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少年
這年,朝廷對北方蠻夷用兵,皇帝召令征西將軍蕭樘率領十萬越甲北討。蕭樘得令之后,與偏將軍公羊左帶著虎符前往薊州大營調兵遣將,商議著北征的詳情細務。待一切事物都清清楚楚之后,這才率領著漢家十萬男兒向那大漠深處前進而去。
此刻正值江南杏花雨落之時,江南梅花莊是蕭樘的別院,每道春分之后,蕭樘和妻子兒女等宗親都會來江南小住一段時間,游玩江南的細膩春色美景和品茗吃酒。所以這梅花莊也還算是別有一番韻味,因為蕭樘喜愛刀槍劍戟,所以莊內收藏著一把十分有名的寶劍,這寶劍名喚“落霞”,落霞是幾十年前的鑄劍大師風胡子為好朋友,玄真一派的掌門人薛隱峰所鑄造的一口好劍,此劍全身堅硬無比,劍身翻涌著黃、烏、紫、藍等流云,所以風胡子命名為“落霞”。落霞其名來源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絕句。
而落霞落入征西將軍蕭樘手中,又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了。昔日蕭樘結交薛隱峰,二人在玄真道觀中談玄論道,意氣風發,遂二人結拜為異性兄弟。后來薛隱峰游歷昆侖派,被人偷襲以至于身亡,落霞就此消失。又過了三年,傳言落霞劍被蕭樘找到,并供奉于江南的梅花莊里面。由于蕭樘是朝廷大將軍,而且他派了一百多個配備齊全的軍士日日夜夜鞏衛梅花莊,所以也沒有哪個江湖勢力敢輕舉妄動,打那落霞的主意。
不過今年則不同于以往,蕭樘要率領大軍北伐,所以無暇到這春色旖旎的江南小住。所以許多江湖門派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因為落霞劍還帶著一個傳說。
傳言幾十年前,前朝將滅之時,皇帝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復興國家的資本,將宮中財寶運出朝廷,埋藏在深山里,然后將寶藏的地圖隱藏在了風胡子所鑄造的落霞劍之中。只是前朝的遺孤們不爭氣,所以才讓守護落霞劍的薛隱峰苦苦等待而不至,最后為人所害。江湖上聽說落霞劍竟然關系著一個王朝的起起落落,帝王財貨之奇、之巨,自然有人打起了這筆財寶的主意。
梅花莊,一座別致清雅的莊園,高大的圍墻阻擋著里外,偶爾有梅花枝伸出墻來,這里白墻黑瓦鱗次櫛比,綠水蕩漾像極了一條翠綠色的玉帶貫穿著整個莊園。在這綠水小景之中,青色的蓮花不似其他普通蓮花只在盛夏綻放,這青蓮常年綻放,不分季節。水底的鱈魚輕快地游曳著,那梅枝上時而有鳥嘰嘰喳喳地叫著,正應“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之景。
那綠水青蓮之間,一條小舟劃過水面,在那青翠欲滴的青蓮之下,探出來兩個小腦袋,卻是兩個頭上扎著總角的小姑娘,二人約莫十一二歲的樣子,其中那個拿著劃槳劃水的小姑娘在那小舟上用自己細致的聲音低吟淺唱道:“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閑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這詞讓她們唱得婉約細膩,配合上其特有的吳言越語,盡顯江南的風俗習氣。
臥在小舟前端的剝蓮小姑娘笑嘻嘻地阻斷那個唱著歌謠的女孩道:“阿英姐姐,你這調子不對,應該要如流水靜靜地流淌,而不是死氣沉沉。”那個叫阿英的小女孩道:“就你厲害,那怎么不見你和如玉少爺他們一起談詩說詞呢?我好心唱歌給你聽,你還嫌棄,當真不知好歹。”那個剝蓮的小女孩嘿嘿一笑,似有討好之意,她道:“阿英姐,少爺他們不是說熟讀詩詞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嗎?我們跟著少爺讀書寫字,也有四五百首了吧!我自然是懂一些音律的。嘿嘿!”她這話的意思是說自己現在也懂得一些音律,所以不是胡說八道。
阿英臉上掛著笑容道:“就你蕙質蘭心,天下無雙,要是你能寫出一首可以和張先生這首詞相提并論的詞來我才佩服你嘞!”那女孩依舊剝著自己的蓮蓬,低頭呢喃道:“我可還沒有到達那樣寫詩作詞信手拈來的地步。不過張先生的不如……”阿英見她信誓旦旦,便要想殺一殺她的威風,便問道:“不如誰了?”那女孩道:“不如李公子的《攤破浣溪沙》”然后一顆蓮子擠進自己的嘴巴,她一邊嚼一邊含糊不清地念道:“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阿英笑了笑,張先和李公子那可是引領一時文壇詩界的群秀,這二人的詞孰優孰劣,可不是她們可以品長論短的。那女孩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誒阿英姐,聽說如玉少爺想把你送給林家的林青桐當老婆呢!哈哈!”阿英臉上一紅,立刻呵斥道:“阿秀,你再胡說八道,我可要生氣了。”那個剝蓮蓬的阿秀吐著舌頭,做了一個鬼臉,便得意洋洋地剝著自己的蓮蓬,而阿英眼底閃過一絲不安,如玉少爺確實不止一次說過,要將她送給林青桐做老婆。在姑蘇誰人不知,林青桐可是遠近聞名的紈绔子弟,他仗著是道德山莊林嘯天的兒子,到處惹是生非,可壞得很吶!可惜他和少爺蕭如玉脾氣相投,少爺一回姑蘇梅花莊,可以不理祖宗,可以不休息,但是第一件事必須是去找林青桐玩。
少爺蕭如玉和林青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心眼鬼得很。私下里阿英都聽二人說再過幾年便一起去怡和院找貌美的花魁娘子破身,不僅不用給錢,那嬌滴滴的花魁娘子還要給他們封一個一百兩銀子的紅包。聽二人如此下作,阿英每次聽了都面紅耳赤,心中厭煩不已,要不是這個林青桐上竄下跳,少爺也許不會如此不修德行。
阿英本名叫做霍英梨,是一個戰亂中家破人亡的小女孩,因為父母雙亡,他只能任由人販子將自己賣到了征西將軍蕭樘家中,成為少爺蕭如玉的丫鬟。而阿秀本名叫段秀芙,她的命運和霍英梨差不多,只是她是被自己的父母賣到將軍府上的。二人同病相憐,一見如故,阿英比阿秀年長一歲,所以阿英充當了姐姐的角色。
每年二人都要陪著少爺蕭如玉到梅花莊住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他們都會在這梅莊池苑里面泛舟游玩。阿秀也向往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極致優雅,所以每次都回帶上一些去年夏天儲藏起來的蓮蓬到這池塘上剝一剝,感受一下那些大詩人們彼時的心境。
阿秀歉疚的笑了笑,將自己剝出來的蓮子遞給阿英道:“好姐姐,你莫要生氣,我說笑的。”然后大義凜然地拍拍胸脯又說道:“少爺當真要送,那就送我好了。嘿嘿!”
阿英咯咯笑了起來,說:“就你丫頭仗義,林青桐品行不端,咱們誰都不用嫁。”不過林青桐雖然品行不端,但是他出身道德山莊,身份高貴,指不定也看不上她們這等下等人。
嘩啦嘩啦嘩啦!
二人正要回舟之際,卻發現水面上多出來了一些極為不平常的漣漪,二人一驚。阿秀問道:“阿英姐,這是什么?”阿英也不知道,但是阿秀顯然有些慌亂,畢竟二人并沒有怎么見過世面,阿英怔忡道:“也許是野鴨子吧!不是說春江水暖鴨先知么?”
阿秀點點頭,待二人都以為是鴨子之類的時候,只聽“噗嗤”一聲,水面上突然就水花炸裂,一個人頭就此鉆了出來。二人都是大驚失色,阿秀被嚇的呼地站起身來,“啊喲”一聲,差點掉到水里面去。炸裂的水花濺到阿英阿秀的身上,使青衣更青,白衣變淡。
一個大約十三四歲的男孩大口呼吸著,小小的胸膛此起彼伏。那男孩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兩位姐姐,你們怎么這么能熬,我差點淹死在這池水里面了。”
阿秀阿英二人見他奮力呼吸著,估計是待在水里憋得太久了。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在這時嚇她們一跳,阿秀斥責道:“你個水鬼,怎么不死在里面?反而跳將出來嚇了我們一跳。”
那男孩傻傻地撓撓頭,笑道:“我要是淹死在里面了,那豈不是要夜夜化成惡鬼在這里飄蕩了嗎?到時候嚇著兩位姐姐那才該死呢!”見這男孩子嘴巴甚甜,阿英和阿秀心中的怒火也消了一半。阿英仔細瞅了他一眼,似乎莊上并沒有這樣一個人,她問道:“你不是我們梅花莊的吧?我們都沒有見過你。”
那男孩嘿嘿一笑,小聲地對二人道:“這池塘連接著外面的河流,我順著入水口游進來的。”然后他環顧了一下四周,大感失望道:“這就是梅花莊么?也不怎么樣嘛!”
阿秀見他頤指氣使的模樣,出言頗有看不起梅花莊的意思,心中不悅,說道:“這里只不過是我們梅花莊的一個小小池塘而已,嘿嘿!到了廳堂上就晃瞎你的狗眼。”阿英扯了一下阿秀的衣服叫她閉嘴,然后阿英對那個男孩到:“你趕快出去吧!要讓莊上護衛看到,非得把你剁成肉泥喂狗不可。”
那男孩哈哈一笑,滿不在乎地說:“我才不怕哩!我家就養得有狗,他們可乖了,重來不咬我,我叫它吃飯它才會去吃,它還可以幫我去打獵。”
阿英二人都咯咯笑了起來,阿秀道:“你吹牛,平時養的看門狗怎么可能會打獵,只有獵犬才會打獵哩!”
那男孩道:“絕對沒有吹牛。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家的狗獨自出去了,我很好奇,它大晚上出去干什么,本想跟著它的,但是天下大雨,而且我又太困了,就沒有……到了第二天早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嘿嘿!你們猜怎么著?”
阿秀十分好奇地問道:“怎么著?”那男孩詭異一笑,然后大賣關子道:“我在水里待了這么久了,可以上去你們的小船里休息一下嗎?”
阿秀看了看阿英,阿英笑了笑,道:“那你便上來吧!”那男孩嘿嘿一笑,然后迅捷地翻身出水,上了阿英她們的小舟,坐在二人的中間。阿秀見他一身水“嘩啦嘩啦”地到處揮灑,便忿忿罵道:“死小子,離我遠點。”
那男孩也不在意,反而往阿秀身邊又靠了靠。阿秀咬牙切齒地說:“那你家的狗后來又怎的了?”
那男孩道:“它竟然去了梅花莊上,說看到了兩個天仙下凡,讓我快些過來瞧一瞧,否則仙女回了仙界,我就再也看不到仙女了。嘿嘿!所以我就來了。”
阿英和阿秀一聽,便知這男孩信口胡謅的,但是聽他在變相地夸她二人長得漂亮嗎?二人臉上都是紅云一片,心中甚喜,阿英咯咯笑道:“你這人慣會油嘴滑舌,沒個正行,你說的那狗不就是你自己了么!”那男孩被阿英揭穿,他也不惱,而是也跟阿英二人發著笑。他眼珠子一轉,道:“我這人愛說笑,但是我可沒有撒謊,你們二人一青一白,像極了白蛇青蛇,不過你們長得甜美,可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實實在在是仙女下凡。”二人見他如此地夸她們長得漂亮,心中自是喜不自勝,本想刁難一下他的,此刻倒是全然沒有這個心思了。
阿秀問道:“你這人雖然喜歡花言巧語,但是好玩得緊,你叫什么?”
那男孩捋一捋自己濕漉漉的劉海,得意洋洋地站起來,手指著蔚藍的天空道:“我就是鋤強扶弱、俠肝義膽、一片丹心、即將笑傲江湖的姑蘇大俠穆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