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藏一覽
免費

凡十卷,別有目錄一卷。明代陳實撰。集錄大藏經(jīng)及其論釋等之要義及重要文句而成。收于大正藏第一零零冊(法寶總目錄第三冊)。全書計有一一八一則,分八門六十品,每一門之首,皆以二文句標示要旨。就其形式、內(nèi)容而言,實為當代之佛教概論。八門六十品如下:第一門,標題為“首標大覺先容,俯為眾生作則”,有八品十三則。第二門,標題為“辨教門究竟,庶使學者知歸”,有六品二十則。第三門,標題為“果于此道可入,豈離自己本來”,有三品六十三則。第四門,標題為“良由善惡二途,故使升沈六道”,有十六品四一九則。第五門,標題為“天堂延以少歡,地獄待其劇苦”,有八品九十七則。第六門,標題為“欲超三界輪回,是假三乘修證”,有六品一五三則。第七門,標題為“功成果登正覺,相好妙用神通”,有四品四十八則。第八門,標題為“四十九年苦口,末后一切收功”,有九品三五九則。又于各品之中,復分若干節(jié),各節(jié)之初,均以七言二句之偈示其梗概,并列記經(jīng)中重要文句,其終則注明所錄經(jīng)論之出處,如大藏經(jīng)卷次、函次。撰者所用之大藏經(jīng)為北宋東禪等覺院板大藏經(jīng)。

佚名 ·國學 ·25.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99章 2015-11-12 18:00:36
于忠肅集
免費

十三卷。明于謙撰。于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任監(jiān)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撫,普平反冤獄,賑濟災(zāi)荒。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后,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調(diào)集重兵,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加少保。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他以和議難恃,努力整頓京營軍制,創(chuàng)立團營,加強訓練。景泰八年(1457),英宗復位,誣以“謀逆罪”殺之。籍沒時家無余資。都督同知陳逵收埋遺體。后由婿朱驥葬于杭州。成化初,追復原官。弘治初,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萬歷中,改謚忠肅。事跡具載《明史》本傳。于謙平生著述甚多,其歿時遺編已多散佚。禍變之余所存,僅千百之什一。世所刊行者,乃后人掇拾而成,故其本往往互有異同。《明史·藝文志》載于謙《奏議》十卷、《文集》二十卷。又嘉靖中河南刊本詩文共八卷,而無疏議。此本前為《奏議》十卷,分北伐、南征、雜行三類,與《明史藝文志》相合。后次以詩一卷、雜文一卷,附錄一卷,與《明史·藝文志》迥異。與嘉靖刊本亦不相同。蓋又重經(jīng)編次,而非其舊本。于謙遭逢厄運,獨抱孤忠,憂國忘家,計安社稷。其大節(jié)炳垂竹帛,本不藉文字以傳。然集中所載奏疏,明白洞達,切中事機,較史傳首尾完整,尤足觀其經(jīng)世之略。其詩風格遒上,興象深遠。雖未嘗于吟詠求工,而品格乃出于一般文士之上。又案王世貞《卿績記》,李之藻序于謙集,皆稱于謙嘗再疏請復儲。而集中實無此疏。《明史》亦不著其事。惟倪岳神道碑稱:“景帝不豫,于謙同廷臣上章乞復皇儲。”蓋因當時所上乃廷臣公疏,非于謙一人,故集中不載其稿。有嘉靖年間刊本行世。

于謙 ·國學 ·25.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64章 序(5) 2015-12-27 09:45:4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苗栗市| 栾川县| 巧家县| 横山县| 康马县| 将乐县| 扎鲁特旗| 玉林市| 天等县| 甘洛县| 全椒县| 乌审旗| 育儿| 抚远县| 聂拉木县| 泾阳县| 丰原市| 固始县| 徐州市| 开封市| 武山县| 衡阳市| 呈贡县| 辉南县| 镶黄旗| 泾源县| 舞钢市| 江永县| 鞍山市| 辽阳县| 霍州市| 邯郸市| 凤庆县| 贺州市| 胶州市| 无锡市| 巫山县| 策勒县| 滁州市|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