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達什伍德一家定居在薩塞克斯已經有些年頭了。他們家產豐厚,田產的中心便是世代所居的諾蘭莊園。祖祖輩輩都為人方正,故而在四方鄰里中頗有聲望,備受尊敬。已故的莊園主是個單身漢,得享天年。在世時,這位老先生的妹妹常伴身側,幫他料理莊園內大小事宜。可惜天不假年,這位妹妹竟早他十年撒手人寰,引得家中大變。妹妹不在了,總要有人頂上這空缺,于是他將侄子亨利·達什伍德先生一家接了過來。亨利·達什伍德先生本就是諾蘭莊園的法定繼承人,老先生本就有意百年之后將家業傳給他。有侄子和侄媳的照料,還有侄孫們承歡膝下,老先生過得舒心稱意,與這家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亨利·達什伍德夫婦對老先生有求必應,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他盡享天倫之樂,這不僅是因為金錢利益,也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溫和敦厚。除此之外,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更為老先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歡樂。
亨利·達什伍德先生與前妻育有一子:現在的夫人為他添了三個千金。他的兒子為人沉著穩重、踏實體面,其母親留下的遺產本就足以讓他衣食無憂,在他成年時,將遺產的一半交給了他。不久之后,他結了婚,財富自然是再添一筆。由此一來,能否繼承諾蘭莊園,對他而言遠不及對他的幾個妹妹那樣緊要。父親要是繼承了這份家業,她們或許能寬裕些,若非如此,她們的財產只會少得可憐。畢竟,她們的母親兩手空空,父親可支配的也只有七千英鎊——至于前妻的另一半遺產,最終也是要留給兒子的,他只是在世時終身享有收益罷了。
老先生去世后,他的遺囑被宣讀。如幾乎所有遺囑宣讀的效果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愁。遺囑內容不能說不公平,也不是說無情無義,畢竟他把家產都留給了他的侄子——只不過他還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這個條件毀了這份饋贈一半的價值。達什伍德先生是想要這份家業,但更多是為了妻子和女兒們考慮,而不是為了自己或兒子——可遺囑中卻指定,家業由他兒子還有四歲大的孫子繼承。由此一來,板上釘釘,他無權動用半分家業,也無權出售珍貴的林木,無法由此供養他最親愛的、最需要金錢的妻女。一切好處都歸了那個小男孩,他只不過偶爾才跟父母來諾蘭莊園玩,卻得到了太叔公的歡心,可他與一般兩三歲的孩子沒什么區別:口齒不清、任性淘氣、調皮搗蛋、吵吵鬧鬧,可就這樣,在老人心中卻勝過了幾年來侄媳和侄孫女們的照料。不過,老先生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虧待了她們,為了表現對三個侄孫女的喜愛,他給她們每人各留了一千英鎊。
達什伍德先生起初頗為失望,但他生性樂觀開朗,也理所當然覺得自己來日方長,若是生活儉省,再妥善經營這么大的產業,日后一定能攢下一大筆錢。可惜,這遲來的財產在他手里也不過十二個月。他也沒比叔叔多活太久,算上之前的遺贈,留給妻女們的全部財產也不過就一萬英鎊。
達什伍德先生既知已將近彌留之際,立即派人把兒子叫來了,用盡最后一口氣跟兒子做了交代,叮囑他要照顧好繼母和三個妹妹。
約翰·達什伍德先生不像家里其他人那么重感情,但此情此景之下,在那種氣氛的感染下,他答應一定會盡己所能讓她們能過得舒心。聽到兒子如此承諾,達什伍德先生也就安心地與世長辭了。隨后,約翰·達什伍德先生便開始精打細算起來,看看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能為繼母和妹妹們費多少心,盡幾分力。
這個年輕人心地不壞,除非冷漠和自私也算壞心腸:但大致而言,他還算受人尊敬,因為他舉止得體,辦事妥當。要是他娶的是個更有親和力的女士,或許會得到更多尊重——甚至自己也會變得更和善。因為他結婚時還很年輕,且對妻子死心塌地。可惜,約翰·達什伍德夫人就是他本人的升級版——論起小心眼和自私,比丈夫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答允父親時,他內心已經盤算過,要資助妹妹們每人一千英鎊。當時他確實以為自己做得到。因為除了母親留下的另一半遺產,他不僅有眼下的收入,還有每年四千英鎊的進項。想到這里,他內心涌上一股暖流,甚至覺得自己還能再慷慨幾分。沒問題,就給她們三千英鎊:多么體面大方啊!足以讓她們好過許多了。三千英鎊呢!他毫不費力地就能挪出這筆錢。他那一整天都是這么想的,之后好多天也是,一點兒都沒后悔。
父親的葬禮一結束,約翰·達什伍德夫人就帶著孩子和一眾仆人搬過來了,根本沒跟婆婆打聲招呼。至于她有權搬進來這一點,確實無人可以置喙,說到底,自公公去世那一刻起,這座大宅就是她丈夫的了。但這行事方式確實尤為不妥,怎么想都難免要生氣,何況又是達什伍德老夫人這種處境,肯定會感到極度不快;尤其她實在還是個心高氣傲、坦率真誠的人,這樣的唐突冒犯,不管是誰做的或者對誰做的,都會讓她深惡痛絕。約翰·達什伍德夫人自始至終都不受丈夫一家人待見,但直到現在,她才有機會讓他們瞧瞧,到別人需要她溫柔體貼的時候,她完全能做到毫不顧忌他人感受。
達什伍德老夫人對兒媳的無禮體會至深,對她根本看不上眼,甚至兒媳一搬進來,她就想馬上離開。若不是大女兒苦勸良久,讓她三思而后行,再加上她對三個女兒的疼愛,她真想一走了之。同樣也是為了女兒們,她才沒跟她們的哥哥反目。
埃莉諾是家中長女,勸得動母親全靠她。她明白事理,冷靜周全,雖然只有十九歲,卻足以替母親出謀劃策。達什伍德老夫人性情沖動,行事魯莽,埃莉諾為了妹妹們總要勸住母親,免得她輕率冒失。她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情感豐富,但懂得克制自己:她母親對此還有待學習,這也是她其中一個妹妹永遠不想學的。
瑪麗安是家中次女,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與埃莉諾不相上下。她聰敏善感,但心浮氣躁。無論悲喜,她都要依著自己的心意率性而為。她為人大方和氣,而且非常有趣:除了不知謹慎,別的都好。她和母親簡直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埃莉諾覺得妹妹過于多愁善感,因此有些擔心,但母親卻對此有幾分欣賞,覺得難能可貴。母女二人在悲痛侵襲之時相互感染。悲傷的痛楚席卷而來,將兩人裹挾其中,接著她們又有意識地把苦痛找出來,卷土重來,新傷疊舊傷,反反復復。她們在傷痛中無法自拔,在痛苦的思緒中尋找更多凄楚,還打定主意,不肯相信之后會出現什么慰藉。埃莉諾也十分悲痛,但她可以抗爭,可以努力振作,可以和哥哥商議諸事,可以迎接嫂子的到來,對其禮數周全,甚至還能勸得母親如此,讓她萬事多加忍耐。
瑪格麗特是家中幼女,脾氣好,有教養,只是從瑪麗安身上沾染了太多的浪漫氣息,又沒形成自己的特質,所以年僅十三歲的她,自是比不上兩位已經有了些人生閱歷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