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浩然繼承子愷漫畫遺韻,創新融入當代色彩和味道,畫面充滿童趣與禪意,以真正的美跨越國界線,超越語言,也穿越時間。本書最具隱士氣質的國學讀物,帶領讀者一起深入中國最隱秘的終南山尋訪隱士,尋找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智慧。本冊內容除了繼續尋訪終南山隱居士之外,還涉及有女性心靈成長話題,與素黑一起在愛中修行,聽張德芬講述女性自我成長與夫妻相處的靈性法則!關注女性自我修持,關注現代人身心靈成長。
吳浩然 ·隨筆 ·7742字
尋鮮東海,一部海洋文化散文,一場海洋博物之旅,一場海洋美食盛宴。《馬鮫穿著灰龍袍》《西風烈,海鰻肥》《魷魚妖嬈》《神武龍蝦》《青蟹煮酒論英雄》近40篇文化散文,將活蹦亂跳的東海至味傳遞到每位讀者的舌尖。精選《海錯圖》插圖,搭配海鮮魚蝦實景圖,圖文并茂,幽默風趣,可讀性強,滿滿知識點,海洋文化必讀書。東海的每一口鮮甜,都跟江河、大地有關。每一條魚的背后,都有山川風物、人文地理。講美食,其實講的是人與自然、食物與土地、游子與故鄉之間的關系。二十四時,三十六味。桃花鯔魚、清明馬鮫、芒種蝦皮、夏至鰨魚、大暑鱸白、秋風蟹紫、西風鰻肥……人間煙火中,滿是讓人垂涎的大海滋味。
王寒 ·隨筆 ·10萬字
一切過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傳統中,“貪吃”被列為七宗罪之首。當飲食成為人類過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錯便隨之而來。在梁文道筆下,吃喝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而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切片,它與音樂、民族、教養、情色甚至善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傳統遠去,喧囂升起,品味變成炫耀的資本,饕餮之徒化身為美食家——人類因貪吃被驅除出伊甸園,背負起原罪,卻為自己創造了另一座天堂。
梁文道 ·隨筆 ·10萬字
中國古代士人的品格和風骨永遠激勵著國人,是一筆價值無限的精神財富。本書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寫來,以正史為主,兼采野史稗乘,筆記小說,詩詞文賦,既概述士人的精神風貌,又記載他們的生活樣態;既有某一時代士人群體的總體描繪,又詳述了個別士人的具體形態,將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包裹在有趣的闡釋和敘述中。知識準確可靠,可作為學術著作來閱讀引證;而語言生動簡明,趣味性強,又可以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得以吸收豐富的知識。
畢寶魁 ·隨筆 ·16.6萬字
在這本“跨界”的美食書里,你會讀到美食掌故、烹飪技法、歷史鉤沉、京華風物等內容,駁雜,有趣。梁實秋、唐魯孫,兩位美食家給我們留下了關于舊京風物與美食的掠影;美食家戴愛群、魯菜名廚張少剛爬梳文字,進而尋找原料、操弄鍋鏟,將美食家的文字變為現實:恢復傳統的烹飪技法,實實在在地復制了26道舊京美食。
戴愛群編著 ·隨筆 ·9.9萬字
以一個游歷者的視角再現了海南的歷史文化、村落建筑、風土人情;中卷“南溟”收錄了《出海》《釣魚》《鴨公島》《赴甘泉島》《海上大風》等篇目,重在記錄作者在海島上的心境與日常生活;下卷“黎歌”收錄了《江山大美》《五指山》《漂流記》等篇目,再現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與風俗文化。
胡竹峰 ·隨筆 ·7.5萬字
這是一套看著看著饞蟲會叫的書,這是一套讀著讀著心向往之的書。書中,蔡瀾以尋味為目的,開啟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僅僅記錄美食、美景,更記錄人生百態,體味人間煙火氣。那味,是珍饈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間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態萬千,豈INTERNET可以盡覽。若是不能親歷,那么自是翻開這套書,看蔡瀾說說也好。追根溯源,尋味中國。從最熟悉的潮汕美食到念念不忘的青島腌蟹再到香港亞皆老街的生活百態,感受熱熱鬧鬧的中國大食會,跟隨蔡瀾先生再來一次舌尖上的中國之旅吧。這本書按照地域飲食的特點,分有“粵味風情”“京韻悠長”“滬上味道”“魯菜尋蹤”“川渝爭鋒”“閩菜傳承”“江浙吃鮮”“閩菜傳承”“且歌且行”等9個篇章,較為全面地呈現了蔡瀾版的“中國美食地圖”。
蔡瀾 ·隨筆 ·8.9萬字
從2012年開始,比爾·波特開始了新的旅程——尋訪36位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故址。一路上,69歲的比爾沿著黃河、長江,尋訪36位古代詩人的足跡。為此,他從孔子的故鄉曲阜出發,到濟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經成都(杜甫、賈島),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之中,到達浙江天臺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他帶著“美國的酒”——用玉米釀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詩人致敬。
(美)比爾·波特 ·隨筆 ·18.5萬字
人世的悲歡離合,都是在詞中凝結成的一曲輕吟,讀著她,仿佛看了許多的人生,像流星一樣閃亮旋滅,舞盡繁華,重歸寂寂。那么,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塵世的一段輪回,走過的路,便是最好的回報。太多的人在詞的技巧上浸淫和研習,甚至有太多的長篇大論喋喋不休,而那些隱藏在詞的背后動人的故事,那些已經流失在時光里的情感,卻是最值得關注的表達。所以,就在讀詞的時候,讀一讀那些被忽略掉了的心事,他們依然是青衫磊落,紅袖婉約,還原著古往今來不變的追求和夢想。因為有夢想有追求,我們的世界才如此美好。
阿迪婭 ·隨筆 ·12.2萬字
《域外古城》是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馮驥才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同期出版的還有一本《域外古藝》。兩本書都是從全球性視角關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現了作者對文化遺產保護這一世界性問題的思考。《域外古城》收錄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捷克、芬蘭和日本等國古城、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保護工作有關的游記三十三篇,展現了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具體措施及取得的豐富經驗。
馮驥才 ·隨筆 ·7.7萬字
作為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德國與中國在文化領域的交往,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本書作者常年處于中德文化交流的前沿,經歷和目睹了許多東西相遇時所迸發出的人文趣事。中國文化如何走進德國?德國如何接納和看待中國文化和文化人?德國文化的深層狀況和肌理如何?作者通過一個個真實發生的文化故事,為我們帶來有溫度的答案。而身為全球最大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和國際出版巨頭阿歇特的在華業務負責人,作者又以記者的視角,深度還原了余華、麥家、劉慈欣、北島、王安憶等中國作家在德國的文化之旅,在中西文化雙向交流的語境下,發現中國當代文學的另一種可能。
王競 ·隨筆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