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作者讀《大學》和《孟子》的心得筆記,是對《大學》和《孟子》逐章逐句的解讀,對原著章句作了比較準確通俗的闡譯。闡譯參照了古今諸多專家學者的注疏和詮釋,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政學修養,深研原著義理,認真思考原著經典的現代價值,著重闡釋了《大學》的“三綱八目”和《孟子》的“性善、仁政民本、盡心養性”的思想,突出“誠意、正心、修身為本,仁政、親民、止于至善。”故本書以“止于至善”為書名,表達了作者對這兩部經典之作深刻體會。
劉家望 ·中國文化 ·20.9萬字
本書是在央視講座以及北京大學“中國經典解讀”課程講義精選。《大學》《中庸》是中國儒家的重要經典,儒家諸子經典的代表作,南宋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宋元以后逐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就內容而言,在儒家經典《四書》當中,《大學》是入門之作,《論語》《孟子》對儒家思想進行了詳盡論述,而說到集儒家學說之大成的結晶之作則非《中庸》莫屬。《大學》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作,《中庸》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本書以“細讀”為特質,總結出中國文化以原典為基本的特點,梳理出其精神、邏輯與方法。
王岳川 ·中國文化 ·28.8萬字
文化傳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辯證互動規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培育、認同和踐行的根本依據。本著以農村文化傳統為切入點,探討了農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選擇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的作用,并從理論、歷史、現實、比較、實證等多個視角,重點研究了在當今中國農村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文化轉換、價值重建的大背景下,如何將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傳統與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相契合,尋找一條符合農村情況、切合農民心理、順應價值規律的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路徑,旨在為農村文化繁榮和農民價值觀提升貢獻一點力量。
韓美群等 ·中國文化 ·18.9萬字
中國之所以是如今之樣貌,源于特有的山川形勢,更源于獨特的人文思想,其文化的奠基則在先秦時期。本書對先秦有代表性的七家——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的核心思想理念及其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進行了著重論述。作者善于將古人哲思與當下具體事例結合,文字活潑,引人入勝,是一部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具的著作。受獨特文化土壤的影響,中國文化有著鮮明的特殊性。先秦諸子就是在這片土壤上生長綻放的艷麗花蕾,其思想的展開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走向。要了解中國文化,必先了解先秦諸子。本書根據復旦大學深受歡迎的“先秦諸子”課程的錄音整理而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孔子、墨子、老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的思想。所述內容與學界通行理解多有不同,有很強的個人特色。閱讀本書對于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性質,做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中國人,大有裨益。
楊澤波 ·中國文化 ·18.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王制與周禮制度相反、孔子作王制之時勢、王制之中央集權義、王制之制限君權義、王制之分權於民、王制之平民族階級、王制之普及教育等。
程大璋著 呂明烜點校 ·中國文化 ·4.9萬字
百年北大學術積淀深厚,學術大師云集。“北大通識課”系列叢書從多個角度呈現北大通識課的面貌,展現北大的人文精神和學術魅力,是學習文學、歷史、哲學、國學知識的優秀讀本。書中遴選蔡元培、顧頡剛、馮友蘭、王力、胡適、季羨林、朱光潛、馬衡、任繼愈、湯用彤、錢玄同、張岱年、錢穆、王國維、葉企孫等北大名師的經典論述作為導言,讓讀者既能提高文學素養,提升歷史認知,培養哲學思維,積累國學知識,也能夠在北大學者的引導與點評中,吟詠綿綿古韻,重溫民國經典,觀賞異域風情,追尋生活之美。
經典課程編委會編著 ·中國文化 ·65.9萬字
《呂思勉修身課》是呂思勉先生為學生所編品德教科書,內容全面,涉及人格培養的方方面面,宗旨明確,文字淺近,層次分明(分原文、教授大義、備考、要旨等)。整理者又對呂氏原書之典故、難詞補充注釋,對原書中極少數與今之一般觀念有出入的內容,在導讀中予以說明,使得讀者得以全面地看待此書的價值。
呂思勉著 陳衛平導讀·注釋 ·中國文化 ·10.3萬字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圣《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南宋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本書依據毓老師課堂講授《孟子》之筆記整理而成。作者從儒家經學傳統來講解孟子學說,貫通古今講述孟子學說之真義,讓讀者了解孟子學說之精髓,從而讓現代人能夠用辯證的視角看待孟子學說,正確借鑒并運用孟子思想去思考人生世事。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2.9萬字
本書根據老師講授《詩經》《尚書》《禮記》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講解經典遵循儒家經學傳統,依經解經,一字一義,重視經典的經世致用之功。《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毓老師眼中的《詩經》乃是一部最好的社會學著作,是人性之本初;而政治理論、政績總結皆在《尚書》,處理一切事物的規則皆在《禮記》作者將《詩》《書》《禮》重新歸于儒家修、齊、治、平的價值體系,還原儒家經典的本真力量,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教育意義和思想啟迪價值,從而啟發現代人運用經典的智慧來指導鏡鑒人生。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9.5萬字
能言善辯的縱橫家為什么會出現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史上曾強悍無比的突厥人今天分布在哪里?曾經盛極一時的“讖緯”是封建迷信嗎?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他都建立過哪些功績?大詩人李白一生經歷過怎樣的坎坷?人淡如菊的李清照是怎樣成為名垂千古的詞人的?曾經出現于金庸筆下的“全真七子”真有其人嗎?……這些國學常識你都知道嗎?本書將帶你展開一場國學盛宴。本書分詞條解釋和經典論著兩部分,囊括了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文學、禮俗、人物等與國學有關的內容。無論是詞條解釋還是對經典論著的介紹,都能讓讀者盡享國學魅力。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更能提高人文素養。掌握一點國學常識,你就能擁有一把啟精神家園的鑰匙;身處其間,你可以穿越時空,看華夏千年光陰游走,看它們所歷經的燦爛輝煌。希望這本國學常識能夠常伴你左右,讓你對國學多一分了解、熱愛和關注。本書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全面、要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國學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
采桑子主編 ·中國文化 ·36萬字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那些耳熟能詳的文化常識令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多了解點文化常識不僅是讀書學習所需,更是充實自己的必要。本書是一部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包括哲學、神話、語言文字、音樂舞蹈、曲藝、名勝、飲食、政治軍事、經濟、法律、地理、交通等諸多方面,集可讀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書籍。編排清晰,內容全面,適合課外閱讀,也適合利用碎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37.1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大眾語文全書》收錄了大量從古至今人侗耳熟能詳的語言,分為對聯、謎語、歇后語、俗語諺語四大部分,在四大部分下又分為若干條目。全書分類清晰,內容全面。這些鮮活的語言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大眾語文全書》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閱讀《大眾語文全書》,既能提高語言能力,也能開闊心胸,激活思維,領悟到傳統文化中的深邃智慧。《大眾語文全書》實為一座語言寶庫,一位良師益友。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23.2萬字
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身為中國人,了解點中國文化很有必要。不管是學生為了考試提分還是成年人為了豐富自身文化素養,都要經常讀點國學常識。本書按國學淺淡、經學精粹、史學精粹、子學精粹、集學精粹、蒙學精粹、國學常識精選、國學趣典分類,精選了我國文化經典里的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選警句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是必須傳習的文化精髓,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書中所收錄的趣味典故,行文言簡意賅,熔趣味、知識、文化于一爐,對格物致知有極大的幫助。是了解古代文化,傳習古代經典,掌握古人智慧的優秀普及讀本。不管是國考還是日常閑談,國學常識都是一個人要了解的。不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也能在不經意間給自己帶來驚喜。本書內容精煉,適合碎片化閱讀。尤其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實用性更強。對于寫作者來說,完全可以拿本書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隨意摘取的一句話,就能讓文章更多文采。如能把其中的知識嫻熟于心,更能增添個人魅力。
王克忠主編 ·中國文化 ·33.6萬字
五千萬書友的領讀人樊登,以《論語》為線索,從識人的方法、把握分寸和界限、維護關系、高效溝通四個維度,提高孩子的人際關系洞察力,讓孩子從小掌握交友之道。希望以更加輕松的解讀,讓青少年輕松讀懂《論語》,并將孔子的智慧融入學習、生活和與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希望在樊登的陪伴下,孩子們不僅能讀透傳統經典,還能提高綜合能力,未來更好地立足于社會。
樊登 ·中國文化 ·6萬字
《中國有文化》意在呈現南懷瑾先生對于中國文化總體脈絡、特色和價值的概述。南懷瑾先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特別是他親身經歷了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幾乎全部過程。主要板塊包括:傳統文化的內涵,儒道釋三家思想的發展脈絡及其對中國的意義,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國特有的社會、經濟、歷史、教育、政治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以傳統文化立場反思當代世界的經濟、文化危機。本書可以讓你快速認識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核心價值,了解古今社會在組織方式、經濟、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異,進而獲得對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的認知。不僅告訴我們傳統文化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傳統文化在今天對于我們有何價值;不僅是在講述中國古代的文化,也是在對比古今中外的發展趨勢。早在幾十年前,南師就準確預言了我們今天正在面臨的經濟拐點、內外沖突、文化危機;當這些問題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南懷瑾講述 ·中國文化 ·12.3萬字
這是一套南懷瑾先生講給當代人的傳統文化普及讀物,按主題分為三本書:《中國有文化》《人生無真相》《正道的謀略》,分別對應南懷瑾作品中與當下普通讀者關系密切、適合入門的板塊。《中國有文化》意在呈現南懷瑾先生對于中國文化總體脈絡、特色和價值的概述。可以讓讀者快速認識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核心價值,了解古今社會在組織方式、經濟、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異,進而獲得對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的認知。不論古今中外,對個人來說,一生重要的事無非立身、處世、做事、安心,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遺產。《人生無真相》這本書就將南懷瑾先生講述的相關內容有序地組織起來,希望對于讀者看透人生的規律、面對人生的困境、實現人生的價值有所幫助。《正道的謀略》關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做人成事策略的話題,側重于傳統謀略智慧對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啟示,包括原則與目標、規律與手段、道德與利益、言行與舉止、先學做下屬、再學做領導以及用人七大板塊。
南懷瑾講述 ·中國文化 ·37萬字
全書整理收錄了呂思勉先生的《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觀點權威,論述嚴謹,考證精詳,可謂是一部全面完整的國學巨著。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學術盛年期完成的,在民國時期一經出版,立即受到廣泛好評。經典之作,永遠閃光,至今仍對當代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是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入門之作。
呂思勉 ·中國文化 ·38萬字
本書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從名家政治、職官制度、教育科學等二十多個方面介紹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是了解和掌握國學常識的理想讀本。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大全集》編委會 ·中國文化 ·81.4萬字
本書是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綜論。全書分為“國學概論”和“國學略說”兩部分。“國學概論”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講授國學的記錄稿,系統介紹了傳統經學、哲學、文學的演變,對各時期學術發展的特點、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獨到的評價。“國學略說”主要講述了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五個國學門類的基本知識。幫助讀者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系統性的認知。
章太炎 ·中國文化 ·18.4萬字
本書選取了一百個耳熟能詳的成語,講述故事,縷連歷史,別開生面,新穎有趣。時光是歷史形成的金線,成語是歷史凝結的珍珠,本書用金線連綴珍珠,猶如一條中華文明的閃光項鏈。通讀這本書,熟識所選成語,說到中國歷史就會如數家珍。
喬忠延 ·中國文化 ·2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