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支付的規制結構配置研究
- 蘇盼
- 368字
- 2025-03-28 19:46:35
第一節
規制理論提供的路徑選擇
由于立法天然的滯后性、原則性和不完整性——立法程序煩瑣、費時耗力、無法及時針對社會新現象予以回應,規制路徑的備選方案主要是行政監管和司法治理,即選擇由行政機構或司法機關來細化規制標準并予以實施。[66]有學者總結,行政監管路徑主要是指行政機關通過擴大其公共職能進行公法制度改革以應對新的公共風險,政府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礎之上,根據社會收益最大化原則或事故成本最小化原則決定是否禁止或限制風險行為,并實施相應決定;司法治理路徑主要是由司法機關通過調整法律責任的威懾程度和激勵機制以應對公共風險,法院運用事后責任對風險行為進行懲處,讓市場主體根據自身成本—收益分析,自行決定是否實施風險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責任。[67]規制路徑選擇理論[68]沿革呈現從行政監管與司法治理相互替代到合作規制的過程,并與其他理論相區別,具有獨特的意義。
推薦閱讀
- DevSecOps敏捷安全
- Web漏洞分析與防范實戰:卷1
- 科技安全:戰略實踐與展望
- Kali Linux CTF Blueprints
- CSO進階之路:從安全工程師到首席安全官
- 白帽子講Web安全(紀念版)
- Learning Devise for Rails
- Learning Pentesting for Android Devices
- 功能型密碼算法設計與分析
- 信息內容安全管理及應用
- Android Application Security Essentials
-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化保護原理與實踐
- 黑客攻防入門
- CTF網絡安全競賽入門教程
- Developing Applications with Salesforce Ch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