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390評論

第1章 卸下包袱,開啟靜心之旅(1)

一切從認識自我開始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處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人最不了解的也恰恰是自己。當你一帆風順時,往往高估自己;不得志時,又看低自己。你可能認為安分守己、與世無爭是明智之舉,而實際上往往被怯懦的面具窒息了自己鮮活的生命。

在希臘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鐫刻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每當游人來到這里,都要駐足凝思,品味這句話的深刻含意。“認識你自己”有何難哉!難道人自己不認識自己嗎?其實不然。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臘維奧蒂亞境內(nèi)的底比斯城,來了一只獅身人面的怪獸,稱之為斯芬克斯。它站在山頂上,用繆斯傳授的謎語難人。誰猜不中這則謎語,就要被它吃掉;誰猜中了,它就自殺。這則謎語是:今有一物,同時只發(fā)一種聲音;但早晨是四條腿,中午只有兩條腿,而到了晚上卻有三條腿,這是何物?許多人因猜不中謎語,被怪獸吃掉了。后來,城外來了一個名叫奧狄浦斯的青年,猜中了謎底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期,咿呀學語,匍匐爬行,似用四只腳走路;慢慢長大,少年英俊,青年瀟灑,中年如日中天,只用兩腳走路;而到年邁體衰,老態(tài)龍鐘,需拄杖而行,似有“三腳”。奧狄浦斯猜中了此謎,斯芬克斯隨即自殺。

這個謎語其實并不復(fù)雜,而謎底就是“人”。為何許多人都猜不中,因而葬身于獅身人面怪獸的腹中?可見人識己之難。

徹悟自己,做一個冷靜的現(xiàn)實主義者,既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也了解自己的不足。我們可以憧憬人生,但不要期望過高。因為理想很豐滿,但是現(xiàn)實很骨干。你可以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但是必須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

要徹悟自己就要欣賞自己。無論你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是一棵無名小草;無論你是一座高山,還是一塊石頭。你都是一種天然,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只要你認真地欣賞自己,你就會擁有一個真正的自我,你才會擁有信心。

要徹悟自己,就要善待自己。在氣憤時善待自己,找個僻靜之處宣泄一下,不要被那些無名之火傷身;憂傷時,要善待自己,找個好友傾訴一番,讓低迷的情緒高漲起來;勞累時,你要善待自己,睡個好覺或吃點滋補品,對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關(guān)心備至。唯有知道如何善待自己,你才會信心百倍,從容不迫地應(yīng)對生活的壞笑。

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幸福安心地生活,相信一切都會沒事的”。

做一個樂觀主義者,你就能感受到那份讓我們?nèi)ハ嘈诺牧α浚惺艿秸鎸嵉淖晕摇?

紛繁的世界,簡單的內(nèi)心

這個世界紛繁萬千,色彩百出,五味雜陳。也許你挑得眼花繚亂,也許有旁人告訴你應(yīng)該怎樣做。然而,你可否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我究竟需要什么?

一個年輕人跟一位大廚學藝。大廚告訴他一個秘訣—好廚師一把鹽。若是鹽放得恰到好處,幾乎無須太多的調(diào)料,就有好的味道。

看電視上播放的廚藝大賽,各路大廚神乎其技,作品爭奇斗艷、五花八門。可是評判往往歸結(jié)到一點,或咸或淡。

鹽—最基本的調(diào)料,往往被忽視。倘若在最基本的放鹽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多下點功夫,是否會事半功倍?

人生中是否有某種物質(zhì)像鹽一樣,以最基本的方式、最樸素的物質(zhì)貫穿生活,撇開似錦繁花,能夠求得一份逍遙真味?

《三國》里的曹操,最初對于戰(zhàn)勝強大對手袁紹,心里也沒底。

謀士郭嘉縱論兵事,提出“曹操十勝”。其一就是:“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意思是,袁紹喜歡繁文縟節(jié),把人生搞得很肥胖、行動不便、不夠靈活,而曹操簡潔自然,沒有太多負累。

大道至簡,簡是制勝的法則。

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正如郭嘉所言。其中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jié)。在丟棄的官渡大營,袁紹的營帳里,竟然有許多字畫、古玩、金石、玉器。袁紹一貫以風雅自詡,竟然帶著這些東西打仗來了。心里不靜,帶了太多的身外之物打仗,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英國,有個74歲的老漢,做了大半輩子園丁。本以為清貧一生,孰料在晚年,一筆意外的財富找到了他,他中了兩千五百萬英鎊的彩票大獎。

關(guān)于錢的用途,他的回答很令人意外,他說:“我要用部分獎金雇一位胡蘿卜種植專家,跟他學習種胡蘿卜。”

金錢與權(quán)勢幻化的光環(huán),讓生活多了浮華和臃腫,少了真實和自由。然而,大潮退去,鉛華洗盡,人們更愿意以一種裸露的方式,行進在天道的時空里。正如一棵樹,繁花與碧葉隨時皆可落盡,唯有枝干地久天長。

或許,在這位英國老漢的眼里,在自己家的園子里種胡蘿卜,比當首相更快樂。

當你剔除心中的各種物欲和焦慮時,你就生活于簡單之中。詩人愛默生說過:“沒有一件事比偉大更為簡單;事實上,簡單就是快樂。”

簡單的意義,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對生活,祈求心靈的寧靜。何須費心尋覓它呢?它不在千里之外的島嶼上,而是深存于你的心中。你期望在生命中得到什么?你愿意以繁瑣打造生命中虛假的繁榮,還是愿意以簡單求得內(nèi)在的安寧,而使生活回歸本來的意義?

記住梭羅的話:“我們的生命不應(yīng)虛擲于瑣碎之事中,而應(yīng)該盡量簡單,盡量快樂。”

簡單的需要、樸素的外衣猶如陽光空氣,稀有可貴,滋養(yǎng)人的天性。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也無需過分裝飾。

往往,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陽光、空氣、健康和很好的睡眠。這些基本的元素正如恰到好處的鹽,能把生活調(diào)出很好的味道。真正的生活需要的僅僅是簡單。放逐是擁有,簡單是快樂,平靜才是幸福!

心靈是什么?它又在哪里?

心在什么地方?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然而這樣的問題,我們恐怕還沒有問過自己,也恐怕沒有人能回答你。心靈是什么?它又在哪里?你真要去找,是找不到的。所以時至今日,這心靈還被我們稱作“黑箱”,仿佛是一只打不開的匣子。盡管我們已經(jīng)有了許多許多的知識,卻還是不知道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秘密。

其實,這心靈的存在,本來就是明明白白的。一個人只要不受見解左右,能照直去感受它,也就能領(lǐng)悟到它活潑的存在。這心靈的存在,就在那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心仿佛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當我們想想故鄉(xiāng)的情景,想想那間老屋,還有那些樹林和小溪。不論睜著眼或閉著眼都可以,便是你輕易地就能做到的。你找找看,這些景象都在哪里?說往事如在眼前,它們好像在你的身外;說往事歷歷在目,它們則是在你的眼底;又說往事浮上心來,它們就是在你的心里。這就是心之所在了。

人們逃避家庭、城市、社會及自己的問題,一路逃至深山中去尋覓心內(nèi)的平靜。可是既然是要尋覓“心內(nèi)”的平靜,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尋得呢?快樂只可以在心內(nèi)尋得,并不在于你身處之地方。如果你心中沒有平和,縱然跑到天涯海角也不會尋到它;心中有了平和,身在何處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們的心影響著我們所見到的世界。心中滿是歡樂的人,見到的是一個滿是快樂和美好的世界;心中充滿仇恨的人,見到的是一個滿是憤怒和不滿的世界;心中滿是憂傷的人,見到的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所謂福至心靈就是說金錢無法帶給你心靈的安詳,心靈的安詳只能靠個人自己去探索、培養(yǎng)。沒有內(nèi)在的安詳,人就無法感到幸福,而心靈的安詳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體驗。

有智慧的人在獨處時管好自己的心,在人多時管好自己的口。自知為愚者的并不愚蠢,自以為聰明的卻是愚中之愚。在你的心開始懂得以智慧去觀察時,生命的真諦便會在每一刻、每一處、每一事中向你展現(xiàn)。

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話,先學懂主宰自己的心。所有的痛苦、疾病及障礙都源于你的貪念、嗔恨、執(zhí)著、愚昧與妒忌。最有效的治療是先醫(yī)好你的心,否則痛苦將永無休止。

心是所有行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顆充滿邪惡的心所引發(fā)出的言語、行為及念頭只會帶來痛苦。相反,一顆慈善的心所引導(dǎo)的身、語、意運作皆會帶來福樂。

放下一點執(zhí)著,你便會有一點平靜自在;放下多一點執(zhí)著,你會有多一點的平靜自在;在完全放下時,你便會體驗到完完全全的平靜自在。

從今開始,由己及彼,從心著手,凈化靈魂,學會放下,平靜之處自是心靈所在。

給心留一點時間,慢慢地思考

心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同樣的,每個人的經(jīng)歷使得他們腦海里的想法不一樣。時常思考的人,你在想什么?

生活如旅行。只有擅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的美好,覓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的樂趣,就要讓思想繞過一道彎,多角度觀賞那難得一見的美景。多角度思考,方能觀察事物之全貌,品難見之美景。

關(guān)于人生,我們也不妨多角度地去思考一番:我們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可以是最可愛的;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奮的;也許不是最富有的,但可以是最充實的;也許不是最順利的,但可以是最樂觀的。這一切表明,角度猶如思考的魔方。

享受思考的樂趣,就要給思想設(shè)一個驛站,停下來細品容易被忽略的美景。

每個人的生命長度是一定的,增加生命的韌度、擴充生命的容量、彰顯生命的意義,需要思考的積淀。同樣的環(huán)境、相似的經(jīng)歷,為什么人與人之間會產(chǎn)生差異?原因眾多,但核心就是思考的差別。有人問牛頓成功的秘訣,他回答道:“我的成功歸功于靜心的思考。”生活的素材猶如米粒,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享受思考的樂趣,就要讓思想爬上一個坡,到山巔去欣賞一覽無余的美景。

船的力量在于帆槳,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思考,是一種意志的磨煉,一種心靈的修行,一種品格的鍛造,也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堅守。讓我們盡情領(lǐng)略思考的美景、享受思想的盛宴吧!

學會思考,我們才能客觀地去看待問題,才會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主,什么是次;什么是重,什么是輕。學會思考,我們才會懂得取舍,懂得放棄;學會思考,我們才能做到笑看人生,游刃有余。

主動思考的人生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人生。思考可以使智慧的光穿越問題的迷霧,思考也可以使浮躁的心沉淀行動中的魯莽。會思考的人會活得越來越坦然,也會活得越來越輕松。

勤于思考的人不是世故,而是人生歷練后的從容。男人因為思考而變得成熟,女人因為思考而變得睿智。

思考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思考也是一種淡定的選擇。停下你的腳步,不要被利益驅(qū)使,不要為情感所惑,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地思考,認真地思考,讓未來的人生沒有遺憾,讓流失的歲月不再悔意迭迭。

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

小原龍一郎的身高只有145厘米,貌不驚人,可是在日本的壽險業(yè)里,他是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铩?

他從小個性叛逆頑劣,曾經(jīng)用小刀割傷了老師。小原龍一郎27歲時,窮得連飯都吃不飽,露宿公園,各位親朋都認為他是沒有希望的“廢人”。

一位老和尚改變了他的一生。那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招攬保險,老和尚說:“聽完你的介紹后,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視小原龍一郎許久,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么前途可言。”

小原龍一郎啞口無言,冷汗直流。老和尚又說:“年輕人,快去改造自己吧!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須認清自己,你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你在替別人考慮保險之前,必須先認識自己,反省自己,然后才能成就自己!”

“認識自己?”

“是的。只有赤裸裸地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才能成就偉大的你。”

老和尚的這一席話,就像當頭棒,把小原龍一郎打醒了,他從此大徹大悟,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在這席話的影響下,小原龍一郎連續(xù)15年保持了全國業(yè)績第一,被尊稱為“推銷之神”。

“認識你自己”被公認為希臘哲人最高智能的結(jié)晶。一個不斷經(jīng)由認識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能才有可能漸趨圓熟而邁向成功之道。同時,一個人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情況下,才能增強自己的理智感,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該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該做的。

有一個25歲的小伙子,因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他跑來向拉里咨詢。他對自己的生活目標是: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他生活的動機似乎不全是出自私心而且是完全有價值的。

“那么,你到底想做點兒什么呢?”拉里問。

“我也說不太清楚,”年輕人猶豫不決地說,“我還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只知道我的目標不是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

“那么你的愛好和特長是什么呢?”拉里接著問,“對于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年輕人回答說,“這一點我也沒有仔細考慮過。”

“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什么呢?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拉里對這個話題窮追不舍。

“我真的說不準,”年輕人困惑地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我從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我想我確實應(yīng)該好好考慮考慮了。”

品牌:磨鐵數(shù)盟
上架時間:2015-07-09 17:02:46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磨鐵數(shù)盟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竹山县| 郴州市| 灵川县| 绥芬河市| 体育| 驻马店市| 宁德市| 视频| 祁门县| 进贤县| 彝良县| 云安县| 上高县| 禄丰县| 五常市| 怀化市| 苍山县| 德江县| 寻乌县| 汝南县| 浦东新区| 沅陵县| 白银市| 北安市| 朝阳县| 尼木县| 天台县| 磐石市| 准格尔旗| 兴化市| 汕尾市| 洮南市| 锡林郭勒盟| 宜章县| 额敏县| 壤塘县| 松原市| 大埔县| 汉阴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