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哲學導論(修訂本)
最新章節(jié):
修訂后記
該書不囿于某一國別、派別、部門的哲學,以盡量公正的態(tài)度面對和探究人類的哲學智慧,由淺入深地導引讀者從“宮墻外望”到“初識門庭”,生成關(guān)于哲學世界的基本圖景。該書在探討哲學的誕生、哲學與智慧、哲學與思維、哲學與時代、哲學與文明、哲學與民族、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派別的基礎(chǔ)上,分世界觀與本體論、認識論和知識論、歷史觀與歷史哲學、價值觀與哲學價值論、人性論與人的哲學等部分介紹了哲學的基本內(nèi)容,并附有國內(nèi)外80位著名哲學家的思想簡介。與一般哲學普及讀物不同,該書在力求淺顯、生動的同時,具有鮮明的學術(shù)性和前沿性,大量引證哲學史上的名家觀點,介紹和反映哲學的最新進展。該書可作為大學的哲學入門教材,也適合其他哲學愛好者閱讀。
目錄(5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quán)信息
- 內(nèi)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前言 從宮墻外望到初識門庭
- 第一講 哲學的出場
- 一 人在世界中
- 二 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 三 哲學的誕生
- 第二講 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
- 一 哲學是對智慧的追求
- 二 哲學追求大智慧
- 三 追求智慧的激情
- 四 智慧的生存境界
- 第三講 哲學是思想的功夫
- 一 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 二 思維的一般方法
- 三 哲學思維的獨特品質(zhì)
- 第四講 哲學是人類文明精神的精華
- 一 時代精神的精華與文明活的靈魂
- 二 哲學就是哲學史
- 三 哲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 第五講 東西文明及其哲學
- 一 五大文明及三大哲學傳統(tǒng)
- 二 東西哲學的歷史
- 三 東西哲學的相互影響
- 第六講 哲學的基本問題、派別和學科領(lǐng)域
- 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
- 二 哲學的主要派別
- 三 哲學的學科領(lǐng)域
- 第七講 世界觀與本體論
- 一 面向終極的追求
- 二 本體論的流變
- 三 現(xiàn)代哲學視野中的本體論
- 第八講 知識論和認識論
- 一 真理:追求與懷疑
- 二 認識及其檢驗
- 三 哲學認識論的現(xiàn)代走向
- 第九講 歷史觀與歷史哲學
- 一 哲學的“歷史性”轉(zhuǎn)折
- 二 歷史哲學的歷史
- 三 當代歷史哲學新進展
- 第十講 價值觀與哲學價值論
- 一 哲學價值論的一般理論
- 二 哲學價值論的主要領(lǐng)域
- 三 哲學價值論的前沿問題
- 第十一講 人性論與人的哲學
- 一 走向人的自我理解
- 二 人性與人的本質(zhì)
- 三 自我及其認同
- 四 人生意義與存在的勇氣
- 主要參考書目
- 中外重要哲學家簡介
- 后記
- 修訂后記 更新時間:2025-04-24 18:46:09
推薦閱讀
- 道德博弈
- 推動者、第一因和必然性:亞里士多德理論哲學研究
- 悅心語
- 尋道:先秦政法理論芻議
- 《新唯識論》儒佛會通思想研究
- 知性改進論(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
- 超文化:文化與全球化
- 以賽亞·伯林自由理論研究
- 高清海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文集
- 道德失范研究
- 碰撞與創(chuàng)新
- 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
- 西方左翼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
- 解讀歷史唯物主義
- 唯物辯證法理論
- 鼎革以文:清季革命與章太炎“復古”的新文化運動
- 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
- 萊布尼茨文集(第7卷):神正論
- 正義論(外國倫理學名著譯叢)
- 萊布尼茨文集(第5卷):認識論文集
- 導讀德勒茲與加塔利《什么是哲學?》(思想家和思想導讀叢書)
- 康德因果性理論研究
- 知識哲學疏論
- 計算主義及其理論難題研究
- 歷史唯物論與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
- 一切都在孤獨里成全:叔本華的人生智慧
- 心智哲學問題新解
-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判
- 20世紀分析哲學史卷二
- 大師哲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