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戰國霸主 秦宣太后(1)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亂,最后還是由秦國一統了天下。但是秦國為什么能夠從戰國七雄勢均力敵的局面一躍而成為一統天下的秦帝國,這中間起了最關鍵作用的人是誰?

有人說,是變法的商鞅,也有人說,是秦始皇。但是,商鞅變法之后,也只能把秦國帶上戰國七雄的位置,而秦始皇繼位的時候,秦國已經是戰國第一大國,其他各國根本已經不能夠與之相敵。

那么,是誰令得秦國成為當世最強國,而為秦國一統天下制造了可能呢——這個為秦帝國打下基礎的人,是一個女人。

她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羋八子。羋八子的出身其實并不高,她只是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文王一個低階妃子而已。在秦惠文王死前她的封號為“八子”,所以后世也稱她為“羋八子”。

秦朝的后妃制度一共八級,分別是“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而“羋”是楚國的國姓,秦楚之間聯姻甚多,從記錄上看她為秦惠文王生下不止一個兒子,而在秦惠文王死時她才只是“八子”的身份,推測她應該不是獻女就是媵女的身份,而非聯姻時的主要婚姻對象。

史載秦穆公將女兒嫁給晉文公,就陪嫁了五個媵女。“媵”的范圍很廣,從廣義上來說,所有的陪嫁人員都可以稱之為“媵”,如媵侍、媵從等。狹義上來說,就是新娘的“備份”。

須知當時的婚姻并不只是男女雙方的事,往小了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往大了說就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盟,所謂“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所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聯姻互嫁王室女子,男方娶進門的可能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群女人,這些女人是新娘的姐妹、堂姐妹,以及同宗甚至同姓的女子——那時候死亡率高,千里迢迢兩國聯姻,誰能保證那位新娘一定能夠健康到達成婚,順利生子成為繼承人。甚至可能身份最高的那位貴女不一定就能夠生出兒子來,但是只要她的媵女中有人生下兒子,那么她這個族群在這場聯姻中就有了繼承人,聯盟就此穩固下來。

所以,這位在將來可能名震諸侯的女人,在秦惠文王時代并不見記錄,而在秦惠文王死后,她年幼的兒子嬴稷還被當成人質送到了燕國。

羋八子此時在哪兒,可能在秦宮,也可能跟著兒子去了燕國。這是她的人生蟄伏期,誰也不知道,她的命運會忽然迎來大轉折。

秦惠文王死后由其子嬴蕩繼位,這位史稱秦武王的人,據說力氣很大,善能舉鼎,因此在國中廣招力士,封為高官,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三人因此而得榮寵。

但是,在秦武王四年時,他舉兵洛陽,入周室,見九鼎而心喜,欲舉九鼎,在幾名力士先后舉鼎失敗的情況下,秦武王親自舉鼎,結果被鼎砸中,傷重不治而死。

很多人說秦武王腦子進水,好好的大王不當,偏偏喜歡學人家去舉重,結果把自己給砸死了。但事情并不這么簡單,所謂九鼎,是王權的象征,秦人早有覬覦周室和九鼎的野心,《戰國策》開卷第一句便是“秦臨興師周而求九鼎”,周室君臣不得已借助齊國和楚國的力量,才打消了秦人的圖謀。張儀亦曾向秦惠文王獻計,讓秦軍先取韓國宜陽,以此為跳板,控制東西二周和周天子,以據九鼎,挾天子建霸主之業。但由于當時秦惠文王為鞏固后方,而采納司馬錯之言集中兵力滅蜀,暫擱此事。

而秦人這一思路,必然也影響到了秦武王。他曾對丞相甘茂說“寡人欲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自然明白他言下之意,依照張儀原來的計劃,攻下宜陽,令周都洛陽門戶洞開。

秦武王親率大軍直奔洛陽,提出要觀看九鼎,周王不得已讓他至太廟觀九鼎。所為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之金鑄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秦武王便命任鄙、孟賁等三人舉鼎,實則借此想達到據九鼎,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目的。但不曉得為什么,平時能夠力舉千斤的這幾個大力士在關鍵時刻竟然都不能舉鼎,秦武王臉上下不來,竟一時意氣之下,親自去舉鼎。

結果,自然大家都知道了,秦武王舉鼎不成,反被大鼎砸傷。但歷史在這里其實還有一個轉折的可能,就是當時秦武王傷重之時,曾經請到著名的神醫扁鵲來治療。但當時任秦國太醫令的李醯生怕自己的地位不保,在秦武王面前極力中傷扁鵲,又派人暗殺了扁鵲。可嘆一代神醫死于權力斗爭,而秦武王也因此傷重不治而亡。

秦武王的舉鼎,固然并不是民間演義所謂可笑的練舉重把自己砸死了,而是一個歷代秦君執著的九鼎之夢。但他卻想當然地把這件事簡單化了,以為只要兵臨洛陽,拉走九鼎,就可以挾制天下。

他卻沒明白,九鼎只是一個權力的象征,它是指王權,而不是僅僅只是九只舉重器。要知道洛陽是韓國的地盤,如果兵臨城下拉走九鼎,就可以稱霸諸侯,那么韓國幾百年來隨時都可以拿走九鼎,但韓國卻沒有這么做。而春秋戰國數百年來,從楚莊王到秦惠文王,無數有野心的君王都曾經想得到九鼎,但最終都只是試探行動,而沒有實際執行,更不會像秦武王這樣直奔目的地扛起就走這般粗暴簡單。

無他,在自身條件不成熟的條件下,去挑戰世界認定的規則,去重建自己的新規則,是會引來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作保障,去挑戰“普世價值”,縱然秦武王不死于被九鼎砸傷,縱然他可以成功把九鼎拉走,但最終他這一舉動,也會令秦國招致諸侯的圍攻。

從秦武王一登基就大力提拔重用孟賁等大力士的情況來看,他去舉鼎這件事固然是意氣之舉,卻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所以,他的死亡,或出于偶然,但他的圖謀會失敗,則一定是必然的。

秦武王死后,因為他沒有兒子,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他的兄弟,也就是秦惠文王所生的十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展開了血流成河的大內戰。

這內戰一打就是三年,自然把商鞅之法打到沒人遵守了,什么經濟農業發展也停頓了,什么軍事力量也全部用來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諸位王子長達三年的動亂中,必然有著其他六國背后的勢力在幕后進行操縱。王子們的角力,很大程度上,實則是各國勢力在秦國的較量。

打到最后,原來強大的秦國,在這種自相殘殺中變弱,原來已經臣服于秦國的許多國家和部族,也紛紛開始翻臉。

原來在秦惠文王時代收服的巴蜀之國,又乘機叛亂割據了;在北方的戎族義渠本已經向秦國稱臣,此時也再次翻臉稱王,搶了秦國在北邊的許多城池。

當然,其他六國更沒客氣,直接插手內斗者有之,支持失意的王子爭位者亦有之。照當時的戰國七雄的情勢來看,根本沒有人想到秦國會統一,因為當時秦國的力量并不強,雖然商鞅變法以后,秦國也占了一些地盤,但基本上都是靠張儀利用合縱連橫之術,也就是連哄帶騙弄來的,真正的硬戰并不算多。

而當時七國中,最強的是楚國和趙國。楚國是因為楚威王滅了吳越,所以楚國的面積在各國中最大;而趙國則是因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軍隊以后,趙國的軍事力量成為諸國最強。

落井下石的事都不用人教,看秦國亂了,楚國也沒閑著,立刻陣兵邊境,揚言要收回當初被秦惠文王連騙帶搶占去的上庸之地。趙國更狠,此時趙國是趙武靈王在位,就直接跟燕國合謀,把押在燕國當人質的王子嬴稷押過來送回秦國去,揚言要秦國必須立他們趙國看中的嬴稷為王,就是歷史上的秦昭襄王。

趙武靈王這么干不止一回了,那時候燕國在位的燕昭王,就是趙武靈王和秦惠文王趁著楚國內亂,聯手給擁立的。自然,這場擁立之戰中,趙國好處多多,所以趙武靈王有理由再來一回。但是,如果趙武靈王知道擁立嬴稷會給趙國帶來什么,一定會后悔到撞墻吐血去。

好運氣不會精準無誤地一定掉在誰的頭上去,擁立贏稷建立傀儡政權,這個創意是誰提供的呢?綜合后來的種種情況,我們認為在秦宮中蟄伏了很久的羋八子,很有可能在這中間動過手腳。

而與此同時,羋八子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也在這些年的爭斗中,一步步慢慢掌握了一支軍隊。當贏稷回到秦國爭位時,早有準備的魏冉立刻帶兵把秦惠文王留下的非羋氏所生的十多個爭位的王子統統殺光,而秦惠文王的原配王后,也一起被殺。

贏稷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母親羋八子為太后,并且整個國家的政權,都由太后掌握。于是,宣太后羋八子成為秦國的實際統治者。

太后之稱,是從羋八子開始的。“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四十一年之久,“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

宣太后執政后,起用同母異父弟魏冉和同父同母弟羋戎以及母族中人向壽,掌握了軍政大權。清理了內憂以后,她開始對付外患。

首先是居于秦國西北的少數民族義渠,他們一直是秦國的心腹之患。因為義渠的存在,使得秦國一直以來不敢東進,因為秦國每次對其他國家一開戰,義渠就會在背后趁火打劫。因此想要秦國無后顧之憂,就必須先除去義渠。

為了解決義渠,宣太后采取了色誘的方式,把自己嫁給了義渠王。二人長期以夫妻的形式居住在秦國的甘泉宮中,宣太后還為義渠王生了兩個兒子。這場婚姻使得秦國東進而無后顧之憂,秦人從少數民族那里學習了彪悍的戰斗作風,同時源源不斷地將西北良馬運進了秦國,加強了秦國的軍事力量,而在后來的秦國與六國的戰爭中,尤其是戰神白起對楚國的戰爭中,秦國的精工兵弩和騎兵隊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而在這些年中,宣太后也在慢慢地一步步蠶食著義渠的內部,等到時機成熟時,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把義渠所有的土地和兵馬統統收歸己有。從此秦國東進,再無后顧之憂。

無以推測,宣太后此時的心境究竟如何?畢竟她與義渠王夫妻多年,并生下兩個兒子,要說完全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她畢竟不是一個只為感情而活的女人,而義渠王身為草原之王,自然也不可能絕對單純。

或者我覺得,宣太后吸引義渠王的優點,可能是她從楚到秦,身上所具有的只有數百年王朝才能留下的文化才識和綺麗奢華;而義渠王又憑什么失去警惕,或者應該從他的草原思維來考慮。草原部族的習俗,是一個部落的頭領死后,另一個部落的頭領娶了他的遺孀,接收他的子嗣和部族,從此將對方整個部族進行合并。

從近看,有在漢高祖劉邦死后,匈奴冒頓可汗寫信給呂后,說要兩家結親;從遠看,清太宗皇太極娶了蒙古部落多名部落長的遺孀,并合并了那些部族。可見,對于義渠王來說,秦王死了,他娶了秦王的遺孀,接收了秦王的兒子為自己的兒子,就等于完成了對秦國的合并。

草原思維真是害死人。他沒想到,秦國不是他的,它仍然屬于秦惠文王的兒子嬴稷。已經完成文明進化的國度,只有父死子繼,而不是草原式的強者為王。

義渠王死了,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兩個兒子下落如何,史書上沒有提起。

有人說,宣太后在殺義渠王的時候,一同殺了兩個兒子。但這樣想未免是以后世的眼光代入,我覺得以宣太后的掌控能力,她是沒有必要去殺這兩個兒子的。她既然敢公開和義渠王成親,敢公然生下兒子,就沒有必要再去殺兩個兒子來掩蓋這件事。參見秦始皇的母親與嫪毐私通公然生二子養在宮中的例子,可見太后有沒有私生子,并不要緊。而這兩個兒子后面不見記錄,推測是改名換姓另作安排的可能性更大。

事實上,宣太后在隱私上面的大膽,遠不止私生子這么簡單。

在她執政不久,就遇上一件事,這件事也記在《戰國策·韓策二》上。當時楚國亦是大國,自與秦國結盟,便開始對其他國家進行征伐,首先受到攻擊的是韓國所屬之雍氏。

雍氏圍城達五月之久,韓國派人向秦國求援,所謂“冠蓋相望”,就是前一批去秦國的使臣馬車還沒回來,后一批使臣的馬車就已經出發了,兩批人馬在路上都可以互相看到對方的車蓋。但是秦師還是不肯出崤山而入韓。

上架時間:2015-11-27 16:34:3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金堂县| 西畴县| 苏尼特左旗| 田东县| 鹿泉市| 永仁县| 广丰县| 永嘉县| 交城县| 柳州市| 都安| 奉化市| 江北区| 宜川县| 北票市| 五原县| 滨海县| 遵义市| 天气| 方正县| 辽宁省| 滦平县| 西宁市| 措美县| 法库县| 来宾市| 西盟| 杭州市| 扎兰屯市| 肇州县| 翁牛特旗| 古交市| 通海县| 东光县| 砀山县| 安福县| 怀集县| 浑源县| 涿州市|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