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1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 第20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 第19章 小說連載:
- 第18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 第17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
- 第16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第1章 《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給全省老黨員,老干部同志們的一封信》。
省、地、縣、各鄉、鎮,各村委會,親愛的老黨員,老干部同志們:你們還好嗎?
當年,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你們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一顆紅心,與天斗、與地斗、與困難斗,與貧窮斗。
當年,你們聽黨的話,一身正氣,舍小家,為大家,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當年,是你們以身作則,省吃儉用,勤儉持家,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和壯大……
創業難,守業更難。
你們的汗水,沒有白流。
你們的青春,沒有虛度。
你們的業績,平凡和偉大。
你們的付出,應該、必須得到人民的贊揚,社會的肯定,政府的回報!
在我們老家楊家灣,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灣間里,男孩子結婚,娶媳婦,做“大人”的時候,必須取一個大名字,而且必須“論字排輩”。
世代光輝遠學傳福澤長文章應有芳……
楊氏的輩分,一共是二十個字,可惜的是,我已經記不完整了。
不肖呀,水貨楊老三!
這一切,當然是四、五拾年前的事情了。現如今,誰還有時間、精力、義務,去管你的尊姓大名呢!
但是,“亂親可以,亂族不行”。
學義大爺,柱著村委會新送給他的,上面特地系著一塊紅手絹的拐杖,對著來來往往,為生活而忙綠的子孫們說:
“親三代,族萬年!”
什么是親,什么是族?特別是象我們楊氏,這樣的大姓,大灣。
以水貨楊老三為例:我這一輩,是“澤”字輩,我的父親楊福春,是“福”字輩,我的爺爺,是“傳”字輩。
江漢平原的農村,人多地少,人口眾多,兩三千人的大灣,同輩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楊福x
取大名,就如同小學生作業上的填空題,加一個字,就是一個名,而且必須是好聽,好記,好寫,還要有一定的“寓意”,“特色”,難!
灣間里,特別是“紅白喜事”人多的時候,論字排輩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了。
“學義大爺,您是哪一年開始,任楊家壩村的正書記的?”
1990年,曾經是楊家灣分片會計的水貨楊老三,問學義大爺。
“這個,老子早就忘記了。”
“小會計,你可以找你的父親,楊福春,當年他是我的會計。”
輩分高,脾氣燥的學義大爺,是我們楊家壩近代史中,最重要,最有爭議,而且是“在職”最長的一位書記。
這一點,水貨楊老三在為學義支書,查找“人證、物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辦理特種“養老證書”的過程中,身有體會,收獲多多。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半年之后,當我領著鎮有關干部,楊家壩村委會一行十幾個人,把一本嶄新的,散發著特殊香味的“養老證書”,交給學義大爺時。
頭發早己掉光,衣衫不整,身體瘦弱的學義支書,當著我們所有人的面,失聲痛哭。
宛如一個走失多年的孩子,突然間找到自己的親娘。
時間是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日。
那一年,學義大爺75歲己滿,進76歲。我的娘含著眼淚告訴我說。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