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電子支付的規制結構配置研究
最新章節:
注釋
本書關注的核心議題是法律如何規制不同類型的電子支付交易產生的風險,包括:電子支付市場及其創新帶來了何種風險;如何評價我國既有的電子支付規制路徑;類型化視角下如何從整體上優化電子支付規制結構以便實現效率與安全的平衡。本書按照付款人完成貨幣價值轉移的時間與其獲得產品或服務對價的時間存在的偏離,將電子支付劃分為預付、即付與延付三種業務類型。在每一類型之下,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支付工具和服務進行詳細分析,關注該類支付業務的法律屬性、交易風險、規制措施等方面,針對行政監管與司法裁判反映的核心法律問題,分析既有的規制措施是否足以應對新的變革,并討論應然層面的規制路徑如何選擇。
目錄(49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出版說明
- 序言
- 導論
- 一、問題的提出
- 二、文獻梳理
- 三、結構及意義
- 第一章 電子支付規制結構配置的理論基礎
- 第一節 規制理論提供的路徑選擇
- 一、規制理論框架下的行政監管與司法治理
- 二、規制路徑選擇理論與其他理論的區別
- 第二節 類型化視角下的規制目標設定
- 一、電子支付業務類型化依據
- 二、電子支付業務類型的法律關系與規制目標
- 第二章 預付類電子支付業務的規制
- 第一節 預付費用憑證的規制
- 一、單用途預付卡的規制
- 二、多用途預付卡的規制
- 第二節 預付賬戶網絡支付業務的規制
- 一、司法與監管合作規制重點:客戶備付金安全保障
- 二、特殊的行政監管:支付系統結算與清算秩序維護
- 第三節 預付押金交易模式的創新與規制
- 一、押金交易模式創新帶來的司法挑戰與應對
- 二、押金交易模式創新帶來的監管挑戰與應對
- 三、規制目標與規制措施的調整
- 第三章 即付類電子支付業務的規制
- 第一節 商業銀行借記卡即付業務的規制
- 一、規制需求:行政監管與司法裁判反映的主要問題
- 二、司法治理重點:非授權支付損失分配
- 第二節 非銀行機構條碼即付業務的規制
- 一、條碼即付的司法治理重點
- 二、條碼即付的行政監管重點
- 第四章 延付類電子支付業務的規制
- 第一節 商業銀行信用卡交易的核心問題與規制
- 一、信用卡價格規制中裁判規則與監管規則的競爭
- 二、司法治理與行政監管的調和
- 第二節 非銀行機構消費信用支付業務的規制
- 一、消費信用支付的司法治理重點
- 二、消費信用支付的行政監管重點
- 結論
- 一、電子支付規制結構配置框架
- 二、電子支付業務的具體規制結構
- 主要參考文獻
- 附錄1 我國主要的電子支付監管規范
- 附錄2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非授權支付相關案例
- 附錄3 網絡盜刷借記卡糾紛典型案例
- 后記
- 注釋 更新時間:2025-03-28 19:46:47
推薦閱讀
- 云原生安全:攻防實踐與體系構建
- DevSecOps敏捷安全
- 白話網絡安全2:網安戰略篇
- 科技安全:戰略實踐與展望
- 可信計算3.0工程初步
- 暗戰亮劍:黑客滲透與防御全程實錄
- 安全技術運營:方法與實踐
- 計算機病毒原理與防范(第2版)
- Computer Forensics with FTK
- Digital Forensics with Kali Linux
- 物聯網安全滲透測試技術
- 網絡安全與攻防入門很輕松(實戰超值版)
-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與整改指導手冊
- 網絡用戶行為的安全可信分析與控制
- Bug Bounty Hunting Essentials
- VMware vCloud Security
- 隱私計算:推進數據“可用不可見”的關鍵技術
- INSTANT Kali Linux
- 網絡空間安全實戰基礎
- 云計算安全技術與應用
- 2010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
- Hands-On Spring Security 5 for Reactive Applications
- INSTANT Penetration Testing:Setting Up a Test Lab How-to
- eBPF云原生安全:原理與實踐
- 威脅建模:安全設計中的風險識別和規避
- 可信軟件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
- 從實踐中學習Metasploit 5滲透測試
- 城市數字化轉型下的網絡與數據安全
- Burp Suite Cookbook
- 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