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女人·虛(6)

食物放在冰箱里大約是4℃,與體溫相差30℃以上。喝下一杯冷飲后,內(nèi)臟的溫度會隨之下降,要恢復(fù)原有溫度的話,需要動用身體的熱量,而這些熱量原本可能是用來支付你上樓梯、散步,甚至讀書、看報、動腦子用的,現(xiàn)在卻要花在捂熱一杯冷飲上。久而久之,你用在生活中的能量就變少了,這也就可以解釋你為什么比別人容易疲乏,為什么比別人更容易消化不良了,就是因為生冷的食物占用了你可能本來就不充足的能量,這些冷飲使你脾氣虛了。

小時候我姥姥就告訴我,吃紅燒肉或者涮羊肉之后,一定不能吃涼東西,甚至不能“喝”涼風(fēng),理由是,冰涼的東西會把之前吃進(jìn)去的肉“膩住”,容易引起食積。我記得我有個表哥不聽話,有一次在姥姥家吃飯,吃完紅燒肉之后就吃了一個凍柿子,結(jié)果真的像姥姥說的那樣,得了急性腸胃炎,一個多星期不能吃東西。那個表哥當(dāng)時才剛上小學(xué),脾胃還很弱,雖然是燒熟了的紅燒肉,但后邊吃進(jìn)的凍柿子還是掠奪了脾胃原本準(zhǔn)備消化紅燒肉時用的能量,他的胃腸炎就是胃腸因為能量不足而消化停滯的結(jié)果。我記得姥姥當(dāng)時給他吃了“山楂丸”,就是幫助刺激胃腸緊急分泌消化食物時所需的各種消化酶,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胃動力藥”,幫助已經(jīng)沒勁的胃腸增強蠕動、消化。

“不好消化”到底會帶來除消化系統(tǒng)之外的什么后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個事實可以作為反面證據(jù):人類的智力和腦容量成正比,腦容量越高,智力越發(fā)達(dá),在進(jìn)化的過程中,人類的腦容量有個里程碑式的質(zhì)變、飛躍。什么時候呢?就是人類發(fā)明了火,開始用火加工食物,開始吃熟食、熱的食物之后,腦容量出現(xiàn)了突飛猛進(jìn)的增長,人類吃熟食、喝熱水省下來的能量用在大腦的發(fā)育上了。我們就此可以想象,“茹毛飲血”的生食階段,人體消化食物時花費的能量,實際上是在搶奪本該屬于大腦的能量,所以那時候的社會處于蠻荒狀態(tài)。

現(xiàn)在的人即便再吃冷飲也不可能回到茹毛飲血的年代,但是,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xí)慣卻可以使人的生活質(zhì)量因為脾氣虛而下降。我們常感嘆那些精力旺盛的偉人,每天睡眠很少,吃得也不講究,但他們的工作效率很高、生活質(zhì)量很好,為什么?這種人肯定是不脾虛的,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吃進(jìn)去的營養(yǎng),他們的身體也能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得到修復(fù)。相反,如果你脾氣虛,可能睡眠并不少,吃得也不差,但并不足以恢復(fù)你的消耗、虧空,你總是處于精力不足的狀態(tài)。相比那些因為身體好、脾氣不虛而占有精英位置的人來說,你的生存無異于是向蠻荒狀態(tài)的倒退。

如果你遇到了脾胃被油膩、寒涼所傷的狀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脾胃休息。而讓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熱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嚴(yán)重虛弱的甚至可以從喝米湯開始。醫(yī)史上記載過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嚴(yán)重到連藥都吃不進(jìn)去,后來遇到名醫(yī),就是從米湯開始喂起,一點點地扶養(yǎng)脾氣,等待脾氣的慢慢恢復(fù),從而最終康復(fù)。

這個時候不要再喝放了很多豆類的雜糧粥了,雜糧粥比米粥消化起來還要困難一些。單純的米粥,消化、吸收起來是最節(jié)省能量的,即便是“帶病”的脾胃,消化起來也不費力,直到自己感到食欲恢復(fù),再開始逐漸地加量,一直加到正常進(jìn)食。

保溫就是一種排毒

我說“保溫就是排毒”,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觀點很抽象。在那些講究排毒的人的印象中,只有通便或者說腹瀉,才是排毒的第一,甚至是唯一通路。而且,通便的藥肯定不能是熱藥,因為熱藥會導(dǎo)致上火,會加重便秘!其實并非如此,你仔細(xì)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便秘的女孩子平時是很注意的,一般是吃蔬菜,還有的幾乎拿水果當(dāng)飯吃,而且選的都是高纖維的食物,怎么還是便秘呢?原因還是受涼,特別是腹腔受涼了。

我們?nèi)硌旱?/3是要流經(jīng)并且停留在腹腔的,因為腹腔的靜脈結(jié)構(gòu)很特別,這里的靜脈很細(xì),管壁很薄,缺乏彈性,所以血液到了這里就像進(jìn)入了一片沼澤地,流速自然就要減慢。而恰恰很多女性是很不注意腹腔、盆腔的保溫的,比如時髦的露臍裝、低腰褲,都是要裸露出腹部這個本身就陽氣不足的地帶,有點兒“造福觀眾”、委屈自己的意思。

中醫(yī)講,腹為陰,背為陽,下腹又是“陰中之陰”。既然屬于陰,就說明這個部位本身是陽氣不足的,本身就很怕涼,所以過去中國人有穿兜肚的習(xí)慣,就是要護(hù)住不能受涼的肚子。腹腔一旦受涼,這里的血液就會遇寒而凝,流速就要變得更加緩慢,而現(xiàn)在的時髦衣服露出的偏偏是人體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無論是汗液,還是二便里的廢物,都是先要通過相關(guān)器官代謝,然后隨著血液運行將其排出去。血液循環(huán)一旦受阻,器官的功能因為供血不好而受阻在先,作為運輸通道的血液,流動變緩在后,包括腸道的蠕動也要變慢,這就是為什么就算你吃了足夠的纖維素,只要腹腔處于受寒的狀態(tài),你同樣也會便秘。確切地說,不是大便太干燥,而是你腸道運輸?shù)牧獠蛔恪⒛芰坎粔颍@是女性、老年體弱者的便秘主因,他們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的便秘并不是因為大便有多干燥,而是沒力氣排便,解一次大便就會吃力得出一頭大汗,是典型的腸道蠕動無力。

這一點,我們看看古時中醫(yī)治便秘的用藥就可以理解了。

中醫(yī)治療便秘并不完全指望瀉藥,特別是頑固的、習(xí)慣性的便秘,好多時候甚至是要用補藥的,比如創(chuàng)制于宋代的“半硫丸”,里面就兩味藥,一味是半夏,一味是硫黃。

硫黃是味熱性很大的藥,過去的花匠要想讓哪種本不能在冬天開花的植物搶在冬天開花,就在這種植物的根處埋上硫黃,花就會在冬天開放。什么原理呢?就是因為硫黃是熱性的,在中醫(yī)里屬于補腎藥。對花來說,補腎就等于提前了它們的繁殖期,有點兒催熟的意思。通便藥之所以用硫黃,就是因為這種便秘不是因為“上火”,而是因為“無火”,更確切地說是陽氣極虛,腸道已經(jīng)失去了蠕動的能量,用硫黃補充陽氣、補充能量,就能達(dá)到通便的目的。如果你總是腹腔受寒,其實就等于在傷陽氣,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頑固的便秘,即便不到用硫黃治療的程度,但一般的通便藥都會無濟于事。

如果你是個身材比較纖細(xì)的女孩子,比別人怕冷,手腳又總是發(fā)涼,甚至在夏天也如此,而且還有容易疲勞、便秘、月經(jīng)前腹痛、站久了腰痛的毛病,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受寒引起的。這一組癥狀在西醫(yī)里稱為“盆腔瘀血綜合征”,便秘就是這組綜合征的癥狀之一。通俗解釋就是,盆腔里的血液流動緩慢,乃至產(chǎn)生瘀血而引起的一組癥狀。這種病可能很多女性都有,因為婦科的一般檢查是無法查出的,既沒有婦科慢性炎癥,體內(nèi)也沒長東西,所以少有人意識到。這種情況的治療就是要化瘀,推動盆腔血液的運行,而根本就是從保溫開始。

所以,女性要盡可能地避免下肢、腰部受涼,如果你參加社交活動時一定要穿裙子,那至少要穿條可以保溫的絲襪,同時在肚臍周圍或腰部貼個“暖寶寶”,盡量使要穴不受涼。我的同學(xué)在日本行醫(yī),他發(fā)現(xiàn),日本女孩子雖然冬天都穿裙子,但她們早就知道在保溫上做功課,基本上都要貼個“暖寶寶”類的保溫貼,最大限度地保證腰腹不受涼。而且,如果真的在白天受涼了,晚上一定會用熱水泡泡腳,用熱水袋敷敷腰腹部。泡腳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點兒黃酒,不用特別好的酒,就是我們平時做菜時用的黃酒,每次用20~30毫升,增加活血溫陽的效果。

還有一種排毒途徑就是小便,因為小便是血液代謝之后的廢物從尿道排出時的產(chǎn)物,每次小便都是一次最有效的排毒。你可以看看腎衰竭的病人,之所以要做透析,甚至換腎,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排毒途徑了,這種缺失是致命的。一個人如果三天不大便,未必會出現(xiàn)嚴(yán)重問題。但如果一天不小便,就說明這人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判斷出小便在排毒中的“價值”了。

人只有飲水足夠的時候,才可能保證小便的排毒作用。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才算正常,但很少有人做到,不是因為他們忙得沒時間喝水,而是很多人,特別是女性根本不想喝水,或者會覺得喝進(jìn)去了,水也“汪”在胃里,走路的時候都能聽到水聲,非常不舒服。導(dǎo)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身體的熱量不足,沒有能力蒸發(fā)掉水分,水因此潴留在胃里。簡單說就是,她們的身體不是缺水,而是缺乏運化水、蒸發(fā)水的能量,其中經(jīng)常受涼對陽氣造成的損傷是關(guān)鍵。

這種人最好喝點兒姜茶或者紅茶,這兩種飲料都是熱性的,便于身體的吸收,同時也有補助陽氣,幫助水運化、蒸發(fā)的作用。這就類似于在一個因為火力不足而水始終不開的水壺下面加了一把柴火。此外,每次喝水的量不要過多,要少量多次,給身體一個吸收的機會。

低體溫者,要么早衰,要么易患癌癥

我記得曾國藩在他的面相書中提到過,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如果足跟總是不著地,那這個人就是短壽的。我不知道他的結(jié)論從何而來,但我確實是見過兩例,都是男性,而且都是走路腳跟不著地,好像是欠著腳跟走路似的。其中一個剛過50歲就因病去世了,而且那場病折磨了他很多年,身體就一直不好;另外一個雖然還活著,但和同齡男性相比,身體顯得很弱。

這個現(xiàn)象其實也可以用“返祖”來解釋。當(dāng)一個人走路的時候,腳跟不著地,身體就形成一種前傾的姿勢,嚴(yán)重的時候好像要爬著走似的。和人類的直立行走相比,爬行肯定是返祖的,也就是說,他們姿勢上的返祖也昭示著身體出了問題。反過來想想也成立,我們形容一個人身體好,很喜歡說“走起路來‘噔噔’的”,“噔噔”形容的是腳跟落地的聲音,能發(fā)出這種聲音的,腳跟落地時一定有力、堅定,絕對不可能有前傾或者爬行的狀況。

其實,人在臨死之前,都會出現(xiàn)返祖的情形,因為返祖歸根結(jié)底就是,陽氣又重新回到初生時最不足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首先出現(xiàn)的癥狀就是低體溫。

生物的進(jìn)化是從低體溫向高體溫進(jìn)化的,先是冷血動物,然后是變溫動物,之后才是恒溫動物,魚、蛇,到鳥,再到哺乳動物,人類的體溫是最高的。從這個角度看,體溫高是生物進(jìn)化的結(jié)果。一旦體溫降低,從某種意義上說,就等于出現(xiàn)了“返祖”現(xiàn)象,是健康出問題的信號,所以有人提出“溫度決定生老病死”,這是有道理的。低體溫就是火力不旺、生命力不強的標(biāo)志。你看蛇,它到冬天要冬眠,而且特別喜歡曬太陽,就是因為它是低體溫動物,要借此節(jié)約、補充身體的能量。

我認(rèn)識一個醫(yī)生,對脈學(xué)很有研究。他說,每次他摸過癌癥病人的脈之后,心里都不舒服。我問他有什么特別讓他不舒服的地方。他說沒法清楚表達(dá),只是感覺忒別扭,但在那些讓他心里不舒服卻又無法表達(dá)的特征中,低體溫,或者說身體很涼是唯一明確的,這種低體溫就是陽氣虛、能量不足的典型表現(xiàn)。如果一個人始終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意味著他要么早衰,要么容易患癌癥。

現(xiàn)代實驗研究證明:使用物理加熱療法,以43℃的溫度直接作用于癌癥局部,能迅速殺死癌細(xì)胞。這也證明,低體溫的身體環(huán)境是最適宜癌癥生長的,這也是陽虛體質(zhì)容易患癌癥的另一個證據(jù)。

說到這兒,大家會關(guān)心什么樣的體質(zhì)是陽虛體質(zhì)。最典型的指標(biāo)就是:這種人會比其他人怕冷,即便是夏天也會手足不溫、體溫偏低、皮膚的顏色也偏淡,而且容易一著涼就腹瀉、舌質(zhì)淡、舌體胖大或有齒痕,這種人的體質(zhì)是急需改善的。

中成藥中的補腎藥都可以改善陽虛體質(zhì),比如“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很多人都以為金匱腎氣丸只是給男人吃的,絕對不是,中藥是不分男用女用的,只要你的體質(zhì)病性適合某種藥物,治療起來是“男女平等”的。比如一個氣血虛,正處于慢性肝病或腎病恢復(fù)期的男性,絕對可以吃“烏雞白鳳丸”。而一個總是手腳冰涼、特別怕冷的陽虛女,“金匱腎氣丸”就是她的首選。每天吃一丸,堅持吃1個月,怕冷的癥狀就會明顯改善。

“金匱腎氣丸”里都是溫腎的補陽藥,所以藥性很熱,有時候吃了會上火,比如長口瘡、鼻子流血、口干咽干等。如果你出現(xiàn)了這些情況,但怕冷的癥狀還沒改善,這時候你就需要繼續(xù)吃,可以用涼水送服藥丸,牽制一下藥物的熱性。或者用1克黃連泡水,送服藥丸。黃連有清熱的作用,也可以反佐補腎藥的熱性,便于你將補腎藥堅持吃下去。

“附子理中丸”也是熱性的,但更偏于治療中焦虛寒。如果你明顯地肚子怕冷、一遇冷就腹瀉、大便常年不成形、不敢沾一點兒涼的東西,也不喜歡喝水,中醫(yī)就認(rèn)為這是中焦虛寒,或者也會兼具腎陽虛的情況,這個時候,服用“附子理中丸”就更合適。一天吃1丸就可以,堅持吃一個月,你就可以改善虛寒的狀況。如果你遇到上火的問題,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對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全县| 长乐市| 衢州市| 黎城县| 长沙市| 青铜峡市| 焦作市| 辛集市| 宁德市| 金阳县| 新乐市| 台州市| 柘城县| 仁布县| 涿州市| 安泽县| 宜兴市| 通化市| 象山县| 安西县| 安新县| 晋城| 辽宁省| 桃源县| 石首市| 闽侯县| 沁水县| 太保市| 文山县| 晴隆县| 丹江口市| 宜昌市| 北票市| 岫岩| 盱眙县| 景东| 内江市| 宿松县| 台北县| 鹤峰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