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是你選擇公司,而是公司選擇你(2)
- 老板不會告訴你的60個秘密
- 牧之
- 5561字
- 2014-03-24 15:24:33
面試時,除了“慧中”,你還要“秀外”。因為在踏進面試會議室時,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儀表。面試服裝要先考慮公司的性質以及應聘的職位。如果公司規定穿制服,你就要準備整潔大方的套裝。如果是網絡公司的話,只要干凈整潔即可。
3. 材料備戰——“完備”
筆和記事本在面試時可能用得到。將筆和記事本放在手提包的外層,方便隨時使用,不至于到時現翻,浪費時間又顯得缺乏條理。
最近更新的簡歷至少準備兩份,多多益善。即使你的簡歷已使你獲得面談機會,約談者仍有可能收取另一份簡歷。準備完整的簡歷表有兩個目的:第一,在公司填寫申請表時,可隨時取出作為參考;第二,面談后可直接留給公司。多準備幾份的目的在于面試時可能不止一個面試官,而這可以表現出你的細心。
文憑和各種證書俗稱“敲門磚”,如果擔心丟失,就帶復印件。如果你有工作成果的證明、作品或者專利證明,請務必帶上,這可是證明你自己的最好的秘密武器。
4. 背景備戰——“詳盡”
了解面試的公司會加深面試官的印象,因為你對公司了解得越多,表明你對公司及工作越有興趣。此外,這還可以增加你在面談時的自信。請盡力搞清如下問題——公司的規模、性質、創辦時間、做什么產品或項目、年營業額、企業文化、在行業中的排名,等等,盡量多了解一些。
作好了以上的前期準備,在面試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問題。想要獲得工作的你,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準時。最好提膠幾分鐘到。遲到會給人留下不守時或者對這份工作不重視的印象。
(2)如果還沒有填好有關表格,一定要抓緊時間提前填好,字跡要清晰端正,不要有錯別字,并想想如何回答有關問題。
(3)握手要穩重有力,但不要捏痛對方。如果約見者走出辦公室見你,你應該站起來同他握手,然后拿起自己的東西立刻跟隨其后,腳步聲不宜過重。
(4)進辦公室后,坐姿要端正,給對方留下你很注意姿態的印象。不要靠在桌子上或者躺在椅子上,不要把腿伸得太遠,不要雙臂叉胸而坐。坐著時別彎腰,保持姿態端正。
(5)自我介紹時應面帶微笑,開場白要盡量簡短,并向所有的面試人員示意。如果面試官正在注意別的東西,可以稍微等一下,等他注意力轉過來后再開始。自我介紹的時間長短要適宜,如果面試官規定了時間,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掌握。
(6)介紹的內容不宜太多停留在諸如姓名、工作經歷等問題上,因為這些在你的簡歷表上已經有了。你應該更多地談一些跟你所應聘職位有關的工作經歷和所取得的成績,以證明你確實有能力勝任應聘的工作崗位。
(7)在作自我介紹時,眼睛千萬不要東張西望,四處游離,這會顯得漫不經心,給人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覺。眼睛最好注視面試官,但也不能長久注視。再就是盡量少加一些手的輔助動作,因為這畢竟不是在作演講,保持一種得體的姿態也是很重要的。
(8)陳述你的專長時要直爽。不必過于自謙,但也不要自夸。不管你對自己受過的教育感到驕傲還是自卑,都用平靜的聲音直述,并強調你愿意多學、多努力。
最后要強調的是,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對展現自信的自己非常重要。只要有信心,你一定會呈現出一個精彩的自己。
定位定天下。定位不對,其他的努力只是白費力氣。職業關乎我們的前途和命運,我們首先要定下明確的職業目標。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既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要根據現實估算這份職業的市場價值。使兩者合理地結合起來,才能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
面試之前要作好必要的準備。在面試過程中,除了要勇敢地展現自己,還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因為小細節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一個人的職業素養。
秘密 3
第一印象決定成敗:要善于包裝自己
第一印象,一般指人們初次交往時各自對交往對象的直覺觀察和歸因判斷。兩個人初次見面時,對方的表情、體態、服裝、談吐、禮節等構成了我們對對方的第一印象。現實生活中,第一印象常常左右我們對他人日后的看法。通常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第一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是取信于人的出發點。
第一印象決定你的前程
一位心理學家曾作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A和B都做30道題,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道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后15道題,然后讓一些被試者比較這兩個學生,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者認為學生A更聰明。
這個實驗結果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對認知效果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輸入的信息雖然也起較大作用,但不如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大。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第一印象效應”的內在原因。
因而,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留給他人好的第一印象。我們要充分利用“第一印象效應”來幫助我們完成自我推銷:首先是面帶微笑,這樣可以給人留下熱情、善良、友好、誠摯的第一印象;其次應使自己顯得整潔,整潔容易給人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最后盡量展現你的聰明才智,給對方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會左右對方未來很長時間內對你的判斷。
下面列舉一個求職的小故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一天上午,李海趕到一個公司參加最后一輪面試,主考官正是該公司的謝老總。臨到考試快要結束時,李海才滿頭大汗地趕到了考場。謝老總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李海,只見他滿臉通紅,大滴的汗珠從額頭上冒出來,頭發亂糟糟的,上身穿一件紅格子襯衣,整體給人一種疲疲沓沓的感覺。
謝老總仔細地打量了李海一陣,疑惑地問道:“你是研究生畢業?”似乎對他的學歷表示懷疑。李海很尷尬地點點頭回答:“是的。”接著,心存疑慮的謝老總向他提出了幾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李海平靜下來之后,回答得頭頭是道。最終,謝老總經過再三考慮,決定錄用李海。第二天,當李海來報到時,謝老總把李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他說:“本來,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不打算錄用你,你知道為什么嗎?”李海搖搖頭。謝老總接著說:“當時你的那副尊容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滿頭大汗,頭發散亂,衣著不整,特別是你那件紅格子襯衫更顯得不倫不類,不像個研究生,倒像個散漫的社會小青年,你給我的第一印象太差。要不是你后來在回答問題時很出色,你一定會被淘汰的。”
李海聽罷,這才紅著臉說明原因:“昨天我前來應試時,在大街上看見有人出了車禍,我就主動協助司機把傷員抬上的士,并且和另外一個路人把傷員送到醫院去了。從醫院出來,我發現自己的衣服上沾了血跡,于是,我就回家去換衣服。不巧我的衣服還沒干,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襯衫穿上了。又因為耽誤了時間,我就拼命地趕路,最后,時間雖然趕上了,卻是一副狼狽相……”
謝老總這才點點頭說:“難得你有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不過,以后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千萬要注意自己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啊!”后來,李海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為業務主管,深得謝老總的器重。
可見,第一印象有時候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前程甚至命運。如果第一印象存進了面試官的大腦檔案,給他留下印象,就很難改變。雖然我們也知道僅憑一次見面就給對方下結論為時過早,第一印象并不完全可靠,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很大的差錯,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會下意識地跟著第一印象的感覺走。求職者面試時對著裝不可掉以輕心,不過,精心選擇并不等于極端地求新求異。面試時的著裝要有針對性,讓考官能夠辨析求職者本人同其所申請職位的吻合度。比如,應聘金融行業的人宜穿深色套裝來體現出專業和嚴謹;若是應聘公關行業,可以適當體現出自己對時尚的敏感度。還有,求職者要注意鞋子是否干凈等細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要好好利用“第一印象效應”,通過制造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時間打動別人。
另外,在公司選拔人才時,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兩個人能力有一定差別,但那個能力稍遜的人卻被公司錄用了,而那個能力相對較高的人卻被淘汰了。為什么會這樣?這還是第一印象在其中起了作用。我們要學會用清爽的形象和氣質為自己加分。
心理學家作過一個試驗:分別讓一位戴金絲眼鏡、手持文件夾的青年學者,一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女郎,一位挎著菜籃子、臉色疲憊的中年婦女,一位留著怪異頭發、穿著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邊等出租車。結果顯示,青年學者、漂亮女郎搭上出租車的成功率很高,中年婦女稍微困難一些,那個男青年就很難搭到車。
這個試驗表明:不同的儀表的人會有不同的際遇。
內外兼修,打造美好的第一印象
媒體策劃專家有一句名言:要給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鐘。通過大量的研究論證,研究者得出,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與外表有關,這不僅是一個漂亮的臉蛋就夠了,還包括體態、氣質、神情和衣著等,另外,大約40%的內容與聲音有關,音調、語氣、語速、節奏都會影響第一印象的形成,只有少于10%的內容與言語、舉止有關。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長得美若天仙或是英俊非凡,但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干凈整潔。油性皮膚者一定要注意臉部和頭發的干凈清爽,干性皮膚者則要避免臉上出現令人不快的皮屑,然后就是衣著要整潔得體。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種類型的人,它們代表著你的個性。一個和你會面的陌生人往往不自覺地依據你的衣著來判斷你的為人,所以有句話叫“人靠衣裝”。
服飾只有與穿戴者的氣質、個性、身份、年齡、職業、環境以及時令協調一致時,才能真正達到美的境界。得體的穿著不僅應當和人本身的身材、年齡、性格和諧,同時也講究同場合的和諧,在不出錯的基礎上再講究搭配的技巧。你平時可以多瀏覽一些時尚雜志或網站,根據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有技巧地打扮自己,讓自己賞心悅目。
只重視外在形象還不夠,我們還要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在奢華的衣著下,如果沒有得體的舉止,那么這個人仍會被看做沒有教養的人。即使一個人穿著樸素,然而舉手投足間盡顯風范,無疑還是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在社交場合,禮儀是一個人身份修養的標志,千萬不要失禮。
1. 說話多用敬語
同樣意思的一句話,會因表達方式不同,而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請別人為你服務時,你要加上“請”或“你好”。在交談中,稱呼對方的父母,你最好稱“伯父、伯母”,直接說“你爸爸、你媽媽”雖然也可以,但缺乏文雅的氣質,一個有身份、教養的人,不應該忽略這些細節。
2. 接遞名片別輕慢
初次與人見面,打過招呼后應該先互通姓名,然后就是互遞名片。遞交名片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也應該引起注意,要運用得體的方式才好。
名片應該放在名片夾內,而不應放在票證夾里,更不應該隨意夾在小本子里,用時四處亂翻。名片夾應放在西裝的內袋里,而不應從褲子口袋里掏出。名片夾由于要長久使用,所以盡可能買個質地好的。如果對方伸出左手遞交他的名片,你要伸出右手去接,同時左手也應遞交你自己的名片,這樣互相交換;當接受名片時,你要用右手去接對方的名片,左手拿自己的名片夾。對方名片上的姓名如有您不認識的字,則應客氣地問清楚。如果對方有兩人以上,應將他們的名片排好,并按照名片的順序,分別與他們進行交談。如果坐在椅子上,應把對方的名片認真收起來放好,然后再向對方致意。遞交名片的方法也有講究:拿名片下端,這樣會使對方易于接;名片要遞至對方胸前;只是單方面接對方名片時,要雙手同時伸出。
3. 別在初次見面時和正規場合大講綽號
有些人作自我介紹的時候,往往連綽號也講出來,例如:“我叫大象,平常大家都這么叫我,你這樣叫就可以。”在中國,綽號僅限于親密的朋友間稱呼。如果有第三者在場,就要特別注意。若以綽號稱呼對方或其他不在場的人,會令第三者摸不著頭腦,產生被疏遠的感覺,或是第三者會認為你不端莊、不懂禮貌。因此,你還是應該好好地使用名字。另外,在正式場合使用綽號,這會顯得你很不知輕重。總之,使用綽號要考慮場所和環境,否則,不但破壞氣氛,而且也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總而言之,初次見面時的形象和言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開始就出師不利,想要挽回這種劣勢,你就必須花費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還不見得有用。因此,和別人初次見面時,你的外表和內在都決不可馬虎。
第一印象很重要,有時候能夠決定你的未來和命運。在職場上,形象事關重大,形象決定你的職場命運。一個燦爛而極具親和力、感染力的笑容,可以幫你順利地通過面試。要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不但要重視外在形象,還要注意行為禮貌。不過,重視形象,并不意味著刻意追求,否則,會適得其反。
秘密 4
合同之中的貓膩
如果我們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后,就要跟公司簽訂一份勞動合同。合同中應該明確試用期限和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勞動報酬、保險和福利待遇,勞動合同的變更、解除和違約責任等事項。很多人以為,只要與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自己的權益就有了保障,實則不然。合同之中很可能藏有貓膩,所謂的安全似是而非。
若工作中真的出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糾紛,如加班沒有加班費,沒有保險,公司不按勞動合同給予應有的待遇,工資不按時發放……每當這時,你是奮起而爭用法律保護自己,還是忍氣吞聲、任人宰割呢?
別讓“試用”變成“白用”
首先,在求職之初,我們就要提防公司將所謂的“試用”變成“白用”。
從藝術院校畢業后,彭應聘到某設計公司做設計師,合同中規定他試用期為三個月。然而,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彭無法按照正常的朝九晚五時段上班,往往是下午四五點開始上班,然后,熬夜至凌晨甚至熬通宵,還經常需要把設計稿帶回家中做。有時為了忙一個案子,他一個月都沒有時間休息。
試用期結束后,考慮到自己上班時間嚴重超過合同約定,彭向公司提出補回試用期的加班費。然而公司沒有照辦,彭只好請了律師,將公司告上法庭。經過法庭判決,公司最后賠償了彭三個月加班費,共計1萬余元。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的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即應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應在試用期之前。員工必須培養自己的維權意識,行使自己所簽訂勞動合同中規定的權利,并在勞動合同中詳細約定有關勞動安全、報酬請求權的保護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