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冊主要從中國古代禮制、節日禮俗、婚葬禮俗、日常生活禮俗、交際禮俗、華夏圖騰及符號、民俗信仰、禁忌風俗八個方面來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習俗知識。不僅如此,在介紹日常禮俗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俗語,這些更加增強了本書的趣味性。相信本書將會在普及國學知識等方面,給廣大的讀者帶來幫助和指導。
張文 烏力吉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12.2萬字
本書從經濟發展全球化的背景入手,在闡明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必要性及發展方向后,分析吉林省目前高校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實踐及水平,并篩選國內外高校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在國內外經驗借鑒及啟示的基礎上,結合吉林省當前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環境及制度,提出吉林省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本土化模式選擇,進而給出吉林省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本土化模式的實現路徑。
于曉紅 井麗巍 李陽 ·經部 ·8.3萬字
《浪跡叢談、續談、三談》,清梁章鉅撰,吳蒙校點。《浪跡叢談》十一卷,作于1846至1847年,雜記清末時事、人物、典章制度和揚州一帶的名勝掌故等,還涉及古代名物、史事的考訂,古代詩歌、碑銘、書畫的評介,甚至傍及方藥。《浪跡續談》八卷,作于1848年,多記溫州、杭州、蘇州等地的名勝、風俗和物產,及明清某些戲曲、小說的舊聞和掌故。《浪跡三談》六卷,作于1848到1849年,“記時事,述舊聞”,內容多雜考古代的名物、年號、飲食等。本書記載翔實,考訂精當,文筆尚佳,也適合閑讀。此次標點《浪跡叢談》取道光丁未亦東園刻本,《續談》取道光戊申亦東園刻本,《三談》取咸豐七年鄭氏小琳瑯館刻本為底本,校以宣統三年掃葉山房石印本《梁氏筆記》而成。
(清)梁章鉅撰 吳蒙校點 ·集部 ·25.4萬字
主要是根據廣大讀者學習吸收的特點,在忠實原著基礎上,除了配備原文外,還增設了簡單明白的注釋和白話新解,同時還配有相應啟迪故事,生動形象,非常易于閱讀和理解,是廣大讀者學習《論語》的最佳讀物,相信大家從中會獲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蘊。
孔子 ·子部 ·7.6萬字
《論語》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論語》語言簡潔精練,含義雋永深刻,其中許多言論至今仍被視為至理名言,許多思想也仍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讀本。本書以幽默夸張的漫畫形式解讀《論語》,可以使讀者更輕松地閱讀和了解《論語》的思想和美德。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7514字
《中國四庫學》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湖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國四庫學研究基地、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導的輯刊,每年兩輯,旨在為四庫學研究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陣地。每輯文章按照四庫經史子集分欄,常設欄目有四庫學綜合研究、四庫提要研究、經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獻整理等。
鄧洪波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22.6萬字
本書是研究和欣賞俄國文學的基本指南。俄國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書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俄國文學的民族特性以及俄國文學獨有的特點,能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了解俄國文學的歷史地位與文學特色。本書作者以公正的態度評論俄國文學的短長,并以生動的文筆,敘述了俄國各個時期,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跡,對于俄國最著名的文學作品與文學家,如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高爾基等的杰作,作者論述的尤其詳盡,本書可作為大中學生的教本以及研究俄國文學學者的指南針。
汪倜然 ·古籍善本 ·85字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刊》,是《萃編》的后續配套產品,是一部史志目錄匯集與整理的大型叢書,對所收之書,每種都精選底本,加以標點校勘,旨在為學界提供質量上乘、便于閱讀的版本。
王承略 劉心明主編 ·古籍整理 ·14.3萬字
《孝經》是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東籬子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7萬字
《地藏經》全稱《地藏菩薩本愿經》,是中國佛教在大眾信仰層面影響最大的幾種經典之一,又被稱為佛門中的“孝經”。《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近代以來受到諸多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推廣,影響極大。這兩部經典主要涉及佛教名相和故事,義理相對淺顯易懂,其對社會人心病態的分析也相當深刻,值得勞碌的現代人閱讀參考。本次我們將這兩部經典統一注釋翻譯,合并出版,希望廣大讀者能通過這些古老文字,體會到其適應現代社會的新意,在開闊視野的同時開悟智慧。
許穎譯注 ·集部 ·13.4萬字
本書收選20家文,包括李齡、林大欽、翁萬達、薛雍、林大春、唐伯元、林熙春等。
(清)馮奉初輯 吳二持點校 ·古籍整理 ·58.5萬字
《單身漢的家事》為巴爾扎克所著《人間喜劇·外省生活之場景》系列小說之一,本書又名《打水姑娘》,系《獨身者》三部作之三。該書由高名凱翻譯,海燕書店巴爾扎克在本書前有一句獻辭,正如他很多著作都有的開場白,“獻給法蘭西研究院評議員阿爾森拿爾圖書館館長諾地埃·查理先生”。他開宗明義的陳述了本書的內容大旨:親愛的諾地埃,這是一部充滿著家庭的秘密而違反法律的事實的著作。……也許您的名字可以防衛這部著作,因為對這部書的責罵總是免不了的;外科醫生給病人取去了最劇烈的苦痛之上的繃帶,然而病人卻忍痛不做聲,這種病人在哪兒呢?我很快樂的能夠給您獻上這個場景,同時很驕傲能夠贏得您對我的恩德情,因為我還在這里自稱為——您的一個誠懇的崇拜者巴爾扎克。譯者:高名凱(1911-1965),福建平潭縣人。著名理論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和文學翻譯家。早年從燕京大學畢業后,入法國巴黎大學專攻語言學,獲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法)巴爾扎克 ·古籍善本 ·62字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本書融匯了陳橋驛先生60余年研治體會,以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為底本,約請陳先生選取每卷最精華的部分,增撰題解、注釋,譯文流暢自然,注釋力求精當,希望對讀者了解《水經注》一書有所幫助。
陳橋驛譯注 王東補注 ·集部 ·15.4萬字
《國學小叢書-曲學通論》本書是一代詞曲大師吳梅先生介紹曲學基本知識并論及曲學發展史的經典作品。詞余為曲,本書共分:曲源、宮調、調名、平仄、陰陽、作法、論韻等十二章《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吳梅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包公案》實際上是一部有關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其內容雖不連貫,但包公形象卻貫穿全書。《包公案》的題材,部分來自民間流傳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錄自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中的有關材料而加以編排敷演成篇的。小說的基本內容是歌頌包公的,寫他秉公執法,清正廉明。通過他審理的一系列有關“人命”、“奸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作者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其中有些故事判斬了皇親國戚,如《黃葉菜》、《獅兒巷》;有的故事揭露了土豪劣紳的狠毒兇殘,如《栽贓》、《鬼推磨》;而《屈殺英才》、《久鰥》則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抨擊。書中有的故事寫得曲折生動,人物形象也較鮮明。像其他公案小說一樣,《包公案》中也夾雜了一些因果報應、鬼神夢兆等宿命論和封建迷信的內容。另外,作品中極力宣揚的忠君思想顯然是對封建皇權的“愚忠”,這是不足取的。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加以甄別。
佚名 ·集部 ·37.2萬字
《國學小叢書-宋儒與佛教》林科棠著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本書由宋學之勃興,宋儒之宇宙論性論實際論(附佛性論),末儒之學佛,宋儒之排佛論,宋學與佛教之關系,共五章組成。作者認為,禪宗通宋代興隆無比,謂佛教統干禪宗,亦無不可。所謂宋學與佛教之關系,不過末學與禪之關系。一,指心見性。禪不走干教相,不陷于文字,單刀直入,徹求自己之心性,由此以得大悟之鍵鑰,蓋即直接修道之方法。此與老子之守靜復歸契合,又能與儒教之盡心知性調和。此書乃綜合易、中庸、老莊,佛教而成,闡明儒教之道,非常明了,宋儒學說之大體,殆祖述李翱。蓋對于易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老子之復歸,中庸之誠明,而以佛教之止觀的內容以統一之,且以之分配于性情者,無論周子、程子,悉其共同之思想也。但性情之對立,佛教即以為善惡之對立,而在儒教則不定以為善惡之對立,且分配之于寂然感通,此由兩者立腳點不同,故主張亦異。情之研究,宋儒較進一步,乃其特色;就此點而言,謂宋儒能脫離佛教,亦無不可。
林科棠 ·國學普及讀物 ·66字
《群書治要精華錄》是貞觀初年諫官魏征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從先前歷代帝王治國資政的史料中擷取有關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的精要而成的一部匡政巨著。該書上起五帝,下迄晉代,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擷取匯編而成,全書總計五十多萬字。是中國歷史上套按照經、史、子分類的類書,可以說是唐朝的“四庫全書”。
(唐)魏徵等編撰 趙明華注釋 ·史類 ·25.6萬字
《了凡四訓》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給子孫的家訓,闡述了個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袁了凡以畢生所學,融合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種高超的為人處世哲學,以他本人由信命認命到積德改命的經歷來勉勵世人奮發向上。“命由己作,福自己求”,當個人的心性狀態發生改變,人生也會隨之而改變。
(明)袁了凡 ·國學普及讀物 ·4.6萬字
王尚絅是明代中期有名文學家和理學家,在文學和理學發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現存王尚絅文集主要有兩種版本:一是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蒼谷集錄》12卷,現存6卷;一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蒼谷全集》12卷,附錄1卷。本書以四庫未收書集刊本《蒼谷全集》為底本,錄王尚絅詩文12卷,后附詩文輯佚、傳記資料、文集序跋及年譜。整理中以《蒼谷集錄》《盛明百家詩·王方伯集》、明人詩文集、《直隸汝州全志》《明嘉靖八年登封縣志》《清同治三年郟縣志》《清道光十七年寶豐縣志》等進行輯校,注釋一般注出事由、出典,兼及詞語解釋。
(明)王尚絅著 王冰校注 ·古籍整理 ·14.1萬字
《鐵圍山叢談》原書寬山識語言是書“上自乾德,下及建炎,中間二百年軼事,無不詳志備載,亹亹動聽”。《獨醒雜志》是曾敏行的一本隨筆,記錄了他在讀書、交友、旅游及各種社會活動中的所見所聞,身后由其子三聘整理成書。
(宋)蔡絛 曾敏行撰 李夢生 朱杰人校點 ·集部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