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考城隍
予姊丈之祖,宋公諱燾[1],邑廩生[2]。一日,病臥,見吏人持牒,牽白顛馬[3]來,云:“請赴試。”公言:“文宗[4]未臨,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5]乘馬從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時入府廨[6],宮室壯麗。上坐十馀官,都不知何人,惟關(guān)壯繆[7]可識。檐下設(shè)幾、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與連肩。幾上各有筆札。俄題紙飛下。視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神傳贊不已。召公上,諭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稱其職。”公方悟,頓首泣曰:“辱膺寵命,何敢多辭。但老母七旬,奉養(yǎng)無人,請得終其天年,惟聽錄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壽籍。有長須吏,捧冊翻閱一過,白:“有陽算九年。”共躊躇間,關(guān)帝曰:“不妨令張生攝篆[8]九年,瓜代[9]可也。”乃謂公:“應(yīng)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給假九年。及期,當(dāng)復(fù)相召。”又勉勵秀才數(shù)語。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諸郊野。自言長山張某。以詩贈別,都忘其詞,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之句。
公既騎,乃別而去。及抵里,豁若夢寤。時卒已三日。母聞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語。問之長山,果有張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歿。其岳家居城中西門內(nèi),忽見公鏤膺朱[10],輿馬甚眾,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驚疑,不知其為神。奔訊鄉(xiāng)中,則已歿矣。
公有自記小傳,惜亂后無存,此其略耳。
注釋
[1]燾:音dào。
[2]廩(lǐn)生:明、清兩代稱由府、州、縣按時發(fā)給銀子和糧食補(bǔ)助生活的生員。也叫廩膳生員。
[3]白顛馬:白額馬。顛,額端。《詩·秦風(fēng)·車鄰》:“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4]文宗:原指文章宗匠,即眾人所宗仰的文章大家。清代用以敬稱省級學(xué)官提督學(xué)政(簡稱“提學(xué)”“學(xué)政”)。
[5]力疾:勉力,勉強(qiáng)支撐病體。
[6]府廨(xiè):官署。舊時對官府衙門的通稱。
[7]關(guān)壯繆(mù):指關(guān)羽,字云長,三國時蜀漢大將。死后追謚壯繆侯,見《三國志·蜀書》本傳。后逐漸被神化,宋以后歷代封建王朝也屢加封號。明萬歷年間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yuǎn)震天尊關(guān)圣帝君”,清順治年間敕封為“忠義神武關(guān)圣大帝”。自是相沿,有“關(guān)帝”之稱。
[8]攝篆:指代理官職,掌其印信。因印信刻以篆文,故名。
[9]瓜代:本指瓜熟時赴戍,到來年瓜熟時派人接替。后世就把任期已滿換人接替叫作瓜代。
[10]鏤膺朱(fěn):形容馬飾華美。鏤膺,馬胸部的鏤金飾帶。朱,馬嚼環(huán)兩旁的紅色扇漢用具。
譯文
我姐夫的祖父宋公,“燾”是宋公的名諱,他是縣里的一名廩膳生員。有一天,宋公生病了,臥床休息的時候,看到一個衙差帶著官府牒文,牽著一匹白額馬走進(jìn)他的家,說:“請你去參加考試。”宋公對那衙役說:“文宗大人還沒來呢,怎么這么快就考試了呢?”衙役也不吭聲,只一個勁地催促宋公趕緊動身。宋公勉力支撐著病體,上馬跟隨衙役走了,沿途的道路很是陌生。走到一個城市,好像是帝王的都城。又走了一會兒,衙役領(lǐng)著宋公進(jìn)了一座官府。官府內(nèi)的宮殿建筑軒昂壯麗。一座高臺上坐著十多位官員,這些人宋公一個都不認(rèn)識,只認(rèn)得紅臉關(guān)公關(guān)羽。宮殿的廊檐下擺著兩副小幾和坐墩,已經(jīng)有一個秀才先坐在后面的位置上,宋公就和他并肩坐在另一個位置上。兩個小幾上都有紙和筆。很快,一張考卷從天上飛落,宋公凝神一看,考卷上只有八個大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兩位先生的文章寫好后,呈交給臺上坐著的那些官員。宋公在文章中寫道:“如果有心刻意去做善事,上天不會因為這件善事而對做善事的人有所賞賜;無心做了惡事,上天也不會因為這件惡事而對無意之中做惡事的人有所懲罰。”臺上眾位官員傳閱宋公的文章,稱贊文章寫得好。于是宣召宋公到殿上,詔令說:“河南正缺一個城隍,你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宋公這才醒悟過來,一邊磕頭一邊哭著說:“承蒙恩寵,得此任命,小民怎么還敢推辭?可是老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無人奉養(yǎng),所以懇請大人容我回去贍養(yǎng)母親壽長善終,到時候再聽從大人錄取任用。”臺上那個看起來最像帝王的官員立馬讓人查一下宋公母親還有多少壽命。有個胡須很長的衙役捧著冊籍翻閱一遍,稟告說:“還有陽壽九年!”在官員們猶豫顧慮的時候,關(guān)帝說:“不妨讓這位姓張的儒生代他做上九年城隍,九年后再讓這位宋生去。”于是最像帝王的官員對宋公說:“本來應(yīng)該讓你馬上就去河南赴任的,但是現(xiàn)在推許你的仁義孝慈之心,準(zhǔn)你九年假期,到時候我們會再召喚你。”說完又勉勵那位張秀才幾句。兩位先生低著頭,一齊退了下來。秀才握著宋公的手,送他到郊外,并自己說是長山張某。秀才作了一首詩贈別,宋公已忘了具體詞句,只記得其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的詩句。
然后,宋公縱身上馬,告別而去。回到家鄉(xiāng),忽然間他感覺好像夢醒了一樣。那個時候,宋公已經(jīng)生病死去三天了。他的母親聽到棺材里的呻吟聲,將他扶出來,過了好半天,宋公才能說話。宋公到長山打聽,果然有個姓張的秀才在這一天死去了。九年后,母親果然去世,為母親舉行完葬禮,宋公沐浴之后,在自己的房間里安然離世。宋公的岳父家在縣城的西門里,忽然看見女婿宋公穿著鏤金官服,戴著紅官帽,身后跟著許多車馬走進(jìn)岳父家,對岳父行了一個跪拜禮,大隊人馬隨即離去。眾人都感到驚疑,并不知道宋公已是神仙,奔赴宋公家鄉(xiāng)詢問時,才知道他已經(jīng)去世了。
宋公本人寫過自傳,只可惜戰(zhàn)亂后沒有存留下來,以上記述的只是大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