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我與留侯,臥龍鳳雛!

沒錯,這王白正是當朝皇帝劉邦的化名——那位被毛偉人評價為封建史上最厲害的皇帝!

劉邦在十年前出任沛縣泗水亭長,后因為私自釋放刑徒,不得不亡匿于芒碭山中,最終遇到了莫余。

既然是逃亡途中,劉邦當然不會用本名。過去他曾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令劉邦羨慕不已。當日他望著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看起來威風八面的秦始皇,脫口而出自己的遠大志向:“哎呀,大丈夫就應當如此啊!”

于是在選擇化名時,劉邦便把皇帝的“皇”拆成“王”與“白”二字,將自己的驚天志向隱藏其中。

而后和莫余重逢之時,劉邦已然位至人皇,和當時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卻鬼使神差的沒有提及自己的身份,繼續以王白的身份與他相處。

如果有熟讀后世網絡小說的人在此,或許能明白其中原因——天性愛玩的劉邦,此時正體驗著四分幕后流、三分微服私訪流、三分扮豬吃虎流的快感。

實在是太有趣了,令生活在這枯燥時代的劉邦欲罷不能,換句話來說就是已經扮演上癮,算是他目前最喜歡的娛樂消遣。

因此,劉邦當然不可能允許陳內侍戳穿他,正瞇起眼睛以些許危險的眼神警告著滿頭大汗的陳內侍。

你小子看著辦嗷!

“……”

陳內侍一生之中,還從未遇見過如此左右為難的狀況。

當著陛下的面說陛下的壞話,或許那些非常頭鐵的諫官會這么做,但他又不是言官,只是個小小的內侍,哪有那么大的心臟和氣魄。

可若是不講……陳內侍感受到劉邦目光灼灼的直視著自己,又明白這在某種意義上可是當面違抗皇命。

實在是太難了!

望著人高馬大的肌肉壯漢,此時卻委屈巴巴的瑟瑟發抖渾身冒汗,莫余在心底嘆了口氣。

他明白對于封建時代的平民來說,皇帝無比尊貴不可冒犯的思想已然根深蒂固,宛若思想鋼印一般,強迫這小陳著實是太過為難人家了。

“算了算了,你讓他出去就行。”

莫余終究還是保留了點現代人的善良,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正小陳又沒聽到他說什么反動言論,剛才冒犯皇上的是王白,關他莫子傲什么事。

劉邦笑呵呵道:“子傲確是心善啊,見不得人在自己面前被刁難。”

“是呀,”莫余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所以你把他帶回家再逼吧,別在我面前逼。”

劉邦:“?”

好像有哪里不太對……不過算了,反正劉邦也是為了讓莫余安心,隨便走個過場而已。

他對陳內侍揮了揮手:“聽到了?還不快謝謝子傲,你先出去吧。”

陳內侍卻沒有立刻行動,更加遲疑的望向劉邦。

“這……獨留您一人……”

“唉,無礙,此間唯吾與吾友,無甚危險,讓你做什么便做。”

劉邦擺擺手,見陳內侍還想說什么,立刻瞪起了眼睛。

“給乃公滾!”

“……是。”

陳內侍灰溜溜的滾出去了,劉邦又換回笑容,望向莫余道:“子傲啊,細說細說。”

莫余下意識的撓了撓頭發,不知為何總覺得老王這變臉相當熟練的樣子,想了想道:“那我說了啊,只是戲言耳,你可千萬別外傳。”

“那當然了,我王白平生最講義氣,人送外號孝義王大郎,必不做這等生孩子沒屁眼的爛事!”

劉邦大義凜然的拍著胸脯,聽得莫余眼角一抽。

你就沒點自己的臺詞嗎!?

搖了搖頭,莫余道:“先說這唐朝為何興盛,原因有二。一是唐皇虛懷若谷,安之若素,能讓群臣百官暢所欲言。他本人也善于納諫,可又非毫無主見,正相反,他執政能力極強,輕易便可分辨哪些是良言相告,并采納之。”

劉邦摸著胡須道:“若有這些特質,的確不失為千古名君啊。”

莫余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咦,你竟沒直呼離譜?我說的那么理想化,一般人聽來只會覺得不切實際,乃是神話傳說中才會有的圣明君主吧?”

“我怎會那樣想呢?”劉邦嚴肅的說道,“據我所知,當今圣上同樣虛懷若谷,安之若素,能讓群臣百官暢所欲言,善于納諫,卻又極有主見,和那唐皇之賢明極為相似呀,不正是世間存有此等明君的切實證據?”

莫余感覺這話聽得有點耳熟,笑道:“你這墻頭草,變得也太快了吧?片刻前還在我面前痛罵皇上,現在卻又完全改口。此間僅你我二人,你要向誰表忠心吶?”

“額……我也只是聽聞,有出入很正常……”劉邦嗆了一下,“不過不說別的,我賭以圣上廣闊之胸懷,即便知曉你我此時言語,也絕不會怪罪吾等!我王白,對此深信不疑!”

莫余沒理會王白的辯解,實際上他現在也已經說得起了興頭,讓他閉嘴別講都會憋得難受。

實因莫余來自擁有豐富娛樂的現代社會,在古代活得可謂無聊至極。即便身處盛世也極缺娛樂手段,更何況他大半輩子都在亂世漂泊呢?

多年下來,莫余最大的愛好便是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喜歡和知己好友聊天嘮嗑吹牛逼。換成現代說法,就是最標準的鍵政高手嘴強王者。

因此莫余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反正興致上來了,就繼續說:“唐皇雖賢,可若沒有更先進的官僚制度輔助,也無法僅憑他一人鑄就大唐盛世,這便是其二了。”

劉邦怔了怔,他還以為莫余接下來要說群臣賢明呢,本來中途還暗自撇撇嘴,心道這說了和沒說有什么區別。

如若皇帝圣明,大臣賢明,那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能興盛,說了簡直等于沒說,卻沒想到聽見個意料之外的答案。

“更先進的官僚制度?唐朝難道沒有三公九卿嗎?”

“三公九卿?”莫余不屑的一揮手,“那都是老掉牙的制度了,用之大大有害,如今大漢居然也在這方面照抄暴秦,什么都抄只會害了大漢呀!”

此乃鍵圣嘴帝的最大共通之處,便是無論自己明白不明白,總之先要蔑視一切,才方便自己接下來過嘴癮。

劉邦就有點惱火道:“我……咳,大漢沒抄暴秦,在細節上多有不同!再說了,治國方面的東西……能叫抄嗎?暴秦未必沒有可取之處,我大漢不過是取其精華,借鑒耳!”

“啊對對對,你說是就是吧。”

劉邦被典中典的現代語錄勾得怒氣直線上升,深呼吸了好幾次,才冷笑道:“那你倒是說說三公九卿有何弊端?若言之無物,那也不過是嘩眾取寵的空談罷了。”

劉邦對此是不屑一顧的,他這小友雖有些奇思妙想,但終究是升斗小民,眼界見識肯定比不得他那些拼殺多年的開國猛將們,又哪可能知廟堂之事,明治國之理?

何況若三公九卿真是大大有害,那早有人提出異議了,難不成滿朝文武還賢不如你莫子傲一人么?

聽到劉邦如此質問,莫余不惱反喜,好捧哏!

口嗨時最怕的就是對方毫無反應,得要有人配合著應下來,方能有后續吹噓的空間。

“老王啊老王,這你就小覷于我了。你可知過去亂世之際,曾有大賢言,張子房與莫子傲合稱南張北莫,正乃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

劉邦望著莫余那不要臉的模樣,忽然覺得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呵,這么說來汝之智與留侯不分伯仲?”

“承讓,也就稍差一籌吧。”莫余謙虛的說道,比了個指間宇宙。

“哦……”劉邦一挑眉,“那我倒要聽聽智比留侯者,究竟有何高見了。”

莫余頓時眉飛色舞,指點江山道:“三公九卿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職責分布極其混亂,九卿里起碼有一半都主要是為皇室服務,明明是中央行政機構,卻家事國事混為一談,這能行嗎?這不行的!”

“這有何不可?”劉邦不悅道,“君王無家事,家事即國事。”

“當然不可了,這亂七八糟的職權劃分導致各個官員分權分職都非常不明確,就讓不少事情都沒有專門負責的官員,又讓不少事情似乎幾方官員都能管轄,最終亂成一團。然而事情總要解決的,那這些不知哪方接手較好的事情,最后會交到誰手里呢?”

聽著莫余的循循善誘,劉邦略微沉思了一下,隨后心頭一跳。

丞相!

雖然許多無法決斷之事,會上報給皇帝,但劉邦也并非沒有自知之明,他最不喜愛工作,所以都會丟給蕭何或陳平等人處理,那么說到底還是由丞相處置。

見劉邦滿臉若有所思之色,莫余繼續道:“看來你明白了……而在此基礎上,如今的三公以丞相權力最大,又是百官之首,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嚴格來講,也可算得上是丞相的助手——這丞相的權力是不是太大了點?”

劉邦沒想到莫余真能明確的指出問題所在,皺著眉頭道:“縱使丞相的權力再大,圣上也有隨意更換丞相之權,這個丞相不行再換一個便是了。”

劉邦能有此想法,在于他本身是一個以個人魅力與個人能力便可強壓一眾開國天團的存在,所以他有如此的自信與魄力,甚至于視作了理所當然之事。

但莫余卻不知王白是劉邦,再次發揮了鍵圣的通用技能——不屑的一哼,呵呵冷笑道:“一代或許如此,若是代代這樣又會變得如何?”

“什么事情都是積少成多緩慢變化的,水滴可以穿石,一代代朝堂如此,皇權便會在此過程中被慢慢削弱,最終到達了難以掌控朝廷的地步,等那時方知不聽莫余言,吃虧在百年呀!”

劉邦聞言失神了片刻,莫余的話中雖然沒有特指日后的哪位皇帝,但劉邦立刻就不由自主的聯想起自己目前的太子劉盈了。

劉盈是他的嫡長子,為人善良謙和,待人溫柔有禮,朝中絕大部分大臣們都很喜歡他,唯獨劉邦總是看著有點不順眼。

因為他太懂自己的兒子了,明白劉盈并非裝模作樣,而是純純的老好人,這般謙遜的性子,登基后真的能鎮住群臣百官嗎?

就算暫時借著自己的余威震懾住了,那數十年后、數百年后呢?劉盈多半同樣會選擇一位和他差不多性格的皇子為太子,那位太子估計亦會如此,這樣循環往復幾代之后……

劉邦有點難以往下想象,只覺得莫余口中描述的明天近在眼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台前县| 绥德县| 星座| 湖口县| 泉州市| 托克托县| 沙河市| 平凉市| 西盟| 长泰县| 城口县| 赤峰市| 沭阳县| 南雄市| 宜都市| 溆浦县| 泗阳县| 临西县| 河西区| 濮阳市| 奎屯市| 蒙城县| 加查县| 芮城县| 郧西县| 安宁市| 调兵山市| 桃园县| 财经| 沙河市| 彩票| 宣城市| 许昌县| 那曲县| 洛阳市| 镇原县| 岳池县| 綦江县| 南和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