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1章 參考文獻
- 第30章 澳門土地法改革的主張和建議
- 第29章 借鑒港臺地區的相關經驗
- 第28章 借鑒內地的相關經驗
- 第27章 《對澳門土地法的檢討 改革路徑和方案的思考》:澳門現行土地制度存在的問題
- 第26章 澳門地籍管理制度
第1章 序
王衛國[1]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本。在民法上,土地權利歷來是物權制度的基石。因此,無論在大陸法系抑或英美法系,土地法律制度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土地立法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的和諧,理應引起立法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作為內地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法律,標志著內地土地管理工作進入法制化軌道。在經濟發展、人口增多的社會背景下,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地矛盾隨之日益突出,《土地管理法》雖經多次修改,亦已難以適應社會需求,尤其在土地征收等一系列問題上,現行立法未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以致社會矛盾日益突出。據報道,內地每年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大部分與土地有關。
而在我國澳門地區,土地問題同樣十分嚴峻。較之內地,澳門地區的土地更是嚴重稀缺,以致澳門一度需要通過填海造地來改善土地供應的狀況。澳門回歸后的十余年間,在“一國兩制”體制下實現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澳門《土地法》自1980年頒布以來,實施已有30余年,其間雖亦有多次局部修改,但仍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土地法改革的呼聲仍然很高。
在此背景下,本書作者在我門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專門就澳門土地法改革進行研究,并以此作為其博士論文寫作題目,本書正是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作者現就職于澳門特區檢察院檢察長辦公室,他對于澳門地區的法律制度,包括土地法律制度,應當說是比較了解的。他研究心得不僅來自他閱讀的參考文獻,也來自他作為澳門居民和澳門的法務工作者的實踐經驗和切身體會。
本書不僅對澳門地區土地法改革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對內地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作者向我們系統地介紹澳門地區的土地制度,分析具體的土地權利、土地征收按市場價格補償等制度安排,這對于解決內地矛盾尤為尖銳的征地問題均有所啟示。
法律改革通常難以一步到位,尤其是內地的土地改革至今仍步履蹣跚;相比之下,澳門土地法改革因“一國兩制”而免去許多體制上的障礙。兩地的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雖內容不同,但其目的皆在于完善土地制度以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實現土地管理的合理有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在此意義上,兩地在改革的過程中應有諸多可供相互學習之處,而本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有益探索。
是為序。
2012年9月25日
于北京
注釋
[1]王衛國,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校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