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慎子 太白陰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會員

《慎子》為先秦典籍中淵源有自、流傳有序之書,是研究先秦至漢代的黃老道家思想與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現存《慎子》僅有《威德》《因循》《民雜》《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對其著者、流傳與真偽情況,歷來有不同說法。此次注譯,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為底本進行注譯。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錢熙祚《守山閣叢書》本為底本,參考采用《群書治要》本、《說郛》本、《百子全書》本等十余種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對于廣大讀者而言,具有極高的資料參考價值。此次收入“三全”本,在原書基礎上進行改造,簡化“校”而加強“注”,增加了對相關名物典故、疑難字詞等的注釋,更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太白陰經》全稱《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是唐代百科全書式的一部兵書。全書共十卷一百篇,內容包羅萬象,從心術到謀略,以至治軍、選將、用兵、攻守戰具、工程、通信、行軍、宿營、戰陣、軍用文書、軍醫、戰馬、星占、雜式等方面,保留了前代關于軍事的論述與資料,同時其撰作方法也給后世編纂或著作兵書以很大啟發,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作者為唐朝的李筌。本次注譯,作者以張海鵬《墨海今壺》本為底本,校以錢熙祚《守山閣叢書》本。

許富宏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31萬字

莊子全集
會員

《天人國學》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和修養混成體系。“天人”取義于“天人合一”;“國學”取材于“傳統經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經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典且發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圣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節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個目標即“歸根復命”、“萬物合一”。《天人國學書》: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函谷闡道德,孔丘絕編著十翼。焦氏小黃吟易林,穎達潛心作正義;魏晉玄學談虛靜,天才少年算王弼。鐘呂超越秉伯陽,陳摶華山逢麻衣;太極圖說周敦頤,學際天人邵康節。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龍場心即理;良知良能關鍵處,洞察道德大奧秘。天人國學承遠緒,道體德用定根基;有無常道非常道,善惡上德下德立。無中生有化生成,有無相生呈本體;存無守有在下學,君子圣人為價值。公式模式再趨勢,八卦甲子藏神機;知行和合齊身心,天人相諧自抱一。復命歸根形氣神,明修得道返聽視;熟讀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針乃克倚!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楊郁 宿巋嵐譯解 ·古籍整理 ·35.4萬字

最新章節 第34章 天下 2021-11-25 22:19:36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吉水县| 金秀| 长汀县| 正阳县| 正安县| 淅川县| 乐至县| 吴旗县| 光山县| 龙川县| 固镇县| 平湖市| 庆安县| 白山市| 左云县| 灵武市| 揭西县| 锦州市| 龙里县| 新余市| 乐东| 林甸县| 西吉县| 隆回县| 临城县| 神农架林区| 古田县| 开封县| 璧山县| 囊谦县| 深水埗区| 涞水县| 呼伦贝尔市| 乐昌市| 当涂县| 陈巴尔虎旗| 青冈县| 奈曼旗| 二连浩特市|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