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吾友漢太祖
漢八年。
大漢剛遷都至此不久,此時的長安沒有日后的繁華,仍處于較為冷清的狀態。
烈日炎炎的大街上,一家裝潢華貴的食肆正閉門謝客,但若俯在門外仔細傾聽,還是能聽到模糊的說書聲。
“李世民大喜,寫下借書,借得一庫金銀,讓朱太尉幫忙分散。崔判官大聲道:‘你等得了金銀,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我領了十王命令,送他還陽,教他回去后做個水陸大會,替你等超度,莫再生事!’”
“一眾鬼魂散開。崔判官命朱太尉揮動旗幡,領李世民出了枉死城,奔上平陽大路,飄蕩而去。第十回就差不多到這兒了,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講到這里,食肆老板莫余喝了口水潤潤嗓子,對眼前明顯是一主一仆的兩名大漢說道。
“子傲,再給我講點唄,不然今晚我可睡不好覺了。”其中的大胡子壯漢意猶未盡的說道,“那唐皇李世民后續如何?可成功的順利還陽了,還是途中再生意外?”
一旁看著像護院的彪形大漢則沉默不語,他知道自己主人今晚會睡不著覺可另有原因。
莫余擺手道:“不講,今日說話太多,可累死我了……這還是看在你給我帶了禮物的份上,能給你講就知足吧?!?
彪形大漢聞言身體不由自主的震了一下,但仍然一言不發,仿佛一塊沉默的礁石。
大胡子壯漢也并未強求,撫掌道:“子傲的故事依舊是那么引人入勝啊,記得你七八年前給我講的好像是……那什么三國爭霸的故事?”
“是十年前,老王你歲數大了,記性不好了吧?”莫余笑著指正道,“當時講的是唐朝末年群雄爭霸……只可惜實在太長,我沒來得及講完你就走了?!?
說到這兒,莫余也情不自禁的回憶起當初那不堪歲月。
遙想自己剛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時候,發現前世的記憶宛若電影膠片般保存在腦海內,自己清晰可見隨時可查,可是涌起過一股雄心壯志。
既然沒辦法回到現代,那就用這些知識過上好日子吧,說不定還有希望稱王稱帝呢!
連“子傲”這個字都是莫余自己起的,希望自己真能像龍傲天般厲害,先取一個爛大街的“子”,后面接“龍”則太過趙云;接“天”則過于犯忌諱;最后選擇接了“傲”字。
也就是在那個時期,狼狽不堪的王白帶著他的幾個部下躲了過來,莫余則為他們提供藏身之處,與王白逐漸成了忘年交。
之所以膽子那么大,只因莫余正處于剛穿越不久的自信滿滿的狀態,希望用自己智慧的談吐儒雅的態度超前的意識征服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批小弟。
期間莫余使出渾身解數,又是講故事吸引他們,又是發明棋牌游戲和他們拉近距離……總之做了種種努力,只可惜他終究不是那塊料,王白等風頭過去后還是離開了。
再之后——連續數年的亂世教會了莫余一個道理:小說里都是騙人的,他既沒王霸之氣,也沒過人才能,縱使有著超越他人的知識,也不具備相應的武力和運氣。
在經歷父母死于兵亂,家財也被盜光,每日為吃喝焦頭爛額,不是差點被人販子拐走,就是差點死于山賊打劫……莫余終于認清了現實。
在這兵荒馬亂的蠻荒年代,他就是個自身難保的小人物,能成功的活下去便已是勝利!
“確實如此,”王白點頭道,“當時我還是秦朝的一介小官,本該押送徒役們去往驪山,誰知半途就盡數逃光了,若無子傲的庇護后果不堪設想啊。”
“這么說來,子傲也算得上我的救命恩人了。我過去始終對子傲念念不忘,去年能在長安重逢,實屬不易,可能這就是緣分吧。”
其實也不算太巧合,莫余再怎么謹小慎微,他的許多做法仍然有別于他人,宛若黑夜中的明燈一般顯眼。
比如這家莫氏食肆,自開業以來就奉行開三天休四日的奇怪規律,這可是其他酒舍客棧都從未有過的做法,畢竟誰會將客人們拒之門外呢?
然而莫氏食肆裝潢華麗且菜式新穎,定價還高出同行一大截,又比其他食肆酒肆更難吃到,久而久之竟在達官貴人間有了些許名氣,反倒受不少權貴們的追捧。
因此王白一聽說此事后,就有種隱隱約約的即視感——當年他結交的那位小友,也是舉手投足間都顯得特立獨行,偏偏還有不少道理,令他覺得既有趣又印象深刻。
再親自前去一看,果不其然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小兄弟,容貌雖然隨著年齡變化,但與過去仍有七八分像,姓名也并未更改,王白當即用他的這個化名與莫余相認。
能和舊友重逢,莫余當然也很高興。他在這嚴重缺乏娛樂的時代可是無聊透頂,僅剩的最大愛好,就是和老朋友聊天嘮嗑吹牛逼了。
只不過在最初和老王談天說地的那幾日,他身邊的仆從總是一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似的震驚模樣,倒令莫余頗為不解。
至于嗎?
雖說我的言語還是那么的風趣幽默,但也不至于讓那仆從震撼成這樣吧?
著實是太沒見識了,遠不如老王那般淡定。
“說來李世民所處的那個唐朝,究竟是何朝代?我從未有過耳聞,但你這《西游記》是發生在唐朝,先前那個故事也是唐末爭霸……子傲若不愿講后續發展,那便與我聊聊這個吧。”
王白好奇的問道,他聽莫余講得有鼻子有眼的,還曾懷疑是否自己讀書太少才沒聽說過呢。
可當他問起自己的文臣武將們,卻又一個個都大搖其頭,表示歷史上從未有過什么唐朝。
莫余隨意的說道:“唐朝嘛……算是一個我虛構的強盛朝代吧,和咱們大漢有些許不同,你問這個做什么?”
他先前可沒想那么多,講《三國演義》總不能直接說是漢末時期吧,自然只能隨便安個唐朝上去。
“你既說唐朝乃太平盛世,數年前又講唐朝末年民不聊生叛軍四起,我自是想知曉發生了什么事,也好與當今朝廷作對比,以此為鑒。”
聽王白這么一說,莫余頓時露出警惕的神色。
“老王,這話題可不興說啊,枉議朝廷乃是重罪,要抄家斬首誅滅九族的!你就算自己想找死,也別拉著我一起去死啊?!?
王白怔了怔,下意識的望向身邊的陳內侍,眼中有詢問之意。
我有頒布過這種規定嗎?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陳內侍不解其意,又不敢貿然開口,只能眼觀鼻鼻觀心,繼續假裝自己是一塊不會說話的石頭。
王白想了想,貌似是有腹誹罪,便道:“子傲啊,你這就見外了。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我問你,難不成你會去官府告發我嗎?”
“那肯定不會,”莫余挺了挺胸,“誰不知道我莫子傲平生最講義氣,人送外號孝義白大郎,必不做這等生孩子沒屁眼的爛事。”
“那不就對了,反過來我也如此,絕不會告發你。”王白雖從未聽過這外號,但還是順著說道。
莫余猶豫道:“話雖如此,可終究謹言慎行為好……”
“那你還是不信你王兄,真令我痛心疾首!”王白大搖其頭,“這樣吧,我先起個頭,讓你安安心——聽聞那皇帝劉邦一副市井流氓的做派,天天跟群臣沒大沒小的,毫無……”
王白說沒幾句,便見莫余面色大變,飛撲過來用手按住了王白的嘴巴。
“我靠!你還真是不要命了!小心隔墻有耳啊,我可不想昨日還是至交好友,明日便見菜市斬首。”
陳內侍見狀一個沒繃住,桌角都被他掰斷了一截,剛剛那個瞬間差點就要出手護駕了。
王白淡定地掰開莫余的手,說道:“此間話語,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即便在此處說了朝廷……乃至圣上的壞話,也無人知曉嘛,有何好怕的?!?
莫余一指陳內侍:“他不是人嗎?”
王白愣了一下,隨后望向陳內侍,頓時令他心生不好預感。
“倒也是……那,小陳你也做個共犯,說幾句圣上的壞話吧。”
陳內侍冷汗立刻就下來了,縱使作為護衛皇上的大內高手,前半生歷經無數艱難困苦,他也從未遇到過如此棘手的困境。
——要當著陛下的面說陛下的壞話,他做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