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素書(全集)
會員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fā)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shù),以此認識事物,對應(yīng)事物、處理事物的智能之作。本書內(nèi)容涉及治國安邦、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之道,幾乎每一句都能作為格言,而且一針見血,切中要害。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后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借此書,助劉邦定江山。全書論點鮮明,卻無論證,全在讀者自己的體悟,為了方便閱讀,編者逐句對原著加以注釋、翻譯,解讀,并配合古代案例。案例絕大部分摘自史籍,詳加翻譯,頗有戒鑒意義。解讀就事論事,很多地方針對社會現(xiàn)實。本書文字流暢,言語簡易明白,案例針對原著論點,切中要害,解讀自成一格,適合各類讀者閱讀。本書受眾廣泛。成功的人要此書,以求盡善盡美;失敗的人也要讀此書,以求亡羊補牢;不成不敗的更應(yīng)該讀此書,以求更好地把握機會。本書采用了《素書》的權(quán)威原著,參照《四庫全書》并加上了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評,力求為讀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并在此基礎(chǔ)上甄別、博采眾家之長,為原典作了簡易通俗的譯文以及情理的精彩評析。同時,針對每一個觀點精心選取了大量妙趣橫生的歷史案例,融知識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體,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素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使讀者在修身、持家、為人處世、智謀、才干等方面有所收獲。

(漢)黃石公著 張坤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24.6萬字

莊子全集
會員

《天人國學》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shù)和修養(yǎng)混成體系。“天人”取義于“天人合一”;“國學”取材于“傳統(tǒng)經(jīng)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tǒng)經(jīng)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jīng)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gòu)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jīng)典且發(fā)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nèi)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圣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shù)據(jù)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huán)節(jié)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個目標即“歸根復命”、“萬物合一”。《天人國學書》: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函谷闡道德,孔丘絕編著十翼。焦氏小黃吟易林,穎達潛心作正義;魏晉玄學談虛靜,天才少年算王弼。鐘呂超越秉伯陽,陳摶華山逢麻衣;太極圖說周敦頤,學際天人邵康節(jié)。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龍場心即理;良知良能關(guān)鍵處,洞察道德大奧秘。天人國學承遠緒,道體德用定根基;有無常道非常道,善惡上德下德立。無中生有化生成,有無相生呈本體;存無守有在下學,君子圣人為價值。公式模式再趨勢,八卦甲子藏神機;知行和合齊身心,天人相諧自抱一。復命歸根形氣神,明修得道返聽視;熟讀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針乃克倚!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楊郁 宿巋嵐譯解 ·古籍整理 ·35.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4章 天下 2021-11-25 22:19:36
經(jīng)史百家雜鈔·第八冊(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會員

中國歷代典籍素稱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一個人以其畢生精力也不可能窮盡,何況我們身處“智能互聯(lián)”的時代,有那么多的現(xiàn)代知識與技能需要去掌握,能優(yōu)游于古籍之中的時間畢竟有限。況且古文形成的年代畢竟距離我們已很遙遠,文章中的遣詞造句、思想內(nèi)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們所熟悉,對于一個不曾受過較多專業(yè)文史訓練的現(xiàn)代人來說,往往不免望書興嘆,面對寶藏卻無從入手。為此,一部優(yōu)秀的選本乃成為愛好文史的人士修習古代文獻的階梯,清人曾國藩編纂的歷代文章選集《經(jīng)史百家雜鈔》正是這樣一部符合我們今人讀古書需要的選本之一。在清代,《經(jīng)史百家雜鈔》是繼《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之后,又一部流傳很廣、影響甚遠的古文選讀本。《經(jīng)史百家雜鈔》的編纂始于咸豐元年(1851)初,成書于咸豐十年(1860)。該書所選文章上起先秦兩漢,下迄明清時期,按體裁分類編排為二十六卷,選錄了包括政論、詞賦、詔令、奏議、官箴、書牘、頌辭、祭文、碑銘、序跋、傳記、敘記、游記、典志等歷代文章精品七百余篇。是一部體式全備、取材廣泛,熔經(jīng)、史、子、集于一爐,集思想性、藝術(shù)性、致用性于一體。三者比較起來,《古文觀止》是私塾讀本,選文偏重文辭與文采,《經(jīng)史百家雜鈔》網(wǎng)羅選文的廣博和深度則超過了《古文觀止》。同《古文辭類纂》相比,《經(jīng)史百家雜鈔》增加了敘記、典志,在重視選文的文辭之外,除《古文辭類纂》偏重義理、詞章、考據(jù)三條選文標準之外,更強調(diào)其選文的“經(jīng)世濟民”之用,認為“四者闕一不可”(?求闕齋日記類鈔?),突出“文”與“道”的結(jié)合,其實用價值遠在《古文辭類纂》之上。《經(jīng)史百家雜鈔》,名曰“雜鈔”,其實不雜,毛澤東認為它“孕群籍而抱萬有”,道旨與文采兼?zhèn)洌蔀閲鴮W之入門書。

余興安等譯注 ·集部 ·42.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寨县| 运城市| 托克逊县| 上林县| 石家庄市| 德阳市| 西贡区| 怀化市| 板桥市| 安阳县| 襄樊市| 永寿县| 玛曲县| 平乡县| 象山县| 太白县| 玉环县| 分宜县| 甘德县| 合水县| 孟州市| 元谋县| 建水县| 越西县| 襄垣县| 孝义市| 秀山| 互助| 岳池县| 丹江口市| 枞阳县| 张家界市| 杭州市| 徐水县| 合肥市| 永州市| 泽州县| 和林格尔县| 广南县| 抚松县|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