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歷史與人:重新思考普遍性問題
最新章節(jié):
后記
由著名學者孫歌在系列講演基礎上整理修訂而成,集合了作者近幾年在思想史研究中新的工作進展與突破。全書包含三個內(nèi)在互相關聯(lián)的章節(jié),第一章從認識論角度重新討論了“普遍性問題”,認為新的普遍性所對應的知識實踐方式,不是將討論抽象化,而是通過深化對于具體性、特殊性討論,進一步開放差異性,在具體的層次建立連結。第二章處理了日本戰(zhàn)后知識界圍繞馬克思主義史學者書寫的《昭和史》一書展開的論戰(zhàn),觸及了歷史書寫如何處理人的問題。第三章討論了溝口雄三的中國思想史研究理路,抓住溝口對于“自然”“心”“公私”的討論,指出溝口對于中國歷史動力與眾不同的把握能力。
目錄(2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代序 淺談李贄與魯迅
- 第一講 重新思考普遍性問題
- 一、為什么關注普遍性問題
- 二、重新討論關于“普遍性”的問題
- 三、進入差異:關注特殊性本身
- 四、建立新的普遍性感覺
- 五、“無名者”的界定問題
- 六、關于動態(tài)思維的提示
- 第二講 歷史與人
- 一、“昭和史論爭”的基本輪廓
- 二、論爭的基本結構及內(nèi)容
- 三、偶然性與必然性
- 四、關于丸山政治學
- 第三講 中國歷史的“向量”
- 一、溝口中國思想史的歷史背景
- 二、溝口雄三的李卓吾
- 三、從“天理自然”到“萬物一體之仁”
- 四、《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的論述結構
- 五、明清法制史研究提供的思考契機
- 六、《三民主義》的歷史性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06-04 18:16:54
推薦閱讀
- 以戲為生:元明清戲曲家十講
- 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下):統(tǒng)一文明
- 讀史的智慧(修訂本)
- 有所不為的反叛者:批判、懷疑與想象力
- 與民國相遇
- 溫故(十三)
- 民國作家的別材與別趣
- 那間街角的茶鋪
- 歷史的壞脾氣
- 夢想的邊疆
- 名城印象:歷史光影中的城市風情
- 民國人物在臺灣
- 追尋失去的傳統(tǒng)
- 大歷史的邊角料
- 戰(zhàn)國那些牛人們
- 追昔撫今
- 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學者訪談錄
- 到西域去:古代絲路的歷史畫卷
-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
- 曾國藩3冊+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6冊(共9冊)
- 昨日明月照今心(日知文叢)
- 微歷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 我是文學家
- 百弊放言(有間文庫)
-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親友們
- 柏楊曰(套裝共3冊)
- 血王冠:玫瑰戰(zhàn)爭
- 爐邊話明史:社會變局與歷史迷思
- 溫故(之一)
- 新視角讀《史記》(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