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的一生(11)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精選大全集
- 海倫·凱勒
- 5488字
- 2014-03-24 15:18:28
我對《伊尼特》的膜拜雖然稍遜于《伊利亞特》,但它也是我真正喜愛的。我努力不依靠詞典和注釋,獨自來領會這部史詩,并試圖把自己最喜歡的一些篇章翻譯出來。維吉爾的文筆的確精彩,他筆下的諸神和人類無不游走在激情、沖突、憐憫和情愛之間,就如同伊麗莎白時代化裝舞會中的才子佳人。《伊利亞特》中的神祇和人類是歡呼雀躍,縱情歌唱的。維吉爾筆下的人物是柔美靜謐的,好似月光下的阿波羅大理石像。
在書卷之間展翅飛翔是多么地愜意啊!從《希臘英雄傳》到《伊利亞特》的旅程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這樣的努力求索會給你帶來無盡的歡樂。
我很早就開始讀《圣經》了,雖然那時我還不能充分了解里面的內容。現在想起來覺得有些奇怪,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竟然對《圣經》中奇妙的和諧毫無感受。我清楚地記得,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日清晨,因為沒有其他事可做,我央求表姐為我讀一段《圣經》故事。雖然她認為我可能聽不懂,但她還是把約瑟和他的兄弟們的故事拼寫在我的手上。不知是什么原因,這個故事并沒有引起我的興趣。奇怪的語言和不斷的重復,使故事聽起來顯得很不真實,不過那是遙遠的天國里的事情,不真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結果,還沒有講到約瑟兄弟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進入雅各的帳篷里去說謊時,我就呼呼地睡著了!我無法解釋為什么那些古希臘神話會令我陶醉其中,而《圣經》故事則令我興趣全無。我在波士頓求學期間曾結識了好幾個希臘人,他們對其祖國歷史傳說的熱愛確實令我感動。鑒于我沒有遇到過一個希伯來人或埃及人,因此我也不能妄下斷言,說他們只不過是些野蠻人,或者說他們民族的故事可能都是編造的,我當然不能以這種假設來解釋故事無趣的原因。不過說來也怪,我從來不覺得希臘神話無趣。
那么,后來我又是如何從《圣經》中發現其光輝的呢?這些年來,我讀《圣經》時心中的喜悅和啟發日漸增長,我愛《圣經》勝過其他一切書籍。它帶給我最深切而撫慰的感受,就是“眼目可見之物均屬過眼云煙;眼目不可見之物實乃永恒”。
但是《圣經》中的很多地方都同我的本性相抵觸。因此,我是帶著愧疚的心情迫使自己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完的。同它強加于我的種種不快相比,我并不認為我從書中獲得的歷史知識對我是一種補償。
我和豪厄爾斯先生有共同的感覺,我們都認為應該從《圣經》中清除掉一切丑惡和野蠻的東西,當然,我們也同樣反對把這部偉大的作品改得毫無生氣,面目全非。
在極其率真而樸素的《以斯帖記》中你會發現某種令人震撼的情節。還有什么比以斯帖面對邪惡的君王時更具戲劇性的場面呢?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系于對方之手,沒有人能夠拯救她。然而她克服了女性的懦弱,在崇高的愛國主義的鼓舞下,勇敢地走向她的丈夫,在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如果我死,我就死吧!如果我生,我的人民都生。”
《路得記》也屬于這樣的故事,這是一個多么具有東方情調的故事啊!然而這些淳樸的鄉下(猶太)人又是多么難以融入波斯人的首都!路得是如此地善良而忠誠,當她和收割者們一同站在起伏的麥田里時,我們都會禁不住對她產生喜愛之情。她無私的高尚情操在那黑暗殘暴的時代里,就如同暗夜里閃耀的一顆明星。路德的愛情,超越了互相沖突的宗教信條和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的愛情,在全世界都是很難找到的。
在我喜好的書籍中當然少不了莎士比亞。我無法確切說出我是什么時候開始讀拉姆的《莎士比亞傳奇》的,但是我知道我最初是以一個孩童的理解力和好奇心來讀莎士比亞的著作的。《麥克白》似乎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這出悲劇的震撼力足可以讓我永遠記住其中的每一處故事情節。
很長一段時間,書中的鬼魂和女巫總是跑到睡夢中糾纏我。我看見了,的的確確看見了那把劍和麥克白夫人的纖纖素手,可怕的血跡在我眼前出現,就像那憂傷的王后親眼見到的一樣。
在《麥克白》之后,我讀了《李爾王》。我決不會忘記格羅斯特的雙眼被弄瞎時的恐怖景象。憤怒攫住了我的內心,我的手指不再移動(讀取文字),我怔怔地坐了良久,心在撲通撲通地亂跳,那一刻,我體會到了一個小孩子胸中所能積蓄的所有憎恨。
回想起來,我一定是在同一個時期熟悉夏洛克和撒旦的,因為在我的意識里,總會把這兩個人物聯系在一起。我記得我當時還為他們難過了一陣子,我模模糊糊地感覺到,即使他們愿意也不可能成為好人,因為似乎沒有人肯幫助他們,或者給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甚至到現在,我依然無法把他們描寫得十惡不赦。我有時感到,像夏洛克、猶大,甚至魔王這樣一類人,都是因為人類“善”的車輪上的一根斷了的車軸,總有一天是會修好的。
我第一次讀莎士比亞時就留下了那么多令人不快的回憶,這似乎顯得有些奇怪。明快、柔美而充滿幻想的戲劇——也就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戲劇類型——最初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這或許是因為它們所反映的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的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而已。
然而“世上變幻莫測的東西無過于兒童的記憶:保持什么,又丟掉什么,實在很難預料。”
就像莎士比亞的劇本,雖然我讀過許多遍,并能背誦其中的一些片斷,但說不出我最喜歡哪一本。我對它們的喜愛,往往如同心情一樣變化多端。在我看來,短小的民謠和十四行詩能夠傳達出同戲劇一樣的神韻。但是另一方面,對莎士比亞的喜愛也增加了我閱讀上的困難,因為讀懂評論家和注釋者們對每一行詩的闡釋確實是一項十分勞累的工作。我曾經努力記住評論家們所做的解釋,但是那些蹩腳的評論每每令我氣惱不已。因此,我拿定主意再也不看這些評論了,直到接觸了吉特萊芝教授開設的莎士比亞課,我才知道,莎士比亞戲劇的博大精深,而在此之前,我并不了解世界范圍內的莎劇研究。我很高興看到一層層的面紗被人掀起,將一個嶄新而美妙的思想王國展現在我面前。
我對歷史的喜愛僅次于詩歌。我讀了我所能接觸到的一切歷史著作——從單調枯燥的大事記,更單調更枯燥的年表到格林所著的公正而又生動的《英國民族史》;從弗里曼的《歐洲史》到埃默頓的《中世紀》。真正使我意識到歷史價值的第一本書是斯溫頓的《世界歷史》,這本書是我十三歲時收到的生日禮物。雖然我已經不再認為這本書無懈可擊,但是我仍然把它視做我童年的珍寶之一。
正是通過這些歷史書籍,我了解到了古代人類是如何分散到世界各地并建立起巨大的城市的;少數偉大的統治是如何把一切置于腳下,把千百萬人的生死苦樂系于一人之手的;各個民族是如何在文化藝術上為后人的發展奠定基礎,開辟道路的;人類文明是如何經歷腐朽墮落的浩劫,然后又像不死鳥一樣死而復生的;偉大的圣賢又如何提倡自由、寬容和教育,為拯救全世界而披荊斬棘的。
在上大學期間,我比較熟悉的是法語和德語的文學作品。德國人喜歡顯示自己的力量,而并不怎么講究美,他們探求真理勝過傳統,無論日常生活或文學創作都是如此。不妨說,在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大都具有某種澎湃而個性鮮明的激情。當他們說話的時候,你并不覺得有何感人之處,這是因為,如果他們沒有為靈魂深處灼熱沸騰的思想尋找到一個出路,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的心就會爆裂。所以他們不會輕易地使自己滅亡的。
我很喜歡德國文學作品中的豐富內涵,我認為德國文學最可寶貴的,還在于它對婦女自我犧牲愛情的偉大力量的承認。可以說,這種思想遍及所有的德國文學作品,而對其神秘性最為深刻的闡釋當屬歌德的《浮士德》:
萬物皆短暫,
唯其意象綿綿不絕。
塵世間人心不古,
事端頻生充滿了大地。
亂世難以言說,
所行皆不義。
唯女人之性靈引領我們邁向天際!
在法國作家中,我最喜歡莫里哀和萊辛。巴爾扎克和梅里美的作品也很清新喜人,猶如陣陣海風吹來。阿爾弗雷德·繆塞的想象力簡直不可思議!維克多·雨果的才華也很令我佩服,他是卓越的浪漫主義。
雨果、歌德和席勒,以及所有偉大民族中的所有偉大詩人,他們都是永恒價值的闡釋者,而且,我的心靈就會無比虔誠地追隨他們進入真、善、美的世界。
我如此濃墨重彩地描述自己所鐘愛的書籍,乃至提到了我最喜愛的一些作家,由此你也許會猜想我的閱讀范圍是非常有限的,我選擇書籍的方式也是武斷的,事實上,這是一種很
錯誤的印象。
其實,很多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值得我欣賞——比如卡萊爾的粗獷以及其對虛偽的憎厭;華茲華斯鼓吹的天人合一;胡德的古怪驚人之筆;赫里克的典雅還有他詩歌中飽含的百合花和玫瑰的香味兒,都對我有深遠的影響;我也喜歡惠蒂爾,因為他具有熱情如火的個性和道德良知。我認識他,對友誼的美好回憶,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其詩歌帶給我的快樂。我還喜歡馬克·吐溫,當然又有誰會不喜歡他呢?我想連諸神也是喜歡他的吧,因為諸神把所有的智慧賜給了他,接著,又唯恐他變成一個悲觀主義者,所以,諸神又在他的頭腦中架起一道愛與信念的彩虹。
我還愛司各特的不落俗套、潑辣和誠實;愛洛威爾,我感覺他的思想就像在樂觀主義的陽光中泛起漣漪,成為歡樂與善意的源泉,有時帶點憤怒,有時又有同情與憐憫。
一言以蔽之,文學是我的“烏托邦”。在這個領域,我不會被剝奪任何權利,也不存在任何阻斷我同“書籍朋友們”親密接觸的屏障。他們同我娓娓而談,絕無半點為難和不便。同我所學的東西本身所具有的“廣博的愛和高尚的仁慈”相比,我所學到的實在是微乎其微的。
感受生活
我相信我的讀者們并不會從前面的章節中得出這樣的結論——閱讀是我唯一的快樂。
事實上,我的快樂和興趣是廣泛而多樣的。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我非常喜愛鄉村以及戶外運動。在我還是個小姑娘時,我就學會了劃船和游泳。在馬薩諸塞州的蘭瑟姆過暑假期間,我幾乎整日住在船上。有朋友來訪時,再沒有什么能比帶他們出去劃船更令我快樂的事了。當然,我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行船方向。在通常情況下,當我劃船的時候,就會有人坐在船尾為我掌舵。不過,有時候我也不用人掌舵就自己去劃船了。我通過辨別水草和睡蓮以及岸上的灌木的氣味來掌握方向,這是十分有趣的。我使用的是用皮革捆綁的船槳,這樣就能把槳固定在槳架上。當船槳處于平穩狀態時,我可以通過水的阻力來感知航行狀態。用同樣的方式,我也能說出船在什么時候正處于激流之中。我喜歡同風浪較量一番,讓這堅固的小船服從于我的意志和臂力,使它輕輕地掠過那波光粼粼的湖面,而水波不停地使它上下顛簸,此情此景,實在令人心曠神怡!
我也喜歡劃獨木舟。我想,當你們知道我尤其喜歡月夜泛舟時,你們一定會莞爾相視的。坦白地講,我無法看見月亮爬上松樹的枝頭,一邊悄悄地在天際間穿行,一邊為路人鋪就發光的小徑。但是,當我躺到墊子上,把手放進水中
時,我仿佛看見了這照耀如同白晝的月光正在拂過,我觸摸到了她的衣裳。偶爾,一條大膽的小魚從我手指間滑過,一棵睡蓮含羞地親吻我的手指。最常發生的情況是,當我們一從小河灣里劃出來,我就會立刻覺察到周圍開闊的空間。一團明亮的暖意似乎將我圍裹其中,無論這股暖意是來自被陽光曬熱的林木,還是來自水面,我都無法尋覓其蹤。甚至在城市的核心地帶,我也會產生這種奇怪的感覺。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在漫漫暗夜中,這種感覺經常在不經意中向我襲來。就好像是溫暖的嘴唇在我臉上親吻。
我尤其喜愛的娛樂活動是坐船航行。1901年夏天,我去諾瓦斯科夏半島游覽,那是伊萬杰琳的家鄉——一個美得如同朗費羅筆下的詩歌一樣迷人的地方,盤桓幾日后,我和莎立文老師還去了哈利發克斯,在那里度過了這年夏天的大部分時間。們玩得非常痛快,簡直像進了天堂一般。我們駕船經過貝德福德海灣、麥克奈布斯島、約克堡一直到西北軍駐地,這是一次多么偉大而光榮的航行啊!到了夜晚,我們會一連好幾個小時置身在巨大戰艦的陰影之下,那的確是一種愜意而奇妙的感覺。哦,那時光是何等的美好,何等的有趣!這些令人愉快的情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有一天,我們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事件。當時在西北軍駐地正舉行一場賽舟會,參賽船只則來自不同的戰艦。我們隨同眾人一道登上一條帆船觀看比賽。上百條小艇來來回回地從我們身邊穿梭而過,海面風平浪靜。比賽結束后,大家掉頭轉航,四散回家,突然一塊黑云從遠處飄來,云層越來越多,越來越厚,最后遮滿了整個天空。剎那間,風大浪急,海上掀起層層巨浪。
我們的小船勇敢地面對狂風的襲擊,鼓起風帆,纜繩緊繃,似乎正好坐在風波浪尖之上。很快,它便在波濤中左沖右突,猛地躍上一個巨大的浪峰,頃刻間就被憤怒的嘶吼聲所吞沒。隨著主帆的下落,小船在浪濤中逆風而行。我們奮力地抵御著風浪的侵襲,而身體卻被顛簸得東倒西歪。我們的心怦怦直眺,手臂在顫抖,但這是精神緊張的表現,而不是由于畏懼。因為我們富有冒險精神,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北歐的海盜,并且相信船長最終能化險為夷。他是對付風浪的行家里手,憑借著堅實的手掌和一雙老練的眼睛,曾多次駕船穿越風暴。最終我們勝利了,風浪過后,港口中的大船和炮艦紛紛向我們升旗致敬,水手們也為這艘小帆船在風暴中的壯舉而歡呼吶喊。
最后伴著寒冷、饑餓和滿身的疲憊,我們回到了碼頭。
去年夏天,我在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最迷人最幽靜的村莊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可以說,馬薩諸塞州的蘭瑟姆是一個幾乎涵蓋了我所有喜悅和悲傷的地方。菲利浦王池畔的雷德農莊是錢伯林先生的家,多年來,這里也成了我的家。每每想起這里許多親愛的朋友對我的恩惠,以及我們共處的快樂時光,我的心里就充滿了感激。
他們家的孩子與我成為親密的伙伴,為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一起做游戲,相攜在樹林中散步,在水中嬉戲。我為他們講述精靈和土地神、英雄和狡猾的黑熊的故事,同這些小孩子們談天說地,感受著他們的快樂,這對我的確是一種令人愉快的回憶。錢伯林先生還引導我去探究那些樹木和野花的秘密,后來,我竟能憑著靈感窺聽到橡樹中樹液的流動,看見陽光揮灑在樹葉上的光輝。那景象如同這些詩句:
根,即使被封存在暗無天日的泥土中,
依舊會分享到樹冠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