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7評論

第1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

我們每個人應該都讀過令人激動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已經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段時間里,有的時候感覺是度日如年,有的時候又感覺一年短如一日。我們常常喜歡去探索那將死的人是怎樣度過他最后時光的。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有選擇權的自由人,并非指那些活動范圍受到嚴格限制的犯人。這樣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啟發,能讓我們知道在同樣的情況下該怎么做。作為一個垂死的人,我們該用怎樣的行為,怎樣的經歷,怎樣樣的聯想去度過那最后的幾小時?在回顧過往一生的時候,我們將會找到哪些是幸福,哪些是后悔。

有時,我會這樣想,雖然我今天是活著的,但明天卻可能會死去,這或許是一個好習慣。這樣的想法讓使生活顯得特別有價值。我們每天的生活應當過得從容不迫,朝氣蓬勃,觀察銳敏,而這些東西往往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時間長流中慢慢消失。當然,也有一些人一生只知道“吃、喝、玩、樂”但是,多半的人在知道死神即將到來的時候反而不會再這樣想了。

在那些故事里,即將死亡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的時刻因為幸運忽致而得救,也因為這樣,主人公從此以后就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準則,較之前更加明確了生活的意義和它的永久神圣的價值。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們生活在死的陰影之下,卻認真的做每一件事。

但是,還很多人卻把生活看成理所當然的事。雖然我們知道死亡會有來臨的那一天,可是我們總以為那一天是很遙遠的。我們年輕強壯的時候,死亡好像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也很少想到它,日子好像永遠過不完似的。所以,我們總把時間浪費在微不足道的瑣事上,根本沒有察覺這樣對待生活實在是太消極的態度了。

不僅如此,想必我們對自己所有感官和意識的使用也是同樣的冷漠。只有聾子明白聽力的價值,只有瞎子知道能看見事物所帶來的樂趣。這種看法尤其適用于那些在長大以后才喪失了視力與聽力的人。然而,那些從未體會過失去視力和聽力痛苦的人,卻很少充分使用這些幸福的官能。他們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看著和聽著周圍的一切,心不在焉,也漠不關心。人們對于自己擁有的東西常常不太珍惜,而當失去時,才體會它有多重要;就好像我們病的很嚴重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身體健康的好處。

我經常會這樣對自己說,如果每一個人在他少年的時候都經歷一段瞎子和聾子的生活,將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黑暗會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靜會讓他更加喜歡聲音。

我常常試著去問我那些有視力的朋友看到了什么。

一次,我的一位好友來看我,她剛從森林里散步回來,問她都看到了些什么。她回答說:“沒有看到什么特別的東西?!比绻覜]聽過這樣的回答,那我一定會對它表示懷疑,但現在,我并不疑惑,因為我早就知道,眼睛是看不見什么特別的東西的。

我們會覺得奇怪,在森林里漫步一個多小時,卻沒有發現什么值得注意的東西,這怎么可能呢?我這個有目不能視的人,僅僅靠觸覺都能發現許許多多有意思的東西。我感到一片嬌嫩的葉子的勻稱,我愛撫地用手摸著銀色白樺樹光滑的外皮,或是松樹粗糙的表皮。春天,我懷著希望在樹枝上尋找新生的嫩芽,尋找大自然冬眠后的第一個標記。我感到鮮花那可愛的、天鵝絨般柔軟光滑的花瓣并發現了它那奇特地卷曲。大自然就這樣向我展現千奇百怪的事物。如果運氣好的話,我把手輕輕地放在一棵小樹上,就能感受到小鳥放聲歌唱時的歡蹦亂跳。我喜歡清涼的泉水從張開的指間流過的感覺。對于我來說,芬芳的松葉地毯或輕軟的草地要比最豪華的波斯地毯更舒服;四季的更替交疊,就像一幕幕讓人永遠期待而又永不停息的戲劇一樣,我通過指尖的感觸感受戲劇的情節。

有時我在內心里吶喊著,讓我看看這一切吧。因為單是摸一摸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了這樣巨大的快樂,那如果能看到的話,那該是多么讓人高興的事情啊!但是,那些能看見世界的人卻什么也注意不到,那些讓整個世界絢麗多彩的景色和世界上各種千姿百態的表演,都被他們認做是理所當然的事。

人類就是這樣,往往看不起我們已有的東西,只望著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在光明的世界里,將擁有視力這件事只當做是方便生活的手段,而不當做是充實生活的手段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我有幸能成為一所大學的校長,那么我必將設一門必修課“怎樣使用你的眼睛”。教授應當啟發他的學生,如果學生們能真正看清那些在他們面前不被注意而忽視的事物的話,那么他們的生活就會增加豐富多彩的樂趣。教授應當盡全力去喚醒學生們身上那些懶散的,正處于睡眠狀態的官能。

或許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有三天的時間眼睛是看見東西,那么我最希望看到什么呢。我想當我在想象時,你們也應該想一想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能看到東西的話,你將怎樣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東西呢?假如你知道,當第三天黑夜來臨以后,太陽就永遠不會再從你面前升起,你將怎樣度過這短暫插入的、寶貴的三天時光呢?

當然我最希望看到的東西是那些在我的黑暗年代讓我感覺最親切的東西。你也一定希望長時間地看著那些對你感到最親切的東西吧。因為如果這樣,你就可以把對它們的印象帶到黑夜里去,永不會忘記。

如果有一天,奇跡出現,我能有三天睜眼看東西的時間,然后再讓我回到黑暗的世界里去,我會把這三天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天

第一天,我希望看到那些善良的、溫和的、友愛的、讓我的人生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用很長的時間盯視著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立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我家,是她向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外面的世界。我不僅看她的臉部的輪廓,為了將她牢牢地放進我的記憶,我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并從中找出同情、溫柔以及耐心的形跡,因為她就是靠這些來完成教育我這個困難任務的。我要努力從她的眼睛里看到使她堅定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以及她經常向我流露出的對于人類的同情之感。

我不清楚如何通過“心靈的窗戶”——眼睛去探索一個朋友的內心世界。我只有用指尖的觸碰去感受一張臉的輪廓。我能感受到高興、悲傷和許多其它明顯的表情。我了解我的朋友們都是通過摸他們的臉。但是,只憑摸,我不能準確說出他們的個人特征來。要了解他們的個性,當然還要通過其它方面。比如通過他們對我表達的思想以及他們對我顯示的一切行為。但此刻,我并不想深地了解那些我所深知的人,只是能想通過親眼見到他們,親眼看見他們對各種思想和環境的反應,而捕捉到他們的眼神和表情在瞬間即時做出的反應。

我很了解我身邊的朋友,因為經過多年的接觸,他們已向我顯示了自己的各個方面。但是,對于那些只有一面之緣或者不常接觸的朋友,我只有一個不全面的印象,而這個印象是從每一次的握手中,我用指尖去理解他們的嘴唇發出的字句或他們在我的手掌輕輕劃下來獲得的。

對你們這些視力好的人來說,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容易得多了。你們只要看到對方那微妙的表情,肌肉的顫動,手的搖擺,就能很快抓住這人的基本特點了。然而,你是否想過要用你的視力看出一個朋友或是熟人的內在品質呢?難道大部分擁有視力的人們不也是只隨便看到一張張臉的輪廓嗎,不是也到此為止沒有進展了嗎?

舉個例子,比如你能準確地形容出五個好朋友的面孔嗎?有的人或許可以,但我想多數人是說不出來的。這個結論是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得出的,我以前問過許多結婚很久的丈夫,他們妻子的眼睛是什么顏色,這些丈夫們經常窘態畢露,老實承認他們不知道。順便提一句,妻子們也老在抱怨她們的丈夫注意不到自己換了新衣服、新帽子以及她們變化了房間的布置。

我們通常以為視力正常的人是可以很快習慣周圍環境的,而事實上他們所能注意到的,僅僅是那些驚人的和壯觀的景象。然而,即使在看最壯觀的景色時,他們的眼睛也是懶散的。法庭的記錄每天都表明“眼睛的見證”是多么不準確。一件事被許多人從許多不同的方面看到。有些人比別人看得更多些,但很少有人能將自己視力范圍內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啊,如果我能重獲光明,能有三天的時間看見東西話,我該看些什么東西呢?

第一天必會是一個緊張的日子。我要把我所有親愛的朋友們都叫來,好好的,仔細的端詳他們的臉,將他們的外貌特征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還要看一個新生嬰兒的面孔,這樣我就能看到一種沒有經歷過生活斗爭的,有生氣的,天真無邪的臉。

我還要看看我那群令人信賴的、忠誠的狗的眼睛——那沉著而機警的小斯科第·達基和那高大健壯而懂事的大戴恩·海爾加,它們的熱情、溫柔以及偶爾的小淘氣使我倍感溫暖。

在忙碌的第一天里,我還要認真看看我家里那些簡樸小巧的東西。我要看看腳下地毯的艷麗色彩,墻壁上的圖畫和所有一切能把一所“屋子”改變成“家”的小東西。

我要用最虔敬的目光注視我所讀過的那些凸字書,不過注視完之后,我將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視力的人讀的印刷書。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里,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展示出人類文明和人類精神最深處的泉源。

在能看見東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將在長時間的森林里漫步,讓自己陶醉在自然世界的美色里,在這有限的幾小時內我要如醉如狂地貪賞那永遠向有視力的人敞開的壯麗奇景。結束短暫的森林之旅,回來的路上可能會經過一個農場,這樣我就耐心的看馬匹犁田的情景,運氣不好的話,或許我只能看到拖拉機!我還要看看那些依附土地為生的人的寧靜滿足的生活。我還要在輝煌壯觀而又絢麗奪目的落日下靜靜地祈禱。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我為自己能看到人造光而分外喜悅。因為這是人類的智慧在大自然規定為黑夜的時候,為擴大自己的視力范圍而發明的。在能看見東西的第一天晚上,我想我一定會無法入睡,因為腦海里盡是翻騰著的對白天的回憶。

第二天

翌日——也就是我擁有視力的第二天,我將早早的起床,去看一看那由黑夜變成白天的令人激動的奇觀。我將懷著敬畏的心情去觀賞那光色令人莫測的變幻,正是在這奇妙的變幻莫測中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我要用這一天來觀察整個世界,將從古到今的風貌,都匆匆一瞥。我想看看人類進步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看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之變。這么多的東西怎能壓縮在一天之內看完呢?當然,這只能通過參觀博物館。我過去常常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去,用手無數次地撫摸在那里展出的物品,但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是多么渴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這經過縮寫的地球的歷史啊。

看看陳列在那里的地球上的居民——各種動物和按生活的天然環境描繪的不同膚色的人種;看看擁有一副巨大骨架的恐龍和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生活在地球上的柱牙象,當時的人類靠自己矮小的身軀和發達的大腦去征服這個動物的王國;看看那表現動物和人類進化過程的逼真畫面,和那些人類用來為自己在這個星球上建造住所的工具;當然,除此之外,我還要看很多有關自然歷史等其它方面的東西。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14-03-25 15:28:12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莒南县| 福贡县| 铜陵市| 民县| 平凉市| 石嘴山市| 吴川市| 共和县| 曲周县| 浮山县| 宁阳县| 曲阳县| 龙里县| 洮南市| 通化市| 稷山县| 鄂温| 安图县| 那坡县| 江都市| 水城县| 阜南县| 宁都县| 威海市| 蓬安县| 临颍县| 上蔡县| 中超| 榆林市| 蓝田县| 余江县| 吉林市| 崇左市| 谢通门县| 牡丹江市| 崇义县| 巧家县| 正阳县| 金堂县|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