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未來利益是現代財產體系的重要一環,對其進行保護是彰顯社會預期與法律秩序的基本需要。未來利益的民法治理有兩種基本路徑:財產法與侵權法。財產法的路徑有無限擴展財產類型的危險,侵權法的路徑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未來利益侵權法治理的制度表達形式,可得利益損害賠償是整個侵權法體系中最為復雜、最具爭議的理論難題之一。在現代損害賠償法中,財產損害越來越多地以可得利益損害的形式出現,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法律地位日益凸顯。作為較為遙遠的損害,可得利益損害范圍之確定常常觸及侵權責任的邊緣,對可得利益損害進行何種程度的保護,將決定損害賠償法乃至整個侵權法的最終面貌。對可得利益損害賠償進行系統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目錄(4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出版說明
- 自序
- 導論 重申方法:侵權倫理反思的路徑意識與問題架構
- 第一章 理論概觀:可得利益的基本原理
- 第一節 可得利益的概念闡析
- 第二節 可得利益的性質定位
- 第三節 可得利益的機理分析
- 第四節 可得利益的基本分類
- 第五節 可得利益的范疇辨析
- 第六節 小結
- 第二章 救濟有理:可得利益的實踐發展與理論范型
- 第一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歷史嬗變
- 第二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實證比較
- 第三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理論支撐
- 第三章 制度表達: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理論建構
- 第一節 導論:一種平衡的責任觀
- 第二節 作為侵權責任核心構成要件的可歸責性
- 第三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
- 第四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量化分析
- 第五節 反射性財產損害賠償
- 第六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與民事證據規則
- 第七節 侵權抑或合同:從體系分析、模式抉擇到方法整合
- 第八節 余論:一種有待解釋的命運
- 第四章 類型區分: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體系構造
- 第一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類型化概述
- 第二節 侵害財產權型可得利益損失
- 第三節 侵害人身權型可得利益損失
- 第四節 機會利益損失
- 第五節 結論
- 第五章 實證考察: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程序視角
- 第一節 損害賠償給付方式概述
- 第二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給付方式的比較法考察
-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一次性給付方式
- 第四節 損害賠償的定期金給付方式
- 第五節 結語:透過表象看本質
- 第六章 面向未來:可得利益損害
- 第一節 引論
- 第二節 傳統侵權法理論分析工具及其評價
- 第三節 侵權法理念的發展及其制度需求
- 第四節 可救濟性損害理論的引入
- 第五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立法思路
- 跋 方法意識與開放姿態:可得利益的動態規制思路
- 后記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9-25 15:36:40
推薦閱讀
- 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 傳承有道:財富繼承風險規避與合理規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律法規全書(含典型案例及文書范本)(2018年版)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知識產權法(2013—2014)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民法(2013—2014)
- 民法(第4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
- 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編立法研究
- 商標法適用的基本問題(增訂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案例注釋版(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案例注釋版(第四版)
- 物權二元結構論:中國物權制度的理論重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范本全書(增訂版)
- 知識產權爭議 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
- 新版以案說法·民法篇
- 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困境與出路:以利益平衡為視角
- 民法典時代: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識
- 新編侵權賠償法小全書
- 商標法基本原理
- 侵權案件辦案高效手冊:辦案高效手冊叢書
- 廣播組織權利保護及管理機制比較研究
- 民法哲學(增訂版)
-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題研究
- 網絡著作權制度研究:權利保護、限制與交易
- 中國版權年鑒2014(總第六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2年第9輯(總第187輯)
- 擔保物權研究(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13年版)
- 民法學(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2年第3輯(總第181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