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女人·虛(5)

骨骼肌是人體運動的動力組織,我們身體的每一個活動都是由骨骼肌收縮來完成的。而血液中的糖分是骨骼肌收縮的主要能量來源,所以人得了糖尿病之后,醫(yī)生首先囑咐的是要運動,就是通過骨骼肌的運動,將血糖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掉,血糖因此會降下去。但是,有的人運動就有效,甚至因此替代了藥物,而有的人卻無效,只能靠不斷增加藥物量來降糖,原因何在?運動效果好的,肌肉比例肯定大,過去曾經(jīng)運動過,肌肉曾經(jīng)發(fā)達過;效果不好的很可能是那些形銷骨立、一直沒什么肌肉的人,他們因為消瘦、因為肌肉少,失去了自身調節(jié)血糖的能力。

醫(yī)學專家研究證實,98%以上的糖尿病病人的骨骼肌大都出現(xiàn)了弱化,這也是為什么糖尿病病人往往比一般人要更加體弱乏力。走兩步路就氣喘吁吁的,正是骨骼肌弱化的表現(xiàn)。當然了,這是得糖尿病的結果,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時很少運動的女性,她們因為缺少鍛煉、因為脾氣虛,過早地出現(xiàn)了骨骼肌的弱化,早早就弱不禁風了,于是,她們就多了一份罹患糖尿病的危險。與此同時,在得病之后,她們又會因為沒有肌肉,缺少自身血糖的調節(jié)能力,而只能求助于降糖藥。

所以,對瘦削的女人來說,健脾、補脾氣又多了一分價值,那就是對糖尿病的防范。從這個角度說,我倒更同意南瓜、山藥可以降血糖的說法,但是你絕對不能等到血糖已經(jīng)升高,已經(jīng)轉變成糖尿病了,你還指望著山藥和南瓜代替藥物把血糖降下去。

說到這兒,我特別想強調一下,很多人都想找到一個能降血糖的食療方,說實話,這基本上算夢想。因為,任何食物都有熱量,只要過食,或者吃了之后不運動,導致這一天進入體內的能量過剩,最終都有可能促使血糖升高。完全沒有熱量的只有白開水,或者是茶水。也就是說,如果說任何一種食物能降血糖,那一定是你在吃它的時候兼顧到了運動和節(jié)食,至少比之前吃得少了、運動多了,血糖自然降下來了。但這種降血糖的功勞絕對不是食物的,而是你吃少了、動多了的結果。因此,任何一種號稱能降血糖的食物你千萬別信,如果僅僅靠吃了它們,血糖就降了,一定是里面增加了降糖的藥物。最常見的就是苦瓜類制劑,藥店里經(jīng)常當保健品賣,但衛(wèi)生部門一檢查才發(fā)現(xiàn),它們之所以能降糖,是因為偷偷添加了廉價的降糖藥,絕對不是苦瓜的作用。苦瓜對于血糖來說,最多是不升高血糖,但僅僅靠吃苦瓜降糖是絕對不可能的。

再說到南瓜、山藥,它們的價值在于能補脾、能長期吃,通過強健脾氣而避免形銷骨立的脾虛病態(tài),使肌肉適度豐滿。即便罹患了糖尿病,你也多一條自身的降糖途徑。要想達到這個效果,山藥、南瓜、蓮子、小米之類能健脾的食物,應該是每天餐桌上的“常客”,非此而不可能起到食補的作用。

女人若陽虛,后果很嚴重

氣虛的時候,女人容易變老。但當氣虛“升級”成陽虛的狀態(tài)時,說明衰老基本上已經(jīng)成了事實。所以女人要想不提前衰老,就要避免進入陽虛的狀態(tài)。

別讓氣虛變成陽虛

人變老的一個典型癥狀是怕冷,這在中醫(yī)里叫陽虛。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本書的主旨是‘脾虛的女人老得快’,怎么又出現(xiàn)了陽虛呢?脾虛、氣虛和陽虛哪個問題嚴重?它們又是什么關系呢?”

我在前面說了,氣虛就是功能不足,既然各個器官的功能不足,它們工作起來就要“消極怠工”。懈怠導致的一個直接問題就是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能量了,能量不足的結果就是怕冷,因此,氣虛一般發(fā)生在陽虛之前。而陽虛經(jīng)常是氣虛加重的后果,我們甚至可以說,氣虛的時候,女人容易變老,但當你進入陽虛的狀態(tài)后,衰老基本上已成事實。所以要想不提前衰老,你就要避免進入陽虛狀態(tài)。而避免陽虛的關鍵是,在氣虛階段就遏制住身體功能不足、功能下降的趨勢。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體質變化是從氣虛容易疲勞,逐漸演變?yōu)殛柼撆吕洹膶】祩Φ某潭葋砜矗谏婕暗氖羌∪鉄o力,而肌肉是外周性的,一旦到了怕冷的階段,體溫往往就偏低了,這時已經(jīng)傷及體溫中樞了。

物種進化的一個標志是從冷血到恒溫,物種的級別越高,體溫就越高。而人是最高級的物種,所以體溫也進化到了最高,不僅如此,人類的體溫中樞可以將我們的體溫保持在36℃~37℃的恒溫狀態(tài),這個特點是人類這種高等生物才具備的本性。

所以,一旦人變得怕冷、體溫降低,就意味著好不容易進化好的體溫中樞出現(xiàn)問題了,有悖人的生物性了。從進化程序上看,就有了“返祖”的趨勢,而“返祖”是人類疾病,特別是致命性疾病的一大特點。死亡本身相對于生來說,也是一種“返祖”。

在癌癥檢查中,我們常聽說的“癌胚抗原”陽性,“幼稚細胞”增加等說法,“胚胎”“幼稚”這樣的情形都不該在正常成年人身上出現(xiàn)。再比如,人到了老年,會變得和嬰幼兒一樣,開始小便失禁、流口水、鼻涕邋遢的,好像又活了回去,這些都是“返祖”的現(xiàn)象,是生命耗竭到最后時出現(xiàn)的情況。

體溫降低、怕冷同樣也是“返祖”的表現(xiàn),因為陽氣是人的生機之本。人出生的時候,陽氣是虛弱的,到老了,它又衰退到出生時的虛弱狀態(tài),也就是生機不再了,所以人最終死亡的時候,都是陽氣耗竭,所謂“人死如燈滅”,陽氣就是“生命之燈”。

既然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fā)展,那我們能否遏制住這種“返祖”趨勢呢?可以,關鍵是時間點,不能等到怕冷等一系列陽虛問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再下手,而要在氣虛時就開始干預,否則,氣虛的人無一例外地會進入陽虛行列。

這一點,我自己的感觸最深。我父親幾年前得了腦血栓,他生病之前就是典型的氣虛體質,他得的腦血栓也不是那種滿臉通紅、血壓高的類型,而是氣虛,發(fā)病之后人顯得很疲憊、很憔悴,臉上的皮膚都緊緊地貼在骨頭上,人變得很干癟。當時去的是一家中醫(yī)院,那里的醫(yī)生很有經(jīng)驗,在溶栓的各種西藥中,加了“生脈飲”注射液。“生脈飲”是中醫(yī)補氣的經(jīng)典方,里面的主要藥物就是補氣的人參。“生脈飲”一加進去,父親的癥狀就明顯改善了,首先是面容又恢復紅潤了,最后血栓也沒有形成后遺癥。后來,他的治療藥物一直是以補氣的人參、黃芪為君藥。

那次血栓后,有好幾次,我父親又出現(xiàn)了血栓的癥狀,最先出現(xiàn)的是愛睡覺、沒精神,一開始我馬上帶他去醫(yī)院打點滴,輸入可以擴張血管、抑制血栓的藥物,每次打上1周,嗜睡的癥狀就好轉了。后來,我試著用“生脈飲”口服液代替點滴,每到父親出現(xiàn)愛睡覺、精神不好的癥狀時,即便還沒有其他任何血栓的癥狀,比如走路、說話不利索等,我就先給他喝“生脈飲”口服液,或者用西洋參泡水當茶喝,而且都是早上空腹吃一支“生脈飲”,或者喝一次西洋參茶,晚上臨睡時再重復一次。吃兩三天,嗜睡的現(xiàn)象就消失了,靜脈點滴也給省了。我一直把這種效果理解為一個就要形成的血栓被補氣藥給通開了,血栓沒有形成,全身的供血得以保持良好的暢通狀態(tài),人體自然也就不可能進入更加嚴重的陽虛狀態(tài)。我后來想,如果當初我父親第一次得腦血栓時,我能及早發(fā)現(xiàn),并且及早給他補氣,可能就避免了后來的那次血栓了。

對普通人來說,如果你很早就是那種有氣無力,動不動就疲勞的脾氣虛體質,我建議你早一點兒服用補氣藥,甚至可以從35歲“陽明脈衰”時就開始服用。比如最近比較累,說話很多,不妨將每天喝的茶改成西洋參水,每天取10克左右泡水喝。西洋參能氣陰雙補,補氣的同時又不至于上火,還能把說話時消耗的氣補回來,避免這樣長期的積累使你從氣虛演變成陽虛。

保溫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養(yǎng)生

只要你看過中醫(yī),一定知道十之八九的醫(yī)生會囑咐你“別受寒”“不要吃寒涼的食物”。寒涼——這幾乎是中醫(yī)對待所有疾病的統(tǒng)一禁忌,包括治療一些熱病,即便使用了寒涼的藥物,都還要在藥方中加幾味溫性的佐藥,絕對沒有哪種疾病讓你可以放縱地喝冰水、吃冷飲,這為的是保護脾胃之氣,不折傷陽氣。由此可以看出,中醫(yī)最重視的就是人體的陽氣了!這是生命和死亡的根本區(qū)別,也是一個人有沒有生機的關鍵。

《黃帝內經(jīng)》中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把人體的陽氣比作自然界的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人的生命靠陽氣。明代名醫(yī)張景岳對此加了個更生動的注解:“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也就是說,人體有病,就好比體內是一片陰冷潮濕的地方,只要太陽一出來,一切就好了。

對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最具指導價值的,當屬漢醫(yī)學大家張仲景,他的《傷寒論》,其中的很多方子一直沿用至今。張仲景說的“傷寒”并不是我們所說的傳染病“腸傷寒”。《傷寒論》也不是講治療傳染病的,而是用來指導治療各種雜病的“大內科學”。既然是雜病,病種就很復雜,病性也會不同,卻命名為“傷寒”,就是因為張仲景秉承了《黃帝內經(jīng)》的思想,同樣非常重視陽氣,保護陽氣,避免陽氣受傷是他的治病準則。更有趣的是,在對性質不同的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張仲景用得最多的藥物,正是最可以和緩、保護陽氣、溫陽散寒的生姜。《傷寒論》全書記載有113個方子,用生姜的方劑達50多方,占全書方劑的一半之多,再次體現(xiàn)了張仲景在治療過程中對陽氣的重視。

人之所以能活著,是因為他的功能正常,功能正常才能保證身體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功能和能量是活人和死人的關鍵區(qū)別。死人也可以五臟俱全,甚至可以捐獻器官,但他已經(jīng)失去功能、沒有能量了,“人死如燈滅”形容的就是人在死亡時能量的徹底消亡。

所以,中醫(yī)治病也好,養(yǎng)生也罷,歸根結底就是在養(yǎng)陽氣,養(yǎng)這個人體里的“太陽”。只不過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養(yǎng),如藥物、食療、運動,甚至作息時間的調整,但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以達到保護陽氣為目的,所以,所有深諳中醫(yī)學精髓的醫(yī)生都會在治療過程中強調保溫,避免受寒。

我見過一個年輕女孩子得大腸癌的例子,她才20多歲,家里人也沒有類似的家族史,癌癥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期。醫(yī)生細究她的生活習慣才知道,她從小就嗜食冷飲,這種習慣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幾年,幾乎到了每天“無冷不歡”的程度。就是這個習慣讓她早早就罹患了癌癥,就是冷飲把原本未必強健的陽氣活生生地挫敗了下去,使她的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維持細胞正常地生長,繼而轉變?yōu)榘┌Y細胞。

我在前面強調了,女性養(yǎng)生的關鍵重在補氣。可能很多人會問,你現(xiàn)在又說重在保溫了,到底哪個重要?回答是:都重要,關鍵是看你處在哪個階段了。氣虛是陽虛之先,如果氣虛得不到控制,功能不足的問題總是得不到解決,就會往下發(fā)展,由氣虛變?yōu)殛柼摗倪@個角度看,處在氣虛階段時重在補氣,為的是避免氣虛變成陽虛。但一旦氣虛發(fā)展到了陽虛階段,無論醫(yī)生建議你選擇保溫的養(yǎng)生方式,還是選擇溫熱藥物、食物的治療,都是為了扭轉陽虛,至此,治療就顯得更為緊迫了,因為陽虛比氣虛的問題要嚴重。

寒涼食物與生存之間的能量爭奪戰(zhàn)

雖然90%的中醫(yī)會囑咐你“忌寒涼,忌生冷”,但很少有人真的會把這樣的醫(yī)囑當回事兒,這不僅因為他們無法割舍冰激凌、刺身、生蠔等美味的誘惑,還因為他們想象不出寒涼和生冷到底能帶來哪些直接的傷害。那么,我就說給你一個例子。

國外的科學家用原始森林里的蟒蛇做實驗,他們先喂給它一盆生肉,蟒蛇吃了生肉之后,很長時間內都盤踞在原地一動不動。第二次,研究人員將同等重量的生肉煮熟后,再喂給同一條蟒蛇,蟒蛇吃了熟肉之后還像原來一樣活動、爬行。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生肉的消化會消耗巨大的能量,蟒蛇之所以吃完生肉后不動了,就是因為它的身體能量在消化生肉時已經(jīng)消耗殆盡,它需要安靜一會兒,等再次蓄積足夠的能量才開始運動。

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生肉、涼的,或者說沒有煮熟的食物是很難消化的,包括很多人喜歡吃的刺身、生蠔,或者冰激凌,雖然口感很好,但任何食物的消化都離不開酶,而任何一種生物酶都只有在36℃~37℃的體溫狀態(tài)下才能保持它的活性。一塊生肉、一杯冰激凌進肚之后,身體先要將它們捂熱到和體溫相當,然后才可能激活酶的活性。對一個原本就瘦弱、能量不足的女性來說,捂熱這杯冰激凌的過程是要耗體力、耗能量的,歸根結底就是在消耗脾氣,對身體的傷害是無聲而肯定的。如果每天你的脾氣都要分出一部分去捂熱寒冷的食物,久而久之,脾氣虛的體質就形成了。很多孩子從小就喜歡吃涼的食物,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胖,肯定火力壯,不吃就上火,那這個孩子長大后的結局要么依舊是個胖子,要么就變得很瘦,但無論是胖是瘦,其實內里都是脾虛。不信你可以仔細觀察,他的瘦肯定是肌肉不豐滿,他的胖也不是那種肌肉型,而是堆積在身體里的無用脂肪。為什么脂肪會堆積在身體里?因為他的脾氣被傷了,運化的能力不足了,脂肪代謝不出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涟水县| 锦屏县| 鄢陵县| 汉中市| 米泉市| 措美县| 白沙| 镇雄县| 肃北| 称多县| 洛南县| 永宁县| 华宁县| 德昌县| 富顺县| 卫辉市| 宁波市| 滨海县| 吉安市| 四子王旗| 临城县| 宝兴县| 泰州市| 巴青县| 郓城县| 彰化县| 陆川县| 英吉沙县| 田林县| 永德县| 沙田区| 湖口县| 平利县| 富顺县| 镇远县| 滦南县| 太和县| 湖南省| 广南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