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譯本序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壇具有代表性的唯美派現代小說家,1886年7月24日出生于日本東京橋蠣殼町,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第二,因哥哥早逝而取名潤一郎。其父倉五郎成為谷崎久右衛門家的入贅女婿后,繼承了相當可觀的家產。童年的谷崎是個地道的公子哥兒,后來,由于倉五郎不善經營,家道中落,生活陷入窘境。此時的谷崎連上學都困難,幸虧在老師和親友幫助下得以繼續求學。高中階段靠做家庭教師賺取學費。這段經歷激發了他發憤圖強的精神。
少年時期的谷崎曾在秋香私塾攻讀過《大學》、《中庸》等中國古籍,打下了較為深厚的漢語基礎,十幾歲時即能賦詩吟句,經常在校友會雜志發表自編故事和漢詩等,顯示了出眾的才能,被譽為“神童”和“秀才”。
1908年考入東京大學國文系,讀到三年級時因拖欠學費而退學,從此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1910年,他和劇作家小山內薰、詩人島崎藤村一同發起創辦了《新思潮》雜志(掀起日本文壇上的“第二次新思潮”),并在上面發表了描寫中國春秋時代孔子游說衛靈公遭奚落的小說《麒麟》(1910),寫一個以刺青為業的青年畫工采取誘騙手段迫使原本善良的美女變成“魔女”的《刺青》(1910),劇本《誕生》(1910),小說《幫閑》(1911)、《少年》(1911)等作品。《麒麟》、《刺青》因構思新穎、文筆流暢而受到日本唯美主義鼻祖永井荷風的青睞,永井發表專論贊賞他為日本文壇開拓了一個不曾有人涉足的領域,給予高度評價,谷崎從此正式登上日本文壇。此后十幾年中,他先后發表了《惡魔》(1912)、《續惡魔》(1913)、《正是為了愛》(1921)、《癡人之愛》(1924)、《食蓼蟲》(1928)等一系列劇本和小說,描寫男女情感世界中的變態心理和背德行為。當時,日本靠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躋身帝國主義列強,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變化加劇,許多出訪歐美的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大肆宣揚西洋文明和生活方式,于是日本國內也刮起崇洋媚外、追求精神和物質享樂之風。谷崎的上述作品,包括中晚期的同類作品,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寫出來的。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的頹廢行為和享樂主義傾向。
這一時期,谷崎曾兩度(1918、1926)游訪中國,結識了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等中國知名文人。回國后撰寫了《蘇州紀行》、《西湖之月》、《上海見聞》等散文名篇。
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谷崎一家遷居關西。京阪一帶秀美的自然景色、純樸的風土人情、濃郁的古文化氛圍再次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在連續發表多部長篇后,又別開生面地拓展題材范圍,創作了從古代建筑藝術方面描繪日本傳統美的散文式小說名篇《陰翳禮贊》(1933),同年還發表了描寫盲女琴師與其弟子純真愛情的代表作《春琴抄》。1941年出版了他花費六年心血完成的日本古典長篇名著《源氏物語》的現代語譯本。譯注這部描寫近千年前平安朝貴族生活中婦女的不幸命運的畫卷式愛情小說,對谷崎后來的創作,特別是《細雪》的構思,產生了深刻影響。1942年開始《細雪》的寫作。
一些日本評論家認為谷崎有脫離政治的傾向,但其實在對待日本侵華戰爭的問題上,他的態度非常明確。歐陽予倩逝世后,谷崎在1962年11月號的《日中文化交流》月刊上發表了《憶舊友歐陽予倩君》,文章中寫道:“中日關系陷入了可悲的不幸狀態,日本軍閥作威作福,迫害中國人民。我曾經有機會到中國去,但我不愿受軍閥利用,更不愿意看到軍人那種耀武揚威的樣子,所以再也沒有到中國去。……知道了歐陽君逝世的消息,我充滿了深切的悲哀。”由此可見,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谷崎譴責日本侵華的立場是多么鮮明!
晚年的谷崎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欲望,發表了《少將滋干的母親》(1950)、《鑰匙》(1958)、《瘋癲老人日記》(1961)等多部長篇,最后因病不能提筆轉而口述的絕筆作有《七九歲之春》(1965)等。1965年7月30日病故,享年79歲。
谷崎生前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的顧問、日本藝術院會員,多次獲日本各種文化獎項。1949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勛章。1964年成為第一位被全美藝術院、美國文學藝術學會聘為名譽會員的日本作家。
《細雪》的寫作和出版經歷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過程。1942年是日軍侵華戰爭的第六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第二年。中國和全世界人民歷盡艱辛,奮起抗擊侵略者。此時,美軍已經開始大規模轟炸日本,日本國內形勢也極度緊張,軍部窮兇極惡地強化法西斯統治,尤其對媒體和作家嚴加控制,強令他們鼓動戰爭,謳歌所謂的“大東亞圣戰”。在高壓政策下,有些作家擲筆賦閑,或者被迫走上前線,而谷崎則堅決予以抵制,堅持走自己的路。1942年開始寫作他一生中篇幅最長也是藝術水平最高的《細雪》。翌年初,在日本最大的綜合性雜志《中央公論》上連載了《細雪》中相親、看花賞月等章節,由此激怒了法西斯當局,從第三期起便遭到封殺。但是,喪失發表機會的谷崎在兵荒馬亂中依然筆耕不輟,于1944年上半年完成上卷,并無視當局禁令,自費出版兩百冊分贈親友。此后在更加嚴酷的戰爭環境下,四處藏匿中寫完中、下兩卷,表現出難能可貴的勇氣和毅力。日本戰敗后不久,三卷本《細雪》全部問世,受到各國文壇好評。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說,《細雪》不僅是谷崎個人作品中的高峰之作,也是整個昭和文壇的優秀代表作之一。法國文學家薩特盛贊這部作品是“現代日本文學的最高杰作”。
《細雪》是一部描述日本中產階級青年男女之間愛情故事的風俗小說。講述了大阪的富豪蒔岡家族四姐妹的生活故事。故事圍繞著二女兒幸子夫婦為操辦三女兒雪子和四女兒妙子的婚戀為主要情節展開,最后以雪子相親成功結束。
自私平庸的大女兒鶴子和入贅女婿辰雄作為長房繼承家業。鶴子長年守在家中相夫教子,因經營不善,辰雄不得不賣掉店鋪,重新做回銀行職員。活潑熱情、樂于助人的二女兒幸子和誠直厚道、從事會計業務的貞之助婚后獨立門戶住在蘆屋,夫婦倆一年到頭為雪子和妙子的婚事操碎了心。雪子和妙子由于和長房夫婦性情不合,一直住在幸子夫婦家。四姐妹中最漂亮的雪子溫柔賢惠、知書達理,但性格內向,是個具有日本式古典美的女性。她為人處事有主見、有洞察力,然而在婚姻大事上受傳統觀念束縛,總是委曲求全聽憑別人擺布,一次次相親均因家庭、財產、性情等原因告吹。光陰荏苒,雪子從妙齡少女變成了年過三十的老姑娘。幸子和妙子陪同雪子與從美國學成歸來的貴族后代御牧見面,結果雙方滿意,雪子總算覓到了如意郎君。妙子的婚事也令全家頭痛。俊俏的妙子性格開朗、聰明能干,在為人處世和婚姻問題上同雪子相反,她主張女性自強自立,親自開辦布娃娃廠、籌辦西服店,還業余學習舞蹈。妙子敢于打破門第觀念,堅持自由擇偶。曾和一個富商子弟訂婚,當發現對方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后,便毅然脫離關系,而和一個在洪水中救過自己的平民攝影師板倉私訂終身,板倉不幸病故。繼而和一名調酒師相愛,并未婚先孕。妙子的表現在上流社會看來是大逆不道敗壞門風的行為,為此曾一度被逐出家門。后來又和家人言歸于好,并同調酒師正式結為夫妻,過著平凡的生活。
小說把雪子描繪成純潔美好的日本女性典范加以頌揚,把妙子視為不安分守己、有損門風的女性予以貶斥,而其實二者都是門第觀念的犧牲品。值得一提的是,妙子自強自立、自由戀愛的主張恰恰符合了時代潮流的發展,這或許是作者始料未及之處吧。
小說采用以情為主、情與景、情與事交融的寫實主義手法,成功塑造了以雪子為首的眾多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選擇和安排情節,真實生動地表現了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獨特命運。人物對話采用大阪方言,別具特色。河畔捕螢以及洪水泛濫等情節的刻畫精彩動人,仿佛將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享受。小說對京阪一帶的風土人情、重大社會事件也作了真實細致的描寫。
這部構思宏大、文筆優雅、具有很強藝術感染力的巨作充分顯示了“谷崎美學”的價值和藝術風格,現已被譯為多國文字,成為各國讀者喜愛的作品。《細雪》展示出了日本文學獨有的韻味,堪稱日本現代文學名著之一。
周祥侖
2007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