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的一生(7)
書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精選大全集作者名: 海倫·凱勒本章字數: 5452字更新時間: 2014-03-24 15:18:28
那晚我躺在床上,嚎啕大哭,我希望別的孩子不要遭受我這樣的痛苦。我渾身發冷,覺得自己在天亮之前就會死去,而且,這種想法令我感到了一絲寬慰。我想,假如在我長大后遇到這種傷心事,那么我的靈魂一定會破碎到無法修補的境地。但幸運的是,這件事發生在我小的時候,因此遺忘天使遲早會收集起早先痛苦歲月的所有悲傷,并且將其徹底清除出我的記憶
莎立文老師從來不知道有這么一本書,也沒有聽說過《雪仙子》的故事。但她在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博士的幫助下,仔細地調查了這件事,最后終于有了些眉目。原本霍普金斯夫人有一本肯拜小姐的《布萊迪和他的伙伴們》。1888年,我和她一起在布魯斯特度過了夏天,當時莎立文老師正在外出休假,霍普金斯夫人為了逗我開心,就為我讀各種各樣的書,但她現在已經記不得當時是否為我讀過《布萊迪和他的伙伴們》中《雪仙子》的故事了,而且她現在也已經無法找到那本書了,因為她把之前我們住過的那所房子給賣掉了,而在賣掉房子的時候,她處理了大量的青少年讀物、老舊課本和童話故事,《布萊迪和他的伙伴們》很可能就夾在其中。
對我而言,當時這些故事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印象,不過,那些奇異的單詞拼寫足以讓一個沒有任何樂趣的小孩子開心一陣子了。雖然我連任何一個同那些故事有關的情節都記不起來了,但是我無法忘掉學習單詞的艱苦過程。在老師休假歸來后,我馬上讓老師給我解釋那些陌生的詞。但這其中并不包括《雪仙子》故事里的單詞。
或許真的曾經有人把肯拜小姐的故事讀給我聽,這些記憶只是暫時性的遺忘,當我需要的時候,它們又迅速恢復。我想這些語言在我頭腦中留下了無法抹煞的的烙印,最終成為我思想的一部分,只是我一直沒去注意這個問題而已。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懷和愛護,我的朋友們統統向我伸出了援手,把我從低谷中拉上來。肯拜小姐親自寫信安慰我:“有朝一日,你也會用自己的頭腦寫出一篇偉大的故事,它將會撫慰很多人,將會讓很多人受益匪淺。”
雖然肯拜小姐這樣說,但是這個預言從來沒有實現過,因為自那以后,我不敢再做僅僅為了娛樂而玩弄辭藻的游戲了。我被恐懼折磨著,我害怕我寫的東西不是我自己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即便是在給母親寫信的時候,我也會感到如臨大敵般惴惴不安。我會反反復復地拼寫句子,以確信我并沒有在某本書中讀到過這些話。要不是莎立文老師一直對我進行鼓勵,我想我甚至連把那些單詞組合成句都無法做到了。
后來我又將《雪仙子》讀了一遍,又看了看我在寫《冰雪王》時期時所寫的信,結果在一封時間是1891年9月29日,寫給安納諾斯先生的信找到了佐證,這封信里的措辭和觀點確實很像《雪仙子》的語言。當然,這些語言都是被我融會貫通后的,能夠代表我自己思想的詞句。比如,我是這樣描述老師所說的秋日中金黃色的樹葉的:“是的,它們的美麗足以安撫我們對逝去夏日的眷戀之情”這事實上是肯拜小姐的故事中的一個觀點。
這種深受周圍事物同化的習性是我很習慣和喜歡的,我在早期通信和最初的寫作中無不透露出同化因素的影響。我曾在自己的文章里寫到了希臘和意大利的古老城市,我借用了多姿多彩的生動描述,但是我已經不記得它們是出自哪本書了。
因為我知道安納諾斯先生對古代希臘和羅馬的遺跡情有獨鐘,非常推崇它們所創造的古代文明。所以,我便從我讀過的所有書本中搜集出相關的詩歌和歷史,后來,安納諾斯先生稱贊說我描寫的古代城市的文章“詩意地再現了其內在特質”。
雖然我不明白,為什么他相信一個十一歲的盲聾小孩的遣詞造句如此高深。但這倒讓我認清了我自己,我認為自己沒有創作的本事,因為我無法創造自己的觀點,那么我的文章空泛而無趣也就在所難免了。但有一點我必須要給自己肯定,那就是我可以使用清晰而生動的語言來品評詩意的思想,描述美好的事物。
那些文章是我早期的智力訓練課程。同所有缺乏經驗的年輕人一樣,我通過吸收和模仿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思想并訴諸文字。書本中任何讓我感興趣的事物,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有一個年輕的作家史蒂文森曾說過,受本能驅使,他總是盡其所能地再現那些最令人景仰的崇高思想,而且,他會令人驚訝地將這種崇高轉化為千變萬化的文字效果。這就是說即使是偉大的人物,也只有經年累月地持續訓練,才能匯聚起攻往每一條思想小徑的文字大軍。
也許到現在,我仍然沒有走完這一程。因為我不能從我的思想中分辨出,哪些是我自己的思想,哪些是我從書上看來的。而事實上,我讀過的東西已經變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它已經與我融為一體。所以說,在我寫的幾乎所有文章里,我所創造出的是這樣一種東西很像我最初學習女紅時所縫制的一件色彩斑斕的百衲衣。這件百衲衣由各種各樣的碎布頭制成,雖然不乏精美的絲綢和天鵝絨,可是這些拼湊的碎片始終不能令人滿意。同樣,我的文章也是既有自己的粗鄙見解,但也不乏一些文學大家的真知灼見的。
在我看來,寫作的最大困難就在于,我們要用理性的語言去表達不成熟的情感、幼稚的觀念和自身混亂的思緒。就像拼湊中國的七巧板和九連環一樣復雜。我們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圖面,我們希望借助文字表達其含義,但是在通常情況下,文字并不適用于這個范疇,或者說,文字同那幅圖案不相匹配。盡管如此,我們依舊鍥而不舍地努力嘗試,因為我們知道別人已經取得了成功,我們從此看到了希望,怎么能輕易認輸呢?
或許有朝一日,我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經驗也會盡顯本色。抱著這個信念,我滿懷信心,堅持不懈,并且盡量不讓《冰雪王》的痛苦記憶變成我學習之路上的阻礙。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個慘痛的經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讓我對作文中所暴露的問題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我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我因此失去了安納諾斯先生的友誼,他可曾經是我最親愛的朋友啊。
當《我的生活》刊登在《婦女家庭雜志》以后,安納諾斯先生便發表了一項聲明,他在給梅西先生的一封信中提到了《冰雪王》事件。他相信我是無辜的,據他說,調查團由八名成員組成,包括四名盲人,四名正常人。其中的四人認為我讀過肯拜小姐的故事,而另外四人則不支持這種觀點。安納諾斯先生表示,作為調查團成員之一,他投了支持我的一票。
其實,無論這一事件的結果如何,也無論安納諾斯先生把自己的票投向哪一方,已經不重要了,記得當時,他已經發覺到有人對我產生了懷疑,而我也感到周圍彌漫著某種險惡的敵對氣氛,其后發生的事件終于印證了這種不祥的預感。以前,每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時,他總會把我抱在膝上嬉戲玩耍,讓我忘掉種種煩惱。但這件事之后,他就沒再這樣對我了。
我相信在整整兩年的時間里,安納諾斯先生一直是相信我和莎立文老師的。但是后來到底為什么他的立場發生了明顯的偏轉,我就不得而知。同樣,我也不知道具體的調查細節,我甚至連“陪審團”成員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們也不曾跟我說過話。當時,我心情激動,難以顧及其他事情,而且我嚇得驚恐萬狀,根本無法提出異議。到現在,我已經幾乎想不起來我說過什么話,或者別人跟我說過什么話了。
我之所以把《冰雪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么詳細的描述出來,是因為它在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意義非常。我希望自己不要再被誤解,以后如果再有類似的誤解出現時,我會冷靜的闡明事實,既不會巧言辯白,也不會怨天尤人。
參觀世界博覽會
《冰雪王》事件之后,那一年的夏天和冬天,我是同家人一起在亞拉巴馬度過的。回家的感覺真好,讓我忘記了之前的不快,《冰雪王》事件如同過眼云煙一般,很快過去了。
秋天,大地撒滿了深紅色和金黃色的樹葉。散發著麝香味的葡萄藤遮蓋了花園盡頭的涼亭。在陽光的照耀下,一串串葡萄變成了漂亮的紅褐色。我開始用筆勾勒我的生活,此時已經距我寫《冰雪王》已有一年有余。
但是可怕的經歷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那時的我仍舊對我寫的任何東西抱著謹小慎微的懷疑態度。我很怕自己寫的東西并不完全屬于自己,這種神經過敏的古怪心理一直折磨著我,讓我難以釋懷。除了莎立文老師,沒有人知曉我內心的心理。
在我同老師交談的過程中,常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每當我萌生出一個想法時,我就會對她拼寫出這樣的句子:“我不太肯定這是我自己的。”另外,當我把某段文字寫到中間的時候,我就會對自己說:“你寫的這些東西可能早已經被人寫過了!”
這種揮之不去的恐懼感攫住了我的雙手,每次我一想到這,那么一整天我就將無法再寫出任何東西。直到現在,我還時常感受到這樣的憂慮和不安。
莎立文老師想方設法幫我擺脫困境,為了重新樹立我的自信心,老師說服我為《青年之友》寫一篇短小精悍的生活自傳。那一年我十二歲,回顧起來,那篇小故事的寫作過程也經歷了一番內心掙扎,但我想當時我一定是預見到了自己將會從這次寫作中得到好處,否則我是不會把它寫出來的。
雖然下筆時仍有些戰戰兢兢提心吊膽,但莎立文老師告訴我,如果我能夠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再次找到精神的立足點,也一定會重拾寫作才能的,于是我不屈不撓的堅持寫下去了。
以前,我就像一個孩童一般懵懂無知,而在《冰雪王》事件之后,我變得內斂,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加深入。漸漸地,我從這件事的陰影中走出來,在生命的真諦面前,我經過了嚴格考驗的,考驗過后,我的心智也變得更加清澈了,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1893年,我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就是在克利夫蘭總統就職典禮期間的華盛頓之行,當時我們參觀尼亞加拉瀑布和世界博覽會。
我至今記得當我站在美洲瀑布的懸崖邊上,感受著空氣的震動和大地的顫抖時,我的心情是如此激動,根本不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
很多人不理解我是如何被尼亞加拉瀑布的雄渾美麗所感動的。他們總會問我:“它的美妙和音響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呢?你看不見驚濤拍岸,也聽不到巨浪咆哮”其實,我覺得最明顯的感覺是,它代表了一切。的確,我無法透徹理解它的含義并用語言將其闡述清楚,但它就像博愛、宗教以及仁慈一樣,我們誰都不能將其表述的完全準確到位,但我們能體會到其中的意義,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1893年天,我和莎立文老師隨同貝爾博士參觀了世界博覽會。我對那段快樂時光記憶猶新,上千個天真的想象全都變成了美麗的現實。每天我都會在想象中周游世界,我見識了許多世界奇跡——偉大的發明,驚人的工業技術,以及多姿多彩的人類生活一一我用手指去觸碰每一樣展品,觸摸這些人類勤勞智慧的結晶。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博覽會的萬國館,這里就像《天方夜譚》一樣,充滿了各色各樣的奇思妙想。我能感受到書中描寫的印度風情,奇特的集市滿是“濕婆”和“象神”的雕像,還有金字塔和開羅城的景觀模型,清真寺和長途跋涉的駝隊貫穿其中,再遠一點的地方是威尼斯水道,每晚,我們都在燈光絢爛的城市和噴泉之間乘船航行。
我還在微縮城外,登上了一艘維京海盜船,以前在波士頓的時候我也曾登上過輪船,不過相比而言,我更喜歡這艘海盜船,我興味盎然地看著維京船的海員們如何揚帆遠航,如何氣定神閑地面對風暴。人們的耳邊回響著他們的吶喊:“我們屬于大海!”他們同大海抗衡的武器是靈活的頭腦和強健的體力;他們獨來獨往,自給自足,并沒有像今天的水手們那樣被湮沒在愚蠢的機械文明之下,他們就像老話說的一樣“男人只應做男人該做的事。”
海盜船旁邊還有一艘“圣瑪利亞”號仿制帆船。“船長”領我參觀了哥倫布住的船艙,其中,放在桌子上的一個沙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小巧的儀器讓我想到了這位偉大的航海家所承受的巨大考驗,在身心疲憊的狀況下,他要看著沙粒一點一點滴落,要與內心的絕望情緒作頑強的抗爭。
博覽會的主席希金鮑瑟姆先生,為人平易隨和,他允許我隨意觸摸展會上的展品。于是,我就像貪得無厭的皮薩羅擄掠秘魯的珍寶一樣,用手指“吸納”了博覽會的所有精華。這有點像一個可以觸摸的萬花筒,每一樣東西都讓我感到無比新奇,特別是法國的青銅雕像。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宛如再現的天使,我想,藝術家們一定是真的抓住了一個天使,并依照他的形象塑造出的這些雕像。
我在“好望角”展區學到了許多有關鉆石開采過程的知識。只要有可能,我都會摸一摸正在運轉的機器,這樣我就能更清晰地感受到礦石有多重,它們又是如何被切割被拋光的了。我還親自在清洗槽中摸索到了一塊鉆石,人們告訴我說,這是在美國參展的唯一一顆真鉆石。
貝爾博士一直陪我們參觀了所有的地方,他不斷向我描述了最有趣的展品。在電子大廈,我們試用了電話機、對講機、留聲機和其他發明。貝爾博士讓我明白了信息是如何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羈絆而在電線上傳播的,這就像普羅米修斯將火種帶到了人間一樣偉大。
我們還參觀了人類學展區,在這個展區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古代墨西哥文物,粗糙的石器是那個時代留存至今的僅有記錄,也是未開化的人類童年時期的簡陋遺物(這是我用手指觸摸后的感想)。一代代君王和圣賢的功勞簿在歷史的塵埃中分崩離析,在埃及的木乃伊中被死亡塵封,但有些遺跡仍有幸留存到現在。通過對這些遺物的觸摸,我更多地了解了人類文明的整個進化過程,這是僅僅依靠別人的講解和閱讀所無法領會的。
我在博覽會度過的僅僅三個星期就讓我的詞匯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水平,我從一個沉迷于童話故事和玩具的小孩子,成為了一個懂得熱愛現實世界和平凡事物的有心人。
拉丁文學習
到1893年10月之前,我已經斷斷續續地自學了許多東西。我閱讀了希臘、羅馬和美國的歷史。我有一本盲文法語語法書,而且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法語。為了自娛自樂,我經常默默地在腦海里做一些小練習。我用隨意想到的新單詞造句,而且不太理會語法規則和其他的技術性問題。我還在這本書里發現了所有字母和音節的發音講解,因此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我甚至獨自嘗試掌握法語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