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說連載《學義支書和他的同志們》

2,溫暖的家。

學義大爺,趁著臘月天冰冷的月光,回到自己三小隊的家。

敲門聲。

“來了。”沈大婆披著棉襖,給丈夫開門。

“外面有風,別冷著。”

“不怕的。”沈大婆把棉襖穿好,系著扣子。“飯在鍋里,我給你熱。”

“我最喜歡吃冷飯。你去睡,床上暖和。”

抽煙的人,火柴盒自然離不了身。學義大爺劃了一根火柴,把油燈點亮,灶屋里明亮起來。

這是江漢平原上,農村50、60、70年代,最為普遍的土磚加泥巴建成的“土瓦屋。”

70年代末,水貨楊老三小的時候,還能有幸看見農村這種土磚的制作過程。如果算上人工成本的話,這種又長、又寬、又重的土磚,比現在建筑地工上用的紅磚,起碼要貴上一兩倍,甚至于更多。

因為土磚大小、厚薄不一致,砌墻的時候,磚與磚之間,上層與下層之間,間隙特別的大,為了節約泥巴,縮短工作量,減少勞動強度,一般是不會將空隙全部用泥巴塞滿的。此時是晚上,光線不好,要是白天,這種土磚墻的瓦屋,就更顯簡漏、寒酸了。

當然條件好一點的,可以在墻砌成之后,再用好一點的泥巴,將整個墻面,糊上一遍,或兩遍,這樣就順眼很多了。

學義大爺拿起小桌子上,那印有“獎”字的白色鋼水杯,(我們老家叫扒碗)在水缸里舀了小半杯子水,揚起脖子,喝起來。

好甜!學義大爺在心里說。

揭開鍋蓋,從鍋心端起早已冰冷的一大碗飯,就著另外小半碗,吃剩下來的,蘿卜菜葉制成的咸菜,饒有興趣地吃起來。

速戰速決,是學義支書一生中最大的優良作風。

三、五分鐘,學義大爺洗好筷子和碗,又把做飯的大鐵鍋,舀水洗了兩三遍。之所以多洗兩遍,是因為洗鍋的水,可以用來喂豬。泔水,總比白水喂豬強得多。

先用小一點的鍋蓋,把鍋蓋好,防止老鼠、貓深夜來襲。再用大一點的鍋蓋,把盛水的水缸蓋好。防止灶屋上空的灰塵等異物,墜落下來落入缸內,沾污了大婆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挑回來的干凈的“吃水”。

一切ok之后。學義大爺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洗。

洗不洗澡,大爺猶豫了一分鐘。

“算了,明天痛痛快快洗個大澡。”

主意拿定,但是臉、腳,還有那雙臭襪子是一定要洗的。

找出公社得獎,領回來的鐵臉盆,拿起同樣是得獎領回來的紅底白花開水瓶,倒出一大半水來。

學義大爺輕手輕腳地推開房門。

“洗了的?”沈大婆根本沒有睡著,等著他哩!

必須解釋說明的是,沈大婆是因為學義大爺的輩分高,我們才這么叫,當時,只有三十八、九歲的樣子,年輕著呢!

“拿毛巾。”

“換洗的衣裳,在柜子里。”大婆揪起身,對丈夫說。

“毛頭睡了?”學義大爺壓低嗓門問。

“到婆婆那邊去了。”

“哦。”

“把油燈拿來,找衣裳,洗澡呀!”

“堅持一天,明天再換。”

“你幾天沒洗。”

“反正,又沒有出汗。”

“不洗可以,不準碰老娘。”

“洗臉、洗腳,再洗個頭,還不是一樣。”

“不一樣,臉是臉,屁股是屁股。”

“你,氣死我了。”這是沈大婆最常說的一句話,但卻成了學義大爺最怕的話之一。

學義大爺上完廁所,關好大門,端著油燈,進得房來。差一點與沈大婆撞了個滿懷。

“搞么明堂?“

沈大婆一笑:“尿急,老娘要上廁所。“

當沈大婆回來時,學義大爺己經在床的另一頭躺下了。

“喲,今天倒是蠻自覺的呀!”

沈大婆哈哈一笑,拿過自己的小枕頭,扔在學義大爺的臉上,有意的喲。然后一口氣吹熄油燈,利落地掀開被子,穩穩地鉆進丈夫的懷里。

黑暗中,沈大婆翻起身,對著丈夫。

“支書大人,一年上頭,你的戰洪大隊,該給我們社員同志,分錢過年了吧!”

“分紅,分。”

學義大爺高興地回答。

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洛宁县| 株洲市| 嘉黎县| 尼木县| 镇远县| 房山区| 晋州市| 汨罗市| 河南省| 察雅县| 辽源市| 巴楚县| 大冶市| 万安县| 沙河市| 临朐县| 兰州市| 五寨县| 夏邑县| 遵义县| 琼海市| 修文县| 桐乡市| 通州市| 抚宁县| 多伦县| 淳化县| 平顶山市| 林州市| 通渭县| 富裕县| 阿图什市| 柳州市| 辽宁省| 金阳县| 土默特右旗| 巴楚县| 惠水县| 文安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