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8章 注釋
- 第17章 法律話語與法律活動的關系——以中國的敘事為例[150]
- 第16章 美國人手里的牛津大學法理學教授職位——德沃金的革命[132]
- 第15章 法律科學?[117]
- 第14章 法律解釋與“法律民主”[108]
- 第13章 法治·分權制衡·法律現代性的困境——從腓特烈大帝過問阿諾德案說起[88]
第1章 增訂版序
十年前,本書以《有產階級的法律》為書名出版。當然更早,1999年便用《法律的隱喻》書名。陸續有學者對這本書作了評論。回頭看,近二十年,我覺得本書寫作的思想和敘事策略依然有益。中國一直處在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我們的觀念和話語還有分化之勢,或許還要更長時間。同時對法律而言,不僅專業人士而且社會大眾也越來越感到必須關注其到底為誰服務,其背后到底想要表達什么。仔細考量,不難發現法律——無論是明說的還是含蓄的,都有深層的意識形態及價值的展望,這或許就是“隱喻”。由此,我們便不應停留在法律的表象,而是需要閱讀、潛入、搜尋、挖掘、揭示,將內在不易言明的展現出來。
在這一版本,文章內容稍作訂正。另要說明,書名再用《法律的隱喻》,是劉峰先生的建議,他認為如此可更好體現全書的用意和風格,我尊重他的想法。“法律的隱喻”包含了“有產階級的法律”的意思,當然也更廣泛。
本書的寫作緣起、基本思路、敘事策略,《前言》中均有詳細交代,請讀者參閱。
要感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能在這個出版社出版,實為榮幸。當然還要感謝劉峰先生引薦。希望本書能為讀者帶來閱讀的意趣和樂趣。
劉星
2017年冬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