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前言
一千零一夜 上
《一千零一夜》是中古時期阿拉伯地區一部杰出的大型民間故事集。它以卷帙浩繁的規模,絢麗多姿的畫面,離奇突兀的情節,奇特詭異的幻想代表了古代阿拉伯文學的最高成就,吸引著一代又一代東西方讀者。它包羅宏富,不拘一格,童話、神話、寓言、笑話、歷史故事、冒險故事、戀愛故事、奇聞軼事,應有盡有;天南地北,陸地海洋,無所不至;從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角度反映了中世紀中近東國家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畫面;是一部頗有價值的研究阿拉伯古代社會史的參考文獻。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原文為“一千零一個夜晚”,中譯本習慣譯為《天方夜譚》。“天方”來源于沙特阿拉伯麥加城內的“克爾白天房”的諧音,“夜譚”是指阿拉伯人喜歡夜間講故事。我國古時稱阿拉伯國家為“大食國”,明朝以后改稱“天方國”,所以后來把《一千零一夜》譯為《天方夜譚》,意思是“天方國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的最初編者已不可考。從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它的高度藝術水平來看,最初出現的時間當不會早于阿拉伯帝國形成之時的八世紀。近代文學評論家大多認為它的故事和手抄本在中近東各國開始流傳的年代約在八世紀中葉,即中國史書上稱“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的前期(750—850),大約是哈倫·拉希德哈里發和麥蒙哈里發執政的時代。這是阿拉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阿拉伯帝國在這時已經形成,它的統治機構和各項制度日臻完備。它的疆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臨大西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業已編成,并已成為統治階級駕馭萬民的有力工具。九世紀前后,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到鼎盛時期,大規模的向外擴張戰爭已經停止,人民生活穩定,貿易興旺,市場繁榮,到處一派升平景象。經濟得到了發展,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隨之活躍起來。與此同時,阿拉伯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征服民族,如:敘利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波斯文化的影響,并在吸收希臘、羅馬、印度文化的基礎上融會貫通,產生了燦爛的阿拉伯新文化。新文化的出現,推動了民間文學的繁榮,特別是阿拉伯民族的民間文藝“說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再者,阿拉伯人自古以來就以勇敢和富于想象著稱于世,中古時期的升平世界使他們這一特長得以發揮。他們從陸上和海上到世界各地去周游,去經商,生活充滿新奇和冒險,同時也給他們帶來經濟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樂趣。在這些生活基礎上,他們鼓起想象的雙翼,在神奇的王國中遨游,加上他們生就一副能說會道的“鐵舌頭”[1],于是那些神奇美妙的、絢麗多彩的、趣味無窮的故事就油然而生了。講故事的人不僅受到民眾的歡迎,而且被召進王宮為哈里發說唱。為博得民眾的稱贊和哈里發的歡心,他們就不斷到民間去搜集或自編一些新奇古怪、精彩生動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孕育而成的。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來源,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從古波斯文的《一千個故事》譯成阿拉伯文的,這一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它提供了《一千零一夜》的基本情節和脈絡,以及主要的男女角色(包括《引子》中的山魯亞爾國王和山魯佐德王后)。第二部分是阿拉伯帝國最盛時期阿拔斯王朝的故事,大多是哈倫·拉希德哈里發和麥蒙哈里發執政時期發生在巴格達的故事。第三部分是關于埃及馬穆魯克王朝(1250—1517,也稱奴隸王朝)的故事,主要講的是從1440——1550一百多年間埃及的風土人情。
關于《一千零一夜》成書過程的下限,人們根據書中提供的有關資料探討,認為在十六世紀中葉。此時阿拉伯帝國滅亡已有四個世紀。
《一千零一夜》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地流傳下來,成為人們喜愛的讀物,主要是因為它有著與眾不同的藝術價值、研究價值和訓誡意義。
整部故事集系民間流傳之作,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編寫者在收集整理它們的時候聰明地用一個“引子”(即開篇的《山魯亞爾與山魯佐德》)便把幾百個主題不同而又互不關聯的故事巧妙地組成了一部完整的故事集。“引子”是一個很有訓誡意義的故事,講的是某國王因妻子行為不端而憎恨天下所有女人,他每天娶一少女,過一夜便殺之。才貌雙全的宰相之女山魯佐德自愿進宮,用講故事的辦法勸誡國王改變了殺戮女人的惡習,從而引出了一千零一個夜晚的故事。而這一千零一個夜晚的故事,也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套更小的故事。如《商人與魔鬼》《漁夫與魔鬼》《國王、王妃、大臣和王子》等都是大故事中穿插著好幾個小故事。這就是《一千零一夜》中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框架式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將許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流傳的故事組成一個龐大的故事體系,可以自由發揮,也可以節外生枝,既可以算一個故事,也可以獨立成篇。這種藝術結構對后來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都產生了影響,如薄伽丘的《十日談》、但丁的《神曲》、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等。
《一千零一夜》藝術上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浪漫的充滿幻想的表現手法。《一千零一夜》中有許多故事,發揮了豐富的文學想象和大膽的藝術夸張,給我們創造了一個能夠產生一切奇跡的神話世界:一叫即開的巖洞(《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有求必應的戒指(《喬德爾和他的兩個哥哥》《馬爾魯夫的故事》),會飛的烏木馬(《烏木馬的故事》),要什么給什么的神燈(《阿拉丁與神燈》),可伸縮的帳篷(《印度王子與山中仙女》),能呼風喚雨的神王(《哈桑與羽衣公主》)……這些不可思議的事物與故事中的人情世態奇妙地融合起來,相互輝映,大放異彩,使讀者不但了解了古代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也知道了他們的理想和愿望。今天我們中國人提起一些難以想象的事物時,都喜歡用“天方夜譚”來比喻,可見這種藝術特色的深遠影響。
如果我們對《一千零一夜》進行一次掃描,可將那些奇思妙想的故事大致分成這樣幾類。
一、體現“善惡報應”的故事。這類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占有很大比例,大多用寫實和浪漫的幻想互相交織的表現手法,歌頌了人們在與邪惡勢力作斗爭時所表現的勇敢和智慧,刻畫了他們淳樸善良的品質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漁夫與魔鬼》中的漁夫在面對“高大無比,頂天立地,眼似燈籠,嘴似山洞,腿似桅桿,手似鐵叉”而又殺氣騰騰的魔鬼時,開動我們人類聰明的大腦,終于用計謀和智慧,戰勝了魔鬼的兇惡和邪氣。還有《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和《阿拉丁與神燈》中的主人公,都是靠著正直善良、足智多謀、勇敢剛毅,戰勝了各自的對手。阿里巴巴戰勝了賊心不死的強盜頭子,阿拉丁戰勝了奸詐狡猾的非洲魔法師。這類故事的主題就是對正義力量的贊美,對邪惡勢力的鞭撻,具有警世意味。
二、斥責社會風氣腐敗和同情百姓疾苦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中有許多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和兇狠殘暴。如在《引子》中,使人目睹國王在殺了與人私通的王后以后,竟然殘酷到每夜要宰相找一個少女來供他尋歡作樂,翌日清晨再把她處死的地步。還有不少故事描寫了宮廷和朝臣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如在《哈里發與哈利法》《真假哈里發》中就有不少這樣的場面。統治階級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百姓呢?在《幸福主要靠什么》里,我們看到那個窮苦的靠搓麻繩養家的青年“干上一年也不見得能賺四百金幣”。《漁夫與魔鬼》中的那個漁夫“一家五口,全靠他打魚為生,勉強度日”。這種鮮明的對照是阿拉伯中世紀封建社會的真實記錄。
三、描述愛情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中有許多故事歌頌了男女青年對愛情的忠貞,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如在《卡麥爾王子與白杜爾公主》《尼爾曼和努爾瑪》中都描繪了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純真愛情的過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坎坷和磨難,但憑著對愛情的堅貞不渝,他們最終還是戰勝了種種困難,贏得了幸福。《一千零一夜》中還有不少人與神戀愛的故事,描寫了青年人為爭取婚姻自由而進行的與傳統觀念決裂的斗爭,如《哈桑與羽衣公主》《賽伊夫王子與古曼麗公主》,情節曲折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四、描繪經商和航海冒險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反映航海經商的作品,《辛伯達航海歷險記》是最具代表性的名篇。那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離奇古怪的冒險經歷,神奇大膽的夸張描寫,使這篇故事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千零一夜》的頂峰。從這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中世紀阿拉伯地區商業貿易繁榮昌盛的景象,了解到阿拉伯國家在很早以前就與中國、印度以及歐洲國家進行貿易交往的情況。我們還可以從這些故事中得到關于當時社會風尚、生活習俗、民族性格、世態人情、道德精神、經濟發展狀況等方面的知識。許多國家的文學研究者指出,《辛伯達航海歷險記》完全可以脫離《一千零一夜》,獨立成書。
應該指出,《一千零一夜》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這是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分不開的。在中世紀,伊斯蘭教是阿拉伯社會的精神和政治支柱,它以絕對權威主宰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書中許多故事都充滿說教氣,但是這并不影響本書宏大的藝術魅力。
此外,作品中還有一些宿命論的故事或情節。很多評論家都認為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糟粕或者不足之處,但是這些故事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阿拉伯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所思所想,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而且這些故事都十分神奇,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比如《哈希卜與蛇女王》《一座魔城》 《努倫丁與沙姆士丁》《埃及商人阿里》《阿吉卜國王》《樵夫與財寶》等。其實,這些故事雖然有很強的宿命色彩和不可知的神秘性,但同時也宣揚了一種奮斗精神或表達了一種對后人的教育意義,所以無論哪個選本里幾乎都少不了這些故事。
《一千零一夜》早在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就被傳往歐洲,對歐洲的文學、繪畫、音樂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除我們前面提到的幾部著名作家的作品外,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莫里哀的《喬治·唐丹》,萊辛的《智者納旦》,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辛白林》以及威爾第、莫扎特、瓦格納、圣-桑、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等均可見其影響。
《一千零一夜》從二十世紀初葉開始傳入中國,多是從英、俄、日文譯出,納訓先生是第一個從阿拉伯原文翻譯《一千零一夜》的譯者。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譯本越來越多,但這并不是壞現象,因為《一千零一夜》與其他世界名著不同,它的版本奇多,其中沒有任何兩個版本是一樣的。不是篇幅不一樣,就是故事內容或者某些情節不一樣。在許多較早的阿拉伯原文的《一千零一夜》中,流傳最廣的兩個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和《阿拉丁與神燈》都未被收入其內,學者們對這一現象眾說紛紜,大都認為這兩篇作品最初是長期生活在阿拉伯國家的歐洲人寫成的,而《第九尊人像》《印度王子與山中仙女》《波斯三姐妹》更被認為出于歐洲人之手。
總之,《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極具魅力的民間文學鴻著,盡管許多故事都存在著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神奇色彩,但每個故事都留有當時阿拉伯社會的烙印。青少年讀者不僅可以從這些美妙的故事中領略旖旎綺麗的異國風光,還能了解中近東各國的歷史,開闊眼界,馳騁遐想。
我們這里向青少年讀者介紹的《一千零一夜·少年版全集》,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埃及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專門為青少年改寫的版本中翻譯過來的。改寫本與成人本相比,從選材到風格,更多地注意到了孩子們的心理與情趣。成人本雖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但許多故事摻有糟粕,宗教色彩濃厚,貶低婦女的內容較多,不適合孩子們閱讀或者對他們有害。這一改寫本在成人本的基礎上做了某些加工,對一些無益于孩子們的故事或片段進行了修改或增刪,既保持了故事的原型,又照顧到了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其次,在敘述故事的行文中,改寫者運用了便于孩子們閱讀的語言,優美而簡練,生動的描寫和幽默、有趣的敘述將給讀者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青少年朋友們翻開這部書,一篇一篇地讀下去的時候,定會覺得自己步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這里不僅有神燈、飛馬、魔戒、藏有財寶的地下寶庫、會說話的鳥兒,還有變幻莫測的大海,鉆石閃爍的山谷,鬼怪出沒的森林……這里的一切一切,都會引起你的遐想。也許你會想:我也有那么一盞神燈該多好啊,我將用它為人們做好多好多有益的事情;我也有那么一匹飛馬該多好啊,我將駕馭著它在萬里長空馳騁。你還想當阿里巴巴,到深山或者森林中去開發寶藏;更想成為辛伯達,揚帆于煙波浩渺的大海,去探險,去尋寶,去世界各地觀光……此后,當你合上書,反復回味這些故事時,你就會贊嘆古代阿拉伯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智慧,欽佩他們編撰故事的才能。
愿本人的拙譯能得到青少年讀者的喜歡,給他們的業余生活增添樂趣。
王瑞琴
2013年7月于北京
朝內大街1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