,很靦腆的一個孩子,說話還會臉紅。張遠志也很年輕,二十出頭的樣子,十天前剛剛當上班長。平時很少說話,沒事就自己卷煙吸,深一口、淺一口的。身為一名老兵,作戰經驗也算豐富了,但他仍沒有躲開鬼子的流彈。張遠志中彈的時候,就在楊鐵漢的身邊,張張嘴想說什么,卻說不出來,眼睛大大地盯著楊鐵漢。楊鐵漢就大叫了起來:張班長,張班長,有啥話你就說吧。

張遠志仍沒能把最后想說的話說出來,胸前被子彈射穿的洞,正汩汩地涌著血水,人像泄了氣的皮球,軟塌塌地倒在了楊鐵漢的身邊,一雙眼睛仍不甘心地望向楊鐵漢。楊鐵漢伸出手,在張遠志的臉上抹了好幾把,都沒有使他的眼睛閉上。張遠志是睜著眼睛走的。

此時,楊鐵漢坐在張遠志的墳前,仿佛張遠志仍大睜著眼睛望向他,他的脊背就一陣冰涼。

楊鐵漢卷了支煙,卷好,遞一支給身旁的魏大河,又給自己也卷了一支,兩支煙頭就在暗夜里一明一滅的。

楊鐵漢發冷似的說:張班長走的時候是有話要說的,可他沒有說出來。

魏大河干咳了一聲,就想到了自己的戰士趙長林。趙長林就犧牲在他的懷里,趙長林被子彈擊中了肚子。趙長林斷斷續續地說:排長啊,我一點勁兒也沒有了。他還說:排長,我家里有爹,還有娘哩。

魏大河當時就帶著哭腔說:長林,相信政府,政府會照顧他們的。等把小鬼子打跑了,他們會過上好日子的。

趙長林聽了,沖魏大河擠出一絲笑,頭一歪,就再也不能動彈了。

魏大河聽了楊鐵漢的話,悶著聲音說:人離開這個世界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親人。

魏大河說到這兒,就想到了縣城里的親人,老婆李彩鳳剛給他生了個兒子,日本人就占領了縣城。為了兒子能過上好日子,他義無反顧地參加了縣大隊。一想起老婆和孩子,他的心里就有些發緊。

天這時已經暗了,縣大隊開始了埋鍋造飯,一簇簇火星星點點地亮了起來。每一次戰斗后,都會有戰友犧牲或受傷,縣大隊的情緒就很是壓抑。肖大隊長和劉政委就一趟趟地跑到中隊或排里,做戰士們的工作。工作的重點無非就是給戰士們加油、鼓勁。肖大隊長和劉政委豪邁地講著,戰士們聽著,卻仍掩飾不住悲涼的情緒。他們一遍遍地抬起頭,望向坡上那三座新立起的墳頭。

此時,楊鐵漢和魏大河仍在墳前坐著。他們不停地吸煙,煙頭在黑暗中不停地明明滅滅著。楊鐵漢和魏大河是一起參加縣大隊的,在參加縣大隊之前,兩人并不認識。魏大河住在城里,開了間雜貨鋪,賣一些針頭線腦和煙酒糖茶,后來就娶了老婆李彩鳳。李彩鳳是九一八事變之后,從東北逃荒過來的。逃過山海關時還是爹娘和哥一大家子,到了天津后,一家人就走散了,李彩鳳一路找著爹娘就流落到了魏大河所在的縣城。李彩鳳那年剛滿十八歲,一路上的饑寒交迫,再加上連驚帶嚇,當她走到魏大河家的雜貨鋪前,人就暈倒了。魏大河救了李彩鳳,并收留了她。當時從東北逃荒出來的孤兒寡母不計其數,散落在冀中、冀北的城市和鄉村,有的被好心人收留,有的另起爐灶過起了生活。

魏大河娶了李彩鳳后,很快就有了兒子抗生。當時全國上下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抗日高潮,魏大河便給剛出生的兒子,起了抗生這個名字。

可惜好景不長,日本人從關外長驅直人,侵占了華北,這座縣城里便來了日本人。縣大隊一成立,魏大河就報名參加了。

楊鐵漢一直生活在鄉下,父母就他這么一個兒子。日本人沒來前,楊鐵漢和父母種著幾畝地,日子雖不富裕,倒也能過得下去。日本人來了不久,就來了一次秋季大掃蕩,眼見著成熟的莊稼就被日本人給掃蕩走了。剩下帶不走的糧食,也讓日本人放火燒了,日本人的策略是,即便是自己拿不走,也決不留給城外的八路軍。一家人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搶走了自己的命根子。

這時候的中國人開始覺醒了,他們明白要想過上好日子,就得把小日本給趕出去。而想趕走日本人,就得參加縣大隊,他們都知道,縣大隊是真心打鬼子的一群人,他們的大號就叫做八路軍,是從延安來的隊伍。當時,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一伙革命的隊伍扎在延安,那是一伙窮人的隊伍。

這伙窮人的隊伍最后就變成了八路軍,和國民黨合作,一起抗日。抗來抗去的,人們發現只有八路軍縣大隊才是一支真正抗日的隊伍。百姓們要過上國泰民安的日子,就得起來抗日,把鬼子們從中國趕出去。

楊鐵漢參加縣大隊,一晃就是三年多。他和魏大河一起經歷了日本人的春季、秋季大掃蕩,打過阻擊戰,也襲擊過鬼子的炮樓,大小仗也打了無數次。他們已經被歷練成了真正的戰士,后來又先后當上了排長。

兩個人在戰斗中也結下了生死情誼。在一次執行端掉鬼子炮樓的任務時,楊鐵漢和魏大河被分在了一個小隊里。任務的分工是楊鐵漢去炸炮樓,魏大河負責掩護。魏大河當時用的是一挺輕機槍,是不久前從鬼子手里繳獲來的,也算是縣大隊唯一的重武器了,只有在執行重大任務時,肖大隊長才將這挺輕機槍派上用場。端鬼子的炮樓自然是重大任務,正是這座炮樓切斷了八路軍的聯絡通道,交通員幾次通過時都被鬼子發現后亂槍射死,給八路軍的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

上級終于決定,命令縣大隊要不惜一切代價,端掉鬼子的炮樓。最初的幾次行動都沒有成功,鬼子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座炮樓的重要性,派了一個小隊的鬼子兵加強了駐守。為了攻打這座炮樓,縣大隊的好幾個戰士都犧牲了。肖大隊長也急紅了眼,他帶著縣大隊的人員繞著炮樓轉了好幾圈,也沒有找到下手的好辦法。

炮樓的眼前就是一片開闊地,白天想接近炮樓幾乎是不可能的,就連兔子在炮樓下躥過,上面的鬼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白天是這樣,晚上也不例外,鬼子在炮樓上架了兩只探照燈,交替地在地面上掃來掃去。

縣大隊沒有大炮,就只能夠智取了。那一天,鬼子和幾個偽軍的嘴巴有些忍不住,想打秋風了,就找來了偽保長,讓他在兩天之內送三只羊過去。龜縮在炮樓里的鬼子,三天兩頭地就從炮樓里溜出來,跟各村的偽保長要這要那。鬼子說一不二,村里的偽保長也不敢不給,若不及時送去,鬼子就會出來殺人放火,弄得一村子的人不得安寧。

這件事就讓縣大隊給知道了,端掉鬼子炮樓的點子也就有了。

那一次,肖大隊長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楊鐵漢和魏大河。兩個人都是老兵了,可以說是身經百戰,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到了他們的頭上。

楊鐵漢扮成村里的百姓,負責給炮樓里的鬼子送羊。炸藥就背在他的身上,那是初冬季節,他在背著炸藥的身上又穿了件老羊皮襖。羊他只趕了兩只,另外一只村子里實在湊不齊了。魏大河則負責掩護和接應楊鐵漢。

肖大隊長對這次的任務很重視,特地把縣大隊唯一的輕機槍讓魏大河帶上了。肖大隊長把槍交給魏大河時,沉著臉說:大河,就是把命搭上,也不能扔下這挺槍啊!

魏大河知道,這挺機槍就是縣大隊的命根子。他接過機槍的一瞬,頓感心里和肩上都沉甸甸的。他清清嗓子,沖肖大隊長說:大隊長,放心吧,人在槍在。

結果,在那一次掩護楊鐵漢的戰斗中,魏大河還是把那挺輕機槍弄丟了。

為了縮小目標,縣大隊只派出了魏大河單槍匹馬地掩護楊鐵漢。

楊鐵漢很順利地走近了鬼子的炮樓。

炮樓上的偽軍走下來,拖拽著把兩只羊往炮樓里趕,炮樓里的鬼子也伸出腦袋,一臉興奮地“喲西”“喲西”地喊著。

楊鐵漢見機會來了,甩手就扯開了身上的羊皮襖,用羊皮襖裹著炸藥包,點燃了引線,奮力扔進了炮樓。

鬼子和偽軍還沒有反應過來,裹著炸藥的羊皮襖就飛進了炮樓里。等他們明白過來,大叫一聲,沖著楊鐵漢跑開的身影,連連射擊。

魏大河應戰的槍聲也響了起來,子彈有聲有色地射向了炮樓。鬼子還是有些忌憚的。

眼瞅著炮樓里的炸藥還咝咝地冒著煙,心慌意亂的鬼子最終只射中了楊鐵漢的腿。

楊鐵漢“哎喲”一聲,就撲倒了。身后的炮樓也轟然一聲,炸響了。

鬼子的炮樓比想象的要堅固許多,炮樓在爆炸聲中,搖了搖,卻并沒有倒下。

清醒過來的楊鐵漢回望了一眼,就在心里罵道:日他娘。楊鐵漢向前拼命爬去,他知道炮樓沒倒,鬼子和偽軍就會反撲過來。出于本能,他拼命地向前爬去,離炮樓遠上一米,他就會安全一分。

果然,片刻過后,鬼子和偽軍一邊叫著,一邊放著槍,從炮樓里沖了出來。

魏大河看到楊鐵漢受傷,就一邊向鬼子射擊,一邊沖他大喊:鐵漢,快爬過來,快點呀!

如果魏大河機槍里的子彈充足,楊鐵漢肯定能爬到安全地帶,恰恰這時,魏大河射光了機槍里的子彈,機槍啞火了。趴在地上的鬼子和偽軍“嗷嗷”叫著,站起身,追了上來。

魏大河扔下機槍向楊鐵漢奔去。楊鐵漢回頭看一眼蜂擁而至的鬼子和偽軍,沖奔過來的魏大河喊:大河,別管我,快抱著機槍撤。

魏大河沒有聽楊鐵漢的喊叫,還是直奔過來,背起楊鐵漢,沒命地向前跑。子彈在他們身前身后飛跳著,發出撲撲嚕嚕的聲音。

他們終于沖出了危險地帶。鬼子并沒有放心大膽地追過去,在炮樓里待慣了,一旦離開了炮樓,鬼子便感到不踏實。他們追了一氣,胡亂地放了一陣槍,就回到了風雨飄搖的炮樓里。

魏大河把楊鐵漢放到了地上,自己癱坐在一邊,張大嘴巴粗重地喘息著。直到這時,楊鐵漢才想起那挺機槍,他掙扎著坐起來,喊了聲:槍,槍呢?

魏大河伸手去摸,卻并沒有摸到槍,他“哎呀”一聲大叫道:壞菜了,槍沒帶出來。

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了似的坐在那里。

槍是不可能再回去找了,也許早就讓鬼子收到了炮樓里。兩個人張大嘴巴,面面相覷。最后,還是魏大河先反應過來,他背起楊鐵漢,搖晃著向前走去。他們都知道,那挺機槍對縣大隊意味著什么,為繳獲鬼子的這挺機槍,縣大隊有兩個戰士犧牲在那一次的戰斗中。

后來,他們就遇到了接應他們的縣大隊。

這一次的任務完成得很失敗,炮樓不但沒有被炸掉,楊鐵漢還負了傷,最重要的是,縣大隊的命根子還被弄丟了。

肖大隊長紅著眼睛,背著手,繞著魏大河轉了好幾圈。他忽然用拳頭一下下地擂著自己的大腿,竟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在缺槍少彈的縣大隊,一挺機槍意味著什么,所有的人都是清楚的。

肖大隊長蹲在地上,眼里含著淚,拍著自己的腿說:魏大河呀魏大河,為了這挺機槍,王小胖和夏天來都犧牲了,那是多么好的戰友啊!難道你都忘了嗎?

魏大河當然沒有忘記,王小胖還是他們排的戰士哩。執行任務的那天早晨,王小胖還反復跟他講頭天夜里自己做的一個夢,他夢見他娘給他烙糖餅吃了,王小胖說起這個夢的時候,還不停地吸溜著口水。王小胖才十七歲,當兵還不到半年,為了掩護部隊后撤,和夏天來一起犧牲了。

想起王小胖,魏大河就哭了,他低著頭,哽咽著說:大隊長,我錯了。當時只顧著救鐵漢,就把槍給忘了。大隊長,你處分我吧。

魏大河的處分結果是,他不再是排長了,而成了一名普通的戰士。

當楊鐵漢得知這一處分決定時,他拐著腿,一把抓住了魏大河的手:大河,你這都是為了我,是我對不住你啊。

魏大河沖楊鐵漢笑笑:槍咱們還會有的,可你楊鐵漢的命只有一條。

兩個人用力地抓著手,淚眼蒙眬地望著,瞬間,兩個戰友的心一下子貼得更近了。從那以后,兩個人在縣大隊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不久,在一次執行任務時,魏大河單槍匹馬深入到鬼子的駐地,奇跡般地奪回了一挺機槍。為此,魏大河立了功,將功折罪,他又當上了排長。

縣大隊的抗日斗爭,讓每一個人的人生都變得傳奇、生動了起來。

最初,人們參加縣大隊憑的就是一腔熱血,想著把鬼子趕出去,就可以過上太平的日子。有了太平日子,他們的生活也就有了奔頭。可當他們參加了縣大隊后,才真切地意識到,抗日是一件持久的事。鬼子想長久地在中國駐扎下去,而抗日的力量則要徹底地把鬼子趕出中國,這就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有了這種勢不兩立的矛盾,便有了生生死死的戰斗。

楊鐵漢和魏大河在縣大隊算得上是老兵了,無數次地出生入死,讓他們對死有了新的認識——世上最莫測的生死莫過于戰爭了。一秒鐘前,人還歡蹦亂跳的,轉眼間,一個生命就煙消云散了。人的生命其實很輕,輕得能被一粒子彈瞬間擊倒,就再也起不來了。

楊鐵漢和魏大河也算得上是血性漢子,他們不是貪生怕死之人,如果怕死,當初也就不會參加縣大隊了。可每一次戰斗結束,當危險又一次遠離身邊的時候,他們都感到了一陣陣的后怕,此時,他們無一例外地想到了自己的親人。

每一次戰斗下來,魏大河就會想起彩鳳和兒子抗生。他入伍時,抗生才半歲,半歲的抗生已經會笑了,嘴里咿呀地吐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聲音。魏大河以前從沒有如此近距離地看過這么小的生命,看著鮮活的兒子,就有一種潮乎乎的東西在心底里慢慢地彌漫開,堂堂的漢子就開始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戰斗一停下來,魏大河就不可遏止地想起自己的兒子抗生和老婆彩鳳,心里就飄飄忽忽,無著無落起來。他使勁地去摸自己的頭,然后是將身子摸了個遍,才能感受到自己還真實地活著,心里就涌起了一縷希望。這份希望讓他的心又一點點地變得堅強起來。

楊鐵漢又何嘗不是這樣。他的老家在山東,父親闖關東時把一家人帶了出來。全家人從山東出發,剛走到河北,哥哥就染上了痢疾了,上吐下瀉,躺倒后就再也沒有起來。后來,姐姐也不行了,她拉著母親的手,氣喘著沖全家人說:爹、娘,還有小弟,俺不想死,俺要活呀!想活的姐姐終于沒有活下去,她又軟又瘦的身子就硬在了母親的懷里。饑荒讓人們的心腸硬了起來,父親抹一把淚,母親也用衣角擦了擦哭紅的雙眼后,草草地把姐姐埋了,就又去趕路了。那年的楊鐵漢三歲,三歲的他坐在父親的挑子上,沖著哥姐的墳頭不停地哭喊著:俺要俺哥和俺姐——哥哥和姐姐卻永遠地躺在了逃荒的路上,他們再也不能追隨爹娘了。

后來,一家人實在走不動了,就在冀中的一個莊子里停下腳,在山坡上開了幾畝薄地,算是落戶了。

楊鐵漢參軍時,父母的年紀一年大似一年,他們明顯地老了,老得地都種不動了,在地里干上一陣,就會無端地喘上半晌。二老有氣無力地望著侍弄了大半輩子的土地,心有余卻力不足,好在楊鐵漢已經長成了大小伙子,成了父母唯一的幫手。父母立在田頭,看著生龍活虎的楊鐵漢,心里就生出了希望。父親楊大山當初給兒子起“鐵漢”這個名字時,就是希望他能像個男人似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頂天立地。

在楊鐵漢沒有參加縣大隊前,父母為楊鐵漢下聘禮定了一門親。是山前面一個莊子的姑娘,叫小菊,小菊比楊鐵漢小一歲,是個孤兒,長得說不上漂亮,但能吃苦受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炕上地下早就是一把好手了。小菊姑娘的父母也是從山東闖關東出來的,走到冀中時遇到了楊鐵漢一家,就停了下來。都是從山東出來的,人不親土還親呢!這些年,楊鐵漢的父母和小菊一家密切地來往著,兩家人在艱難的日子里,多少也算有些照應。

天有不測風云,先是小菊的父親得了一場說不清的急病,死了,剩下了孤兒寡母。小菊父親臨死前,拉著楊大山把一對孤兒寡母托給了楊家。從那以后,楊家就承擔起了照顧小菊母女的重任。兩家人相依為命苦挨著歲月,如果不發生什么變故,日子也會順風順水地過下去。可誰也不曾想到,小菊的母親竟吃野菜中了毒,在炕上昏睡了幾天之后,也撒手離開了。楊家責無旁貸地收養了小菊,但這種收養卻顯得名不正、言不順,在小菊父母還活著時,兩家老人也曾在私下里商量過孩子的前程,那就是兩家人要結成親家,親上加親。也只有這樣,兩家人的情意才能綿延下去。那一年小菊十七,楊鐵漢十八歲,按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早該是談婚論嫁了,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小菊的母親也去了,剩下孤女小菊一人,楊家理所當然地就把小菊接進了楊家。楊大山一家為不虧待小菊,還是比較正式地下了聘禮,算是定親了。然后,小菊就進了楊家大門。那是一個夏天。

按照楊大山的計劃,等秋天一過,收了地里的莊稼,年根兒前就把兩個孩子的事給辦了。沒想到的是鬼子來了,楊大山的一切計劃都被打亂了。

后來,就來了縣大隊,楊大山沒有多么高的覺悟,他只知道,不把日本人從這個地面上趕出去,老百姓就休想過上好日子。他舉雙手贊成讓楊鐵漢參加了縣大隊。楊大山年青的時候,也算是個有血性的漢子,曾赤手空拳地打死過野豬。

如果楊鐵漢不是參加縣大隊,他早就和小菊圓房了,說不定孩子都會滿地跑了。也正是因為鬼子的到來,一切都變了模樣。

離開家的楊鐵漢最記掛的還是自己的父母,當然,他也會想起小菊。想到父母有著小菊的照料,他不安心的心就稍安了一些。

那天晚上,楊鐵漢和魏大河坐在戰友的墳前,就想到了許多和生死有關的問題。

魏大河啞著嗓子說:鐵漢,死俺不怕,就怕俺死了,那娘倆就沒人照顧了。

楊鐵漢也說:那是,死有啥怕的。人早晚得有一死,俺也不放心俺爹娘。

魏大河在黑暗中就伸過手,捉住了楊鐵漢的手。楊鐵漢發現魏大河的手濕乎乎的,還有些熱,他的手就抖了一下。

鐵漢,咱們是生死兄弟,要是俺也犧牲了,你就幫俺照顧他們娘兒倆,行不?

楊鐵漢的手不抖了,他用力地回握住魏大河的手:大河,你救過我,這命是你給的,說那些客氣話干啥?以后要是你不在了,你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

兩個人的手就緊緊地握住了。魏大河在黑暗中已經潮濕了雙眼,他也真心實意地說:鐵漢,萬一你犧牲了,你的爹娘也就是我的爹娘。

兩人說到動情處,雙雙跪了下來,把自己的后事鄭重地托付給了對方。

回到營地后,兩個人又找來紙條,分別寫下了親人的姓名和地址。就在交換紙條的瞬間,他們才意識到手里的紙條變得很重,重得似乎沒有力氣把它托住。然后,他們又尋到空的子彈殼,將紙條小心地塞進去,放在貼身的衣服里。做完這一切時,兩個人才感到一身輕松。

他們就緊緊地抱在了一起。魏大河拍打著楊鐵漢的后背,亮著嗓門說:鐵漢,好兄弟,這回我就放心了。

楊鐵漢擁抱魏大河時就用了些力氣,他猛力地點點頭,忽然就哽了聲音:大河,俺爹娘以后也算有依靠了。

兩個人再抬起頭時,一輪碩大的圓月正明晃晃地掛在天上,像在傾聽著他們的對話。

楊鐵漢慢慢收回目光,表情凝重地盯視著魏大河說:大河兄弟,天上的月亮可以為咱倆作證。

魏大河又一次仰起了頭,沖著那輪明月道:月亮作證,男人的話,就是鐵板釘釘的事。

說完,兩個人都流下了淚水。

品牌: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架時間:2015-12-29 14:12:19
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尉犁县| 东至县| 巨野县| 福鼎市| 方城县| 乌拉特中旗| 永丰县| 咸阳市| 临海市| 苏尼特右旗| 廊坊市| 叙永县| 昔阳县| 铜梁县| 长阳| 清原| 包头市| 林州市| 自贡市| 乐至县| 汉中市| 赤峰市| 米泉市| 凌云县| 德兴市| 岫岩| 绥滨县| 永清县| 津市市| 华宁县| 辽宁省| 北京市| 南阳市| 桂林市| 武夷山市| 红河县| 遂平县| 于田县| 白水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