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87評論

第1章 序言

中國人最容易脾虛

如果10個人去看中醫,估計得有5個人的診斷結果是“脾虛”,粗看還以為是庸醫的敷衍,其實這是事實!

中醫說的“脾”,不是橫在腹中的那個可以切除的實體脾臟,而是涉及消化、呼吸、免疫、循環、運動等多個系統的功能總稱。如果打比喻,中醫之脾,就像是養育了萬物的土地,一片貧瘠土地上的生命肯定缺乏生機,一個脾虛的人自然也是病弱的、早衰的。對中國這個崇尚“土生萬物”的民族來說,脾之于人,如土之于民,所以中醫才會賦予“脾”一個極高的“職稱”——“后天之本”。

脾虛之所以常見,和它的兩個致虛因素有關:一個是勞倦,一個是憂思。前者傷身,后者傷心,而這兩點又與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生存環境與民族性有關。

中國人是心思細密的農耕民族,幾千年都靠在“土里刨食”,其間顛沛流離、民不聊生是常有的事兒,這種艱難的生存過程、身體上的勞損和精神上的煎熬其實都在傷脾。中醫之脾,于是就成了中國人身體的一個薄弱環節,而這也是中醫對其分外強調、分外呵護的理由之一。

創制了“補中益氣丸”的名醫李東垣,早在金元時期就寫出了中醫經典《脾胃論》,這本實用價值遠在《黃帝內經》之上的古籍,全書都在強調“脾氣一虛,百病叢生”。

中國文字對羸弱病態的形容、對生機不足的描述,其實都是脾虛之態,諸如“面黃肌瘦”“手無縛雞之力”。

脾主肌肉,病色為黃,肌肉的無力和膚色的萎黃,都是脾虛之相。這種無力可以延展到各個器官,因此,疲勞、虛胖或瘦削、便秘或便溏,甚至包括心腦的供血不足、疾病的慢性遷延、女人面容的不緊致以及平胸垂臀……歸根結底都是脾在各個臟腑行使功能時的無力、不足所致,而最能昭示女人老之將至的“黃臉婆”,更是脾虛病色的顯露。

因此,中國人最可以也最應該舉國同步的養生大法,就是補脾。

只是我們不知道,補脾的藥與法,是所有補藥補法中最和緩、最能藥食同源、最可以長期服用、最能融入每日生活的。補脾這件事關體質、疾病、健康、衰老的保養之事,本來就該是中國人持之以恒的生存方式。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時間:2015-09-30 10:24:20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加查县| 洛浦县| 临沧市| 青龙| 玛多县| 伊宁县| 土默特左旗| 错那县| 双桥区| 广汉市| 漳浦县| 敦化市| 静海县| 基隆市| 钦州市| 绥宁县| 株洲县| 将乐县| 红桥区| 澄城县| 平湖市| 徐水县| 郯城县| 松桃| 淳化县| 宝清县| 泗洪县| 瑞丽市| 右玉县| 确山县| 昭苏县| 绍兴县| 永丰县| 荥经县| 绥宁县| 荔波县| 屏东市| 井冈山市| 锦屏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