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人假托佛說所撰經典。作者不詳。一卷。篇幅甚短,僅二百余字。謂地藏菩薩在東方琉璃世界,見地獄眾生受苦,故來到地獄,與閻羅一起斷案。并謂凡造地藏像、寫地藏經、稱地藏名者,皆得往生凈土。舍命之日地藏菩薩當親自來迎,常得與地藏菩薩共同一處。此經與民間流行的地藏菩薩信仰及敦煌地區廣為流傳的三階教有關。中國歷代大藏經均未收入,僅存于敦煌遺書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佚名 ·國學 ·287字
中醫方書。一名《醫方湯頭歌訣》,一卷。清汪昂撰。汪昂字訒庵,寧休(今屬安徽)人。中秀才,壯年棄儒習醫。通曉經史百家之學,尤擅長醫學。著有《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素問靈樞類纂約注》、《經絡歌括》、《日食藥物》等書。汪昂(訒庵)編撰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作者按南朝沈約詩韻,擇中醫經驗成方230余方,編成七言歌訣208首。分補益、發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補、理氣、理血、祛風、祛寒、祛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收澀、殺蟲、癰瘍、經產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于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刊印后相應地出現了多種后人續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
汪昂 ·國學 ·3.6萬字
又名《楞伽經》、《入楞伽經》、《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印度大乘佛教經典。唐實叉難陀譯。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號散藏于各地,總計共約九十號。其中有多號附有《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此經結構與十卷本*《入楞伽經》基本相同,內容亦主要為論述“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法”。經文宣揚如能消滅陰覆于阿賴耶識的一切虛妄分別,一切根識也就隨之而滅,由此說明離心無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經中提到真如、藏識、意識等一系列概念,為后來的《唯識論》、《起信論》所發揮。異譯本參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歷代大藏經均收
(唐)實叉難陀 ·國學 ·6.6萬字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朱光潛、豐子愷、茅盾、夏衍等學者曾將此書列為當時立達學園的重點讀物。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小學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愛的教育》超越了時代和國界的限制,被譯成數百種文字,至今銷量已超過15,000,000冊,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
(意)亞米契斯 ·外國經典 ·9.1萬字
亦稱《悲蓮華經》。佛教經典。北涼曇無讖譯。十卷?!氨A”,意為“慈悲的白蓮花”,是對釋迦牟尼的贊譽。與凈土類經典廣為宣揚莊嚴凈土相對,本經著力宣揚釋迦牟尼于穢土成佛、普度眾生的故事,從而突出釋迦牟尼的大慈大悲。經中并敘述了大量的本生故事。異譯本有:西晉竺法護譯《閑居經》一卷(或十卷),已佚;北涼龔道譯《悲華經》十卷,已佚;三秦失譯的《大乘悲分陀利經》八卷。本經為歷代大藏經所收,敦煌遺書亦有收藏。另有梵文本和藏譯本。
曇無讖 ·國學 ·9.9萬字
凡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收于大正藏第九冊。為法華經現存三譯本中之最古者。本經譯于太康七年(286),由聶承遠傳譯為華語,張仕明、張仲政筆受,竺力、帛元信共同參校。本經之原本乃于闐國王宮所藏六千五百偈之貝葉本,經中含有大量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所無之譬喻故事,且品名異于妙法蓮華經者亦不少,故為對照研究法華經之重要資料。全經共有二十七品,內容與羅什譯本大致相同。然藥草品(羅什譯為藥草喻品)中有迦葉之問答及日月生盲之譬喻;授五百弟子決品(羅什譯為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有入海取寶之譬喻;藥王如來品(羅什譯為法師品)中有寶蓋王及千子善蓋太子法供養之事;又諸咒皆翻梵為漢;于總持品(羅什譯為陀羅尼品)與樂普賢品(羅什譯為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有關陀羅尼之漢譯出入甚大;將提婆達多品與見寶塔品合為“七寶塔品”;光世音普門品(羅什譯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無“重頌”;囑累品列于最后一品。
(西晉)竺法護 ·國學 ·9.2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清)納蘭性德 ·國學 ·1718字
佚名 ·國學 ·2.1萬字
《荀子》是戰國時期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戰國后期儒家學派重要的著作。全書一共32篇,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幾篇,如《議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盾髯印芬粫翊嫒?,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荀況 ·國學 ·9.1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度纸洝啡〔膹V泛,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王應麟 ·國學 ·1920字
道教經典。簡稱《參同契》。亦稱《古文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三卷。參“太易”、“黃老”、“爐火”,“三道由一,具出徑路”,故名。其內容是借乾、坤、坎、離、水、火、龍、虎、鉛、汞等法象論述煉丹修仙的方法,兼及內外丹,但重點是內丹。書中認為萬物的產生和變化皆由陰(坤、雌)陽(乾、雄)的交媾,使精氣得以發舒的結果。指出欲求長生不死必須順從陰陽變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運行規律來從事修煉,即所謂煉丹。該書對道教修煉之術與宋代理學都有影響,在中國科技史上亦有較重要地位。注釋本有四十余種,多收入《道藏》第621至629冊。最著名的注本有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三卷,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釋疑》一卷,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三卷。
魏伯陽 ·國學 ·7668字
《搜神記》是東晉史學家干寶著錄的筆記體志怪小說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后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端焉裼洝饭适麓蠖嗥绦?,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篇,揭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后人稱引。
佚名 ·國學 ·7.1萬字
《解厄學》是一部十分罕見的著作,它不僅立足于“解厄”,更關注致厄的根源??梢哉f,這是一部中國版的“人性的弱點”。他提出的“馭情為先,而后可馭人生”的觀點,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現實意義。
(宋)晏殊 ·國學 ·781字
全一卷。又稱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妄盡還源觀、華嚴還源觀、還源觀。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本書系祖述杜順之“法界觀門”,題為“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杜書為“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巴M還源”意為妄盡心澄,還復清凈圓明之自性、本源,即約觀成之利益而立名者。此觀為圓教之絕對觀門。然關于作者,古來有異論,或謂杜順所作,或疑其真偽,或謂寄顯門。本書之大綱準大乘起信論之所明,增數約立六門,又于其六門中別開總為二十一門。本書之注釋本有多種,如晉水凈源“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湛?!叭A嚴妄盡還源觀纂釋”五卷等。
(唐)法藏 ·國學 ·7111字
《呻吟語》是明代晚期著名學者呂坤(1536—1618)所著的語錄體、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萬歷二十一年),時呂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撫。《呻吟語》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寫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惫室浴吧胍髡Z”命名。全書共分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后三卷為外篇,一共有大約數百則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語錄筆記。
呂坤 ·國學 ·15.8萬字
《格言聯璧》是由清代金纓編著的一部格言匯編,此書集先賢警策身心之語句,垂后人之良范,條分縷晰,情給理明。全書主要內容包括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附)、敦品類、處事類、接物類、齊家類、從政類、惠吉類、悖兇類。所謂是成己成人之寶筏,希圣希賢之階梯也?!陡裱月撹怠芬粫?,自咸豐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廣為傳誦,所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貧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誦習讀”??胺Q立身處世的金科玉律,修心養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山陰金先生 ·國學 ·2.1萬字
《參同契闡幽》是清時期北宗龍門朱元育所作,內里對《參同契》進行內丹學的解釋,不同于許多丹經中用語晦澀,條理分明,語句直白,力圖將內丹術講解清晰,并開篇就闡述了陰陽之在內丹中的奧妙,直指其為核心首要關節,分析陰陽理論在內丹學中的呈現和應用。
朱元育 ·國學 ·9萬字
《瀕湖脈學》,脈學著作,1卷。明·李時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脈學在中醫學中是極受重視的。自晉代王叔和著《脈經》后,五代高陽生著成《脈訣》,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記誦而廣為傳播,但因其中謬誤也不少。李時珍繼承了正統的脈學,博采歷代各家之長,對經義大加發揮,如他指出,切脈獨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臟之氣,而不是切按五臟六腑經脈之體,闡發透辟。他在《脈經》24脈的基礎上,又增述了3種脈,使中醫脈象增至27種,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記誦的七言詩句寫成“體狀詩”,對每一種脈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說浮脈“浮脈唯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命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短短四句把浮脈的脈位、脈象、臨床意義表述得很清晰。他還用“相類詩”、“主病詩”,把同一類的各種脈加以歸納,對其在診斷病證方面的意圖加以闡發。這就是《瀕湖脈學》的全部內容,雖然篇幅不多,但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卻有重要地位,已經成為學習脈學的必讀著作。
李時珍 ·國學 ·1.1萬字
傅山 ·國學 ·7萬字
?《五美緣全傳》是一部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五美緣全傳》,又名《五美再生緣》《再生緣全傳》《大明傳》,共八十回,成書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這部小說的情節圍繞才子馮旭與“五美”之間的復雜關系展開。馮旭因被陷害而歷經坎坷,最終與“五美”結合。故事中涉及多條線索,情節曲折,但人物形象較為單薄。小說的主題在于宣揚善惡報應的觀念。
佚名 ·國學 ·1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