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無標題章節
第一章黃金瞳
寧遠揉了揉酸脹的眼睛,把手中的《古玩鑒定指南》合上。凌晨兩點的出租屋里,只有一盞昏黃的臺燈陪伴著他。窗外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顯得這十平米小屋的孤寂。
“又熬夜了。“他自嘲地笑了笑,看了眼手機上的時間,“明天還要去店里搬貨呢。“
作為“聚寶齋“古玩店的打雜工,寧遠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貨、擦灰、跑腿。工資微薄,勉強夠付房租和填飽肚子。但他從不抱怨,因為這份工作給了他接觸古玩的機會——那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
寧遠從小在爺爺的熏陶下對古董產生了濃厚興趣。爺爺是鄉下小學的歷史老師,家里收藏了不少老物件,雖然不值錢,但每件都有故事。爺爺常說:“古物有靈,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可惜爺爺去世后,那些藏品都被親戚們瓜分殆盡,留給寧遠的只有幾本發黃的鑒寶書籍和一顆熱愛古玩的心。
手機屏幕亮起,是房東發來的消息:“小寧,下季度房租該交了,最遲這周五。“
寧遠嘆了口氣,看了眼錢包里僅剩的三百塊錢。這個月工資還沒發,房租卻已經到期了。他揉了揉太陽穴,決定明天去找老板預支點薪水。
第二天清晨,寧遠頂著黑眼圈來到聚寶齋。店鋪坐落在城西古玩市場的一角,門面不大,但在這行當里也算小有名氣。老板趙德柱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圓臉小眼,一副精明商人的模樣。
“小寧,來得正好。“趙德柱一見寧遠就招手,“今天新到了一批貨,趕緊搬進去分類。“
寧遠點點頭,走向店門口停著的小貨車。車廂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舊物——有瓷器、銅器、木雕,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這些都是趙德柱從鄉下收來的“老貨“,大部分是贗品或普通舊物,偶爾能淘到一兩件真品。
搬完貨已是中午,寧遠滿頭大汗地坐在店后的小板凳上休息。趙德柱走過來,扔給他一瓶礦泉水。
“小寧啊,你來店里也有半年了吧?“趙德柱瞇著眼睛問。
“嗯,七個月零三天。“寧遠記得很清楚。
“想不想學點真本事?“趙德柱突然壓低聲音,“我看你小子挺踏實,比那些浮躁的年輕人強多了。“
寧遠眼睛一亮:“趙叔,您愿意教我鑒寶?“
“嘿,這行水深著呢。“趙德柱神秘地笑了笑,“不過嘛,先從簡單的開始。下午我帶你去市場轉轉,教你認認貨。“
寧遠激動得差點跳起來。這半年來他雖在古玩店工作,但趙德柱從不讓他接觸真正的鑒定工作,今天終于有機會學習了!
下午三點,古玩市場人頭攢動。趙德柱帶著寧遠在各個攤位間穿梭,時不時拿起一件物品講解。
“看這個青花碗,釉色太新,底款也不對,典型的現代仿品。“趙德柱指著一個看似古樸的碗說道,“真正的明代青花,釉面會有自然的磨損痕跡,顏色也會更沉穩。“
寧遠認真記下每一個細節。走到一個賣銅器的攤位前,趙德柱突然停下腳步,拿起一枚銅錢仔細端詳。
“老板,這枚多少錢?“趙德柱問道。
“喲,趙老板好眼力!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乾隆通寶,品相完好,三千不二價。“攤主是個滿臉褶子的老頭,說話時眼睛滴溜溜地轉。
趙德柱冷笑一聲:“老李,你蒙別人行,蒙我就差遠了。這銅錢邊齒太整齊,銅色也不對,最多值五十。“
寧遠湊近看那枚銅錢,確實如趙德柱所說,與他書上看到的真品特征不符。但就在他準備移開視線時,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銅錢竟泛出一層淡淡的金光!
“這...“寧遠揉了揉眼睛,金光消失了,銅錢還是那枚銅錢。
“怎么了?“趙德柱問。
“沒事,可能太陽曬的有點頭暈。“寧遠掩飾道,心里卻疑惑不已。
逛完市場已是傍晚,趙德柱接了個電話匆匆離開,讓寧遠自己回店里。走在回家的路上,寧遠還在想白天看到的奇異景象。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他突然注意到路邊有個地攤,攤主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收攤。
攤位上擺著各種舊書、舊郵票和一些零碎的老物件。寧遠本打算直接走過,卻再次感到一陣眩暈,地攤角落里有什么東西在發光!
他停下腳步,走近查看。發光的是一枚不起眼的銅幣,混在一堆雜物中。寧遠蹲下身,拿起那枚銅幣仔細端詳。銅幣表面銹跡斑斑,隱約可見“光緒元寶“四個字。
“小伙子,看上什么了?“攤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說話帶著濃重的口音。
“這枚銅幣...“寧遠剛開口,突然眼前一黑,一陣劇痛從雙眼傳來!他捂住眼睛,感覺眼球像被火燒一樣疼痛。
“哎喲,小伙子你怎么了?“老大爺嚇了一跳。
寧遠疼得說不出話,眼前閃過無數畫面——他看到銅幣被鑄造的場景,看到它在不同人手中流轉,看到它被埋入土中又重見天日...這些畫面如走馬燈般閃過,最后定格在一間昏暗的房間里,一個模糊的人影正在偽造古幣...
疼痛漸漸消退,寧遠滿頭大汗地松開手,發現那枚銅幣在他手中散發著微弱的金光。
“大爺,這枚銅幣多少錢?“寧遠強作鎮定地問。
“哦,那個啊,不值錢的玩意兒,你喜歡就給二十塊錢拿走。“老大爺擺擺手。
寧遠掏出錢包,把僅有的二十塊錢給了老大爺。拿到銅幣后,他心跳加速,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腦海:難道自己有了傳說中的“黃金瞳“?能夠看穿古物的真假和價值?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寧遠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轉道去了市圖書館。圖書館里有大量關于古錢幣的參考資料,他要確認這枚銅幣的真正價值。
兩個小時后,寧遠的手微微發抖。根據資料比對,他手中的這枚“光緒元寶“是罕見的江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存世量極少,去年拍賣會上類似的一枚拍出了八十萬的高價!
“我撿到寶了...“寧遠喃喃自語,既興奮又難以置信。如果這枚銅幣真如資料所說那么珍貴,那他的生活將徹底改變。
但更讓他震驚的是,自己似乎真的獲得了某種特殊能力。回想起白天的眩暈和那些閃過的畫面,寧遠確信那不是幻覺。
走出圖書館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寧遠小心翼翼地收好銅幣,決定明天去找專業人士鑒定。就在他過馬路時,一輛闖紅燈的轎車突然疾馳而來!
刺眼的車燈照得寧遠睜不開眼,他本能地向后退,卻絆倒在馬路牙子上。轎車擦著他的身體呼嘯而過,帶起的風刮得臉生疼。
“不要命了啊!“路人大聲斥責遠去的轎車。
寧遠驚魂未定地爬起來,卻發現自己的眼鏡在摔倒時碎了。他嘆了口氣,摘下眼鏡準備離開,卻突然意識到一個驚人的事實——他的近視眼,竟然好了!
不用戴眼鏡,遠處的霓虹燈招牌清晰可見,連上面的小字都看得一清二楚。寧遠呆立在街頭,這一切的變化,都源自今天那奇怪的眩暈感...
回到家,寧遠徹夜難眠。他反復研究那枚銅幣,確認它與資料上的珍品特征完全吻合。更神奇的是,每當他集中注意力凝視銅幣時,眼前就會浮現出一些模糊的畫面,仿佛在追溯這枚錢幣的歷史。
第二天一早,寧遠請假沒去聚寶齋,而是帶著銅幣去了市里最有名的“德雅軒“拍賣行。接待他的是位姓林的資深鑒定師。
“小伙子,你這枚銅幣...“林鑒定師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鏡仔細檢查,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能告訴我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嗎?“
寧遠早有準備:“家里老人留下的,一直放在抽屜里,最近整理東西才發現的。“
林鑒定師點點頭:“如果我沒看錯,這應該是光緒年間江南省造的樣幣,非常罕見。我們需要進一步做科學檢測確認年代和材質,你愿意委托我們拍賣嗎?“
“大概能值多少錢?“寧遠裝作不懂行地問。
“如果鑒定為真,保守估計五十萬起步,遇到喜歡的藏家可能更高。“林鑒定師說,“當然,我們要收取10%的傭金。“
寧遠強壓住心中的激動,故作鎮定地簽了委托協議。走出拍賣行,他感覺腳步輕飄飄的,仿佛踩在云端。五十萬!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足夠付清多年房租,還能有余錢做點小生意。
但比起這筆意外之財,更讓寧遠在意的是自己突然獲得的能力。他決定好好研究這個“黃金瞳“,看看它還有什么神奇之處。
接下來的幾天,寧遠像著了魔一樣流連于各個古玩市場和舊貨攤,測試自己的能力。他發現只要集中注意力凝視一件物品超過三秒,就能看到物品散發出的“光“——贗品幾乎沒有光,普通舊物有微弱白光,真正的古董則根據年代和價值發出不同強度的金光。
更神奇的是,有時候他還能看到一些與物品相關的歷史片段。這種能力并非每次都能觸發,而且使用過度會導致頭痛欲裂,必須休息幾個小時才能恢復。
一周后,寧遠接到德雅軒的電話,他的那枚“光緒元寶“經過科學檢測確認為真品,將被納入下個月的珍稀錢幣專場拍賣。同一天,他收到了聚寶齋老板趙德柱的解雇通知——因為他連續幾天無故曠工。
寧遠沒有解釋,平靜地收拾了自己在店里為數不多的個人物品。離開時,趙德柱意味深長地說:“小寧啊,這行水太深,小心淹著。“
寧遠聽出了話中的警告意味,但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差遣的打雜工了。有了“黃金瞳“的能力,他看到了改變命運的無限可能。
拍賣會當天,寧遠穿著唯一一套像樣的西裝到場。會場設在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到場的大多是衣著光鮮的收藏家和商人。寧遠坐在角落,看著自己的銅幣被鄭重地展示在拍賣臺上。
“Lot 217,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品相完好,起拍價四十萬...“拍賣師話音剛落,競價牌就接連舉起。
“四十五萬!五十萬!五十五萬!六十萬!“
價格一路飆升,寧遠的心跳也隨之加速。最終,這枚銅幣以九十二萬元的價格落槌,被一位電話委托的買家購得。
扣除傭金和各種費用,寧遠拿到了八十三萬多元。當他看到銀行賬戶上突然多出的數字時,終于確信這一切不是做夢。
有了這筆啟動資金,寧遠開始有計劃地運用“黃金瞳“能力在古玩市場淘寶。他不再盲目地買下所有發光的物品,而是學會了辨別金光的強弱和品質,專注于那些被低估的高價值古董。
三個月后,寧遠在古玩圈已經小有名氣。他以獨到的眼光和驚人的撿漏成功率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甚至有人開始稱他為“寧一眼“——意思是只需看一眼就能辨真假。
這天,寧遠正在一家新開的古玩店淘寶,突然被一位優雅的中年女士叫住。
“您就是寧遠先生吧?“女士微笑著說,“我是《收藏家》雜志的記者林雨晴,能否占用您幾分鐘時間做個采訪?“
寧遠抬頭,看到一位三十出頭的女性,穿著得體的職業套裝,齊肩短發襯得她干練而優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雙明亮的眼睛,透著知性和敏銳。
“我...我只是個愛好者,沒什么好采訪的。“寧遠下意識想避開媒體關注。
林雨晴笑了笑:“寧先生太謙虛了。這三個月您經手的十七件藏品全部被各大拍賣行鑒定為真品,其中五件更是填補了收藏界的空白。這種成功率,連很多資深鑒定師都望塵莫及。“
寧遠心中一驚,沒想到自己的行動被記錄得如此詳細。他開始警惕起來:“林記者調查得很仔細啊。“
“職業習慣而已。“林雨晴從包里取出一張名片遞給寧遠,“其實我是受人之托來找您的。蘇文山先生想見您,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寧遠接過名片的手微微一頓。蘇文山是國內古玩界的泰斗級人物,國家級鑒定專家,故宮博物院的顧問。這樣的大人物怎么會注意到自己?
“蘇老找我有什么事?“寧遠謹慎地問。
林雨晴神秘地眨眨眼:“他說,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黃金瞳'。“
寧遠如遭雷擊,手中的名片差點掉落。這個他從未對外人提起的秘密,蘇文山怎么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