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不是你選擇公司,而是公司選擇你(1)

秘密 1

學歷只是一張紙,經驗比文憑更重要

很多人即使讀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書,可一旦踏入社會卻感覺十分迷茫、不知所措。面對熟悉又陌生的社會生活,當初鮮活的夢想仍歷歷在目,但你現在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越來越遠。手里捧著燙金的文憑,你曾經以為可以靠它贏得尊重,可是到頭來發現重視它的好像只有自己,忙碌的人們似乎并不在乎你是“碩士”還是“博士”。眼看著周圍的同事業績越來越突出,能力越來越出色,而你卻依舊包裹在學歷的光環里,以為它可以讓自己不自覺地發光。面對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會感嘆一聲:學歷證書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

我們靠什么謀得心儀的職位

不迷信文憑,這并非說學歷沒有任何用處,起碼學歷代表了一個人在過去所汲取的知識營養,但是知識的應用以及與實際的結合是課本上所沒有的,這要取決于每個人對社會的接受能力和程度。有些人自恃學歷比較高,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自以為是,不主動向比自己學歷低而經驗豐富的人請教,這樣做不但會使其難以與人溝通,同時還會使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們應該清楚一點:知識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有時候知識并不能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所謂的學歷也是如此。一個人能否成功與學歷的高低并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些人即使沒有學歷,憑借自己的毅力以及善于把握機會的特點仍然可以做到一鳴驚人,獲得不凡的成就。學歷只不過是一張紙,這點公司絕不會告訴你。你必須明白:高學歷不代表財富,更不代表成功。學歷僅僅是塊脆弱的敲門磚,有學歷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濟濟的今天,就職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如何選人、如何用人,這是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只有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的人,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你只有用業績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在企業里有較好的發展,才能在企業里找到賴以容身的一席之地,獲得晉升的機會。

我們到底靠什么謀得自己心儀的職位,使自己能在短時期內脫穎而出、不斷晉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呢?

有人說,靠學歷,有一張金光閃閃的學位證書就一切OK;有人說,靠關系,只要“朝”里有人,就好做“官”;有人說,靠口才,只要應聘時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領導就會“龍顏大悅”;還有人說,靠溜須拍馬,把上司忽悠“暈”了,自然會得到重用。

然而,實踐證明:豐富的經驗不僅重于一紙文憑,更重于其他方面。所以,雖然有些人憑著高學歷有幸進入了某個單位,贏得試用期的機會,但如果他們拿不出實實在在的業績,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其實這也是許多用人單位對招聘來的部分員工“試后不用”的根本原因。部分人即使試用期過關,但在工作中沒有做出業績,沒有建樹,也很難晉升到一個較高的職位上去,有時不但不能晉升,而且會面臨隨時被解雇的危險。

業績來自豐富的工作經驗

太多太多的事例顯示,在當今的機關單位和企業里,我們要想贏得一席之地,要想脫穎而出、身居高位,必須靠拿得出看得見的業績。業績是“硬件”,沒有這一“硬件”,你干什么都行不通、吃不開。而業績的得來,靠的就是豐富的工作經驗。

我們求職面試時,考官往往會問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你有實際工作經驗嗎?”很多剛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生面對如此發問,只能嘆息搖頭。公司為什么會要求工作經驗呢?因為勝任工作才是實在的,公司希望員工不需要培訓就能直接上崗。有工作經驗,就可以減少公司的培訓成本。近幾年,許多高校畢業生,甚至留學生,雖然畢業于國內外名牌院校,但仍然沒有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其中原因公司沒有告訴我們,但我們應該知道,除卻頭上所有的光環,工作經驗是最重要的一條用人標準。

在計劃經濟時代,由于體制的僵化,一個人只要進入機關單位,進入國有企業,就有“鐵飯碗”作保障,幾乎和進“養老院”差不多。“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不求業績,無所事事,日子過得也優哉游哉。

而今世道變了,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鐵飯碗”早已被打破,沒有業績者恐怕連個“泥飯碗”也撈不到;而有業績、有大業績者,別人就會搶著給你“金飯碗”。

計劃經濟時代還有一大現象,就是要爬上一個較高的位子,沒有經驗不要緊,只要熬時間、有資歷就行;沒有業績不要緊,只要博得上司“歡心”、有關系就行。而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打破了這種論資排輩、任人唯親的格局。一個人如果業績平庸,混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也沒有領導會將平庸無能者推上重要位置,拿組織的前途命運開玩笑。

如今的企業不是要學歷高、成績好的所謂“人才”,而是要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實干家。單位只為員工的“使用價值”埋單,今天你創造價值他們就用,明天不能創造價值你可能就得離開,因此,你的價值體現在你的業績上。

企業會核算對每個人的投資,重用提拔的永遠是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人。創造的價值包括銷售人員賣了多少貨物,賺了多少錢;市場人員提高了多少企業知名度,使市場占有率增加了多少;研發人員研發的新產品的質量和數量;人事部招人的數量、人員流動率,等等。企業要的是結果,要的是業績。結果導向、業績導向是多數單位在考核與提拔員工時一致采用的原則。我們創造的業績越多,創造的市場價值越大,自己就越有價值,競爭力就越強。正如足球比賽中,觀眾不看球員平時訓練多苦,只看是否進球。沒有哪家單位是為了給員工發工資、做培訓、做職業規劃而錄用員工,單位只為貢獻大于其工資的員工提供崗位。

總之,在當今時代,“鐵飯碗”沒了,資歷靠不住,關系靠不住,溜須拍馬更靠不住,靠得住的是真本事、經驗和業績。只有憑借以往積累的經驗做出出色的業績,才能使我們成為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成為核心人才。我們要把自己的努力與單位需求掛鉤,先讓自己的付出超過報酬,然后報酬就會跟隨我們的付出漲起來。

我們到底該怎樣去積累工作經驗呢?其實,工作經驗也就是實踐經驗,是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積累工作經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本著真正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的心態。現實生活中,應屆生依靠關系開一張實習證明并不困難,但這樣搞形式主義,有百害而無一利。實習時,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地投入到實踐中,把自己當做企業的新員工,用企業的要求和職業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為自己將來的求職積累工作經驗。對于已經在職場上摸爬滾打過的朋友而言,他們更加明白經驗的重要性。

如果你有高學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學歷有時候只不過是一紙文憑。如果你沒有高學歷,也不要灰心喪氣。在求職與工作中,工作經驗遠比學歷重要。

秘密 2

就業是一件大事:擇業有道,面試有理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經營方針和發展方向,公司需要的是那些理解并認同公司文化、與公司默契合作共同奮斗的員工,公司在招聘人才時,通常會根據應聃者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等來進行甄選。

同樣,對我們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是關系終生的一件大事。每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都必須作出一項重要決定:我將選擇哪種職業為生?做一個記者、企業家、計算機程序員、醫生……大部分年輕人對職業的選擇是在眨眼之間作出的,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擇業之初要作出正確決策

對大部人來說,職業選擇通常像賭博。本書的忠告是:在擇業之初就要降低職業選擇時的賭博性因素。許多事業有成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策。他們能夠正確選擇并非因為他們擁有某種特殊的天賦,而是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有明確的目標和整體的規劃。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規劃,覺得這樣做太麻煩,他們對自己確定的目標和計劃沒有信心。有時,他們將目標制訂得過于長遠,這使他們無法立刻看到成果,從而導致他們喪失了信心。

世界上只有3%的人有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且將它們明確地寫出來,還有10%的人有目標和計劃但只將它留在自己腦子里,剩余的87%的人都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該向何處去,自己的生活完全被人掌控著。

職業生涯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我們無法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是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控制它,使我們的職業生涯不至于偏離得太遠。很多年輕人渴望了解什么樣的職業才算是有前途的職業。我們說一份職業比另一份職業更有前途,只是從普遍意義上說,從事這份職業你能夠獲得更多的提升和發展機會,或者平均收入水平會更高些。但是,具體到每個人,你要判斷哪一份職業更有前途,情況要復雜得多。這就需要我們擇業有道,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擦亮雙眼。

另外,在選擇職業方面,我們要問自己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這個工作適合我嗎?一份職業也許有前途,但是卻并不一定適合你。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分析一個行業的發展前途,更重要的是分析自己在這個行業里是否會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和缺憾。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其發展空間有限,而那些存在著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卻往往并不適合自己。但是,我們的興趣是廣泛的,有許多潛能尚未被發掘出來,而且社會能夠提供的職業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能在興趣、前途和適合自己的職業之間找到某種平衡。

能否尋找到自己所鐘愛的職業,依賴于你的熱望和現實可行的工作之間的平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綜合的價值評估體系,一個合理的職業本身就不是單一的價值評價(比如個人愛好),而是一個由多種因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價值體系。我們將興趣放在價值判斷的第一位,是因為它對于未來發展影響深遠,但是最容易被忽略。

也許你年輕的時候有過許多浪漫的想法,比如喜歡旅行,但是,你不能依靠旅行生活;也許你還對音樂著迷,但是你要看看音樂能否養活自己。所有的選擇都沒有一個絕對的、唯一的標準,你所要做的是找到一個既符合自己興趣又具有發展機會的平衡點。你可以找一張白紙,做以下工作:

(1)將自己所有的愛好列出來,寫在紙的左邊,這個名單可能很長;

(2)將它們按自己喜好的程度進行排序;

(3)將位居后面的幾項去掉;

(4)將自己能夠選擇的職業列出來,寫在紙的右邊,這個名單也可能相當長;

(5)將它們按市場價值排序;

(6)將位居后面的幾項去掉;

(7)將左右列表進行對比,找到一些共同的內容(幸運的話,共同點可能很多);

(8)將共同點單列出來,再做第二輪的篩選。

如果你通過冷靜分析,認清所選擇的職業的全部內容,了解選擇的艱難后,仍然對它充滿熱情,仍然愛它,覺得自己適合它,那么就選擇它吧!你既不會被熱情欺騙,也不會倉促行事。任何一個正確的決策都是基于對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后作出的,是平衡的產物。我們必須在現實和未來之間,在選擇和被選擇之間作出無數次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

制作一份高質量的簡歷

選擇好了職業,就要著手制作簡歷、投簡歷、準備面試,以期最終獲得心儀的工作。據調查,面試的機會90%都來自那份小小的簡歷。簡歷寫得好,能為你創造機會;相反,如果不得要領,即使裝幀得再精美恐怕也會讓你求職無門。所以,想要獲得面試機會,就要從制作一份高質量的簡歷入手。

到底什么樣的簡歷才能受到企業HR(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呢?怎樣才能讓簡歷更“搶眼”呢?且聽聽過來人和一些老師的意見。

1. 找準定位

這是一份簡歷的支點。不可否認,現在的應聘者一專多能。可是很多人定位不準確,缺乏對自己和自己所期望職位的真正認識。光對某一職位有感覺是不夠的。另外,什么都能干卻什么都不突出,能力、期望混為一談,會使得應聘篩選極度困難。

2. 及早準備

一般說來,本科生大四時的上學期時間比較充裕,應當充分利用,盡早準備好自己的簡歷。而且,從十一、十二月起,學校里就開始有招聘活動,早準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

3. 言簡意賅

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用人單位都喜歡清楚明了、重點突出的簡歷,因而你沒有必要將自己的簡歷編成厚厚的一本。你需要寫的內容大致有:姓名、年齡、性別、教育經歷、實習經歷、獲得過的證書、簡單自我介紹和想要應聘的職位。

4. 突出重點

實習經歷是簡歷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簡歷中有在知名公司實習的經歷,將為你的簡歷增色不少。同時,各種證書也有一定的分量。通過這些經歷或是證書能夠體現出你在學業之外的其他能力。

5. 少寫虛話

像“本人性格……善于……”這樣的話太主觀了,這只是你自己的意見,別人未必會這樣認為。像這樣的話,在簡歷上還是少寫為好。一來,很多公司不會太在意;二來,可以節約寶貴的空間,舉一些實實在在的例子。對于自己的實力,要用令人信服的事實去說明,show(證明)而不是tell(講述)。比如,獲得過什么獎勵,發表過什么論文。具體的數字和事例遠比抽象的形容詞更具有說服力。

6. 注意細節

簡歷的格式、頁眉、紙與字體,這些雖屬細枝末節,但同樣值得關注。處理得好,有時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 “自我評價”更搶眼

據調查,人事經理在瀏覽簡歷時首先看的就是你的自我評價,出色的自我評價能使你的簡歷在眾多背景類似的簡歷中脫穎而出。當然,你應該簡明扼要地說明你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比如“五年出色的銷售經驗,業績過千萬”等,而要避免使用一些空洞、老套的話。

8. 專業人才填寫專業技能

如果你是IT人才,在簡歷中詳細描述你的IT技能和項目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們充分顯示了你的技術實力;如果你是銷售人才,業績能充分證明你的能力和價值,請詳細描述你取得過的業績。

作好準備,迎接面試

有了前面所述的那樣一份簡歷,你還擔心得不到面試的機會嗎?可是很多人一提到面試就緊張、發慌、頭疼。實際上,只要你準備充分、反應敏捷,就能在面試中過關斬將,成功贏得展現才華的舞臺。面試要成功,就要作好充分的準備。這些準備包括以下方面。

1. 心理備戰——“假想”

面試前,你不但要假想面試的場景氣氛,而且要想好每一步可能發生的情景。你要對自己的履歷爛熟于心,對一些常規性問題早作準備,對自己的優勢、弱勢更要理性分析,尤其是針對諸如“你的缺點是什么”這樣的提問,要想方設法用簡潔而正面的語言抵消負面影響。

2. 儀表備戰——“適當”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14-03-25 15:25:53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台北市| 万全县| 沂源县| 南昌市| 丰镇市| 云龙县| 夏河县| 浦北县| 芜湖县| 沙雅县| 白山市| 安平县| 邵阳县| 安泽县| 富裕县| 陕西省| 且末县| 大洼县| 同仁县| 汉寿县| 南皮县| 嘉祥县| 长阳| 剑阁县| 福建省| 宁化县| 扬中市| 天镇县| 信宜市| 天津市| 达州市| 榆树市| 东方市| 西城区| 永安市| 霍林郭勒市| 焦作市| 察雅县| 邢台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