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7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言:世界由語言構成
- 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篇
- 第一章 重新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龜山郁夫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東日本大地震與“世界文學”
- 在“3·11”與“9·11”的夾縫之間
- 鄉(xiāng)愁(nostalgia)是一種無法分割的連續(xù)性的存在
- “Tocкa”這一俄語詞的細微含義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鄉(xiāng)愁(nostalgia)是一種怎樣的情感
- 什么可以將物哀(もののあわれ)和“aura”二者連接起來?
- 像跟蹤狂一樣把物哀(もののあわれ)偷回來
- 震災發(fā)生后如何寫作才是可能的?
- 俄羅斯文學的底氣
- 第二章 “美麗的法語”將去向何方——野崎歡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法國文學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
- “法國文學”曾是日本精英階層專屬的外國文學
- 文學原本的樂趣
- 法國文學的自信心動搖了嗎?
- 法國式矛盾:人權宣言由“美麗的法語”寫成
- 法國文學在日本曾具有一種特權性地位
- 異鄉(xiāng)人(etrange)的譜系
- “美麗的法語”的將來
- 例外者的譜系
- 有關純正的法語和如何翻譯的問題
- 普魯斯特硬朗的文體,翻譯成德語就變得很普通
- 由翻譯文學筑就的“世界文學”
- 電影與文學之間的理想關系
- 第三章 作為“世界文學”開端的美國文學——都甲幸治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活在多聲部的語言情景中
- 小講座第一部分:明治時期的“世界文學”
- 小講座第二部分:以英語寫成的“世界文學”
- 明治時期以來的日本與日語
- 多聲部的語言情景其實在日本也是有的
- 所謂“世界文學”的問題,并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
- 洛杉磯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城市?
- 從中體驗文學之美、了解“世界文學”為何物——都甲幸治和沼野充義各自推薦的10本書
- 哪怕有錯譯之處,有翻譯作品可讀仍然是一件幸福的事
- 不知道不為錯,明明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才是最危險的
- 作者篇
- 第四章 在太宰治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的某種相同的氣息——綿矢莉莎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這里也有“世界文學”
- 什么是“以日語寫成的世界文學”
- 在太宰治與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都能感受到某種相同的氣息
- 人物有了自己的意志,小說寫到一半書名就確定了
- “芥末的氣味猛地鉆進了鼻子里來”這一日語表述的困難之處
- 綿矢莉莎的讀者群體
- 綿矢風格的小說創(chuàng)作方法
- 如何描寫那些激烈的情感
- 第五章 以日本語,寫中國心——楊逸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亞洲文學的世界性
- 作為一種微妙的異物的日語的魅力
- 通往世界文學的兩條道路
- 同樣是漢字,卻又如此不同
- 用日語寫作的樂趣
- 對我來說,既無圣地也無圣人
- “砸鍋賣鐵讓孩子上大學”這個說法
- 自己與食物、酒、文學這三者的關系之比較
- 讀了翻譯作品才會明白翻譯的局限與世界文學的力量
- 楊逸推薦給年輕讀者的三本書
- 文學需要幽默和諷刺
- 第六章 走到母語之外的旅行——多和田葉子與沼野充義的對談
- 在一次次的移動中寫作
- “去·邊界”的現代意義
- 流亡者生存在看不見的“起點”與看不見的“終點”之間
- 日本作家對日本文學的回歸等問題
- 關于語言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 在我自己之外還有一個我的意識,有時它會看著這個我發(fā)笑
- 多和田的兩種創(chuàng)作方式
- 有過翻譯經歷后才明白的事
- 翻譯需要時間和精力
- 哈姆雷特之海(Hamlet No Sea)
- 給學術界帶來新鮮的空氣
- 當內心處在一種無思無慮的狀態(tài)時,最能專心寫作
- 寫在最后——還是要擁護文學
- 附記 更新時間:2021-12-03 15:19:03
推薦閱讀
- 知識內容寫作課
- 宋代的學術文化與辭賦創(chuàng)作
- 雙重敘事進程研究
- 華文文學新視野(第一輯)
- 文言語譯(增訂版)
- 情節(jié)與人物:找到偉大小說的平衡點
- 夏目漱石文藝理論研究:紀念漱石誕辰150周年
- 人生,何以至此
- 遙遠的樂河
- 歷史詩學通論
- 理論之外:特里·伊格爾頓“非文學理論”著述研究
- 人性世相的探索與言說:嚴歌苓小說文體研究
- 博弈:女性文學與生態(tài)
- 魏晉《詩經》學與四言詩研究
- 隴頭鴻蹤:平涼歷代游記選
- 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教程
- 吹滿風的山谷
- 日本無賴派作家的敘事藝術與批評話語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 浴火新生:20世紀40年代作家遷徙與文學研究
- 雜文的自覺:魯迅文學的“第二次誕生”(1924—1927)
- 小說修辭學
- 深進與超越:當代學者論中國古代文學
- 既非財產、也不容占有:克拉麗莎對男權的抗爭
- 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簡史
- 《朱子語類》詞匯研究
- 性別、身份和文本:朝鮮女性文學文獻研究(域外漢籍研究叢書·第三輯)
- 藝術與道德的沖突與融合:王爾德研究
- 和工人同志們談寫作
- 中國文學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