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花鏡》是中國清代主要介紹花卉植物的專著。全書共七卷。卷一“花歷新裁”,就每月在移植、扦插、壓條、下種、收種、澆灌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體而細微的羅列。卷二“課花十八法”,內容涉及花卉特性和嫁接、扦插、移植、下種、澆灌、培壅、治蟲、催花等方法,以至盆景、插瓶、花園款設等,是全書著意所在,所陳技術,有不少獨到之處。卷三至卷六分別介紹植物花木類65種、花果類50種、藤蔓類78種、花草類102種,共295種。卷后附錄敘述調養禽鳥、獸畜、鱗介以及昆蟲的方法。
陳淏 ·生物世界 ·18.1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6.7萬字
本書并沒有把昆蟲當作實驗室的標本來研究,而是把它們當作活生生的生命來看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昆蟲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感有性格,自然親切,妙趣橫生,再加上精美的圖片,讓讀者如同進入了栩栩如生的昆蟲世界。更值得一提的是,《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人類的社會與人生。書中不時語露機鋒,提出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試圖在科學中融入更深層的含義。書中將昆蟲的生活與人類社會巧妙地聯系起來,把人類社會的道德和認識體系搬到了筆下的昆蟲世界里,然后透過被賦予了人性的昆蟲反觀社會,傳達個人的體驗與思考,得出對人類社會的見解,無形中指引著讀者在昆蟲的“倫理”和“社會生活”中重新認識人類思想、道德與認知的準則。讀完本書,可以讓我們去思考很多問題,該如何面對自己短暫的人生,如何讓一個渺小的生命在奮斗中得以升華。
(法)法布爾著 陳思改寫 ·生物世界 ·8.2萬字
一個生物學家,一個畫家,因為對生命有著同樣的癡迷,所以產生了這本科學與藝術結合的杰作。本書從微觀角度逐級向上延伸,結構層級遞進,從原子到分子,從個體到群體,解釋了宏觀生命的運作原理和不同生物的本質,體現了自然世界的同一性。搭配幽默風趣的漫畫幫助解說,讓讀者可以更輕松地理解生命的運作方式。
(美)馬倫·霍格蘭 伯特·竇德生 ·生物世界 ·6.6萬字
《常見觀賞植物識別圖鑒》按照植物的觀賞部位,將自然界中人們常見的植物分為觀花植物、觀葉植物、觀果植物、觀莖植物四類,共收錄了450種常見花草樹木品種。對每種植物的別名、科屬、原產地和特征進行詳細的闡述,同時每種植物配有高清美圖,便于讀者辨認。此外,還介紹了每種植物的養護要點,比如應該怎樣澆水、怎樣施肥、適宜生長溫度是多高等。對于每種植物的應用也進行了推薦,讓讀者在認識、了解、識別的過程中,把身邊的花草樹木引入家庭,從而裝飾臥室、陽臺、花園和庭院,還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盡情享受植物帶來的樂趣。
壹號圖編輯部主編 ·生物世界 ·8.3萬字
《蟬的音樂》選取了同教材和教學實際結合緊密,涉及科學知識、科學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容的中外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學詩和科幻小說。能有效地幫助廣大青少年在閱讀的過程中開闊思路,增長知識,領會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從而引領青少年步入科學殿堂。小學五、六年級適用。
葉永烈主編 ·生物世界 ·7.2萬字
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其代表作《昆蟲記》(又名《昆蟲世界》、《昆蟲的故事》)被稱為“昆蟲的史詩”,因而他有“昆蟲世界的維吉爾”之稱。這套書語言簡潔、彩圖細膩可愛、故事生動活潑,不僅講述了昆蟲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還增加了實用知識點,及互動小游戲。讓讀者在輕松的環境去認識這個昆蟲世界。
(法)法布爾 ·生物世界 ·5.7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3萬字
在地球上,照亮生命的自然光幾乎都來自兩個源頭:太陽與生物發光。在永無陽光的海洋深處,無數奇異的生物在黑暗中創造著生命的光芒。關于深海,我們的了解還不及火星。這個被錯誤描述為“亙古黑暗”的世界,時時刻刻都有“燈光秀”上演。甲藻、珊瑚、水母、磷蝦……還有被誤傳為“北海巨妖”的大王烏賊,都在用光的語言編織生命的戲碼。伊迪絲·威德從小就夢想成為海洋生物學家,一次意外導致的短暫性失明經歷讓她對光產生了特殊的情感。在那之后的50多年來,她越發著迷于海洋深處閃現的神秘光芒,一次又一次回到深海,只為解開生物發光的謎團。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光意味著什么?在沒有庇護的黑暗里,生物如何逃避天敵、吸引伴侶?那些我們聞所未聞的海洋生物,如何借著光的語言生存?科學探索是艱難卻奇幻的冒險,動人的發現和驚人的奇跡,往往就在沖破界限后閃現
(美)伊迪絲·威德 ·生物世界 ·17.1萬字
作者以演化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微生物與人類自古以來的共生關系。微生物的基因也是我們基因的一部分,只不過它們演化的速度更快,足以順應人體的需求做出調整。然而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卻破壞了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平衡,例如抗生素雖然可以救命,但也會殺死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現代人高脂、高糖、低纖維的飲食習慣,讓體內的“肥胖”微生物和“纖瘦”微生物比例失衡,進而引發腸道疾病,增加身體組織發炎的概率;剖宮產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剝奪了新生兒從母親身上接收益菌的機會,甚至提高了感染壞菌的風險。
(英)阿蘭娜·科倫 ·生物世界 ·18.4萬字
《209種常見花草圖鑒》按花色將生活中常見的花草分為白色系、紫色系、紅色系、黃色系、藍色系、粉色系、橙色系和雜色系八個部分,詳細地將它們介紹給廣大讀者。通過聽、看、聞、摸、嘗,讓讀者零距離地接觸生活中的常見花草。書中采用圖文并茂的編寫風格,對常見花草的別名、科屬、花期、分布、形態特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選取了1000張左右高清彩圖展示,是專門為零基礎的花草愛好者量身打造。最重要的是通過“五感”一欄近距離地感知花草,進一步拉近與大自然的距離,使讀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身心愉悅。
陳長偉 ·生物世界 ·10.8萬字
卵石是最接近生活的自然之物。它們匯聚了荒野的堅忍和力量,以變動不居的形態點亮家宅。《卵石之書》用詩性文字創造出一種卵石美學。斯托克斯以自己熟悉的切西爾海灘為原點,書寫了卵石的個性與演變軌跡,并講述藝術家、作家乃至考古學家如何塑造我們看待卵石的方式。書中收錄安吉·盧因的44幅精美畫作,呈現出人與自然之間的深遠聯系。
(英)克里斯托弗·斯托克斯 ·生物世界 ·2.4萬字
中國唯一全譯插圖本跨越兩個世紀的傳世經典獻給所有敬畏生命、熱愛生活的讀者它們捕獵、相愛、生兒育女,它們詐取、被殺、朝生夕死……昆蟲的世界從不絕望,它們永遠生機勃勃。卷八:昆蟲的幾何學在本卷中作者主要針對昆蟲的筑巢習性做了詳細的觀察,記錄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計算達到了何等符合幾何學的精準度!此外,法布爾也研究了香樹蚜蟲、蜂蚜蠅、彩帶圓網蛛、納博訥狼蛛等昆蟲的習性。
(法)法布爾 ·生物世界 ·18.2萬字
《鳥類之書:世界大師手繪經典》收錄了325幅以奧杜邦精湛的繪畫技術再現了的美洲大陸的奇妙物種。奧杜邦的鳥類圖譜是圖譜類繪畫的經典樣板,它不但科學、系統,單就每幅畫來說,也是值得仔細欣賞的藝術佳作。奧杜邦的鳥類圖譜已成為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最熱門的收藏品之一。約翰·高德于1849—1861年繪制的圖譜,根據奧杜邦的作品重新刻板上色的圖譜,售價達1。4萬美元。1992年4月,奧杜邦的《美洲鳥類》原版書,在紐約克里斯蒂公開拍賣,拍價達407萬美元之巨,并被譽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之一。
(美)約翰·詹姆斯·奧杜邦 ·生物世界 ·5.8萬字
《動物觀察筆記》是一本科普觀察和繪畫藝術結合的書;是一本孩子們自己創作的有關動物科普的書,是一本科學老師與美術老師指導、科普專家把關的親和力極強的書,是一本紙質圖書與APP應用互動的書。此書分四部分:斑斕的水世界;傻傻分不清的蟲;千奇百怪的鳥事兒;哺乳動物萌萌噠。
張培華 ·生物世界 ·1.6萬字
《樹葉的故事》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50種植物樹葉為主題,從化學原理、外形特征、實用價值、美學特色等方面延伸開去,講述與樹葉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歷史典故。在這本書里,有中國的銀杏、連香樹、水杉,有北美的糖楓、顫楊,還有澳洲的藍桉、歐洲的三球懸鈴木、非洲的旅人蕉、南美的智利南洋杉,每一片樹葉都書寫著它們獨特的文化傳奇。
(英)丹·克勞利 (加)道格拉斯·賈斯蒂斯 ·生物世界 ·10.5萬字
陳為民主編的《圖說病毒》以獨創的卡通人物形象圖解病毒知識,圖說禽流感、埃博拉、瘋牛病、艾滋病、乙肝等。病毒學專家大力推薦!是大眾普及病毒知識的通俗讀本。
陳為民主編 ·生物世界 ·6.3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9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繪聲繪色”講述植物故事的圖書。作者用優美詼諧的文字,與讀者分享了她與身邊52種美麗而神奇的植物之間有趣的日常故事。專業的插畫師為本書配上了精美的52種手繪植物插圖。作者希望喚醒讀者內心渴望親近植物并與之交流的情感。全書有60多幅插圖。
陳妙芬 嚴定婷 ·生物世界 ·7.5萬字
你是否想過以下這些問題:同樣是瀕臨絕種的動物,熊貓為何比娃娃魚受到更多關注?虐待動物的兒童,長大后會變成暴力分子嗎?把心愛的寵物囚禁在自己家中是對的嗎?把在收容所等著安樂死的流浪貓喂給動物園的蟒蛇吃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作者通過本書提供了以上問題令人驚訝的解答,并用他巧妙的智慧透視我們對其他動物的矛盾情感。他以自己的經驗,親身探究各種既有的世俗觀念,借由高度娛樂性和啟發性的故事,呈現動物與人類關系的差異。作者在書中介紹了有趣的逸事、新的科學研究和他本人道德上的矛盾,探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復雜難題,從寵物、食物到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從動物囤積背后的心理因素到動物研究的道德困境,作者帶領讀者走進紛繁復雜的人與動物的世界。
(美)哈爾·赫爾佐格 ·生物世界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