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凌府天才
八百里洞庭腹地,沅江流域。
水天浩渺的湖洲上,一片樓閣掩映在茂林修竹中,隱約可見檐角塔壁,脊獸鴟吻,回廊大殿,照壁磚雕,一看就知是名門望族。
旭日東升,一葉小舟從霞光中駛來,前面站著一個手持佛塵,仙風道骨的老道。
遠遠地,可見一座門樓牌坊佇立在岸上,“浩然正氣”四字在霞光中異常耀眼。
小舟靠岸,老道走下小舟,踏上湖洲,習慣性地望了一眼門樓牌坊,然后走入坊門順著林道走向深處。
大約走了一盞茶的路段,一片青黑深遠,依山而建的莊嚴樓群出現在路徑盡頭。
高門府院前聳立著一對漢白玉石獅,大氣巍然,彰顯著主人的高貴身份。
匾額上“凌府”兩字則表明了主人的祖上氏族。
老道踏上三級天然麻石臺階,伸手扣動獅頭門環。
很快,一個老管家開了門,見是老道,趕緊崇敬的把他迎進府中。
府院足足占地半個湖洲,簡練不失大氣,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讓人身在其中不覺得拘束狹緊,心里一片坦然緩和。
晌午時分,府院的一個偏門打開,老道從里面走出來。
老道走出偏門,沿著蘆葦蕩漾的小徑往湖邊走去。
湖邊,一個戴逍遙巾,綢緞袍衫,左手腕上戴著由各色石子串成的手鏈,十五歲少年正坐在那兒垂釣。
少年耳聰,遠遠地就聽到有腳步聲走近,趕緊伸出手示意來人莫靠近。
老道像個聽話的學生,停住腳步靜靜地站在那兒等待,臉上沒有一絲的慍色。
這少年正是凌府的小少爺,凌鴻儒。
少年天資聰穎,六歲就已名震朝野,五經四書之外,遍及奇門遁甲之術,星卜醫道,佛門經文,無不精通,有過目不忘之能,只要他看過一眼就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不說那些達官貴人放低身份攜帶貴重物品前來請教他,就是修道界的那些高道隱士也帶著靈花異果千里迢迢前來請教他。
修道界的不少大宗師為了收他為徒,反目成仇者大有人在。
然而,那些大宗師無不是胸有成竹而來,沮喪而歸,他對修道問佛絲毫不感興趣,哪怕請他去洞天福地當掌教也無動于衷,至于榮華富貴更視為糞土。
久而久之,他連那些達官貴人和大宗師們都避而不見,寧愿跟那些粗野鄉夫打成一片,要不就跟那些漁家兒郎一起出船捉魚,游山玩水,樂不思蜀。
這不,一聽到凌家小少爺外出游玩回家了,他這位道高望重的重玄派掌教就千里迢迢從蜀地趕來請教他。
重玄派老道一等就是半個時辰,凌家那位小少爺仍然一動不動地盯著湖中的魚浮,似乎早已忘了來人。
重玄派老道又等了一柱香,平靜的心漸漸有些浮躁,幾次欲上前去又忍住了。
凌家小少爺回家一事,他因為跟凌家老太爺有過命之交,才比其他人先得知消息,若是再拖延下去,其他得到消息的人也會陸續趕來。
如果是往年,以重玄派的名望,他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是這些年,重玄派已是日暮途窮,不要說奉旨煉丹的大明宮,就是茅山宗和衡山派也不是現在的重玄派敢去招惹的龐然勢力。
他們的人若來了,他只能眼巴巴地站在一邊等。
至于等多久,就得看凌家小少爺的心情了。
當然,白等的可能性占多。
重玄派老道想到肩負重任正嘆息,突然感知了什么,身影一晃,消失在原地。
“何方妖孽,給貧道現出真身。”
下一刻,重玄派老道出現在湖面上,手臂變長,五指如爪抓入湖中。
湖中一陣翻騰,接著一道身影從湖中沖出,掀起大片浪花,然后有些狼狽地落在湖面上。
“大通湖少主。”
重玄派老道見來人三十歲模樣,上唇長著兩條長長的塘鲺胡子,立刻猜出了對方的身份。
萬物皆有靈性。
神州大地多山川湖海,不少生靈因為種種原因,在機緣巧合之下開了靈智,修煉成精,有的仙法神通不遜色于洞天福地的玄門掌教。
傳說,洞庭湖中有一條九尾蛇,在機緣巧合之下吞服了一顆玄靈珠開了靈智,經過三百多年的修煉,脫化成人,神通廣大,稱霸洞庭湖一帶,修道界稱為洞庭龍君。
洞庭湖因為洞庭龍君的存在,湖泊周邊的水草蘊含著精純的天地靈氣,不少生靈長年累月受到滋潤,吞服靈草,開了靈智,修煉成精,大通湖湖主也是其中之一。
“不錯,正是本少主。”
“重玄派老道,今天凌府天才本少主是請定了,你若知趣就滾回蜀地,否則休想離開大通湖。”
大通湖少主身泛藍光,水珠閃爍,一條光滑長鞭出現在手中,往湖面一甩,頓時掀起陣陣狂風暴雨,氣勢驚人。
“凡事都有個先來后到,等貧道請教凌府天才后,少湖主再請教也不遲。”
重玄派老道又恢復仙家風范,徐徐道來。
“事有機緣,不先不后,剛剛湊巧。”
“等本少主請教凌府天才,你再問也不遲。”
大通湖少主狡猾一笑。
“唉,貧道就算想把機會讓給你,只怕有人也不會答應。”
重玄派老道正欲說什么,目光越過大通湖少主,突然嘆氣一聲。
大通湖少主一愣,繼而轉身,只見一艘金碧輝煌的重樓龍船從蘆葦中飛駛而來,船頭前站著幾名氣勢不凡的中年道士。
而遠處又傳來陣陣仙劍破空聲,聽那聲響也是往這邊飛來。
“大明宮。”
“茅山宗。”
大通湖少主臉色一變。
大通湖上已經鬧翻了天,然而那個凌府小少爺仍然置若罔聞,安心垂釣。
正當重玄派老道和大通湖少主的注意力被龍船和仙劍吸引,突然一個身影從地下鉆出,把凌府小少爺拖入地洞中不見。
“不好,是搬山老賊。”
“搬山老賊,吃本少主一鞭。”
重玄派老道和大通湖少主一陣氣急敗壞,施展御風乘云術去追趕。
然而,搬山老賊擅長遁地,比兔子還狡猾,洞庭湖周邊方圓百里的深山老林都有他的巢穴,且縱橫交錯,只要被他溜入地洞之中就難覓蹤影。
重玄派老道和大通湖少主追了半天還是追丟了,只得沮喪而返。
“廣成先生,那個少年又被捉走了。”
前去通報的道童急匆匆返回龍船,恭敬地向其中一個黃褐玄冠中年道士稟報。
“誰?”
被稱為廣成先生的中年道士面無表情,身邊的其他人卻不寒而栗。
“搬山老賊。”
道童深深地低頭,不敢正視中年道士。
“返回潭州。”
中年道士一愣,繼而袍袖一揮,轉身走向船樓。
“師父,那個少年又被捉走了,我們還下山嗎?”
衡山上,一個道童問正在打坐靜修的師父。
“誰?”
師父沒有睜開眼睛,問。
“搬山老賊。”
道童答。
“那就等兩天再下山也不遲。”
師父說完,繼續打坐靜修。
“凌兄,小弟無能,鴻儒被搬山老賊捉走了。”
重玄派老道回到凌府,有些汗然的向凌老太爺請罪。
“賢弟要在府上暫住些日子的話,為兄就吩咐下人把后院收拾一番。”
凌老太爺似乎并不關心孫子被捉一事,反而關心起重玄派老道的回程。
“派中還有要事處理,小弟是特地來向兄長告辭。”
重玄派老道說道。
“那為兄也不勉強賢弟,為兄送賢弟一程。”
凌老太爺站起來,拉著重玄派老道的手一起走出凌府,直到重玄派老道上舟離去才返回府中。
沅江邊大山深處,地下傳來某物挖土的聲響。
隨著山壁的土石崩裂,堅硬的山壁硬是被打穿,一大一小兩只龍鯉從洞口鉆出,接著一個少年從洞口跳出,后面還跟著一個身著八卦圖案玄袍,背著一把玄機傘,丑形陋貌的五旬老者。
丑貌老者正是搬山老賊。
他曾是一個盜墓者,豢養有一對龍鯉,在一座千年古墓中得到一顆靈丹和一套修道秘術,經過三十多年的苦修才有了如今的修為境界,他自稱龍鯉洞主,但是別人都稱他為搬山老賊。
至于少年,正是被他捉來的凌家天才,凌鴻儒。
凌鴻儒不修道問佛,靈丹異果卻沒少吃,血液異于常人,晝夜在他眼里跟白天沒有任何區別。
他打量了一下,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座空蕩蕩的地下古墓中。
他被搬山老賊捉來,卻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生死,向搬山老賊要來螞蟻,開心地喂養那對龍鯉。
搬山老賊把裝著螞蟻的靈竹筒拋給凌鴻儒,掏出一顆夜明珠放在高處,頓時整個古墓如同白晝。
“凌天才,這次把你請來,是有些疑問想向你請教。”
搬山老賊放置好夜明珠,轉身面對凌鴻儒。
他出生在戰亂時代,家鄉有許多古墓群,為了生存八歲就成了一名盜墓者,見過不知多少經天緯地的天才墳墓,可謂閱歷豐富。
在他眼里,凌鴻儒絕對是百年來的第一天才。
“說。”
凌鴻儒跟一對龍鯉戲耍,聽了頭也不抬。
“我最近在一座春秋戰國古墓得到一個器物,表面上用金銀絲鑲嵌成有花紋和文字,老夫知道這是鳥蟲篆,也知道是一篇煉丹術和幾句修煉口訣,但是它并不完整,有諸多疑問無法參透,這才把凌天才你請來,凌天才替老夫解完疑惑,老夫就送凌天才回去。”
搬山老賊也不生氣,又掏出一塊殘缺的銅器遞給凌鴻儒。
凌鴻儒一聽是春秋戰國的器物,頓時來了興趣,起身把靈竹筒遞還給搬山老賊,并從他手中接過那塊殘缺的銅器,找了一處干凈地方坐下,認真看起來。
搬山老賊不敢打擾凌鴻儒,收起一對龍鯉,也找了一處地方打坐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