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鑄典宣化:“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是章永樂繼《舊邦新造:1911—1917》《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西途東歸:朝向中國道路的思想突圍》之后的第五本專著,思路和議論都和他前幾本書的主題密切相關,是對“舊邦新造”這個話題的繼續深入推進。這本書偏重探討近代中國憲制思想與“文明”觀念的變遷,闡述中國憲制探索的文明史意義。通過梳理“文明”的話語體系與成文憲法的全球化傳播,研究近代中國的“立憲”觀念與道路,探討“文明”的話語在“立憲”傳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理解近代中國立憲改革背后的歷史邏輯與思想淵源,把握國際體系與國內立憲改革間的深刻關系,思考中國近代政治的發展脈絡。
目錄(3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獻詞
- 緒論 作為“文明”事業的立憲
- 一 立憲、國家組織力與文明
- 二 世界大戰的沖擊與“20世紀之憲法”觀念的興起
- 三 “文明”的話語與“中國式現代化”
- 第一章 大國協調、文明等級論與立憲
- 一 維也納體系及其全球擴展
- 二 殖民秩序與“文明等級論”的引入
- 三 立憲與“文明”
- 四 余論
- 第二章 激辯《明治憲法》
- 一 為何以日為師:梁啟超的理由
- 二 出洋考察大臣奏折中的“立憲”與“文明”
- 三 立憲、革命與文明:革命派的論述
- 四 余論
- 第三章 世界大戰與“文明”觀念在中國的漸變
- 一 德國作為典范:“一戰”前的論述
- 二 戰爭初期的德國形象
- 三 戰爭局勢與輿論之漸變
- 四 戰后世界的“文明”觀念
- 五 余論
- 第四章 渡河之舟
- 一 “20世紀之憲法”觀念的生成
- 二 “20世紀之憲法”觀念的時代影響
- 三 新憲法與新文明
- 四 余論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8-19 16:22:57
推薦閱讀
- 凝心聚力的導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評論員文章匯編
- 讓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創業中燃燒:《部長與國家》學習心得匯編
- 交接香港:親歷中英談判最后1208天
- 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
- 天津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2018)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成果
- 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觀
- 思索·改革:財政補償與醫療衛生服務(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戰時國民政府行政機構改革(1937~1945)
- 轉型期城市社會治理研究
- 平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構建的認同:政治合法性的“祛魅”分析
- 鏡古鑒今:薊州歷史上的廉政故事
-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二十六講
- 應急預案編制與實戰演練
- 社會主義現代化讀本
- 理解新時代: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
-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
- 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
- 美國歲月:華裔移民口述實錄
- 政治經濟學國際理論前沿(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 艱難的復興:中國21世紀國際戰略
- 秦國鄉里政權研究
- 平等(英文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中國幫會三百年革命史
- 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創新案例調研(二)
- 上海依法治市2011:實踐探索與理論研討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